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
1
作者 于扬 王登红 +7 位作者 王伟 高娟琴 王成辉 于沨 刘善宝 阚磊 岑况 秦燕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44,共18页
【研究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影响着地质生态有机系统研究理念,了解和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研究方法】围绕地质工作需求,从整体着眼,通过大量调研、野外采样和... 【研究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影响着地质生态有机系统研究理念,了解和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研究方法】围绕地质工作需求,从整体着眼,通过大量调研、野外采样和理化特性测试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最大程度地反映锂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研究结果】①阐明了锂在水圈(海洋底部、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融水、雪水、雨水)、岩石圈(大陆地壳、岩石、土壤)、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的区域性及多场耦合作用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锂在不同地质环境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性差异。②初步总结了各圈层锂元素庞大而复杂的生物、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及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③充实完善了锂在陆地生物圈关键层中的分布特征,完善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系统化、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估了人为活动(采矿)影响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优势生物个体(植物、动物骨骼)锂含量的变化特征,揭示了锂的“关键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梳理了锂缺乏与过剩的生物健康效应,为关键性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大型资源基地环境安全提供了科学支撑。【结论】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伟晶岩型锂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安全可控,黏土型、卤水型锂资源清洁、高效的开发利用目前仍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随着锂成因机制理论难题的深入研究、交叉学科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模拟技术的应用,将使锂元素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理量的锂对健康有益,但生物体内锂过剩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因此,有必要持续开展不同类型锂资源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安全合理开发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效应 生物健康效应 关键性矿产资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质量调查结果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沉积相元素组成特征与物质来源
2
作者 周亚龙 郭志娟 +3 位作者 王乔林 刘飞 王成文 宋云涛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26,共13页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取的表层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通过元素含量或比值示踪等多元统计方法,揭示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与表生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冲湖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低SiO_(2)和Na_(2)O,高Al_(2)O_(3)、Fe_(2)O_(3)、MgO、CaO、K_(2)O和Na/Rb特征;冲洪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高SiO_(2)和Na_(2)O,低Al_(2)O_(3)、Fe_(2)O_(3)和Ca/Ba特征。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常量元素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源源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控制,同时表生环境对常量元素的贫化富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源区目前处于以斜长石风化为主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阶段,风化产物未遭受钾交代影响。区内各沉积相土壤样品成土母质物源主要来自雄安新区西侧太行山隆起的成熟大陆石英质物源区,同时在冲湖积平原亚区的洼地小区内还存在部分少量的样品成土母质来源于基性火山岩物源区和中性岩火成物源区。【结论】土壤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组合(Rb–U–Ga、Fe–Mg–Ni–V均一化累加和)等地球化学指标特征能有效指示区内各沉积相环境,对成土母质特性具有示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指标 沉积相 物源示踪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测量在海洋井场、管线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梁瑞才 刘保华 +2 位作者 张政民 裴彦良 刘晨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5-57,共3页
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磁力测量在海洋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理论和实践均证明 :磁力探测在海洋工程地质调查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在井场调查、管线以及海底电缆路由调查当中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采用不同的调... 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磁力测量在海洋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理论和实践均证明 :磁力探测在海洋工程地质调查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在井场调查、管线以及海底电缆路由调查当中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它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探测暴露于海底的磁性异常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地质 海洋井场 管线工程 地质调查 磁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夏真 林进清 郑志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0-575,共6页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海域的海水环境、沉积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多手段、多学科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评价海洋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海域的海水环境、沉积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多手段、多学科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评价海洋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海洋开发和工程建设,可为沿海地区的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海洋地质环境 调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前提——以珠江口门地段的开发和整治为例
5
作者 牛作民 《海洋地质动态》 1991年第10期8-9,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珠江口门地段由于忽视海洋环境和工程地质调查研究而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及面临的一些急需调查解决的问题,说明了开展海洋环境和工程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是实现海洋地质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前提和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珠江口门地段由于忽视海洋环境和工程地质调查研究而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及面临的一些急需调查解决的问题,说明了开展海洋环境和工程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是实现海洋地质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前提和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海洋环境 工程地质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以工程环境为重点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启兴 文锦明 +4 位作者 梅刚 易军 秦宇龙 庞仁俊 杨学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02-1010,共9页
