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湘艳 余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80,共8页
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海洋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本文首先基于贝叶斯网络... 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海洋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本文首先基于贝叶斯网络基本理论,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再以山东省为例,充分融合专家经验知识与客观数据,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评价了2013—2019年山东省近海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各评价指标间关系及其对近海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9年山东省近海生态环境状况保持一般状态,海洋环境质量与海洋生态灾害类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有效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结果对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贝叶斯网络 海洋环境保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酸化正处于临界状态
2
作者 郑佳琳(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4年第1期73-73,共1页
一个国际海洋调查小组声称,全球海洋酸化程度远比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必须立即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阻止。 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全球海洋状况研究计划(IPSO)的报告显示,科学家们正将焦点转向全球海洋酸化这一严重... 一个国际海洋调查小组声称,全球海洋酸化程度远比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必须立即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阻止。 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全球海洋状况研究计划(IPSO)的报告显示,科学家们正将焦点转向全球海洋酸化这一严重问题上,并且强调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来阻止海洋酸化迫在眉睫。该研究发表在《海洋污染通报》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调查 酸化 临界状态 自然资源保护 全球海洋 海洋状况 海洋污染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珍 陈睿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87,共14页
海洋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调节全球气候,而且在提供食物、生计和娱乐方面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上海作为全球特大沿海... 海洋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调节全球气候,而且在提供食物、生计和娱乐方面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上海作为全球特大沿海城市,有必要弄清其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变化趋势和现状,以及城市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国内外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本文对比了“海洋健康指数”(Ocean Health Index, OHI)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完成了对上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变化趋势及现状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上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在改善,2015年呈亚健康状态.相对而言,“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更适用于上海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健康指数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年代际变率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泓 李丽平 王盘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1-598,共8页
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年代际变率的研究进展 ,涉及大气环流、海洋状况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 ,以及产生这种年代际变率的主要机制 。
关键词 太平洋地区 海气系统 年代际变率 海气相互作用 大气环境 海洋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拟发射勘测木卫二的探测器
5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1,共1页
据腾讯网2017年3月27日报道,NASA表示计划发射2颗勘测木卫二的探测器,以搜索木卫二表面潜在的生命迹象。第一个是“木卫二飞剪”(Europa Clipper)探测器,将于2022年发射,第二个是登陆勘测任务,在“木卫二飞剪”任务发射后2年进... 据腾讯网2017年3月27日报道,NASA表示计划发射2颗勘测木卫二的探测器,以搜索木卫二表面潜在的生命迹象。第一个是“木卫二飞剪”(Europa Clipper)探测器,将于2022年发射,第二个是登陆勘测任务,在“木卫二飞剪”任务发射后2年进行。“木卫二飞剪”探测器装配有9个不同仪器,可用于测量遥远卫星表面和海洋,包括拍摄木卫二表面详细状况的相机;测量木卫二成分的光谱仪;分析木卫二表面3层结构的冰层探测雷达;研究木卫二海洋状况的磁强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卫二 NASA 探测器 发射 勘测 海洋状况 探测雷达 3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6
作者 陈丽娟 许力 江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1,共5页
20 0 4年上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海洋状况总体上处于正常状态。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增暖;2 0 0 4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夏季西伸脊点位置偏东、脊线位置偏北;6月上中旬贝加尔湖以西地区50 0hPa高度场偏... 20 0 4年上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海洋状况总体上处于正常状态。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增暖;2 0 0 4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夏季西伸脊点位置偏东、脊线位置偏北;6月上中旬贝加尔湖以西地区50 0hPa高度场偏高,7月中旬和8月中旬贝加尔湖地区高度场偏高;2 0 0 4年南海季风爆发时间接近常年,南亚夏季风偏强;青藏高原50 0hPa高度场偏高,冬季积雪较常年稍偏多;2 0 0 4年上半年,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普遍受到抑制,7月后期开始,1 6 0°W以西海域上空对流活动较常年明显增强。2 0 0 4年中国气候异常可能是下垫面热力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气候异常 500hPa高度场 中国 北半球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大气环流异常 东太平洋 贝加尔湖 对流活动 赤道太平洋 海洋状况 海表温度 爆发时间 南海季风 青藏高原 冬季积雪 共同作用 热力异常 上半年 偏高 西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