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建模的海水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识别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柯丽娜 张一民 +3 位作者 韩旭 王辉 王权明 王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1258,共8页
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引入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构建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海洋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评价模型,首先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方法,然后结合GIS栅格数据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引入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构建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海洋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评价模型,首先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方法,然后结合GIS栅格数据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以栅格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叠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建模等计算,建立基于多源栅格数据的海水环境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莱州湾2004~2010年海水环境空间分布图。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海洋环境领域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环境质量模糊-灰色关联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静 孙省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8-72,共5页
根据灰色理论,提出对原始数据的初值化采用以水质评价标准为约束的极值化方法,构建了基于线性隶属函数初值化方法的模糊-灰色关联模型,采用水化学和生产力双重指标及可变权重,对深圳湾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 根据灰色理论,提出对原始数据的初值化采用以水质评价标准为约束的极值化方法,构建了基于线性隶属函数初值化方法的模糊-灰色关联模型,采用水化学和生产力双重指标及可变权重,对深圳湾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海水环境质量属于Ⅳ类水质标准,超出了深圳湾水质管理Ⅲ类水质标准的目标,深圳湾海水已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的总体趋势是湾内大于湾口;深圳一侧大于香港一侧;河口、码头处污染最严重,表明陆源活动是深圳湾海水环境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此评价结果不仅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结果一致,而且还能进一步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评价结果直观可靠,适用于海洋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灰色关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