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2月汕头赤潮事件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雪 杨凡 +2 位作者 郭娜 李希茜 宋萍萍 《海洋预报》 2009年第1期43-51,共9页
2007年2月2日~3月5日期间,广东省汕头附近港湾及南澳岛附近海湾发生了"球形棕囊藻"赤潮事件。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导致附近养殖场大量扇贝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以上。这次赤潮事件主要表现有3个特点:(1)藻类密度不大,表... 2007年2月2日~3月5日期间,广东省汕头附近港湾及南澳岛附近海湾发生了"球形棕囊藻"赤潮事件。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导致附近养殖场大量扇贝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以上。这次赤潮事件主要表现有3个特点:(1)藻类密度不大,表层海水中只有零星破碎的胶囊体,底层海水中胶囊体密度约3~5个/升;(2)影响范围较大,从刚开始在汕头妈屿和莱芜湾发现,到广澳前江、南澳岛四周、牛田洋、海门、濠江等沿岸海域都出现藻类碎片;(3)持续时间长,从2月2日监测人员发现有赤潮藻类胶囊体,一直持续到3月5日才基本消亡。本文主要从海洋水文气象环境场及海水理化因子方面对这次赤潮事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球形棕囊藻 水文气象环境场 海水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灰关联模型分析大鹏湾叶绿素-b与海水理化因子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伟建 黄贯虹 +1 位作者 江天久 齐雨藻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运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模型研究叶绿素-b与水温、浮游动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铁和锰等10个海水理化因子间的关系。所有样品数据采自深圳大鹏湾的盐田海域。灰关联值的计算及其排序结果表明:硝酸... 运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模型研究叶绿素-b与水温、浮游动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铁和锰等10个海水理化因子间的关系。所有样品数据采自深圳大鹏湾的盐田海域。灰关联值的计算及其排序结果表明:硝酸盐、磷酸盐、亚硝酸盐和酸碱度对叶绿素-b的浓度比其他海水理化因子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建立叶绿素-b与这4个海水理化因子的灰模型{GM(l,n)},结果表明,相关因子与叶绿素-b的浓度变化有着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b 海水理化因子 大鹏湾 南海 灰关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生物夜光藻及其相关海水理化因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郗艳娟 吴新民 +3 位作者 郑向荣 闫丽 慕建东 张兵 《河北渔业》 2010年第8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海水理化因子 赤潮生物 夜光藻 浮游植物 原生动物 浮游生物 暴发性 单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理化因子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敏 牛越 +4 位作者 昌晶 王玮 闫逊 张士兵 宋志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5-69,共5页
研究pH、温度、供氧状况、投菌量、氨氮初始浓度等理化因子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理化因子对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均有明显影响,海洋硝化细菌的最佳作用条件是pH 8.5,25℃,好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投菌量... 研究pH、温度、供氧状况、投菌量、氨氮初始浓度等理化因子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理化因子对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均有明显影响,海洋硝化细菌的最佳作用条件是pH 8.5,25℃,好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投菌量的增加而增强。在适宜条件下,海洋硝化细菌对海水中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海洋硝化细菌在去除氨氮过程中D IN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发现,在处理系统中随着NH4+-N含量的降低,NO2--N、NO3--N含量持续增加,大约有66.57%的D IN在海洋硝化细菌作用过程中以其他形式脱离了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硝化细菌氨氮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海洋环境科学的一种新方法——影响因子分析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丽旭 张小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1,共7页
用影响因子法对象山港海域叶绿素a与海水理化因子之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DO)、气温、盐度、化学耗氧量(COD)因子为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重要有效影响因子,其中水温、溶解氧因子占主导地位。由于该海域的富营养化,N、P和Si营... 用影响因子法对象山港海域叶绿素a与海水理化因子之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DO)、气温、盐度、化学耗氧量(COD)因子为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重要有效影响因子,其中水温、溶解氧因子占主导地位。由于该海域的富营养化,N、P和Si营养盐已经不再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有效因子。在特定海域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影响因子法比普通的相关和灰色系统分析更具有透明性,能够有效剔除无效因子,定量表达各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程度。用影响因子法可以明确地判断出特定海域各海水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影响的主次程度及其有效性,从而定量确定出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影响因子 叶绿素A 海水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