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芳 王瑞金 +1 位作者 吕明 潘华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通过对国内船舶与海洋类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现状的梳理,对4个主要涉海专业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地方海洋经济区域优势、涉海企业用人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 通过对国内船舶与海洋类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现状的梳理,对4个主要涉海专业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地方海洋经济区域优势、涉海企业用人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本校新设立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经过近3年的建设实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体系,可为国内新开设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高等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建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嵇春艳 李良碧 《船海工程》 2012年第6期108-111,115,共5页
考虑到我国的海洋工程专业方向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积极开展"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从"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思路、实施基础、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设计与课程... 考虑到我国的海洋工程专业方向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积极开展"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从"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思路、实施基础、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设计与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介绍,为今后更好开展"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卓越工程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域压缩采样的水声目标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彪 李超 戴跃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9-1483,共5页
在空域存在稀疏观测约束条件下,传统的水声目标方位DOA估计方法在水下无人航行器等小型平台的应用中往往精度低或者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压缩采样的水声目标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水下目标的空域稀疏模型,对水... 在空域存在稀疏观测约束条件下,传统的水声目标方位DOA估计方法在水下无人航行器等小型平台的应用中往往精度低或者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压缩采样的水声目标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水下目标的空域稀疏模型,对水下目标在空域进行压缩采样,并利用联合稀疏重构实现水下目标的DOA估计。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较少阵元、较小阵列间隔和较少快拍下估计精度相对提高;而在较低信噪比下估计成功率能够提高50%以上,均方误差也能降低到0.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水声目标定位 压缩感知 水下无人航行器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系留系统纵向运动仿真研究
4
作者 潘光 杨智栋 杜晓旭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31-1436,共6页
系留系统包含系缆和系留体两部分,分析波浪扰动力对系留系统运动参量的影响需要建立适用的系留系统运动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系缆的纵向运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缆的离散运动数学模型。基于刚体动量定理及动... 系留系统包含系缆和系留体两部分,分析波浪扰动力对系留系统运动参量的影响需要建立适用的系留系统运动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系缆的纵向运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缆的离散运动数学模型。基于刚体动量定理及动量矩定理建立回转体型系留体的纵向运动方程。联立系缆和系留体运动模型并补充相应的边界方程即得到系留系统纵向运动模型。采用4阶Runge-Kutta法对二级波浪力作用下的系留回转体系统进行了运动仿真,仿真结果显示系留系统在波浪力作用下做周期性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系缆 系留系统 波浪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元散射模型的风场对二维海面后向散射特性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庶中 罗军 +2 位作者 张杨 李金星 张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62-166,共5页
海浪处于海气相互作用的交界处,其发生发展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海表面风场,因此在海浪环境中风速和风向对海面几何形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海面的雷达散射特性。用Elfouhaily提出的一维海谱以及Higgins提出的角度谱组合的二维海谱模... 海浪处于海气相互作用的交界处,其发生发展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海表面风场,因此在海浪环境中风速和风向对海面几何形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海面的雷达散射特性。用Elfouhaily提出的一维海谱以及Higgins提出的角度谱组合的二维海谱模拟海面。用由微扰法(SPM)和双尺度方法(TSM)发展而来的半确定性面元散射模型得到不同风速下的二维海面散射系数,分析风速以及风向角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风速对海面波浪起伏影响较大,对海面后向散射强度有严重影响,而风向的改变引起波浪与雷达视向夹角的变化,也对海面后向散射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雷达 散射 海浪 风场 面元模型 散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桩高桩码头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志浩 崔春义 +2 位作者 冷淇程 许民泽 苏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2-439,共8页
为研究全直桩高桩码头的地震易损性问题,以某全直桩高桩码头为工程背景,考虑场地和地震动特性的不确定性影响,借助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全直桩高桩码头-地基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模型.将地基土内最大桩基应变作为破坏损伤指标... 为研究全直桩高桩码头的地震易损性问题,以某全直桩高桩码头为工程背景,考虑场地和地震动特性的不确定性影响,借助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全直桩高桩码头-地基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模型.将地基土内最大桩基应变作为破坏损伤指标,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对所选地震动进行调幅,并逐一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全直桩高桩码头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了全直桩高桩码头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不同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面峰值加速度<0.80g时,全直桩高桩码头结构的破坏状态主要为轻度损伤以及中度损伤;当地面峰值加速度≥0.80g时,发生严重损伤的概率基本超过了50%,码头结构丧失运营能力.以地基土内桩基损伤为指标的易损性分析,描述了地震对全直桩高桩码头结构造成的影响,可为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和防灾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全直桩高桩码头 增量动力分析 桩基损伤 地震易损性 超越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