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轨海洋水色卫星综合定标与数据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卓一 孙荣阳 +3 位作者 王福海 李铸澎 岳荣刚 王成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39-145,共7页
高轨海洋观测卫星是监测近海短时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变化和突发灾害的有效手段。聚焦于高轨海洋水色卫星技术的综合定标与数据应用,探讨在轨海洋水色遥感器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当前高轨海洋水色卫星在大气校正、辐射定标和传感器稳... 高轨海洋观测卫星是监测近海短时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变化和突发灾害的有效手段。聚焦于高轨海洋水色卫星技术的综合定标与数据应用,探讨在轨海洋水色遥感器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当前高轨海洋水色卫星在大气校正、辐射定标和传感器稳定性等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天地一体化的定标方案,该方案结合地面定标、实验室定标和在轨定标三者的优势,能够在不同阶段和条件下实现对遥感器的高精度校准。通过使用标准的辐射源和精密的测量设备,地面定标可确保在轨传感器的初始精度,而在轨定标则通过持续监测与校正,维持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和数据一致性。研究总结了高轨海洋水色卫星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智能化定标算法和自主在轨校正技术的重要性。所得研究成果旨在为海洋观测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高轨海洋水色卫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高轨 海洋水色 定标 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透视”蓝色国土
2
作者 王乐天 《太空探索》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2023年11月16日11时55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托举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直冲云霄,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
关键词 预定轨道 观测卫星 海洋水色 直冲云霄 蓝色国土 运载火箭 新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3
作者 黎永芳 《卫星应用》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2023年11月16日,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科研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设计寿命8年,卫星轨道高度782km,主载荷包括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和海岸带成像仪。3个主载荷成像谱段总数46个。
关键词 观测卫星 海洋水色 成像光谱仪 成像仪 海岸带 水色水温扫描仪 分辨率 可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卫星的用途和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培中 《国际太空》 2000年第3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海洋水色探测 海洋水色卫星 轨道 平台 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丽 赵鸿志 张可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1,共8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海洋卫星及海洋遥感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国海洋信息服务保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首先研究了国际海洋水色卫星/载荷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中国未来发展海洋水色...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海洋卫星及海洋遥感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国海洋信息服务保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首先研究了国际海洋水色卫星/载荷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中国未来发展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启示;然后,回顾了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在海洋水色精细化观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未来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启示以及中国海洋水色精细化观测中的不足,提出了中国下一代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建议,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海洋水色卫星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 卫星 遥感 精细化观测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遥感交叉定标精度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慧婷 马越 +1 位作者 刘薇 何红艳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交叉定标是解决海洋水色遥感器在轨高频次、业务化绝对辐射定标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交叉定标方法对定标精度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基于谱段匹配和光谱重构两种交叉定标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仿真方案针对我国"海洋一号"系列... 交叉定标是解决海洋水色遥感器在轨高频次、业务化绝对辐射定标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交叉定标方法对定标精度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基于谱段匹配和光谱重构两种交叉定标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仿真方案针对我国"海洋一号"系列卫星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可见近红外谱段交叉定标,结合国际典型参考遥感器光谱响应特性,基于实测水体光谱反射率数据,对比了在不同水体反射特性、大气条件及遥感器光谱响应下两种交叉定标模型引入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光谱重构法交叉定标精度总体上优于谱段匹配法,参考遥感器光谱分辨率为5nm时,光谱重构法模型引入误差小于0.05%,对比结果为海洋水色遥感器交叉定标方法选择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遥感 交叉定标 谱段匹配 光谱重构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传感器零电平漂移校正方法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民伟 唐军武 丁静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6-381,共6页
