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对虾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1
作者 张冬冬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7期37-39,共3页
中国对虾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因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等优势而长期占据水产养殖业的核心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养殖起步以来,对虾产业经历了从粗放型传统养殖向集约化、生态化技术模式的深刻转型,... 中国对虾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因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等优势而长期占据水产养殖业的核心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养殖起步以来,对虾产业经历了从粗放型传统养殖向集约化、生态化技术模式的深刻转型,尤其在海水池塘养殖领域,我国逐步构建了覆盖种苗繁育、水质调控、病害防控、饲料管理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成为全球对虾养殖技术的引领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 中国对虾 海水池塘 养殖技术 集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美洲帘蛤“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
2
作者 汉景明 梁娟 +1 位作者 焦伟 马克波 《河北渔业》 2025年第7期50-52,共3页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单养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病害频发等问题,在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与养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及三疣梭子蟹...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单养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病害频发等问题,在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与养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及三疣梭子蟹(Scylla serrata)的生态混养试验,验证了虾—蟹—贝—藻“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我国北方沿海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海水池塘 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生态混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三疣梭子蟹、刀额新对虾、文蛤高效生态混养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爽男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海水池塘混养技术,是一种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该技术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的互补特点,进行池底养虾、...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海水池塘混养技术,是一种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该技术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的互补特点,进行池底养虾、养蟹,泥里养贝,为立体养殖模式。虾蟹的残饵及粪便可促进塘内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贝类提供丰富的鲜活饵料。当对虾发生病害、游动变缓时,梭子蟹可以轻松捕食到体质差的病虾,从而有效阻断了病害的传播。该模式养殖品种成活率高,养殖周期短,同时饵料的利用率高,能减少饲料成本。此外多营养层级养殖能提高养殖水体的水生态稳定性,有效控制大规模病害的发生及蔓延,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该养殖技术在宁波各区市县进行了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产业化前景广阔。宁波市奉化区农业技术服务总站于2022年开展了海水池塘三疣梭子蟹、刀额新对虾、文蛤高效生态混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额新对虾 三疣梭子蟹 农业技术服务 海水池塘 生态稳定性 鲜活饵料 养蟹 病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金璐 李卫东 +1 位作者 张海恩 张宏祥 《河北渔业》 2024年第7期19-25,30,共8页
为探究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优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措施,在海水池塘“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s)”多... 为探究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优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措施,在海水池塘“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s)”多营养层次养殖期间,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将多营养层次养殖池塘与红鳍东方鲀单养池塘的水质理化因子、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的水质理化因子优于单养模式;浮游植物的种类相同,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的浮游植物丰度低于单养模式,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差异不大,均以硅藻门和甲藻门藻类为主,且优势度指数相对较低;就浮游动物而言,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与单养模式下的浮游动物种类相同,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的浮游动物丰度低于单养模式,不同养殖模式下浮游动物优势种差异不大,均以节肢动物和浮游幼体为主,且优势度指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多营养层次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褶皱臂尾轮虫培育技术
5
作者 陈勇 宋松伟 申旭东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77-78,共2页
