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资源民事案件的审前程序研究
1
作者 梅宏 蔡先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0,155,共7页
建立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前程序既是法院优化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前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海洋环境资源案件要求程序法"绿化"的因应对策。立案登记制急需配套的程序疏导机制,法官员额制改革要求法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建... 建立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前程序既是法院优化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前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海洋环境资源案件要求程序法"绿化"的因应对策。立案登记制急需配套的程序疏导机制,法官员额制改革要求法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建议修改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时,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明确海事诉讼的审前程序,对海事案件的管辖审查、诉答、送达、保全、证据交换、庭前会议、繁简分流、审前调解等内容予以规定,并特别规定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审查机制、特邀调解机制,以利于发挥审前程序为庭审及裁判打好基础或终结诉讼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资源民事案件 海洋生态损害 审前程序 海事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
2
作者 李圳 袁华荣 +4 位作者 冯雪 陈钰祥 舒黎明 陈丕茂 余景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6-1955,共10页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H分别采用温度计、盐度计和pH计现场测定,溶解氧浓度使用碘量滴定法现场测定。溶解无机氮浓度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镉柱还原法测定,磷酸盐浓度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采用全片计数法进行定量计数并结合水体体积换算得到浮游植物密度,以个体数表示浮游动物密度。渔业资源调查采用底拖网单拖渔船进行。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环境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剔除高共线性变量,并进行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和模型评价,分析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浓度VIF>10,存在严重共线性,最终保留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深度、pH、溶解无机氮浓度、磷酸盐浓度、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用于构建GAM模型。影响因子筛选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最主要因子,贡献率为25.3%,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24.5%)和浮游动物密度(16.3%),深度对CPUE的贡献率最低(6.3%)。GAM分析结果显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溶解氧浓度6.700~8.100 mg/L,叶绿素a浓度0.500~1.200 mg/m^(3),浮游动物密度230.000~450.000 pcs/m^(3),深度6.500~10.000 m的海域。CPUE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PUE随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CPUE随浮游动物密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CPUE随深度升高逐渐降低。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在春季和秋季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一定规律性,主要集中在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且秋季的CPUE高于春季。春季渔业资源主要分布于外伶仃岛近岸南部和东部海域。秋季渔业资源则更多集中在近岸东部海域,该区域的CPUE水平较高。【结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受各项环境因子的协同调控,溶解氧浓度是最关键的驱动因子,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深度。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在秋季高于春季,主要聚集于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渔业资源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伏季休渔制度对牧场生态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伶仃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环境效应 广义可加模型(GAM) 共线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海之都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价
3
作者 杨春晖 高文斌 +3 位作者 张海鹏 许玉甫 王慎知 周忻宇 《河北渔业》 2025年第8期40-48,共9页
为保证河北省唐山市龙岛海域海之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及其周边栖息地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和基础支撑,于2024年8月开展年度监测工作,对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水环境、沉积物环境及生物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监测... 为保证河北省唐山市龙岛海域海之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及其周边栖息地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和基础支撑,于2024年8月开展年度监测工作,对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水环境、沉积物环境及生物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监测结果表明,该海洋牧场鱼礁区生态环境良好,渔业资源丰富,整体评价优于对照区,对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之都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环境 沉积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华梅 谢健 +2 位作者 陈绵润 贾后磊 郑淑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179,共6页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标准体系,是红线制度确定的基础;(2)海洋生态红线基本管理办法,确立海洋生态红线的施行程序及行政地位;(3)海洋生态红线配套制度,主要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来确保海洋生态红线的有效实施;(4)海洋生态红线后评估,包括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从行政体制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 资源环境承载力 红线制度 海洋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海洋经济效率变化及生产效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苑清敏 张文龙 冯冬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笔者将资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中,采用SBM测度方法,对我国在2001年-2011年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其与基于传统方法的海洋经济效率对比,分析资源环境约束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ML指数,测... 笔者将资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中,采用SBM测度方法,对我国在2001年-2011年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其与基于传统方法的海洋经济效率对比,分析资源环境约束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ML指数,测算分析资源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生产率及其分解构成。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海洋经济资源环境效率虽逐步超越传统经济效率,但仍有提升空间;沿海省区市中除上海、福建、广东外,其余省区市海洋资源环境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海洋经济生产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则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海洋经济 SBM测度方法 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及协调性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26
6
作者 盖美 钟利达 柯丽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921-7932,共12页
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研究对海洋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环境EKC机理,通过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结合相关研究构建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2006—2014年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三元协调发展模型对复合... 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研究对海洋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环境EKC机理,通过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结合相关研究构建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2006—2014年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三元协调发展模型对复合系统承载力进行协调发展测度;最后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测度承载力驱动因素以期为中国海洋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时序变化良好;空间上天津、上海、海南承载力较高,呈南北中"三足鼎立"格局,河北、广西承载力较低;(2)承载力协调发展状况也呈良性发展,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海南、山东协调性较高,海南、上海、天津协调发展度较高,其余大部分地区均有待提高。(3)海洋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环境治理、资源丰富度分别影响着海洋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环境经济 可变模糊 承载力 协调发展 时空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鳀资源变动及与海洋环境要素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芃 汪金涛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作为重要的商业性鱼类之一,秘鲁鳀的捕捞产业曾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鱼种渔业,但其产量的年间差异非常大,上升流流场结构变化是其产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上升流对秘鲁鳀捕捞量的作用...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作为重要的商业性鱼类之一,秘鲁鳀的捕捞产业曾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鱼种渔业,但其产量的年间差异非常大,上升流流场结构变化是其产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上升流对秘鲁鳀捕捞量的作用机制可归纳为低纬度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水温结构、低溶解氧、高能量传递效率的食物网以及复杂的海洋环境要素变化五个方面。秘鲁鳀渔业生物学的多个方面都显著地受到了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此外,与气候相关的大尺度海洋生态系统周期性变化(regime shift)也影响到了秘鲁鳀的资源变动。本研究认为,今后在加强对长时间尺度生态系统周期性变化的研究同时,也应注重结合海洋环境变化、捕捞因素及种群的内部动力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基于个体的海洋动力学,建立秘鲁鳀资源评估及预测的模型,为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鳀 海洋环境 资源变动 秘鲁上升流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和环境演变的山东省丁字湾海洋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勇智 石洪华 +1 位作者 丰爱平 宋继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2-138,共7页
