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烟气脱硫膜吸收单元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颖 关毅鹏 +3 位作者 张召才 郭春刚 刘国昌 李晓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3,共6页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自行研制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接触器作为吸收单元,进行膜吸收法海水烟气脱硫过程模拟试验研究.考察膜接触器结构、膜填充密度、膜吸收单元工艺方式、模拟烟气SO2浓度、温度、气液流量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自行研制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接触器作为吸收单元,进行膜吸收法海水烟气脱硫过程模拟试验研究.考察膜接触器结构、膜填充密度、膜吸收单元工艺方式、模拟烟气SO2浓度、温度、气液流量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烟气温度、海水流量、膜接触器内气液分布均匀程度、气液相有效接触面积、增加膜吸收级数,均有利于提高脱硫率;烟气流量及SO2浓度的增大不利于SO2的脱除;烟气流经管程的气液流程方式利于提高脱硫率,但是气阻大,进气压力高,工程化应用难以实现.提高膜材料传质特性和优化设计膜接触器结构是提高膜吸收法烟气脱硫效率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膜接触器 海水烟气脱硫 膜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法海水烟气脱硫中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关毅鹏 刘国昌 +4 位作者 张召才 郭春刚 李晓明 李浩 陈颖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7,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错流式气液膜接触器及其膜吸收法烟气脱硫中试装置,以原海水作为吸收剂,针对火电厂燃煤机组排放的实际烟气,开展了烟气处理量为1 000Nm3/h的膜法海水脱硫中试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海水和烟气流量、烟气SO2浓度对脱硫效率... 利用自行研制的错流式气液膜接触器及其膜吸收法烟气脱硫中试装置,以原海水作为吸收剂,针对火电厂燃煤机组排放的实际烟气,开展了烟气处理量为1 000Nm3/h的膜法海水脱硫中试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海水和烟气流量、烟气SO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开展了中试装置稳定运行试验、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膜吸收法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经济优势明显,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膜接触器 海水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烟气脱硫恢复系统的实验室模拟评价
3
作者 徐海波 高东宇 +3 位作者 王东鹏 薛军 王小立 芦永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2,共6页
恢复系统是海水烟气脱硫(SWFGD)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实验评价一直是难点问题。本文在前期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模拟实际工况多参数变化的循环式实验装置,将曝气深度和池容积按比例缩小,并强化处理... 恢复系统是海水烟气脱硫(SWFGD)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实验评价一直是难点问题。本文在前期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模拟实际工况多参数变化的循环式实验装置,将曝气深度和池容积按比例缩小,并强化处理海水的循环次数,提出针对气液比计算的缩比模型经验公式。实验中通过调节气体或液体流量、氧化时间、曝气池高度和容积等参数,有效模拟了工厂直排型海水脱硫恢复系统气液比(0.29~7.74)对S(IV)氧化效率、溶液pH值和溶解氧(DO)浓度的影响。此外,还评价了一种电化学-化学复合氧化改进处理技术,考察增加电极保护套对恢复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工业放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烟气脱硫 水恢复 电化学氧化 液比 模拟装置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文强 李春虎 王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59-262,共4页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 lus模拟了海水烟气脱硫的吸收部分,探索了液气比、温度、烟气量以及海水成分、填料高度等对脱硫率η的影响,并对进料方式进行了初步优化。
关键词 海水烟气脱硫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在电站上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志忠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5,共4页
利用纯海水呈弱碱性且具有吸收酸性气体的天然特点,开发了海水烟气脱硫(SWFGD)技术.SO2采用钢制喷淋空塔高效吸收,吸收塔酸性海水以重力流方式排出,吸收塔海水输送采用母管制与单元制相结合的方式,脱硫海水水质恢复系统采用以曝... 利用纯海水呈弱碱性且具有吸收酸性气体的天然特点,开发了海水烟气脱硫(SWFGD)技术.SO2采用钢制喷淋空塔高效吸收,吸收塔酸性海水以重力流方式排出,吸收塔海水输送采用母管制与单元制相结合的方式,脱硫海水水质恢复系统采用以曝气池中层曝气为主和/或吸收塔海水池曝气为辅的措施.该技术在300MW机组的电站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烟气SO2浓度在1300~1700mg/m^3工况下,脱硫效率〉95%,脱硫排放海水PH值〉6.8,饱和溶解氧(DO)〉5mg/L,化学需氧量(COD)增量〈0.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海水烟气脱硫 SO2 浓度 喷淋空塔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烟气脱硫系统在深圳妈湾电厂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成 《广东电力》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介绍深圳妈湾电厂 4号机组海水烟气脱硫系统 (FGD)的流程、特点、运行效果 ,分析该系统运行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最后肯定FGD系统在火电厂的作用。