褶皱臂尾轮虫广泛分布于北方地区的半咸水和海水水域,因其个体小、游动缓慢、便于捕食、营养丰富、易于被消化吸收、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迅速等特点而成为许多水产经济动物幼体不可缺少的天然优质饵料。现总结海水土池培育褶... 褶皱臂尾轮虫广泛分布于北方地区的半咸水和海水水域,因其个体小、游动缓慢、便于捕食、营养丰富、易于被消化吸收、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迅速等特点而成为许多水产经济动物幼体不可缺少的天然优质饵料。现总结海水土池培育褶皱臂尾轮虫技术如下,供参考。一、池塘条件池塘大小要适中,一般面积以5~20亩为宜,便于管理和操作。池塘形状以长方形、南北走向为宜,水深一般在1~2米之间,利于水体交换的同时保证有足够的水体空间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优质饵料 消化吸收 半咸水 水体交换 培育技术 海水池塘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半滑舌鳎-日本对虾-菊黄东方鲀混养试验
6
作者 张洁 刘卫滨 +2 位作者 阚建东 程佳禹 孙绍永 《河北渔业》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全面推广半滑舌鳎养殖技术,提高海水池塘养殖效益,进行了不同规格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的池塘混养对比试验,其中半滑舌鳎放养密度2250尾/hm^(2),放养规格... 为全面推广半滑舌鳎养殖技术,提高海水池塘养殖效益,进行了不同规格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的池塘混养对比试验,其中半滑舌鳎放养密度2250尾/hm^(2),放养规格分别为150~250、5~10、20~50 g/尾,日本对虾放养密度6万尾/hm^(2),菊黄东方鲀放养密度6000尾/hm^(2),规格0.54~0.56 g/尾。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不小于150 g/尾的半滑舌鳎高雌苗种,当年可收获规格500 g/尾以上的商品鱼,实现综合产量2801.0 kg/hm^(2),综合效益99404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扇贝对海水池塘浮游生物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董双林 王芳 +2 位作者 王俊 齐振雄 卢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8-144,共7页
1引言滤食性贝类可从天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滤取大量的浮游物,并将滤食的物质以组织生长、粪便、排泄物等形式重新分配,进而对水质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有的报道表明,滤食性贝类较多的湖区、海区浮游植物的数量、叶绿素a含... 1引言滤食性贝类可从天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滤取大量的浮游物,并将滤食的物质以组织生长、粪便、排泄物等形式重新分配,进而对水质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有的报道表明,滤食性贝类较多的湖区、海区浮游植物的数量、叶绿素a含量明显减少[1,2],浮游物颗粒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海水池塘 水质 浮游生物 扇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志龙 秦美川 +4 位作者 赵文 郭凯 张晨 李黎 张家卫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3-672,共10页
为了解“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冶和“刺参–对虾冶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生态系统特征,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两种混养模式的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结果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冶... 为了解“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冶和“刺参–对虾冶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生态系统特征,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两种混养模式的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结果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冶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4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50×105ind./L、0.90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24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1.57 ind./L、0.51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8、1.49;“刺参–对虾冶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57种,也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99×105ind./L、0.41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3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3.19 ind./L、0.13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0、0.93;两种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粒径为2.50~69.62滋m,浮游动物粒径为11.09~560.41滋m。研究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冶混养池塘的浮游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其密度和生物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粒径特征 浮游生物 混养模式 海水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施肥混养滤食性鱼贝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红生 李德尚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17-222,共6页
