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泡石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思盈 周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2-30,共9页
溶胶-凝胶法常压制备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的产率与性能不足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规模应用。本工作以海泡石纳米纤维作为增强体,正硅酸四乙酯作为硅源前驱体,三甲基氯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海泡石纤维/二氧... 溶胶-凝胶法常压制备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的产率与性能不足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规模应用。本工作以海泡石纳米纤维作为增强体,正硅酸四乙酯作为硅源前驱体,三甲基氯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海泡石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块体材料,测试了力学性能、热性能、火安全性等,并进行了孔隙结构、红外光谱与微观形貌的分析表征。海泡石的纤维骨架可抑制气凝胶块体收缩开裂;纤维在溶胶形成阶段具有异相形核作用,使颗粒细化并提高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改变孔隙结构;纤维的引入提高了气凝胶的力学性能、高温与烧蚀稳定性和火安全性,降低了导热系数。块体海泡石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导热系数可达0.0128 W/(m·K),抗压强度最高为1.20 MPa,阻燃均为V-0级,1300℃烧蚀后形状保持稳定,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气凝胶 海泡石纳米纤维 力学性能 热性能 火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自调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振华 尚德库 +2 位作者 梁金生 王继忠 王广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03-2606,共4页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天然海泡石材料进行纤维剥离和活化处理,研究了海泡石纤维活化温度对其吸湿和放湿的影响,通过海泡石纤维失重、吸放湿实验,结合对海泡石纤维特殊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空隙度的表征分析,综合评价海泡石纤维自调湿性...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天然海泡石材料进行纤维剥离和活化处理,研究了海泡石纤维活化温度对其吸湿和放湿的影响,通过海泡石纤维失重、吸放湿实验,结合对海泡石纤维特殊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空隙度的表征分析,综合评价海泡石纤维自调湿性能.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200~250℃之间,加热6h时孔隙度最大,比表面积最大,自调湿性能最为理想.从晶型结构分析,当温度超过250℃时,海泡石纤维孔径继续增大,比表面积减小,吸附性减弱;当温度超过300℃时,结晶水分解,使晶体发生改变,纤维孔出现塌陷、堵塞,吸附性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活化温度 比表面积 吸湿 放湿 自调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开平 周敬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51,共4页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不饱和聚酯 (UP)复合材料制备中纤维松解、表面处理、纤维用量、增稠剂和炭黑的加入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UP复合材料的性能 ,并与短切玻璃纤维 /UP复合材料进行了比...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不饱和聚酯 (UP)复合材料制备中纤维松解、表面处理、纤维用量、增稠剂和炭黑的加入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 ,研究了海泡石纤维 /UP复合材料的性能 ,并与短切玻璃纤维 /UP复合材料进行了比较。发现海泡石纤维 /UP复合材料密度稍大 ,常态体积电阻稍小 ,硬度接近 ,表面电阻及沸煮后的体积电阻值则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不饱和聚酯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海泡石纤维混杂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云鹏 马云海 +1 位作者 佟金 杨亚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半金属摩擦材料 硅灰石纤维 海泡石纤维 摩擦学行为 混杂增强 非金属矿物材料 纤维增强摩擦材料 硅酸盐粘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海泡石纤维的化学松解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开平 孙志华 周敬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19,共3页
研究了不同打浆时间、浓度及设备条件下 ,不同分散剂对海泡石纤维的松解效果 ,筛选了最佳分散剂及其最佳用量和打浆温度。结果表明 ,在海泡石纤维化学松解工艺中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OT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SY对纤维的松解效果接近 ,但二... 研究了不同打浆时间、浓度及设备条件下 ,不同分散剂对海泡石纤维的松解效果 ,筛选了最佳分散剂及其最佳用量和打浆温度。结果表明 ,在海泡石纤维化学松解工艺中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OT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SY对纤维的松解效果接近 ,但二者的松解效果均不及水溶性磷酸盐的效果好。所用磷酸盐分散剂中以磷酸三钠及六偏磷酸钠松解效果最好 ,且后者的松解效果更佳 ;以前者为分散剂且低速打浆时 ,高浓打浆效果较好 ;以后者为分散剂且高速打浆时 ,浓度高低对纤维松解效果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化学松解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延辉 姜百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4,共3页
介绍海泡石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讨论了海泡石纤维含量和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试用结果表明,海泡石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耐烧蚀绝热防护材料。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海泡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付扬威 龙春光 董佩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聚甲醛(POM)基复合材料,以海泡石纤维(Sep)填充POM制备POM/Sep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随着Sep含量的增加而改善,当有机改性海...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聚甲醛(POM)基复合材料,以海泡石纤维(Sep)填充POM制备POM/Sep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随着Sep含量的增加而改善,当有机改性海泡石纤维(O-Sep)含量为5.0%(质量分数,下同)时,POM/O-S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性能分别达到最优值68.43 MPa、89.81 MPa、3600.61 MPa和285.5 kJ/m^2,与纯POM相比提高了28.6%、51.9%、79.1%和8.8%;且POM/5.0%O-Sep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分别达到0.072和3.6 mg,与纯POM相比降低了65.9%和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海泡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KOH改性海泡石纤维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伟夏 林香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2-1169,共8页
