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公约框架下CO_2封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宗录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0-194,共5页
将捕获的CO2封存在海洋中,其目的在于避免将人为产生的CO2排放入大气中,但是这种活动会受到现行海洋公约关于海洋环境保护规则的约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倾倒规则对CO2海洋封存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伦敦议定书》附录Ⅰ修正案规定... 将捕获的CO2封存在海洋中,其目的在于避免将人为产生的CO2排放入大气中,但是这种活动会受到现行海洋公约关于海洋环境保护规则的约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倾倒规则对CO2海洋封存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伦敦议定书》附录Ⅰ修正案规定只允许CO2的海洋地质封存,而且附有约束条件;OSPAR公约是禁止CO2海洋封存的。但近年一直寻求的CO2海洋封存的可行选择,基本的取向是同意在一定条件下的CO2海洋地质封存。这显示出海洋公约在减缓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海洋封存 倾倒 可行性 海洋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菲律宾“群岛海道法”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违反
2
作者 董世杰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8,共14页
外国船舶和飞机享有群岛海道通过权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的群岛国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认和尊重群岛海道通过权并非群岛国的自我牺牲,而是其获得群岛国身份所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公约》第53~54条对群岛海道通过权... 外国船舶和飞机享有群岛海道通过权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的群岛国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认和尊重群岛海道通过权并非群岛国的自我牺牲,而是其获得群岛国身份所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公约》第53~54条对群岛海道通过权及其行使过程中各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菲律宾作为《公约》缔约国,就群岛海道进行立法时应当遵守《公约》规定。但就菲律宾“群岛海道法”而言,其部分内容违反《公约》规定,意图限制外国船舶和飞机行使群岛海道通过权。针对菲律宾“群岛海道法”部分内容违反《公约》的问题,国际社会所有其他国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应对: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际海事组织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本国船舶和飞机依据《公约》积极行使群岛海道通过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菲律宾 群岛海道通过制度 “群岛海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国际法效力形成机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6条第8款的解释和适用争议研究
3
作者 张志军 毛政凯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6条第8款关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性质和国际法效力的规定存在模糊性,这在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界限的实践中引发了争议。首先,委员会建议是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必要前提;其次,在依据科学标准确定的精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6条第8款关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性质和国际法效力的规定存在模糊性,这在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界限的实践中引发了争议。首先,委员会建议是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必要前提;其次,在依据科学标准确定的精确界线之下,沿海国并不存在自由划定外大陆架界限的空间;再次,沿海国不以委员会建议为基础划界实际上是对国际法义务的违反,沿海国不同意委员会建议时应当提交修订划界案或新划界案,而非通过国内程序擅自划界。为避免沿海国不合理的外大陆架划界主张对他国海洋权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造成损害,应通过扩大沿海国划界案和委员会建议的公开范围,规范委员会与提案国、利益相关国之间的信息互动等措施完善委员会建议的国际法效力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200海里外大陆架 海洋划界 《联合国海洋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法公约》岛屿制度中的岩礁问题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瑶 卜凌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4-188,共15页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岩礁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岛屿,但被称为"岩礁条款"的该《公约》第121条第3款,既没有界定岩礁的自然属性,也没有对其社会经济属性的标准即"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予以明确规...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岩礁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岛屿,但被称为"岩礁条款"的该《公约》第121条第3款,既没有界定岩礁的自然属性,也没有对其社会经济属性的标准即"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予以明确规定。学界和国家实践对何为岩礁有不同的看法,而国际法院至今也未曾对岩礁的定义作出直接的解释。从《公约》的有关历史资料、国家实践、国际司法判例和学者的有关著述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对岩礁定义的宽泛解释并不可取,判定某一地质形态是属于岛屿还是岩礁,应主要考察其自然条件是否足以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 岩礁 《联合国海洋公约 国际法院 国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及我国的考量 被引量:9
5
作者 马英杰 张红蕾 刘勃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5期24-32,共9页
即使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利益至上仍然是无可厚非的。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在维护公约精神、履行公约义务的同时,理应享拥公约赋予的权利——国家利益,并得到公约的强力保障。然而,作为折衷产物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即使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利益至上仍然是无可厚非的。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在维护公约精神、履行公约义务的同时,理应享拥公约赋予的权利——国家利益,并得到公约的强力保障。然而,作为折衷产物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30年的实施过程中,虽建立起了一套新的海洋法律秩序,但"软法"的迹象显现。就我国岛屿争端的现实来看,公约在争端解决上少有效用,我国的海洋权益屡次被声索国恶意利用公约之名侵占。本文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对我国保留公约缔约国身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结论是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共存,如果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进一步突出,退出公约,可望争取更广大的处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退出机制 海洋权益 利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被引量:2
6
作者 罗钰如 《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2期33-36,共4页
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罗钰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总计有门个部分,包括320条和9个附件。所涉及的问题,概括地说,主要有: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和群岛国。国... 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罗钰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总计有门个部分,包括320条和9个附件。所涉及的问题,概括地说,主要有: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和群岛国。国际航行海峡的通过、内陆国出人海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批准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 海洋强国 专属经济区 海洋环境保护 公约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联合国海洋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地区国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权利义务及其与地理不利国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平 方正 刘海燕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79-285,共7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其战略价值一时凸显。环北极国家为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优势展开了一系列行动,也产生了一系列争端。除了北极八国间存在着主权与主权权利的争端外,各地理不利国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其战略价值一时凸显。环北极国家为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优势展开了一系列行动,也产生了一系列争端。除了北极八国间存在着主权与主权权利的争端外,各地理不利国家也纷纷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主张其在北极地区应有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加重了北极地缘政治关系的复杂性。鉴于现有的北极多边法律文件以及环北极国家行使主权的实践,在"人类共同继承"原则下,亟需澄清环北极国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权利义务,进而协调好它们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地理不利国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北极国家 地理不利国家 《联合国海洋公约 人类共同继承 主权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规定的协定》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志锋 张敏 《海洋渔业》 CSCD 2002年第2期58-60,共3页