实验于1995年7月10日至9月16日,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进行。采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法,利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初步研究了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 实验于1995年7月10日至9月16日,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进行。采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法,利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初步研究了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O.niloticus)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施肥混养的效果。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生产力为1.24g/m2·d,负荷力为3830.0kg/hm2;罗非鱼的生产力为1.86g·(m2·d)-1,负荷力为1580.8kg/hm2。鱼贝对施入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15.06%和6.80%,比单养罗非鱼要高;总生产力和总负荷力都明显高于单养罗非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施肥 混养 滤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常抗美 吴剑锋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28-230,236,共4页
浙江沿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的适温期只有5个月(5月底-10月中旬),为提高池塘的使用效率,采用池塘工厂化养殖方式,使海水池塘可以从3月至12月进行1a2茬的对虾养殖,单茬平均产量可达27.6t/hm2,年平均效益75万元/hm2;同时,... 浙江沿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的适温期只有5个月(5月底-10月中旬),为提高池塘的使用效率,采用池塘工厂化养殖方式,使海水池塘可以从3月至12月进行1a2茬的对虾养殖,单茬平均产量可达27.6t/hm2,年平均效益75万元/hm2;同时,采用池塘工厂化养殖系统,能够有效地预防对虾病毒性疾病,养殖成功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工厂化 凡纳滨对虾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和负荷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红生 李德尚 +3 位作者 董双林 卢敬让 徐宁 张鸿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于1995年7—9月,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负荷力和最适放养量。实验中每个围隔面积为 5m×5m,各设 1台 90W的搅水机(4 800r/... 于1995年7—9月,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负荷力和最适放养量。实验中每个围隔面积为 5m×5m,各设 1台 90W的搅水机(4 800r/ h)。每日施肥基准为:鸡粪干物质, 25kg/ha:氮肥, N0.15× 10-6;磷肥,P0.015× 10-6。结果表明,静水海水池塘混合施肥的鱼产力为0.79g/(m2·d),池塘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负荷力为1796.0kg/ha,鱼(体重70g/ind)的最适放养量约为8000in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施肥 台湾红罗非鱼 鱼产力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技术之一:低盐度海水池塘 养殖刺参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伟志 戴晓军 李东站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近年来,池塘养殖海参在北方沿海地区发展迅速,已具相当规模.然而,在像丹东这样地处江河人海口附近的海水池塘.池水盐度相对偏低.尤其到雨季,受江河径流的影响而盐度变化较大,使得人们对养殖海参不敢问津。在自然海域中,刺参生... 近年来,池塘养殖海参在北方沿海地区发展迅速,已具相当规模.然而,在像丹东这样地处江河人海口附近的海水池塘.池水盐度相对偏低.尤其到雨季,受江河径流的影响而盐度变化较大,使得人们对养殖海参不敢问津。在自然海域中,刺参生活在盐度为26‰以上的海区中.一向被认为是狭盐性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养殖 低盐度 技术探讨 刺参 养殖技术 江河径流 地区发展 北方沿海 池水盐度 海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虾-蟹-贝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实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凯 尹相菡 +2 位作者 景福涛 李鲁晶 黄树庆 《河北渔业》 2017年第9期31-32,35,共3页
海水池塘虾-蟹-贝混养是一种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原理,利用水体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该养殖空间内协调生长,实现生态平衡和高效健康养殖。该模式... 海水池塘虾-蟹-贝混养是一种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原理,利用水体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该养殖空间内协调生长,实现生态平衡和高效健康养殖。该模式中贝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和碎屑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调节水质,保障虾、蟹健康生长,有效提高了饲料、水体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在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是一项应用较广、相对成熟的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实用技术。本文总结了滨州、日照等地的虾-蟹-贝混养经验,供广大养殖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养殖 生态平衡 海水池塘 多品种 健康养殖模式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逯云召 傅志茹 +3 位作者 孙广明 于燕光 江曙光 顾中华 《河北渔业》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技术操作进行研究。在天津市汉沽立信水产有限公司进行养殖试验,在池塘中构建模块化浮动式网箱养殖,养殖时间从2013年8月5日至2013年10月28日,养殖周期为... 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技术操作进行研究。在天津市汉沽立信水产有限公司进行养殖试验,在池塘中构建模块化浮动式网箱养殖,养殖时间从2013年8月5日至2013年10月28日,养殖周期为84d。在养殖期内,体长增长约17.28cm,体重增加284.30g,半滑舌鳎体长和体重的增长显著;在养殖周期内,存活率为84.0%,饵料系数为1.07。