本文基于山东省丁字湾资源与环境演变,对比现行《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04)指出:目前,丁字湾产业结构主要为传统渔业和盐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以发挥,然而,传统渔业和盐业的产业规模和效益逐步萎缩,海域利用效... 本文基于山东省丁字湾资源与环境演变,对比现行《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04)指出:目前,丁字湾产业结构主要为传统渔业和盐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以发挥,然而,传统渔业和盐业的产业规模和效益逐步萎缩,海域利用效率低下,海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部分海域水质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区域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按照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丁字湾定位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鉴于丁字湾海域社会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故当前以传统渔业和盐业为主的丁字湾海洋功能区划已不再适合该区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议丁字湾海洋功能区划应重新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文化旅游产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持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字湾 海洋功能区划 资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庆东 李岿然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渤海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测评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伯良 王爱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101,共7页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 系统协调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远方 王兴涛 翟世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及环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举例说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合称为3S)在海洋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海洋领域近期亟待应用3S技术的重大课题... 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及环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举例说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合称为3S)在海洋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海洋领域近期亟待应用3S技术的重大课题。指出,“数字海底”和“海岸带”研究是当前海洋研究的切入点,是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科学问题的重中之重,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C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机制研究——兼论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惠荣 刘晓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共5页
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组织,其对亚太地区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APEC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机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形成完善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机制,建立一种自愿协商基础上的海洋环境与... 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组织,其对亚太地区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APEC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机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形成完善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机制,建立一种自愿协商基础上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争端解决机制。作为APEC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从本国国情出发,以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利益为基础和前提,在参与APEC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事务尤其是参与制定区域统一环境保护规范和区域共同行动计划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C 海洋环境资源保护机制 中国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春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8,共7页
在分析了海南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存在的个主要问题,即海洋 5 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海洋防护林和生物资源破坏严重、水质富营养化、海域污染等,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 海岸带 海洋 海南 海洋资源 海洋防护 生物资源 水质富营养化 海域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天滋 王文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辽宁是全国重要沿海省市之一,横跨黄海、渤海两个海域,海岸线长约2100km,占全国海岸长的12%[1].辽宁省海域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沿海城市发达,具有宝贵的地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充分发挥沿海地源优势,大力开发海洋资... 辽宁是全国重要沿海省市之一,横跨黄海、渤海两个海域,海岸线长约2100km,占全国海岸长的12%[1].辽宁省海域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沿海城市发达,具有宝贵的地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充分发挥沿海地源优势,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不仅使传统海洋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且大力发展了新兴海洋产业.然而,在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近海污染问题亦愈发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使辽宁沿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海洋资源开发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胜 张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66-369,共4页
本文立足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全国经济圈中的作用,着重阐释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整体局势与分布状态。论文运用大量统计数据,针对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特征展开论证,分析环渤海区域性的环境、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依据分析结果对... 本文立足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全国经济圈中的作用,着重阐释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整体局势与分布状态。论文运用大量统计数据,针对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特征展开论证,分析环渤海区域性的环境、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依据分析结果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资源环境约束 海洋经济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评价及对海洋产业优化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仁锋 李加林 杨晓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536-541,共6页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各县海洋资源环境优势,又要遵循现有技术条件下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约束。以浙江沿海7市的海洋资源环境为评价对象,分析各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的特征和差异,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评...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各县海洋资源环境优势,又要遵循现有技术条件下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约束。以浙江沿海7市的海洋资源环境为评价对象,分析各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的特征和差异,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浙江沿海各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差异显著;(2)宁波、舟山、温州和台州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占优势地位,嘉兴次之,杭州和绍兴则处于劣势地位;(3)浙江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并提出各市海洋资源环境综合约束下的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综合优化措施,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环境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冠成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102,共10页
介绍了国内外在不同水深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工程的现状。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水深海域人工鱼礁工程的建筑和投放技术,分析并研究了与人工鱼礁工程相关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分析并研究了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值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介绍了国内外在不同水深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工程的现状。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水深海域人工鱼礁工程的建筑和投放技术,分析并研究了与人工鱼礁工程相关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分析并研究了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值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机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工鱼礁工程在增值渔业资源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人造海洋涌升流 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研究新趋势──加强三“S”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成治 黄海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海洋资源 环境信息 研究趋势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安晓宁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分析了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开发状况,阐述了海洋资源环境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原则及其主要任务与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环境 海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海洋环境保护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 斌 《太平洋学报》 2002年第2期85-94,共10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太平洋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概况,针对我国在中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活动,分析了当前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结核等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形势。同时,介绍了国际海底区域各类活动对深海及海底生物、化学、物理... 本文简要介绍了太平洋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概况,针对我国在中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活动,分析了当前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结核等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形势。同时,介绍了国际海底区域各类活动对深海及海底生物、化学、物理及地球化学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有关国家的潜在承包商和研究机构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的环境问题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际海底区域环境指南的制定、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主要国家在国际海底区域环境问题上的方针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 多金属结核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太平洋CC区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环境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