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太平洋洋流系统对海平面高度变化的响应: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试验 |
李振
覃国金
朱广坤
李兴锐
张彧瑞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热带太平洋海洋叶绿素对SST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基于ROMS的海洋物理-生态模式模拟 |
张雯哲
张荣华
高川
田丰
于洋
王宏娜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内容构建和教学模式 |
安鑫龙
王小瑞
申淑琦
李雪梅
|
《黑龙江水产》
|
2025 |
0 |
|
4
|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
陈倩茹
陈彬
谢花林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浙江省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对比分析——以“蓝色循环”模式与“海上环卫”模式为例 |
胡涛
冯晓飞
王浙明
陈琴
何月峰
周一帆
孙佳蓉
|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基于ROMS模式的南海SST与SSH四维变分同化研究 |
周超杰
张杰
杨俊钢
徐明明
张庆君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7
|
1960-2020年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因子时空格局及其对主要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响应 |
高晓玉
郑粉莉
胡文韬
郑润禾
付金霞
张加琼
刘刚
李志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海洋环流模式的并行I/O优化研究 |
李云龙
祝子杰
孟祥飞
朱小谦
林鹏飞
刘海龙
李庚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近61年东北黑土区风蚀气候指标时空格局及其对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响应 |
胡文韬
郑粉莉
高晓玉
郑润禾
付金霞
李志
张加琼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阻控与治理研究进展 |
马文超
刘伟宁
刘雨鑫
台凌宇
白晶晶
韩一石
薛镒贤
刘源
许芯睿
陈巧婷
侯立安
|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多百年际变率的二维海洋模式研究 |
王鉥祥
杨海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
项建强
刘智华
梁辉
唐衍力
|
《中国水产》
|
2025 |
0 |
|
13
|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评价方法 |
李浩
吴琪
陈国兴
李元曦
汪华安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基于水动力ROMS与BOX耦合模型的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水通量及水体交换特性 |
王晓红
俞志明
樊伟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5
|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Ⅱ.个例试验 |
苏洁
吴辉碇
白珊
张蕴斐
刘钦政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6
|
全球海洋模式对CFC-11分布的初步模拟研究 |
李阳春
徐永福
赵亮
王明星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7
|
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的海冰模拟 |
刘钦政
黄嘉佑
白珊
吴辉碇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22
|
|
18
|
北极海冰数值预报的初步研究——基于海冰—海洋耦合模式MITgcm的模拟试验 |
杨清华
刘骥平
张占海
吴辉碇
李群
邢建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19
|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I.模式和参数研究 |
苏洁
吴辉碇
刘钦政
张蕴斐
白珊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20
|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潘德炉
李淑菁
毛天明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