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樊娟 刘春光 +2 位作者 冯剑丰 王君丽 彭士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介绍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从初级生产力模拟、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和生态影响评价模拟三方面阐述了生态动力学模型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初级生产力模拟:生态系统过程模拟 生态影响评价模拟 海洋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任湘湘 李海 吴辉碇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2,共8页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定量地认识和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现象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21世纪以来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复杂...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定量地认识和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现象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21世纪以来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复杂性,二是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三是不再局限于理论研究,而进入于灾害预报与评估、公共决策等应用领域。其次介绍了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分类及典型海洋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COHERENS的特点、功能和最新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了目前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领域的几大问题与挑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开拓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专家唐启升
3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F0002-F0002,共1页
唐启升院士,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专家,1943年12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1年毕业于黄海水产学院,1981-1984年赴挪威海洋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 唐启升院士,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专家,1943年12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1年毕业于黄海水产学院,1981-1984年赴挪威海洋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帅,历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学术局委员兼渔业科学委员会主席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洋渔业资源 生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专家 黄海水产研究所 开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模型估算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学海 王宗灵 +2 位作者 张明亮 王波 孙丕喜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3-740,共8页
贝类的养殖容量是养殖功能海域的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养殖个体数量.本文由实测资料建立了胶州湾生态模型 ,计算了浮游植物生物量 ,进而依据饵料收支平衡关系 ,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容量 ,研究结果表明 ,各养殖区不同规格蛤... 贝类的养殖容量是养殖功能海域的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养殖个体数量.本文由实测资料建立了胶州湾生态模型 ,计算了浮游植物生物量 ,进而依据饵料收支平衡关系 ,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容量 ,研究结果表明 ,各养殖区不同规格蛤仔的养殖容量在1月或3月份最大 ,9月份最小 ;胶州湾5个养殖区内 ,2~2.6cm、2.6~3.3cm和3.3~4cm3种壳长规格菲律宾蛤仔的平均养殖容量分别为603枚/m2 、441枚/m2和362枚/m2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播放密度已经饱和 ;为了保持最大产量、提高养殖品质的同时并将苗种成本降至最低 ,可适当降低播放密度 ;建议红岛东、红岛南、红岛西、胶州、黄岛等5个养殖区菲律宾蛤仔的放养密度分别为718枚/m2 、693枚/m2 、557枚/m2 、805枚/m2和654枚/m2 ,胶州湾平均放养密度为690枚/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动力学 养殖容量 模型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网箱养殖容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皓 杜琦 +1 位作者 黄邦钦 方民杰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3期54-56,59,共4页
关键词 养殖容量 海水网箱 生态动力学模型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综述 水质数学模型 养殖生态系统 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王俊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56-61,共6页
1998年 5月 16日~ 6月 1日 ,对黄海 ( 33°0 0′~ 39°30′N,12 1°0 0′~ 12 5°30′E)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 :1998年春季黄海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 14属 2 9种。其中 ,硅藻门有 10属 2 1种 ,甲藻门 4属 ... 1998年 5月 16日~ 6月 1日 ,对黄海 ( 33°0 0′~ 39°30′N,12 1°0 0′~ 12 5°30′E)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 :1998年春季黄海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 14属 2 9种。其中 ,硅藻门有 10属 2 1种 ,甲藻门 4属 8种。在硅藻门中圆筛藻属的种类最多 ,有 7种 ,其次是根管藻属 ,有 3种。甲藻门中甲藻属的种类最多 ,有 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数量为 2 .2 3× 10 4 个 / m3,其中 ,硅藻门的平均数量为1.55× 10 4 个 / 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 69.5% ,甲藻门的平均数量为 0 .68× 10 4 个 / 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 30 .5%。黄海北部浮游植物的数量高于黄海中、南部。黄海浮游植物分布密集区主要在调查区西、北部。与 1986年同期黄海浮游植物调查资料相比 ,1998年春季黄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 1986年春季相似 ,但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 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浮游植物 春季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 种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气侯因子对东中国海主要经济鱼种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继隆 李继龙 +1 位作者 杨文波 王国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42-147,共6页
对1956~1984年主要气候因子季风、台风、海表温度、径流和东中国海主要经济鱼种渔获量残差、渔获量比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季风、台风、海表温度对中上层鱼类起负面影响,而季风、台风、海表温度、径流4个气候因子对中下层鱼... 对1956~1984年主要气候因子季风、台风、海表温度、径流和东中国海主要经济鱼种渔获量残差、渔获量比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季风、台风、海表温度对中上层鱼类起负面影响,而季风、台风、海表温度、径流4个气候因子对中下层鱼类起到积极作用,相关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中上层鱼类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而中下层鱼类则受到间接影响,滞后时间范围为:0~5年,并具有多年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中国海 气候变化 鱼类生物量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产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渔业生物资源、水产养殖
8
作者 信中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3-3,共1页
1 渔业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渔业资源开发和养护:当今世界渔业资源的研究方向已从单鱼种转向多鱼种、群落和生态系统方向;从探察和预报新渔场、新品种转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养护,为资源的持续利用服务。
关键词 渔业生物 水产养殖 水产科技 渔业资源开发 近海渔业资源 多鱼种 渔场 持续利用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