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地缘政治研究进展与中国海洋地缘环境研究探索 被引量:28
1
作者 韩增林 彭飞 +2 位作者 张耀光 刘天宝 钟敬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通过梳理西方100多a海洋地缘政治的发展脉络,系统总结和归纳其海洋地缘政治发展的4个阶段与特征:自然演进模式下的海洋地缘政治理论形成阶段(1890s前)、国家空间-权力关系下的理论发展阶段(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海洋地缘政治的现代化阶段... 通过梳理西方100多a海洋地缘政治的发展脉络,系统总结和归纳其海洋地缘政治发展的4个阶段与特征:自然演进模式下的海洋地缘政治理论形成阶段(1890s前)、国家空间-权力关系下的理论发展阶段(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海洋地缘政治的现代化阶段(1960s^1990s)、新海洋地缘政治理论阶段(1990s后)。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研究起步较晚且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缘政治学者在海洋地缘政治领域的探索历程发现:中国海洋地缘政治发展缺乏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和整合,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手段也较为单一并缺乏建设性的实证研究,这与中国在世界"海洋地缘环境"格局中的现状严重不符。因此,面对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多尺度转向"背景与中国发展的具体国情,提出发展中国"海洋地缘环境"的研究作为响应,并深入探讨"海洋地缘环境"的内涵与研究的空间尺度。最后,对海洋地缘环境近期重点研究方向做出展望:1深化海洋地缘环境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2加强不同尺度的海洋地缘环境时空分异格局及其形成机理研究;3安全转向背景下的多尺度海洋地缘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4结合中国实际,加强边境与边界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海洋地缘政治 进展 海洋地缘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中日海洋合作——基于海洋地缘政治学视角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92-101,共10页
近年来,在"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中日海上形势从激烈对抗到消极合作,乃至积极合作的方向不断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命... 近年来,在"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中日海上形势从激烈对抗到消极合作,乃至积极合作的方向不断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内涵。第二,其提出了以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精神为指针与海洋强国的终极目标。第三,"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丰富了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理论研究。2019年以来,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日本则进入新年号"令和"时代,根据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日本提出要面对"新海洋立国的挑战",努力寻求国际海洋合作。为此,中日海洋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日海洋合作 海洋地缘政治 主权模糊与战略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印太战略”趋势与前景 被引量:22
3
作者 胡波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30,共10页
美国关于“印太”地缘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而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出台则略显仓促,它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建制派和日澳等盟友联合推动的结果。从战略设计的角度而言,美国虽已出台《印太战略报告》,但“印太战略”构想仍未完全... 美国关于“印太”地缘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而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出台则略显仓促,它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建制派和日澳等盟友联合推动的结果。从战略设计的角度而言,美国虽已出台《印太战略报告》,但“印太战略”构想仍未完全成型,它更多地反映了美国当下在“印太”地区的各种诉求,代表着一种趋势和方向。核心问题是,随着“印太”地区越来越重要,美国希望维系和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并更好地遏制中国的海上崛起和地区影响力的增长。从推进进程和潜力来看,军事、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等主要支柱的发展并不平衡,军事安全一枝独秀,其他领域则进展缓慢。综合评估,美国“印太战略”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可行的路径和可信的资源支撑,完全落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即便部分实现,也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周边环境构成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印太战略” 海洋地缘政治 “一带一路”倡议 大国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