采用氢氧化钾(KOH)对海泡石纤维进行改性,并设计正交试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了较优改性条件为:改性温度为50℃、聚乙二醇浓度为5 mg·mL^(-1)、KOH浓度为0.05 mol·L^(-1),改性时间为9 h,得到的KOH/海泡石纤维(简称K/Sep)... 采用氢氧化钾(KOH)对海泡石纤维进行改性,并设计正交试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了较优改性条件为:改性温度为50℃、聚乙二醇浓度为5 mg·mL^(-1)、KOH浓度为0.05 mol·L^(-1),改性时间为9 h,得到的KOH/海泡石纤维(简称K/Sep)对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达到75.51%。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考察了K/Sep投加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K/Sep投加量为0.5 g时染料的去除率达到81.78%,pH值为11时去除率为88.73%。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K/Sep对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行为,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初步分析吸附机理为静电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改性 亚甲基蓝 正交实验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海泡石纤维复合材料制动摩擦片的研制
9
作者 王金刚 赵文英 +2 位作者 石维佳 王秀贞 马红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2-54,共3页
成功研制了汽车用海泡石纤维复合材料制动摩擦片,对其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成分。结果表明:采用这种配方制备的产品完全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动摩擦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增强高石粉含量机制砂砂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詹奇淇 章家海 +2 位作者 王晓海 陈慧 项炳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0-877,共8页
以高石粉含量机制砂砂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泡石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的变化对砂浆力学性能和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压汞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砂浆内部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适宜体积掺量的短海泡石纤维可显著... 以高石粉含量机制砂砂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泡石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的变化对砂浆力学性能和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压汞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砂浆内部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适宜体积掺量的短海泡石纤维可显著改善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干燥收缩能力。与空白组相比,长度为1 mm的纤维体积掺量为1.5%时,试件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98.9%和36.2%;长度为1 mm的纤维体积掺量为2.0%时,28 d自然干燥收缩值降低72.1%。海泡石纤维试件内部形成了大量针棒状钙矾石和片状氢氧化钙晶体,有效提高了砂浆硬化体系的密实性,砂浆总孔隙率与纤维掺量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 石粉 机制砂 海泡石纤维 干燥收缩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和纳米二氧化硅协同阻燃环氧树脂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奎 李乾波 +4 位作者 张人旗 李洲 黄伟江 田琴 严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137,143,共7页
为改善环氧树脂(EP)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通过调节加入无机填料海泡石纤维(Sep)和纳米SiO_(2)的质量比制备EP阻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EP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 为改善环氧树脂(EP)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通过调节加入无机填料海泡石纤维(Sep)和纳米SiO_(2)的质量比制备EP阻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EP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单独添加Sep或纳米SiO_(2)能改善E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但改善效果没有同时添加时明显。当Sep与纳米SiO_(2)的质量比为7∶3时,E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佳,垂直燃烧等级为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为30.3%,最大热释放速率为860.93 kW/m^(2),总热释放量为130.10 MJ/m^(2);EP阻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达到最大值,较纯EP分别提高了22.42%和32.70%。Sep和纳米SiO_(2)无机填料能相互贯穿于EP基体中形成致密结构,有效阻隔氧气和热量的交换,从而实现EP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海泡石纤维 环氧树脂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UHMW/海泡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轲 龙春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3,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海泡石纤维(Sep)进行了改性,采用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Sep和PE-UHMW/改性海泡石纤维(O-Sep)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Sep...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海泡石纤维(Sep)进行了改性,采用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Sep和PE-UHMW/改性海泡石纤维(O-Sep)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Sep及O-Sep的表面结构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磨痕形貌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O-Sep表面存在KH550分子,其在复合材料中分布比Sep更为均匀;当O-Sep含量达到6%(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表现最佳,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2.1 MPa,171.2 MPa、138.3 GPa和17.62 kJ/mm^(2),比纯PE-UHMW分别提高了41.4%、40.0%、95.6%和36.9%;其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分别为0.124和0.1 mg,比纯PE-UHMW分别提高了77.1%和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海泡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的有机改性及应用
13
作者 倪铭键 倪梯铜 +2 位作者 谭鹏飞 吴小春 续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77-79,84,共4页
