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海水贝类养殖高质量发展探究
1
作者 李楠 戚佳妮 +4 位作者 成丽娜 吴金浩 胡超魁 赫健 王昆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9-81,共3页
基于调研结果,文中从养殖规划布局、养殖容量和养殖结构等角度,结合海域承载力水平对养殖海域的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资政建议和技术对策,以期为辽宁省海水贝类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水贝类养殖 养殖容量 海域承载力 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子价格法的碳汇渔业碳补偿额度分析——以山东海水贝类养殖业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于谨凯 杨志坤 邵桂兰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年第6期83-90,共8页
本文通过影子价格法建立了碳汇渔业碳补偿额度模型,以山东海水贝类养殖业为例,计算了2001-2009年的海水贝类养殖业的碳补偿额度。从2001年到2008年,山东海水贝类养殖业碳补偿额呈上升趋势,2008年到2009年呈轻微下降趋势。经济的增... 本文通过影子价格法建立了碳汇渔业碳补偿额度模型,以山东海水贝类养殖业为例,计算了2001-2009年的海水贝类养殖业的碳补偿额度。从2001年到2008年,山东海水贝类养殖业碳补偿额呈上升趋势,2008年到2009年呈轻微下降趋势。经济的增长、物价的上涨、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等是促使碳补偿额度上升的原因,2008年山东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的好转是其碳补偿的资金额度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碳补偿需求越来越大,应得到更多重视。转变传统渔业养殖的成本收益观念,建立全国范围的碳补偿基金等是保证碳汇渔业碳补偿合理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价格法 碳汇渔业 碳补偿 海水贝类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碳汇能力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庆松 官俊良 +9 位作者 张兴志 何苹萍 韦嫔媛 张立 李蔚 郑玉斯 陈泳先 李鑫 许尤厚 彭金霞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以来,绿色低碳成为时代主题。为科学探究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碳汇能力,本研究对2013—2022年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生产情况及碳汇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3—2022年广西海水养殖贝类年平均产量为93.85×10^(4... 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以来,绿色低碳成为时代主题。为科学探究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碳汇能力,本研究对2013—2022年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生产情况及碳汇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3—2022年广西海水养殖贝类年平均产量为93.85×10^(4)t,占全国海水养殖贝类的6.70%,且广西海水养殖贝类产量占全国贝类产量比例逐年增加;从碳汇量来看,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估算量年均值约为7.62×10^(4)t,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牡蛎、蛤、螺、贻贝、扇贝、蚶、蛏。其中,牡蛎贡献最大,占贝类碳汇量的61.55%,是广西主要的经济贝类,其次是蛤,占碳汇量的29.53%;从单位面积碳汇效率来看,贻贝的碳汇效率最高,达到了8.49 t/hm^(2),其次是牡蛎和蛤,分别为2.93 t/hm^(2)和2.57 t/hm^(2)。广西海水养殖贝类在不投饵的前提下属于碳汇,且碳汇潜力和减排经济价值巨大。此外,为助力我国碳汇渔业发展,广西应加快构建渔业碳汇交易平台和主要经济贝类品种的碳收支模型,探究贝类对碳、氮、磷的迁移和转换规律等。贝类拥有固碳高效的特点,未来将成为广西海水养殖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渔业 海水贝类养殖 生产情况 碳汇效率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4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279-282,共4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我国海洋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提供...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我国海洋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和路径。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提出混合式教学是充分发挥“线上”+“线下”2种教学优势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总体设计思路、思政育人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4个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遵循多元化的构建特点,即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构建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模型,加大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和思政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海水贝类养殖 多元化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海水养殖贝类质量安全现状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何依娜 金雷 +2 位作者 梅光明 陈瑜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7期122-123,203,共3页
2015年对舟山地区60批次贝类样品开展调查,覆盖舟山主要养殖品种和外地在舟山市场销售的品种,包括贻贝、缢蛏、扇贝、泥蚶、毛蚶、杂色蛤和文蛤。监测指标包括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铅、镉、甲基汞和无... 2015年对舟山地区60批次贝类样品开展调查,覆盖舟山主要养殖品种和外地在舟山市场销售的品种,包括贻贝、缢蛏、扇贝、泥蚶、毛蚶、杂色蛤和文蛤。监测指标包括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铅、镉、甲基汞和无机砷。结果表明,贝类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有9批次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有6批次样品为阳性,60批次样品的综合评价均为合格,说明2015年舟山市海水养殖贝类总体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质量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栗志民 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274-277,共4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是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模式...