某海洋水色传感器数据异常,反演产品中有大量不规则条带.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各波段均受箝位(即零电平漂移)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某一清洁水体点,利用自由平差原理进行箝位校正的方法.其次,将该箝位校... 某海洋水色传感器数据异常,反演产品中有大量不规则条带.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各波段均受箝位(即零电平漂移)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某一清洁水体点,利用自由平差原理进行箝位校正的方法.其次,将该箝位校正方法应用于遥感影像,并对校正后的影像进行了叶绿素浓度反演,反演产品均匀性较好,细节丰富.最后,将反演产品与MODIS/Aqua产品进行了比较,表明经过箝位校正后的信号恢复正常.从而为箝位校正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为海洋水色传感器的定量化应用提供一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箝位校正 自由平差 海洋水色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水色卫星发展回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可立 白照广 王丽丽 《卫星应用》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利用卫星进行海洋水色、环境、生物资源探测是国际海洋遥感应用领域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近20年来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水平,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水色卫星的后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水色 海洋水温 海洋环境 CAST968平台 CAST2000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工作在海洋水色卫星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中的保障作用
9
作者 周虹丽 杨立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21期65-66,69,共3页
文章总结了海洋水色卫星发展现状和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工作基础,结合现场主要数据产品测量要素,概括了常用的产品检验各类现场仪器设备,分析了计量工作在产品检验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在数据产品真实性检... 文章总结了海洋水色卫星发展现状和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工作基础,结合现场主要数据产品测量要素,概括了常用的产品检验各类现场仪器设备,分析了计量工作在产品检验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在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中应用的具体方法,表明计量工作是保障数据产品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卫星 真实性检验 计量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卫星一号”及其海洋水色成像仪
10
作者 郑亲波 潘德炉 《上海航天》 1998年第5期51-53,共3页
介绍了中国台湾研制的“中华卫星一号”(ROCSAT-1)实验卫星的概况。较详细介绍该卫星上的海洋水色成像仪的构成、主要性能。给出了“中华卫星一号”及其海洋水色成像仪外形图和结构图。
关键词 实验卫星 成像仪 海洋水色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航空遥感器对海岸带海洋水色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G.Zibordi 余雪敏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4年第2期50-65,共1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航空遥感器分析海岸带海洋水色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应用于亚得利亚海北部试验区,在不同高度上所获得的多光谱数据中。从海洋水色辐射计(工作谱段与海岸带彩色扫描仪相同)和六通道辐射计(工作在叶绿素自然荧光的光谱区域...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航空遥感器分析海岸带海洋水色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应用于亚得利亚海北部试验区,在不同高度上所获得的多光谱数据中。从海洋水色辐射计(工作谱段与海岸带彩色扫描仪相同)和六通道辐射计(工作在叶绿素自然荧光的光谱区域)所获得的数据,已用水色遥感辐射过程的模型,对大气和海面的影响进行了修正。遥感得到的水辐射光谱以及叶绿素和沉积物浓度经大气和海面影响修正之后的数据,证实了这种方法对悬浮或溶解于海水中的物质具有定量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器 海洋 水分析 海洋水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成像:从CZCS至SeaWiFS 被引量:1
12
作者 Stanford B.Hooker 张锷 《红外》 CAS 1994年第12期1-6,共6页
自雨云7号上的海岸带水色扫描器(CZCS)1986年中断发送数据七年多之后,宽视场海洋观测探测仪(SeaWiFS)将是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CZCS只是一个原理性实验,而SeaWiFS每两天提供常规的全球覆盖,并有足够的合成色素浓度精度,用以定量研究海... 自雨云7号上的海岸带水色扫描器(CZCS)1986年中断发送数据七年多之后,宽视场海洋观测探测仪(SeaWiFS)将是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CZCS只是一个原理性实验,而SeaWiFS每两天提供常规的全球覆盖,并有足够的合成色素浓度精度,用以定量研究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化学。在描述SeaWiFS仪器时与CZCS作了对比,其中阐明了许多用以提高辐射测量精度和减小仪器影响增益的措施。前者包括用太阳光和月亮光作定标信号,并用一个内部电信号来跟踪长期的变化,而后者包括探测器的非线性、偏压电平、亮目标的恢复、寄生响应、由温度和湿度引起的滤光片光谱漂移、波段外的辐射、偏振灵敏度、杂散光、镜面膜层退化、相干噪声和电磁干扰效应(E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成像 水色扫描器 观测探测仪 宽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日海洋水色卫星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劳友 《国际太空》 2002年第7期11-13,14,共4页
关键词 海洋水色卫星 现状 SenStar系列 海洋监测 IRS-P3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水色卫星的需求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强 《中国航天》 1997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海洋水色卫星 中国 海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成像仪:从CZCS到SeaWiFS
15
作者 Stanford B.Hooker 张锷 《红外》 CAS 1995年第1期32-39,共8页
SeaWiFS仪器 SeaStar卫星上装配的SeaWiFS仪器如图3所示。OSC正在制造SeaWiFS卫星,并将探测仪的结构的子合同转包给休斯公司桑巴巴拉研究中心(Hughes/Santa Barbara)(SBRC),将在1994年初用“
关键词 海洋水色成像仪 CZCS SEAW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16
《红外》 CAS 2023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2023年11月16日11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该卫星指标达到国际水色遥感卫星先进水平,可满足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主体业务需求,并能够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海洋工程建设、“一带... 2023年11月16日11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该卫星指标达到国际水色遥感卫星先进水平,可满足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主体业务需求,并能够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海洋工程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它是世界首颗针对全球多种水体。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的高精度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成功的背后,历经了2年的先期关键技术攻关,5年的项目研制,以及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诞生,使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迎来了全新升级的2.0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业务 观测卫星 海洋工程建设 海洋环境监测 科研人员 关键技术攻关 国家重大战略 海洋水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总体设计与研制