一、<协定>出台的背景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以来,截止到2000年10月,世界上已经有105个国家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使原来在别国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作业的渔船纷纷转向公海,包括跨界鱼类... 一、<协定>出台的背景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以来,截止到2000年10月,世界上已经有105个国家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使原来在别国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作业的渔船纷纷转向公海,包括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在内的公海鱼类面临着形势更为严峻的捕捞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联合国海洋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规定的协定》 远洋渔业 影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强制性仲裁”的限制条件——兼评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的仲裁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强行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国际仲裁,相关的仲裁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设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仲裁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必要性的特征,但是其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性条... 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强行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国际仲裁,相关的仲裁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设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仲裁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必要性的特征,但是其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都与仲裁庭的管辖权有关:"强制性仲裁"必须是基于争端各方已经协议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且仍未能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才能采用,这是仲裁前置程序限制;"强制性仲裁"所针对的案件必须符合该公约第281条第1款所规定的受案范围,这是仲裁庭受案范围限制;"强制性仲裁"所针对的事项不能属于争端方已经作出的保留范围,这是争端方保留范围限制。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国际仲裁案中,上述三个条件没有一个完全被满足,该仲裁申请理应被依法驳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强制性仲裁 法律争端 保留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保留”与“例外”之适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人达 张丽娜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4-55,共12页
中国在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九十八条所作的声明,属于例外而非保留。而例外恰是对该条款的正当适用,即,在该公约授权下,中国有权作出此项任择性例外声明,以排除在3类特定争端上的强制程序管辖权,而"菲律宾诉中国... 中国在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九十八条所作的声明,属于例外而非保留。而例外恰是对该条款的正当适用,即,在该公约授权下,中国有权作出此项任择性例外声明,以排除在3类特定争端上的强制程序管辖权,而"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本质上属于此3类争端范围之内,因而中国在该案中所持之"不接受、不参与"立场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常设仲裁法院 南海 菲律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权利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地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曲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历史性权利是历史性水域的理论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历史性权利的地位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条约解释规则及时际法理论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否认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唯有通过利益相关国的不断努力才能使《联合国海洋法... 历史性权利是历史性水域的理论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历史性权利的地位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条约解释规则及时际法理论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否认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唯有通过利益相关国的不断努力才能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历史性权利在公约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权利 《联合国海洋公约 条约解释规则 时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法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罗国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导致其在立法技术、原则立场、权益划分和争端解决层面具有特殊的立法特点。《公约》的实施对中国海洋安全的维护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但在新的形势下其很多规定对中国来讲弊大于...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导致其在立法技术、原则立场、权益划分和争端解决层面具有特殊的立法特点。《公约》的实施对中国海洋安全的维护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但在新的形势下其很多规定对中国来讲弊大于利。作为负责任的海洋大国,中国目前不会考虑退出《公约》及其所确立的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然而对于万一可能出现的某种极端最坏情况也不得不防。中国应当以辩证的态度重新审视与《公约》的关系,在留在《公约》体系内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公约》规则,以维护自身海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立法特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付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95,共8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广泛、最全面、最有影响的管理和规范海洋活动的国际公约,已经并将继续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虽然积极参与了《公约》的谈判和制订,但时至今日仍未批准《公约》,令人费解。本文回...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广泛、最全面、最有影响的管理和规范海洋活动的国际公约,已经并将继续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虽然积极参与了《公约》的谈判和制订,但时至今日仍未批准《公约》,令人费解。本文回顾了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渊源,通过《公约》对于美国国家利益关联性的论述,探究美国未批准加入《公约》的缘由。本文认为,随着国际海洋形势和美国自身实力等因素的不断变化,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批准《公约》是大势所趋。