针对1∶25万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涉及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运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字填图。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宜于以工程与... 针对1∶25万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涉及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运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字填图。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宜于以工程与环境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 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全面部署2018年度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尚鲁宁 梅西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4期70-70,共1页
为贯彻落实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及各二级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和2018年度目标任务,部署2018年度的重点工作,深入研究并梳理中国海域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4月9-10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青岛组织召开了“海域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研讨会暨2... 为贯彻落实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及各二级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和2018年度目标任务,部署2018年度的重点工作,深入研究并梳理中国海域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4月9-10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青岛组织召开了“海域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研讨会暨2018年工作部署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调查 工作部署 海洋 工程 地质问题 中国海域 地质研究所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工程工作方法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社斌 徐友宁 +1 位作者 何芳 袁汉春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157-160,共4页
简介了霍尔和切克兰德两种系统工程工作方法模式.并以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2002年所完成的《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为例,阐述了系统工程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系统工程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工作方法 工作模式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双月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海洋地质等学科领域创刊较早、发行面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 海洋地质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热地质 地质环境监测 学术刊物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路乔 郭利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
对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矿床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矿床充水强度不大,属富水性弱的矿床。小河-石门坎矿段矿床岩体稳定性较好,矿床工程地质复杂... 对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矿床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矿床充水强度不大,属富水性弱的矿床。小河-石门坎矿段矿床岩体稳定性较好,矿床工程地质复杂程度较为简单。调查区及矿床开拓区环境地质灾害不发育,属地质环境质量不良矿区。地质调查研究为矿山小河-石门坎矿段未来整体工程建设布置及矿床开采方法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揭宇(摄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夏日元首席专家)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计划之一的“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该工程由9个项目组成,分别是“红水河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夏日元、张庆玉)...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夏日元首席专家)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计划之一的“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该工程由9个项目组成,分别是“红水河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夏日元、张庆玉);“西江中下游峰林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覃小群、黄奇波);“川渝鄂峡谷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邹胜章、樊连杰);“湘江上游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苏春田、罗飞);“长江南岸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周宏);“陕中南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申豪勇);“长江、珠江、黄河碳循环综合环境地质调查”(曹建华、张春来);“纳木错等湖泊全球气候变化沉积记录地质调查”(王喜生、乔彦松);“准噶尔等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综合地质调查”(李旭峰)。该工程在岩溶动力系统理论和有效解决重大岩溶资源环境问题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推动全球岩溶合作研究与岩溶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 岩溶地区 工程 地质灾害隐患 全球气候变化 动力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伏永朋 李明 +3 位作者 吴吉民 李逵 王树丰 裴来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137,共3页
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是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查明流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 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是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查明流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介绍了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路线、调查手段和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神农溪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进行了神农溪流域环境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环境工程地质 遥感解译 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 神农溪流域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评估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栋 黄茂隆 +1 位作者 韩文龙 陈湘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某城市一起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评估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评估模型具有较高操作性和可行性,可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的城市中开展深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工作;所评价灾害事件的严重度为5.601,属严重水平;地质体的暴露性为5.735,灾损敏感性为6.146,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35.247,属脆弱地质体;预警能力指数为1.00,防灾能力指数由原来的5.66提高至灾后的7.00,故抵御力综合评价结果由15.38提高至19.02;通过填砂、地下注浆等措施后,恢复力为2.00,且由于地质环境趋于稳定,地质环境适应力综合分析为1.00。[结论]若受灾害影响,地质环境韧性水平的演化可分为正常、受灾、抵御、恢复、适应和新的正常水平6个阶段,韧性水平曲线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后趋于稳定,且在受灾和抵御的节点处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韧性 城市韧性 深层地下空间 评估模型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丽 樊连杰 +4 位作者 裴丽欣 邹胜章 林永生 邓日欣 王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9-510,共12页