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是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模式3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复合型高素质海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贝类养殖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49-252,共4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新时代背景下,聚焦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实现“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阐述了海水贝类...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新时代背景下,聚焦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实现“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阐述了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传统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复合型高素质海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海水贝类养殖 生产实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的病害主要分为四大类
8
作者 宁浩 《现代渔业信息》 2002年第1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海水养殖贝类 病害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Bahylonia aerolata(Lamarck)作为海水养殖贝类新开发的养殖对象
9
作者 钟严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7期42-42,共1页
根据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黄先生等研究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具有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养殖周期短、可适应集约化高密养殖的特点。要想达到方斑东风螺育苗和养殖产业化水平,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海水养殖贝类 养殖对象 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 饵料系数 养殖周期 集约化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帘蛤科贝类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汉良 孟学平 +2 位作者 董志国 夏德全 吴婷婷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77,共3页
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我国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2001年全国养殖产量已突破200万吨,仅次于牡蛎,在贝类中列第二位.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帘蛤科 同工酶 软体动物门 菲律宾蛤仔 养殖产量 硬壳蛤 双壳纲 文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危炳炎 《海洋渔业》 1980年第6期3-5,共3页
牡蛎,又名蚝、海蛎子,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近江牡蛎两种。养殖业集中手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浙江也有养殖,数量不多。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量约80万担。1973年发展贻贝养殖之前,其面积与产量在我... 牡蛎,又名蚝、海蛎子,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近江牡蛎两种。养殖业集中手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浙江也有养殖,数量不多。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量约80万担。1973年发展贻贝养殖之前,其面积与产量在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中始终占第—位,目前产量虽已低于贻贝(约500万担),但共养殖面积仍占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贻贝 养殖现状 养殖面积 牡蛎 产量 养殖品种 发展 国内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主养青蛤混养虾蛏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理法 徐敏娴 周敏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3,共2页
青蛤是浙江温台地区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商品青蛤价格的日益攀升,海水池塘放养青蛤数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以播养缢蛏为主,泥蚶、青蛤、对虾为辅模式,发展为养殖青蛤为主要品种、适量混养对虾、缢蛏的为数不少,并取得... 青蛤是浙江温台地区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商品青蛤价格的日益攀升,海水池塘放养青蛤数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以播养缢蛏为主,泥蚶、青蛤、对虾为辅模式,发展为养殖青蛤为主要品种、适量混养对虾、缢蛏的为数不少,并取得了较佳的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温岭地区海水池塘的各类养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分析,并以杨公岙直大塘2011年放养与收捕情况为例撰文介绍主养青蛤混养虾蛏模式,旨在为沿海同类养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池塘主养 青蛤 缢蛏 养虾 海水池塘 养殖模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主养青蛤混养虾蛏模式研究
13
作者 丁理法 徐敏娴 周敏华 《中国水产》 2013年第2期62-63,共2页
青蛤是浙江温台地区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商品青蛤价格的日益攀升,海水池塘放养青蛤数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以播养缢蛏为主,泥蚶、青蛤、对虾为辅模式,发展为养殖青蛤为主要品种,适量混养对虾缢蛏的为数不少,并取得了... 青蛤是浙江温台地区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商品青蛤价格的日益攀升,海水池塘放养青蛤数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以播养缢蛏为主,泥蚶、青蛤、对虾为辅模式,发展为养殖青蛤为主要品种,适量混养对虾缢蛏的为数不少,并取得了较佳的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温岭地区海水池塘的各类养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并以杨公岙直大塘2011年放养与收捕情况为例撰文介绍主养青蛤混养虾蛏模式,旨在为沿海同类养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池塘主养 青蛤 缢蛏 养虾 海水池塘 养殖模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蛤高涂蓄水养殖法
14