美国一旦批准《公约》,必将附加对其更加有利的额外声明、条件等,对此,我们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批准 《联合国海洋公约 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法公约与南海领土争议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金明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83-89,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产生以来,原先存在的南海主权争议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与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无提及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岩礁、群岛国、群岛水域等问题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产生以来,原先存在的南海主权争议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与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无提及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岩礁、群岛国、群岛水域等问题对南海领土争议的种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公约 南海领土争议 专属经济区 岛礁 群岛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权的国际法释义——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为中心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年长 程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海权是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是一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法权;海权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一种安全权和自卫权;海权还是主权国家的发展权。随着国际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国际社会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海权。我国政府应维护我国的海权,... 海权是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是一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法权;海权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一种安全权和自卫权;海权还是主权国家的发展权。随着国际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国际社会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海权。我国政府应维护我国的海权,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主权 海洋权益 《联合国海洋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岛屿制度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泽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对岛屿问题做出了规定,但极为原则和简单,导致适用的困难。结合中日之间关于“冲之鸟岛”的争议,对《公约》的岛屿制度进行探讨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海洋公约 岛屿 岩礁 冲之鸟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年:历程、挑战和中国角色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田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88,共13页
1982年通过和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重要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法律文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公约》构建了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未穷尽关于海洋权利义务的所有事项。回顾《公约》通过40年的... 1982年通过和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重要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法律文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公约》构建了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未穷尽关于海洋权利义务的所有事项。回顾《公约》通过40年的历程可发现,《公约》的谈判、通过、生效和发展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和利益的博弈,其精心构建起的微妙平衡反映了海洋管辖与海洋自由这一对相生相伴矛盾的互动。《公约》通过后的40年间,国家实践的差异、海洋技术的革新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给包括《公约》在内的海洋法发展提出了诸多新挑战,外化表现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不断扩权与随意滥用。中国与《公约》同行40年,在国内发展、国际形势和《公约》的共同影响下,逐步确立和深化了自身的海洋观念,践行着有特色的海洋实践。展望未来,中国应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出应对《公约》挑战的可行方案,增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公约 海洋管辖 海洋自由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权利挑战、规则重构和诉讼愿景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利江 武俊松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34,共12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未明确提及全球气候变化,但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愈发紧密。这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海洋暖化或酸化等问题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和解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海平面上升是否会导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未明确提及全球气候变化,但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愈发紧密。这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海洋暖化或酸化等问题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和解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海平面上升是否会导致领海基线移动、岛礁法律地位变更,将对一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构成法律挑战。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和破坏,如何通过规则重构的方式实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碳排放、海洋暖化或酸化、大气污染跨界损害的有效规制是国际社会亟须关注的重要议题。值得注意的是,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能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但在诉讼主体资格、法律义务和可归因性的认定等方面,国际诉讼活动仍面临着诸多的法律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联合国海洋公约 海洋权利 海洋环境 气候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维权执法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南海仲裁案第13项仲裁请求裁决评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波 梁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害通过,我国有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采取必要的步骤以行使保护权。在行使沿海国保护权的特殊情形下,应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船舶航行进行严格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主体是船旗国,义务的属性是管辖义务,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不必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公约 船旗国义务 沿海国保护权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科研”条款的解释及效力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寿波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7-27,共11页
UNCLOS中尚存"灰色区域",没有对"海洋科研"、"军事测量"等词语进行界定,导致条款的不同解释和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其既是政治性协定又是法律协定。UNCLOS的大部分内容都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为"... UNCLOS中尚存"灰色区域",没有对"海洋科研"、"军事测量"等词语进行界定,导致条款的不同解释和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其既是政治性协定又是法律协定。UNCLOS的大部分内容都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为"一揽子交易"。美国并未批准UNCLOS,却常选择性援引相关权利条款,规避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第三方享有条约下的权利并非没有任何限制;第三方应受习惯国际法规则和强行法的约束;应根据VCLT来解释UNCLOS。应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下理解条约对第三方的法律效力以及"海洋科研"条款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 第三方 法律效力 《联合国海洋公约 海洋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