首先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酸化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探讨最佳改性条件;最后通过共混法将有机改性海泡石纤维与水性聚氨酯结合制备海泡石纤维/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分别对有机改性前后的海泡石纤维样品进行分析表... 首先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酸化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探讨最佳改性条件;最后通过共混法将有机改性海泡石纤维与水性聚氨酯结合制备海泡石纤维/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分别对有机改性前后的海泡石纤维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海泡石纤维/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与阻燃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海泡石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时,拉伸强度最强,当复合材料的配比为5%,其阻燃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酸化 有机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合物改变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毒性初探
14
作者 邓建军 董发勤 +3 位作者 吴逢春 李国武 赵世泉 庄稼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有毒性。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Gamble溶液、有机酸及尼古丁处理纤维海泡石 ,观察处理前后红细胞的溶血率及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丙二醛 (MDA)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过阳离子交换及Gamble溶液处理 ,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 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有毒性。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Gamble溶液、有机酸及尼古丁处理纤维海泡石 ,观察处理前后红细胞的溶血率及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丙二醛 (MDA)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过阳离子交换及Gamble溶液处理 ,纤维海泡石对红细胞的毒性显著降低 ,其机制可能是延长了界 /膜形成时间 ,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的强度 ;有毒物质 ,如尼古丁的参与则增强了海泡石对红细胞的毒性 ;有机酸处理对红细胞的毒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海泡石 阳离子交换 粉尘 红细胞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粉/纤维状海泡石协同改性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娟 王玉峰 +3 位作者 闫普选 栗英亮 卢江荣 韩飞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84,共3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铜粉/海泡石/氟橡胶复合材料,考察多尺度填料不同用量下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及热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氟橡胶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纤维状海泡石和铜粉均能提高氟橡胶混炼胶的硫化速率...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铜粉/海泡石/氟橡胶复合材料,考察多尺度填料不同用量下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及热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氟橡胶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纤维状海泡石和铜粉均能提高氟橡胶混炼胶的硫化速率;而两种填料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降低,且易加速氟橡胶的老化;与添加单独填料相比,纤维状海泡石和铜粉协同改性能够提高氟橡胶复合材料的邵尔硬度和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铜粉 纤维海泡石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长纤维状海泡石
16
作者 张善德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22-31,共10页
关键词 海泡石 纤维海泡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海泡石后置协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奇 刘鑫 +1 位作者 陈佳尧 钟方川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低温等离子体(NTP)净化法是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常用方法之一。利用NTP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时可降低能耗,减少副产物,提升CO_(2)选择性和VOCs的去除效率。以盐酸改性海泡石(SEP)纤维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n、Fe负载量的MnFe/... 低温等离子体(NTP)净化法是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常用方法之一。利用NTP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时可降低能耗,减少副产物,提升CO_(2)选择性和VOCs的去除效率。以盐酸改性海泡石(SEP)纤维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n、Fe负载量的MnFe/SEP催化剂,采用BET、SEM、TEM、XRD、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和组分分析,并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结合后置的MnFe/SEP催化剂,开展了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催化降解甲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泡石纤维是性能优良的催化剂载体,可以很好地分散MnO_(2)和Fe_(2)O_(3)等活性组分,并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锰铁氧化物可以提升甲苯去除率、碳平衡、CO_(2)选择性,减少O_(3)残留浓度;当负载的Mn含量为6 wt%时,锰铁氧化物高度分散在海泡石纤维表面,催化活性高,性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NTP)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剂 甲苯 海泡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纤维状矿物作为汽车刹车片增强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沈上越 李珍 +3 位作者 宋旭波 张德 胡珊 刘新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改性针状硅灰石和纤维状海泡石作为复合增强体制备了多种刹车片试样,在综合分析各刹车片的冲击强度及定速摩擦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优选出了最佳刹车片配方,并针对基于优选配方的刹车片试样进行了卡斯试验及台架摩擦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以... 以改性针状硅灰石和纤维状海泡石作为复合增强体制备了多种刹车片试样,在综合分析各刹车片的冲击强度及定速摩擦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优选出了最佳刹车片配方,并针对基于优选配方的刹车片试样进行了卡斯试验及台架摩擦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以1:6(质量分数)的硬脂酸改性细粒(0.018mm,颗粒长径比L∶D>12)针状硅灰石和硬脂酸改性粗粒(0.28mm,L∶D>50)纤维状海泡石作为复合增强体所制备的刹车片的综合性能最佳.基于优选配方所研制的19号刹车片试样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汽车刹车片材料国家标准,完全可以替代以石棉摩擦材料为增强材料的刹车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硅灰石 纤维海泡石 汽车 刹车片 冲击强度 定速摩擦试验 卡斯试验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