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生态廊道研究进展:概念、方法与展望
1
作者
杜建国
陈琳
+5 位作者
胡文佳
蔡锋
周秋麟
丁丽可
郑新庆
陈彬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生态廊道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陆地生态廊道,有关海洋生态廊道的理论和实践均较少。我国对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才进入起步阶段,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必须...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生态廊道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陆地生态廊道,有关海洋生态廊道的理论和实践均较少。我国对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才进入起步阶段,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必须加强的领域。本文对生态廊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生态廊道的概念与演变,阐述了海洋生态廊道的定义和内涵。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系统分析了1995—2023年国内外海洋生态廊道领域发表的文献,梳理了近30年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收集了代表性的海洋生态廊道研究案例,凝练归纳出了通用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技术方法,即首先选择目标物种并分析生活史等数据,其次编制并论证海洋生态廊道识别具体方案,然后进行相关补充调查与调研,最后对海洋生态廊道进行空间边界识别和绘制。在此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法包括包络边界法、最低成本路径法与水文-生态耦合模型法等。本文还进一步从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建议:一是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尺度不同生物类群连通性维持机制研究,为生态廊道的识别与构建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二是基于多学科交叉建立可覆盖多种海洋物种应对全球变化的生态廊道时空识别技术;三是探索适用的管理模式与管控方法,强化对生态廊道的保护修复与监测预警;四是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框架,研发国际通用的技术指南,以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廊道
连通性
生态
系统完整性
海洋
生态
保护
海洋
生态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厦门湾中华白海豚潜在生态廊道识别及人类活动干扰评估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思璇
张典
+6 位作者
吴福星
王先艳
胡文佳
梁姗姗
杜建国
俞炜炜
陈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555-8567,共13页
生态廊道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连通性的功能,对于连接生物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生态廊道研究主要集中于陆地,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水体广泛连通、缺乏直观的景观斑块等特点,导致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成为长期以来的科...
生态廊道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连通性的功能,对于连接生物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生态廊道研究主要集中于陆地,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水体广泛连通、缺乏直观的景观斑块等特点,导致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成为长期以来的科学难题。以栖息地位于厦门湾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为对象,尝试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和最小成本路径分析法建立海洋生态廊道的识别方法。研究采用物种分布模型识别厦门湾内中华白海豚的适宜生境分布区和节点,并利用模型产出的生境适宜性结果生成海洋中的阻力表面,模拟计算节点与节点间在阻力表面上的最小成本路径,从而生成物种扩散网络。研究结果显示,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分布主要受到航道距离、到岸线距离和叶绿素浓度三项因素的影响,主要适宜生境位于西海域至九龙江口和大嶝海域。潜在的核心生态廊道面积93.19km^(2),次级生态廊道面积170.41km^(2),九龙江口-鼓浪屿南侧-黄厝-大小嶝岛沿线可能是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主要迁移路线。在此基础上,从用海空间重叠和桥梁影响两方面开展了人类活动对廊道的干扰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旅游活动和航运活动可能是中华白海豚生态廊道的主要影响来源,其中核心廊道受旅游活动影响更大,次级廊道受航运活动的影响更大。此外,厦门岛北部的桥梁亦可能会影响中华白海豚生态廊道的连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海洋生态廊道的空间定量化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保护区的空间规划等领域提供新的科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态
连通性
海洋生态廊道
中华白海豚
物种分布模型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生态廊道研究进展:概念、方法与展望
1
作者
杜建国
陈琳
胡文佳
蔡锋
周秋麟
丁丽可
郑新庆
陈彬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汕头大学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2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153,41676096)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海洋生态廊道研究”(HR04-210705)。
文摘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生态廊道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陆地生态廊道,有关海洋生态廊道的理论和实践均较少。我国对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才进入起步阶段,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必须加强的领域。本文对生态廊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生态廊道的概念与演变,阐述了海洋生态廊道的定义和内涵。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系统分析了1995—2023年国内外海洋生态廊道领域发表的文献,梳理了近30年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收集了代表性的海洋生态廊道研究案例,凝练归纳出了通用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技术方法,即首先选择目标物种并分析生活史等数据,其次编制并论证海洋生态廊道识别具体方案,然后进行相关补充调查与调研,最后对海洋生态廊道进行空间边界识别和绘制。在此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法包括包络边界法、最低成本路径法与水文-生态耦合模型法等。本文还进一步从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建议:一是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尺度不同生物类群连通性维持机制研究,为生态廊道的识别与构建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二是基于多学科交叉建立可覆盖多种海洋物种应对全球变化的生态廊道时空识别技术;三是探索适用的管理模式与管控方法,强化对生态廊道的保护修复与监测预警;四是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框架,研发国际通用的技术指南,以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海洋生态廊道
连通性
生态
系统完整性
海洋
生态
保护
海洋
生态
修复
Keywords
marine ecological corridors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ecosystem integrity
marin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mar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P7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厦门湾中华白海豚潜在生态廊道识别及人类活动干扰评估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思璇
张典
吴福星
王先艳
胡文佳
梁姗姗
杜建国
俞炜炜
陈彬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汕头大学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555-8567,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24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127)
+1 种基金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海洋生态廊道划定研究与试点”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6031)。
文摘
生态廊道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连通性的功能,对于连接生物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生态廊道研究主要集中于陆地,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水体广泛连通、缺乏直观的景观斑块等特点,导致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成为长期以来的科学难题。以栖息地位于厦门湾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为对象,尝试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和最小成本路径分析法建立海洋生态廊道的识别方法。研究采用物种分布模型识别厦门湾内中华白海豚的适宜生境分布区和节点,并利用模型产出的生境适宜性结果生成海洋中的阻力表面,模拟计算节点与节点间在阻力表面上的最小成本路径,从而生成物种扩散网络。研究结果显示,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分布主要受到航道距离、到岸线距离和叶绿素浓度三项因素的影响,主要适宜生境位于西海域至九龙江口和大嶝海域。潜在的核心生态廊道面积93.19km^(2),次级生态廊道面积170.41km^(2),九龙江口-鼓浪屿南侧-黄厝-大小嶝岛沿线可能是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主要迁移路线。在此基础上,从用海空间重叠和桥梁影响两方面开展了人类活动对廊道的干扰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旅游活动和航运活动可能是中华白海豚生态廊道的主要影响来源,其中核心廊道受旅游活动影响更大,次级廊道受航运活动的影响更大。此外,厦门岛北部的桥梁亦可能会影响中华白海豚生态廊道的连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海洋生态廊道的空间定量化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保护区的空间规划等领域提供新的科学工具。
关键词
海洋
生态
连通性
海洋生态廊道
中华白海豚
物种分布模型
厦门湾
Keywords
marine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marine ecological corridor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ousa chinensis)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Xiamen Bay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生态廊道研究进展:概念、方法与展望
杜建国
陈琳
胡文佳
蔡锋
周秋麟
丁丽可
郑新庆
陈彬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厦门湾中华白海豚潜在生态廊道识别及人类活动干扰评估
何思璇
张典
吴福星
王先艳
胡文佳
梁姗姗
杜建国
俞炜炜
陈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