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研究
1
作者
孙倩
沈振民
+10 位作者
杨颂
王子豪
王元庆
梁琨
尚卫东
王培培
俞越
赵号
吕红
刘正坤
郑永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面向未来星载应用,完成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载荷系统设计。其中,激光器谱段设计为486、532 nm多波长一体化最佳配比输出,光电接收探测系统选用1 m×5 m超大口径可折叠光栅主镜,经过仿真分析,探测系统可实现大洋水深100 m深度、温度、盐度以及后向散射系数等多要素同源探测能力,同等体积包络条件下,能量收集能力提升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海洋剖面探测
主被动复合
大口径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研究
1
作者
孙倩
沈振民
杨颂
王子豪
王元庆
梁琨
尚卫东
王培培
俞越
赵号
吕红
刘正坤
郑永超
机构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激光信息感知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05240,6207515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2203002)。
文摘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面向未来星载应用,完成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载荷系统设计。其中,激光器谱段设计为486、532 nm多波长一体化最佳配比输出,光电接收探测系统选用1 m×5 m超大口径可折叠光栅主镜,经过仿真分析,探测系统可实现大洋水深100 m深度、温度、盐度以及后向散射系数等多要素同源探测能力,同等体积包络条件下,能量收集能力提升5倍。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海洋剖面探测
主被动复合
大口径光栅
Keywords
lidar
ocean profile detection
active and passive composite
large aperture grating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研究
孙倩
沈振民
杨颂
王子豪
王元庆
梁琨
尚卫东
王培培
俞越
赵号
吕红
刘正坤
郑永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