作者 邓纯 《河北渔业》 2007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杂色蛤 养殖 海水养殖贝类 蓄水 加工企业 国际市场 养殖基地 商品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外套膜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虎山 王宜艳 +1 位作者 孙修勤 李光友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99-102,共4页
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外套膜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 (AKP)进行了定性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外套膜的所有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部分血细胞呈ACP强阳性。上皮细胞中高电子密度阳性颗粒多为圆形 ,直径... 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外套膜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 (AKP)进行了定性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外套膜的所有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部分血细胞呈ACP强阳性。上皮细胞中高电子密度阳性颗粒多为圆形 ,直径30 0~ 4 5 0nm ;内质网也呈ACP强阳性 ;微绒毛等呈弱阳性。血细胞中次级溶酶体内有数目和大小不同的ACP强阳性颗粒 ;内质网等内膜系统呈ACP弱阳性。外套膜的所有上皮细胞和血细胞均呈AKP强阳性。AKP阳性颗粒常沿着细胞膜分布 ;内质网等内膜系统呈AKP强阳性 ;上皮细胞中一种近圆形直径约 2 5 0~ 4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外套膜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细胞化学 电子显微镜 海水养殖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杂交育苗技术探索与研究
16
作者 顾成柏 焦自芸 张新明 《河北渔业》 2010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育苗技术 杂交 海水养殖贝类 海水养殖 渤海海域 营养丰富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大水面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翁国新 《福建水产》 2006年第4期85-88,共4页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而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之一。花蛤育...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而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之一。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对莆田乃至福建中南部渔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育苗技术 菲律宾蛤仔 大水面 海水养殖贝类 特色产业 莆田市 福建省 养殖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池大水面培育花蛤苗种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炫锋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3期32-34,共3页
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学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cve),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基地。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 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学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cve),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基地。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苗种供应全国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繁育基地 花蛤 大水面 菲律宾蛤仔 技术 培育 土池 海水养殖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苗种海区中间培育技术研究示范 被引量:2
19
作者 翁国新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6期82-82,76,共2页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Reeve)(福建俗称为花蛤)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蛤仔属。花蛤自然分布于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朝鲜半岛、斯里兰卡和中国沿海。中国南自广西,北至辽宁沿...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Reeve)(福建俗称为花蛤)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蛤仔属。花蛤自然分布于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朝鲜半岛、斯里兰卡和中国沿海。中国南自广西,北至辽宁沿海各地均有分布。花蛤是中国的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具有生长迅速、移动性差、适应力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市场价位稳定、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成为滩涂、浅海底播、池塘养殖最重要和最有发展前景的贝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中间培育技术 海水养殖贝类 中国沿海 示范 海区 苗种 软体动物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人工控温育苗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恭文 王秀娣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5期64-66,共3页
虾夷扇贝隶属于软体动物,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是一种冷水性贝类,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及朝鲜附近。自1982年由辽宁海洋水产研究所引进中国以来,虾夷扇贝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大范围... 虾夷扇贝隶属于软体动物,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是一种冷水性贝类,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及朝鲜附近。自1982年由辽宁海洋水产研究所引进中国以来,虾夷扇贝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大范围的人工养殖。经过近20年的养殖推广,目前已在辽宁的大连、长海及山东的长岛、威海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人工养殖 控温育苗 海水养殖贝类 技术 北方沿海 日本北海道 水产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