结果表明,该养殖模式下,半滑舌鳎积极摄食,无异常病害,生长速度快,而且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有利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海水池塘 网箱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富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民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漳浦县佛昙湾垦区对“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17.8~25.5℃;盐度变动范围为33.1~35.2,偏高且较为稳定;pH值变动范围为7.94~9.46,...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漳浦县佛昙湾垦区对“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17.8~25.5℃;盐度变动范围为33.1~35.2,偏高且较为稳定;pH值变动范围为7.94~9.46,先下降后趋稳;溶解氧变动范围为7.46~10.43 mg/L,水体溶解氧充足;化学需氧量变动范围为0.57~4.57 mg/L,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机氮含量变动范围为0.03~0.18 mg/L,均处于低值;活性磷酸盐含量变动范围为0.009~0.208 mg/L,在养殖后期剧增;氮磷比变动范围为0.68~17.22,呈先升后剧降趋势。养殖水体营养状况从初期的贫营养状态演变为后期的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多营养层次养殖 海水池塘 水体理化因子 水体富营养状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技术应用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子元 郝俊 +3 位作者 邵蓬 尤宏争 王盛青 王汝强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期48-50,共3页
海水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技术是指通过引入鱼、虾和贝养殖品种,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下层,虾和贝生活在水体下层,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鱼类摄食对虾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降低了水体化学耗氧量。对虾和贝类在埋栖运动和呼吸时,可以增强底泥... 海水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技术是指通过引入鱼、虾和贝养殖品种,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下层,虾和贝生活在水体下层,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鱼类摄食对虾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降低了水体化学耗氧量。对虾和贝类在埋栖运动和呼吸时,可以增强底泥和水体的气体交换,促进底泥有机物质的氧化和无机盐的释放,提高虾池氮、磷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技术 海水池塘 鱼类生活 龙胆石斑鱼 化学耗氧量 菲律宾蛤仔 凡纳滨对虾 放养规格 缢蛏 残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养殖水体中三氮的存在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坤 肖国华 +4 位作者 赵振良 高晓田 陈力 刘丽杰 郑向荣 《河北渔业》 2010年第8期8-9,31,共3页
关键词 变化规律 养殖水体 海水池塘 特征 三氮 营养物质 海洋生物 组成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斑鱼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燕光 傅志茹 +2 位作者 孙广明 江曙光 顾中华 《河北渔业》 2014年第4期15-17,41,共4页
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天津市汉沽神堂育苗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13日至2013年10月10日进行57d的养殖试验,利用自行研制的模块化钢结构平底网箱养成青石斑鱼。结... 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天津市汉沽神堂育苗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13日至2013年10月10日进行57d的养殖试验,利用自行研制的模块化钢结构平底网箱养成青石斑鱼。结果表明,该模式养殖的青石斑鱼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而且该模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任何疾病和异常现象,摄食积极,生长良好。57d内体长增长约1.47cm,体重增加220g,比同期工厂化养殖青石斑鱼增重量提高29.4%,成活率达95.6%,说明青石斑适合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海水池塘 网箱养殖 工厂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化海水养殖成本收益分析——基于辽宁省东港市海水池塘养殖(上) 被引量:5
19
作者 仓萍萍 杨正勇 吴庆东 《科学养鱼》 2015年第3期43-44,共2页
辽宁省是我国中国对虾、海蜇的养殖大省。表1显示了辽宁省近10年来中国对虾和海蜇的养殖情况。辽宁省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海水资源的同时,摸索出多种立体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在节约土地、水、饵料资源的同时促进了生态... 辽宁省是我国中国对虾、海蜇的养殖大省。表1显示了辽宁省近10年来中国对虾和海蜇的养殖情况。辽宁省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海水资源的同时,摸索出多种立体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在节约土地、水、饵料资源的同时促进了生态的友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对虾 海水养殖 养殖大省 养殖模式 养殖情况 海水池塘 缢蛏 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正凛 刘瑞义 +2 位作者 严志洪 胡家财 张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在集约化海水池塘养殖中,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是养殖环境中对养殖动物最主要的胁迫因子。本文详尽阐明了氨氮在海水池塘养殖水体中的变化规律、调控机理以及对微生物、氧气、pH、微藻等相关因子的影响,为创建以畅通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通... 在集约化海水池塘养殖中,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是养殖环境中对养殖动物最主要的胁迫因子。本文详尽阐明了氨氮在海水池塘养殖水体中的变化规律、调控机理以及对微生物、氧气、pH、微藻等相关因子的影响,为创建以畅通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通道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养殖水质 氨氮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