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海洋动力环境原位实时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燕 李欣 +2 位作者 李康 宋忠强 李培良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7,共7页
针对海底观测网中海洋动力环境参数的长期实时监测问题,研究和设计了深海海洋动力环境原位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温盐深仪(电导率、温度、深度(CTD)测量系统)、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浊度传感器和溶... 针对海底观测网中海洋动力环境参数的长期实时监测问题,研究和设计了深海海洋动力环境原位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温盐深仪(电导率、温度、深度(CTD)测量系统)、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浊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等海洋仪器作为数据采集设备,搭建了以嵌入式ARM内核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基于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长期实时监测软件。该深海海洋动力环境原位实时监测系统于2011年4月至10月,在美国蒙特利海湾在接入海底观测试验网——蒙特利加速研究系统(MARS)下连续运行187天,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地实时获取海洋动力环境原位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海洋动力环境 原位实时监测 嵌入式系统 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北部海洋动力环境的高频地波雷达观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诚 郑向阳 +2 位作者 李艳芳 刘欣 张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2,共8页
利用两台高频地波雷达(ground wave radar,WERA)站对山东半岛北部雷达覆盖海区的浪、流场进行了观测,并且利用海洋-大气-波浪耦合沉积输运模型(coupled-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COAWST)对该区域的一... 利用两台高频地波雷达(ground wave radar,WERA)站对山东半岛北部雷达覆盖海区的浪、流场进行了观测,并且利用海洋-大气-波浪耦合沉积输运模型(coupled-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COAWST)对该区域的一个强风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雷达观测数据、现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ADCP)调查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模型模拟的水位变化与ADCP测量结果一致,WERA所观测到的有效波高和ADCP结果比较吻合,模型模拟的ADCP站位的流速相位、大小与雷达观测结果比较接近,与ADCP的结果有一定偏差。雷达观测的海区流场结果与模型反映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近岸方向上变化较大,其原因可能与ADCP的投放位置、模型的分辨率设置等因素有关。高频地波雷达系统是海岸带动力环境观测的一个有效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波雷达(ground WAVE radar WERA) 山东半岛北部 海洋动力环境 海洋-大气-波浪耦合沉积输运模型(coupled-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 COAW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治华 张庆君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对其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数据处理流程和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三类微波遥感器数据处理内容和流程、数据事后反演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还对数据地面定标和真实性验证进行了分析。鉴于海洋用的微波遥感器在我国首次使用,文章的研究... 对其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数据处理流程和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三类微波遥感器数据处理内容和流程、数据事后反演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还对数据地面定标和真实性验证进行了分析。鉴于海洋用的微波遥感器在我国首次使用,文章的研究结果可对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科学数据处理方法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数据处理 反演 定标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海洋动力环境数据云存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玉娟 史绍雨 +2 位作者 孙晶 刘桂艳 艾波 《海洋预报》 2017年第2期72-79,共8页
针对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时空特征,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云存储技术,设计了分布式管理方案以及相应的时空分片方案和索引机制,实现了数据存储的物理分布性、逻辑整体性和节点自治性,显著提高了数据的查询效率。以南海区域40 a海洋动... 针对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时空特征,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云存储技术,设计了分布式管理方案以及相应的时空分片方案和索引机制,实现了数据存储的物理分布性、逻辑整体性和节点自治性,显著提高了数据的查询效率。以南海区域40 a海洋动力环境数据为例进行波高-周期散布图统计,耗时由集中式文件存储方式的2 min缩短至云存储方式的10 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环境数据 云存储 分布式数据库 分片方案 时空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动力环境下深海采矿水力输送管道的空间构型及其变化规律
5
作者 徐海良 陈卫 +1 位作者 李立 杨放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790-3807,共18页
本文以矿浆泵水力提升系统的关键部件——水力提升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力提升管道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水力提升管道在稳态下的静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水力输送管道的静态特性,研究了软管的三维空间构型和海洋动力环境... 本文以矿浆泵水力提升系统的关键部件——水力提升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力提升管道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水力提升管道在稳态下的静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水力输送管道的静态特性,研究了软管的三维空间构型和海洋动力环境下管道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建立了基于欧拉模型的矿浆泵固-液两相流控制方程,并对软管中的固-液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集矿机位置变化对硬管的横向位移和弯曲应力影响较小,但对管道内流场的压力分布、固相速度分布和压力损失影响较大;洋流流速的变化对软管的空间构型和硬管的横向位移影响较小,但对管道内流场的压力损失影响较大;风浪等级对软管的空间构型和硬管的横向位移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改变集矿机的位置来减少因洋流和风浪等级变化而引起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海洋动力环境 管道构型 流场分布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海洋盐度卫星 完善我国海洋动力卫星观测体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庆君 殷小军 蒋昱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海洋盐度是海洋动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发展盐度观测卫星是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海洋观测和数据预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洋盐度卫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盐度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 海洋盐度是海洋动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发展盐度观测卫星是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海洋观测和数据预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洋盐度卫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盐度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体系的成就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海洋盐度卫星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探测海洋盐度要素,实现海洋动力环境全要素的综合探测,可为海洋环境信息预报和提取等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环境要素 盐度卫星 环境探测 海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杰 张晰 +1 位作者 范陈清 孟俊敏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6期596-606,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重要的对地观测传感器,在陆地和海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通过不同的收发通道组合,能够获取丰富的目标散射信息,可以提升目标检测、分类识别、定量反演的能力。该文以海冰...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重要的对地观测传感器,在陆地和海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通过不同的收发通道组合,能够获取丰富的目标散射信息,可以提升目标检测、分类识别、定量反演的能力。该文以海冰、舰船、溢油、海浪、内波、风场、海底地形等海上目标和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为例,分析了极化SAR在海洋监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极化SAR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进一步开展极化SAR海洋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 海洋应用 海上目标 海洋动力环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7
8
作者 白照广 李一凡 杨文涛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4期17-23,共7页
利用卫星探测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探测的最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A星和B星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获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卫星的后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水色 海洋水温 海洋动力环境 合成孔径雷达(SAR) CAST968平台 资源一号平台 资源二号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
9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9期18-19,共2页
海洋2号卫星成功发射 近日,海洋二号(HY-2)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HY-2卫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卫星,也是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进行全球探测,获取包括海面风场、浪高、海流、海温等多种海洋动... 海洋2号卫星成功发射 近日,海洋二号(HY-2)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HY-2卫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卫星,也是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进行全球探测,获取包括海面风场、浪高、海流、海温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海面风场 环境参数 全天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公布
10
作者 中国日报网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12期9-9,共1页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据悉,会议对47项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包括“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实验技术开发...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据悉,会议对47项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包括“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实验技术开发与应用”等2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成果,“自主海洋动力环境卫星(HY-2A)地面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12项一等奖成果,“拉格朗日格式强非线性无网格方法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等33项二等奖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奖 海洋工程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会员代表大会 工程咨询协会 地面数据处理 自然资源部 无网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短讯
11
作者 孙学建 瞭望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5期142-142,共1页
中国将发射8颗海洋卫星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9月10日消息,2020年前,中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这8颗海洋卫星包括4颗海... 中国将发射8颗海洋卫星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9月10日消息,2020年前,中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这8颗海洋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在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的同时,也将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 环境遥感监测 海洋水色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海洋卫星 监测能力 近海域 业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