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00Ma来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演化及主要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黄成刚
黄思静
吴素娟
陈启林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9-2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59)
-
文摘
讨论了100Ma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趋势及控制因素。100~40Ma期间。海水锶同位素比值有多次升降,总体上变化幅度较小;40Ma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比值显著增加,并呈现出单凋上升的总体特征。100Ma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主要可能与星外物体对地球的撞击作用;全球海平面变化及洋中脊扩张速度的改变;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隆升;玄武岩喷发和冰川作用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中,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隆升对40Ma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演化具有最重要的控制作用。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始于40Ma左右,隆升速度最快的时期在20~15Ma。
-
关键词
海水锶同位素组成
100
Ma来
地质事件
青藏高原隆升
全球海平面变化
-
Keywords
Sr-isotope composition in sea water
over the past 100 Ma
geological events
uplift of Himalaya-Tibet
global sea-level change
-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中新生代海水锶同位素演化和古海洋事件
被引量:41
- 2
-
-
作者
黄思静
吴素娟
孙治雷
裴昌蓉
胡作维
-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2059
4033202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前期研究专项课题(2001CCA01800)
-
文摘
中新生代是地质历史中海水锶同位素组成变化最大的时期。晚白垩世以来海水N(87 Sr)/N(86Sr)值的持续上升与全球海平面的持续下降有关。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成了40 Ma以来N(87 Sr)/N(86 Sr)值上升速度的显著加快;侏罗纪—早白垩世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泛大陆的解体控制,该地质事件使侏罗纪—早白垩世海水锶同位素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二叠/三叠纪界线的生物绝灭事件及界线后三叠纪初期的生态萧条控制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早三叠世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反而出现了锶同位素比值的急剧上升,单位时间的上升幅度居显生宙之首。与二叠/三叠纪界线生物绝灭有关的全球大陆植被的缺乏和风化速率加快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发生于中生代的海相红层事件记录了海水锶同位素比值的上升,显示风化作用的加剧可能诱发海相红层;但晚白垩世的大洋红层对应着全球海平面下降,其成因还与在全球变冷的背景下,温度较低且富氧的大洋表层水以及从两极向赤道方向运动的低温富氧海水与大洋深层水交换并造成大洋底层水富氧和沉积物的氧化有关。中生代的三次大洋缺氧事件均发生在锶同位素下降的时间间隔中,这与洋中脊洋壳生产和有关热液活动的增加有关,洋壳生产的增加导致了CO2 排气作用的增强和全球变暖。
-
关键词
海水锶同位素组成
古海洋事件
中生代
新生代
-
Keywords
seawater strontium isotopes
paleo-oceanic events
Mesozoic
Cenozoic
-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