17
作者 张可立 王丽丽 阎诚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5年第2期27-39,共13页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海洋遥感科研卫星,搭载了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可编程光谱仪、海岸带成像仪3个有效载荷。卫星同一平台具备46个不同的水色水温遥感谱段,覆盖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长波红...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海洋遥感科研卫星,搭载了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可编程光谱仪、海岸带成像仪3个有效载荷。卫星同一平台具备46个不同的水色水温遥感谱段,覆盖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长波红外等各波段,实现了5、20、100、500 m等多种分辨率探测手段,辐射质量(quality)、系统精度、使用效能、工作寿命均有提升,满足了对海洋的多要素、多尺度、多任务的观测需求,性能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海洋水色遥感卫星水平。文章介绍了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技术特点、研制风险控制、卫星在轨测试等内容,对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创新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温 海洋水色 总体设计 遥感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系统设计
18
作者 杨亭 徐彭梅 +5 位作者 付智红 段鹏飞 李晟 胡斌 王静怡 张可立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5年第2期49-62,共14页
海洋水色水温遥感器是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全球海温变化的重要手段。新一代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针对传统海洋水色遥感器在空间分辨率、谱段设置、信噪比、定标精度等方面的不足,首次提出了望远镜整体旋转扫描-半... 海洋水色水温遥感器是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全球海温变化的重要手段。新一代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针对传统海洋水色遥感器在空间分辨率、谱段设置、信噪比、定标精度等方面的不足,首次提出了望远镜整体旋转扫描-半角镜同步跟踪的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创新性设计了旋转式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结合整体旋转的扫描成像方式设计、大像元探测器设计,实现了系统空间分辨率≤500 m,刈幅宽度≥3000 km,信噪比≥1000,红外波段噪声等效温差≤0.1 K,偏振灵敏度≤1.5%,杂光系数≤1%。其次,针对星上多波段、高精度定标需求,基于望远镜整体旋转方式实现了多波段、全口径、全光路星上太阳定标,将载荷的太阳定标精度提升至2%以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多项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载荷,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新一代海洋卫星水色水温仪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机扫描 系统设计 海洋水色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星地一体化定标实践与应用
19
作者 陈树果 刘召伟 +7 位作者 李思聪 马超飞 王俊帏 胡仕贤 宋庆君 彭海龙 靖吉磊 徐彭梅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5年第2期96-110,共15页
星地一体化定标通过星上太阳定标对海洋水色卫星传感器进行初步校正,并利用系统替代定标进一步减小太阳定标和大气校正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星地一体化定标中的方法流程、发现的关键问题与针对性解决方法,包括对定标过程中... 星地一体化定标通过星上太阳定标对海洋水色卫星传感器进行初步校正,并利用系统替代定标进一步减小太阳定标和大气校正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星地一体化定标中的方法流程、发现的关键问题与针对性解决方法,包括对定标过程中太阳beta角周期性影响、漫反射板各向异性衰减影响的校正等,并通过在中国海洋水色卫星上的实践和应用,对星地一体化定标精度和数据产品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显示,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的星地一体化定标精度可以满足研究需求,数据产品与国际主流卫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星地一体化定标方法,国产海洋水色卫星能够为海洋监测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准确的观测信息,并为独立生成气候数据记录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一体化定标 星上太阳定标 系统替代定标 在轨辐射定标 海洋水色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海岸带成像仪设计与验证
20
作者 张孝弘 褚备 +12 位作者 郑君 李妥妥 高扬 刘晓林 李可 范建凯 曹伟 王牧卿 刘辉 王磊 齐文雯 徐彭梅 张可立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5年第2期40-48,共9页
为满足对海岸带区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低杂光、大动态范围与高重访特性的观测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创新性设计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幅成像能力的海岸带成像仪,成像仪基于离轴三反主光学系统,采用成像镜头加高精度指... 为满足对海岸带区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低杂光、大动态范围与高重访特性的观测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创新性设计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幅成像能力的海岸带成像仪,成像仪基于离轴三反主光学系统,采用成像镜头加高精度指向镜侧摆、多谱段集成TDICCD线阵探测器推扫的成像体制,实现了9个谱段在水体低辐亮度条件下的高信噪比和大动态范围成像。文章围绕成像仪的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及性能验证展开研究,在关键技术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口径高精度指向镜机构设计、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设计以及杂散光抑制设计等。通过实验室性能测试、外场性能测试和在轨性能测试验证了成像仪的成像品质和功能性能,结果表明:成像仪运行稳定,各工作模式功能正常,全色谱段和多光谱谱段的分辨率、图像信噪比、动态传函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研究成果为提升海岸带遥感观测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成像仪 多光谱 遥感相机 信噪比 闭环控制 大口径指向摆镜 海洋水色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