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生宙海洋中的生物碳泵:有机质聚集的又一个重要机制
1
作者 梅冥相 王画 +1 位作者 覃英伦 黄文芳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4,共15页
富有机质的细粒沉积物,即所谓的黑色页岩,常常形成重要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其中有机质聚集作用被识别为3个基本模式:生产率、保存作用和沉积作用速率。需要指出的是,海洋的生物碳泵,是一个主要通过沉落颗粒(如浮游动物和细粒植物... 富有机质的细粒沉积物,即所谓的黑色页岩,常常形成重要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其中有机质聚集作用被识别为3个基本模式:生产率、保存作用和沉积作用速率。需要指出的是,海洋的生物碳泵,是一个主要通过沉落颗粒(如浮游动物和细粒植物碎片等)向深海海底输出有机质,并最终鳌合在深部大洋沉积物之中的过程,也应该是显生宙深海沉积之中有机质聚集的又一个重要过程。在滇黔桂盆地中心地带的台间盆地相带之中,一套富有机质竹节石黑色页岩,累计厚度超过600 m,总有机碳(TOC)含量多为2%~4%,有的高达5%~6%,集中发育在广西南丹同贡剖面的埃姆斯期到弗拉斯期,代表一套品质较为优越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更有意义的是,高密度保存在腐殖泥中的竹节石化石(含量超过30%)表明,浮游动物的生物碳泵,也应该是这些竹节石页岩富集有机质的另外一个重要机理。在广西罗城县小长安剖面下石炭统罗城组中,中厚层含植物碎片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与中厚层浅水灰岩一起构成潮下型米级旋回。尽管总体发育在浅缓坡台地背景之中,但是,黑色页岩层的TOC值普遍大于2%,代表一个细粒植物碎片生物碳泵的典型实例,从而间接地表明,在深水台间盆地相中,那些单层累计厚度超百米的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有机质的聚集(南丹同贡剖面的下石炭统鹿寨组),也受到相似机制的促进。这些发现和研究表明,除了经典的缺氧或生产率模型之外,确实存在着其他机制造成有机碳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的生物碳泵 有机质聚集作用 富有机质页岩 显生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