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海洋生产力的氮、碳贡献
被引量:
13
1
作者
董俊德
王汉奎
+2 位作者
张偲
黄良民
王肇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41-1749,共9页
固氮生物及其共生体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氮素供给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贫营养盐海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新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就海洋固氮生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以及在世界不同海域和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 ,海洋固氮生物的物种...
固氮生物及其共生体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氮素供给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贫营养盐海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新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就海洋固氮生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以及在世界不同海域和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 ,海洋固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在海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共生互作关系多样化 ,作较全面的概述。综合分析了海洋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 (活性 )、在光合固碳中的作用和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固氮生物
多样性
海洋
生产力
碳贡献
氮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生物固氮速率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梓阳
李学刚
+2 位作者
宋金明
马骏
王启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54,共9页
海洋生物固氮是指固氮生物利用固氮酶将氮气转化为生物可利用铵盐的海洋氮元素输入过程,和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氮流失途径一起制约着大洋氮收支平衡。而固氮速率的测定是研究海洋生物固氮的最直接方式。自发现海洋生物固氮作用以来,固...
海洋生物固氮是指固氮生物利用固氮酶将氮气转化为生物可利用铵盐的海洋氮元素输入过程,和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氮流失途径一起制约着大洋氮收支平衡。而固氮速率的测定是研究海洋生物固氮的最直接方式。自发现海洋生物固氮作用以来,固氮速率的测定方法在不断更新改进,但总体来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最近用15N2同位素示踪法及其他相关数据综合得到全球海洋固氮量为196.1 Tg N·a−1,最高固氮速率发生在南太平洋热带地区。但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物理因素中的光照和温度是全球范围固氮速率分布的最佳预测因子,光照为固氮过程提供能量,温度通过影响固氮酶活性而发挥作用。在化学因素中,铁元素的缺乏成为固氮的重要限制因子。除此之外,还有生物因素,如浮游植物和异养固氮生物等,对固氮量的贡献影响较大。最近有研究对以往固氮作用区域和反硝化作用空间相互耦合的观点表示质疑,提出二者分布空间分离的新格局。研究多控制因素对固氮生物的耦合效应、明确不同物种对固氮总量的相对贡献以及进一步建立固氮速率的原位测定方法是未来海洋固氮作用研究的主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固氮
固氮
速率
影响因素
反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志红
李劲尤
刘甲星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5期215-230,共16页
海洋生物固氮因可以支持初级生产所需的氮而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分子生物学和15N2同位素示踪法应用于固氮研究领域以来,逐渐发现了单细胞固氮蓝藻和异养固氮细菌的重要性,是近年来海洋固氮研究领域的最大...
海洋生物固氮因可以支持初级生产所需的氮而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分子生物学和15N2同位素示踪法应用于固氮研究领域以来,逐渐发现了单细胞固氮蓝藻和异养固氮细菌的重要性,是近年来海洋固氮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之一,表明以前基于束毛藻为主要固氮生物估算的固氮量可能低估了生物固氮在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海洋生物固氮研究仅局限于热带亚热带的寡营养盐区域,对高营养盐区域如上升流、河口等高营养盐区域较少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区域的生物固氮进行重新评估和再认识。综述了国际固氮研究的最近进展,主要包括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生物固氮的限制性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综述了南海生物固氮方面的最新进展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固氮
单细胞
固氮
蓝藻
异养
固氮
细菌
分子
生物
学技术
高营养区域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生物固氮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4
作者
史大林
胡晓华
+1 位作者
温作柱
洪海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7-381,共15页
生物固氮作用是海洋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全球海洋重要的“新氮”来源,支撑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实现大气CO_(2)的净埋藏,因而在海洋的全球气候调节功能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组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技术的发...