【研究目的】海南既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支点,揭示海南岛地下水资源禀赋,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为海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海南岛为研究区... 【研究目的】海南既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支点,揭示海南岛地下水资源禀赋,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为海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划分评价单元,分析地下水流场特征,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质情况,探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结果】海南岛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32.05×10^(8)m^(3)/a,在行政区中,海口市的地下水资源量最大,多年均值为11.33×10^(8)m^(3)/a,昌江县的最小,多年均值为0.07×10^(8)m^(3)/a。海南岛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差,水质较差区分布在滨海平原区和山前地带,超标因子主要为pH、Al、Mn。岛内存在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琼北盆地的区域性水位下降问题、三亚市海棠湾和榆林湾、东方市板桥镇等地区的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东方市、昌江县和乐东县等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结论】海南岛地下水资源量较为丰富,分布差异大,地下水水质较差,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应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加快构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格局,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位 生态 环境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海南岛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工程地质调查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嘉诗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5期1-3,共3页
海洋工程地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在我国地质行业中,属发展阶段的年轻的地质事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急需在技术路线、指导思想和战略布署上进行改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海洋经济的需要。
关键词 海洋工程 地质调查 海洋经济 技术路线 中国 地质行业 战略 若干问题 发展阶段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工程地质环境分区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宗勋 黄鼎成 +1 位作者 詹文欢 朱俊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6-43,共8页
南沙群岛海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频繁。随着对该海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其它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 ,调查和研究其工程地质环境与质量评价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前期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南沙群岛海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和... 南沙群岛海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频繁。随着对该海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其它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 ,调查和研究其工程地质环境与质量评价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前期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南沙群岛海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和火山地震活动的基础上 ,结合海洋水动力环境要素将南沙海区工程地质环境划分为 5个区 :南部陆架区、西部陆坡区、南沙海槽区、礼乐滩微陆块区、珊瑚礁隆起区 ,并深入分析了各分区的环境特征。本文还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南沙海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工程地质环境 自然资源 地质灾害 海洋工程活动 活动断裂 地质构造 火山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地质调查的现状与发展
17
作者 孙家淞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10期8-9,共2页
通过国外海洋工程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与我国工作现状的对比,提出发展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工程地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鹏湾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真 郑志昌 林进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大鹏湾深圳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研究。笔者根据调查所取得的海水化学、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潜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实测的海底地形地貌背景,对大鹏湾海域的海洋地...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大鹏湾深圳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研究。笔者根据调查所取得的海水化学、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潜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实测的海底地形地貌背景,对大鹏湾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认为大鹏湾的海洋地质环境总体呈良好状况,并对大鹏湾的海洋开发工程建设提出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大鹏湾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 海洋开发 海域 海底地形 单因子 表层沉积物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陆架边缘海洋工程地质调查
19
作者 寇养琦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9期16-17,共2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项目"珠江口盆地浅海工程地质调查"(代号CPR/85/044)高级总顾问、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地质系主任D·B·Prior教授,近期来广州参加"三方会议",以检查本项目自1986年4月执行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项目"珠江口盆地浅海工程地质调查"(代号CPR/85/044)高级总顾问、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地质系主任D·B·Prior教授,近期来广州参加"三方会议",以检查本项目自1986年4月执行以来的进展情况,並且协商安排1988年的工作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 海洋工程地质 内陆架 工程地质调查 珠江口盆地 东沙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总报告通过初审
20
作者 黄永样 《海洋地质动态》 1993年第2期25-25,共1页
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持、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部控"七五"调查项目"南海珠江口盆地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总报告于1992年11月2日在广州通过初审。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持了评审会,项目... 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持、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部控"七五"调查项目"南海珠江口盆地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总报告于1992年11月2日在广州通过初审。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持了评审会,项目负责人冯志强同志做项目总结。该项目自1985年正式批准立项至1990年全部调查工作结束,历时五年,完成了9个图幅(1:20万)调查报告及四个科研报告,圆满完成了项目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海洋工程地质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