关键词 海水烟气脱硫系统 二氧化 环境保护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机组海水烟气脱硫效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剑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8,共4页
对某沿海电厂1 000MW火力发电机组海水烟气脱硫系统在定负荷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脱硫效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烟气入口SO2浓度、净烟气流量、净烟气温度、海水升压泵电流、吸收塔入口海水流量与温度等运行参数... 对某沿海电厂1 000MW火力发电机组海水烟气脱硫系统在定负荷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脱硫效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烟气入口SO2浓度、净烟气流量、净烟气温度、海水升压泵电流、吸收塔入口海水流量与温度等运行参数进行寻优,获得了当前负荷条件下提高机组脱硫效率的优化调整策略,确定了海水脱硫系统变工况运行参数基准值。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调整策略可以使系统脱硫效率由96.784%提高到98.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机组 海水烟气脱硫 水流量 水温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脱硫曝气池流场的CFD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小可 姚彤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6-279,共4页
海水脱硫工艺国产化需求迫在眉睫。为缩短国产化实现的时间,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工具,能以较低成本和较快的速度进行变参数、变工况测试。针对深圳西部电厂4号、5号机组海水烟气脱硫工程中曝气池的设计变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流场研究... 海水脱硫工艺国产化需求迫在眉睫。为缩短国产化实现的时间,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工具,能以较低成本和较快的速度进行变参数、变工况测试。针对深圳西部电厂4号、5号机组海水烟气脱硫工程中曝气池的设计变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流场研究,比较了深层、浅层曝气以及不同气流速度时海水、空气的混合情况。结果表明:深层曝气能够让气液得到更充分的混合;提高空气流量(即气泡流速),也能大大改善气液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两相流 海水烟气脱硫 CFD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在海水脱硫中的流体分布与吸收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红海 王伟文 李建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0-52,54,共4页
采用Φ480 mm、高6 m的工业规模有机玻璃填料塔,以空气-水为实验物系,测试了250Y型金属孔板波纹填料床层的液体分布,并以海水-模拟烟气为物系进行了海水脱硫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液速和气速的改变均不会对床层液流分布造成较大的影响;... 采用Φ480 mm、高6 m的工业规模有机玻璃填料塔,以空气-水为实验物系,测试了250Y型金属孔板波纹填料床层的液体分布,并以海水-模拟烟气为物系进行了海水脱硫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液速和气速的改变均不会对床层液流分布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不添加任何化学品的情况下,海水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率可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液体分布 海水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膜接触器结构优化及其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颖 关毅鹏 +3 位作者 郭春刚 张召才 刘国昌 李晓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8,共7页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模拟烟气,对气-液膜接触器进行传质性能评价试验,考察其工艺结构参数、气液介质流动速率及方式、气液压差、烟气SO2浓度等因素对传质系数、脱硫率及膜效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气相压力较低情况下,气液流速、气液压...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模拟烟气,对气-液膜接触器进行传质性能评价试验,考察其工艺结构参数、气液介质流动速率及方式、气液压差、烟气SO2浓度等因素对传质系数、脱硫率及膜效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气相压力较低情况下,气液流速、气液压差对总气相传质系数影响明显,而烟气SO2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适当提高膜接触器的填充密度,增加膜吸收级数,采用错流模式的气液流动方式,均可改善烟气流场分布,增大有效传质面积,提高膜效用.与传统吸收塔相比,新型膜气体吸收装置的气液两相独立控制,可灵活应对烟气浓度变化对脱硫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具有低气阻、耐污染、规模可线性放大等优点,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液膜接触器 体吸收 海水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工业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11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火电厂 粉煤灰综合利用 水利电力 三废处理 动力工业 硅酸盐 电厂凝汽器 河北省 海水烟气脱硫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