生物固氮作用是海洋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全球海洋重要的“新氮”来源,支撑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实现大气CO_(2)的净埋藏,因而在海洋的全球气候调节功能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组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技术的发展,对海洋固氮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物固氮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等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也涌现新的问题、催生新的思考.此外,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导致的大气CO_(2)浓度上升引起了海洋酸化和暖化等一系列环境因子改变,揭示全球变化下单因子和多因子耦合对海洋生物固氮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而评估其发展趋势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是当前海洋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难题与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固氮
全球变化
海洋
酸化
海洋
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海洋生产力的氮、碳贡献
被引量:
13
1
作者
董俊德
王汉奎
张偲
黄良民
王肇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41-17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4 0 0 0 6 0 0 9)
国家重点热带海洋生物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基金资助项目 ( S96 1 1 )
文摘
固氮生物及其共生体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氮素供给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贫营养盐海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新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就海洋固氮生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以及在世界不同海域和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 ,海洋固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在海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共生互作关系多样化 ,作较全面的概述。综合分析了海洋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 (活性 )、在光合固碳中的作用和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关键词
海洋固氮生物
多样性
海洋
生产力
碳贡献
氮需要
Keywords
marine N 2-fixing organisms
biological production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ribution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生物固氮速率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梓阳
李学刚
宋金明
马骏
王启栋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5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103
42176200)
+2 种基金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问海计划”(2021WHZZB0900)
山东省-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U1606404)
烟台“双百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海洋生物固氮是指固氮生物利用固氮酶将氮气转化为生物可利用铵盐的海洋氮元素输入过程,和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氮流失途径一起制约着大洋氮收支平衡。而固氮速率的测定是研究海洋生物固氮的最直接方式。自发现海洋生物固氮作用以来,固氮速率的测定方法在不断更新改进,但总体来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最近用15N2同位素示踪法及其他相关数据综合得到全球海洋固氮量为196.1 Tg N·a−1,最高固氮速率发生在南太平洋热带地区。但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物理因素中的光照和温度是全球范围固氮速率分布的最佳预测因子,光照为固氮过程提供能量,温度通过影响固氮酶活性而发挥作用。在化学因素中,铁元素的缺乏成为固氮的重要限制因子。除此之外,还有生物因素,如浮游植物和异养固氮生物等,对固氮量的贡献影响较大。最近有研究对以往固氮作用区域和反硝化作用空间相互耦合的观点表示质疑,提出二者分布空间分离的新格局。研究多控制因素对固氮生物的耦合效应、明确不同物种对固氮总量的相对贡献以及进一步建立固氮速率的原位测定方法是未来海洋固氮作用研究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固氮
固氮
速率
影响因素
反硝化作用
Keywords
marin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nitrogen fixation rate
influencing factors
denitrification
分类号
P734.21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志红
李劲尤
刘甲星
机构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渔业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5期215-230,共16页
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10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1)
+3 种基金
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项目(GDOE[2019]A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6198,31971432)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010896)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20279)。
文摘
海洋生物固氮因可以支持初级生产所需的氮而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分子生物学和15N2同位素示踪法应用于固氮研究领域以来,逐渐发现了单细胞固氮蓝藻和异养固氮细菌的重要性,是近年来海洋固氮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之一,表明以前基于束毛藻为主要固氮生物估算的固氮量可能低估了生物固氮在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海洋生物固氮研究仅局限于热带亚热带的寡营养盐区域,对高营养盐区域如上升流、河口等高营养盐区域较少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区域的生物固氮进行重新评估和再认识。综述了国际固氮研究的最近进展,主要包括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生物固氮的限制性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综述了南海生物固氮方面的最新进展和问题。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固氮
单细胞
固氮
蓝藻
异养
固氮
细菌
分子
生物
学技术
高营养区域
南海
Keywords
marin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unicellular nitrogen-fixing cyanobacteria
heterotrophic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high nutrient regions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生物固氮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4
作者
史大林
胡晓华
温作柱
洪海征
机构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7-38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1143022,41890802,41925026)。
文摘
生物固氮作用是海洋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全球海洋重要的“新氮”来源,支撑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实现大气CO_(2)的净埋藏,因而在海洋的全球气候调节功能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组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技术的发展,对海洋固氮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物固氮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等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也涌现新的问题、催生新的思考.此外,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导致的大气CO_(2)浓度上升引起了海洋酸化和暖化等一系列环境因子改变,揭示全球变化下单因子和多因子耦合对海洋生物固氮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而评估其发展趋势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是当前海洋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难题与重大挑战.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固氮
全球变化
海洋
酸化
海洋
暖化
Keywords
marin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global change
ocean acidification
ocean warming
分类号
X1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海洋生产力的氮、碳贡献
董俊德
王汉奎
张偲
黄良民
王肇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生物固氮速率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梓阳
李学刚
宋金明
马骏
王启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洋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李志红
李劲尤
刘甲星
《生态科学》
CSCD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洋生物固氮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史大林
胡晓华
温作柱
洪海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