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生宙海水成分、碳酸盐沉积和生物演化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颜佳新 伍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简述了显生宙海水成分演化的特征、识别标志和成因解释模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不同时期海水的成分的差异,特别是海水的x(Mg)/x(Ca)值,导致了文石海、方解石海时期的碳酸盐沉积和早期成岩作用均存在差异,甚至影响了盆地深... 简述了显生宙海水成分演化的特征、识别标志和成因解释模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不同时期海水的成分的差异,特别是海水的x(Mg)/x(Ca)值,导致了文石海、方解石海时期的碳酸盐沉积和早期成岩作用均存在差异,甚至影响了盆地深部成岩流体的特征。显生宙海生生物的演替和盛衰,特别是简单生物(如钙藻和海绵)和高产率生物(如造礁生物和碳酸盐沉积物主要生产者),明显体现了海水的x(Mg)/x(Ca)值周期性变化对海生生物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同样体现在古生代末期的生物大绝灭及随后的生物复苏样式上,在生物更替事件研究中应引起重视。因此,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必须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成分 碳酸盐沉积 生物演化 显生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生宙全球海水化学成分演化及其对蒸发岩沉积的约束 被引量:7
2
作者 沈立建 刘成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9-1834,共16页
通过搜集显生宙以来不同地质时期内海相碳酸盐岩鲕粒及胶结物矿物成分、钾盐矿床矿物种类及组合特征、蒸发岩盆地中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并利用这些资料与人工海水模拟实验得到的石盐中Br分配特征的对比,得出海水成分在5.5亿年以来的显... 通过搜集显生宙以来不同地质时期内海相碳酸盐岩鲕粒及胶结物矿物成分、钾盐矿床矿物种类及组合特征、蒸发岩盆地中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并利用这些资料与人工海水模拟实验得到的石盐中Br分配特征的对比,得出海水成分在5.5亿年以来的显生宙期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晚元古代至寒武纪早期、二叠纪早期至中生代早期、新生代早期至现今,这些时期的原始海水组成特征系数m(SO_4^(2-))+m(HCO_3^-)/2>m(Ca^(2+)),为Na-Mg-K-SO_4-Cl型海水,此期间沉积的钾盐矿床的钾镁盐矿物主要为钾盐镁矾、无水钾镁矾、杂卤石、硫酸镁石等含MgSO_4矿物,海相鲕粒和碳酸盐胶结物矿物成分为文石;而寒武纪早期至石炭纪、中生代早期至新生代早期,原始海水组成特征系数m(Ca^(2+))>m(SO_4^(2-))+m(HCO_3^-)/2<,为Na-Mg-KCa-Cl型海水,此期间沉积的钾镁盐矿物主要为光卤石和钾石盐,甚至含有溢晶石,海相鲕粒和碳酸盐胶结物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根据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计算得出:显生宙期间,海水K+含量大部分时间变化幅度较小,为9.3~11.5mmol/kg H_2O(除了石炭纪和晚元古代),平均为10.55mmol/kg H_2O。Mg^(2+)含量在早寒武世≥67mmol/kg H_2O、晚志留世至中泥盆世31~41mmol/kg H_2O、晚古生代≥48mmol/kg H22O、晚白垩世34mmol/kg H_2O和现代55.1mmol/kg H_2O。Ca^+含量在晚元古代至古生代早期≤11mmol/kg H_2O、古生代早期至石炭纪22~35mmol/kg H_2O、石炭纪至中生代早期≤17mmol/kg H_2O、中生代早期至新生代早期19~39mmol/kg H_2O及新生代早期至今7~21mmol/kg H_2O。SO_4^(2-)含量在晚元古代至古生代早期≥23mmol/kg H_2O、古生代早期至石炭纪5~17mmol/kg H_2O、石炭纪至中生代早期13~22mmol/kg H_2O、中生代早期至新生代早期5~19mmol/kg H_2O及新生代早期至今12~29.2mmol/kg H_2O。海水Ca^(2+)与SO_4^(2-)含量的相对变化是控制海相钾盐矿床钾镁盐矿物类型的基本因素。同时,利用以上数据计算得到的显生宙各时期海水[m(Mg^(2+))+m(SO_4^(2-))]/[m(K^+)+m(Ca^(2+))]的变化与各时期海相蒸发岩系石盐层底部的Br含量变化具有同步性,进一步验证了显生宙期间海水成分是不断变化的,是约束海相蒸发岩钾盐矿物类型的主要因素。海水成分变化的控制因素为洋中脊热液和陆地水,其中洋中脊热液起主要作用,而控制这些因素变化的根本原因为板块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生宙 海水成分 流体包裹体 海相钾盐矿床 海相碳酸盐 微量元素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Ca^(2+),Mg^(2+)的含量及Mg^(2+)/Ca^(2+)对日本鳗鲡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广军 谢骏 潘德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Hatching rates of the embryos of Anguilla japonica were tested in artificial sea water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a2+,Mg2+ and different Ca2+/Mg2+(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salinity is suitable, the concentra... Hatching rates of the embryos of Anguilla japonica were tested in artificial sea water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a2+,Mg2+ and different Ca2+/Mg2+(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salinity is suitab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Ca2+,Mg2+ must be reached a certain volume in order to get high hatching rate. 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s of Ca2+,Mg2+ are 330-450 mg/L and 990-1 300 mg/L respectively, and R is 2.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孵化率 受精卵 海水成分 钙离子 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虫管化石揭示出海水的秘密
4
作者 胡季平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7期17-18,共2页
蠕虫管化石揭示出海水的秘密suebowler一位美国地质学家说,在3.2亿年前海水化学现象的微妙变化可以通过蠕虫管化石推断出来。蠕虫生活在海底软泥中,其管道中形成的钙质无机盐随海水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有许多生物利用海水... 蠕虫管化石揭示出海水的秘密suebowler一位美国地质学家说,在3.2亿年前海水化学现象的微妙变化可以通过蠕虫管化石推断出来。蠕虫生活在海底软泥中,其管道中形成的钙质无机盐随海水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有许多生物利用海水中溶解的离子建造壳体或骨骼。有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管化石 钙质无机盐 海水成分 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物理化学因素对造礁珊瑚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丽丽 巩恩普 +1 位作者 张永利 常洪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65-1768,共4页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环境单因子改变对造礁珊瑚的影响.珊瑚礁发育受海平面控制,形成与海平面动荡相适应的功能骨架.大气CO2浓度升高易引起海水CO23-浓度下降,降低CaCO3各种矿物(文石、方解石等)饱和度,减缓造礁珊瑚石灰化过程,...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环境单因子改变对造礁珊瑚的影响.珊瑚礁发育受海平面控制,形成与海平面动荡相适应的功能骨架.大气CO2浓度升高易引起海水CO23-浓度下降,降低CaCO3各种矿物(文石、方解石等)饱和度,减缓造礁珊瑚石灰化过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文石海的高x(Mg)/x(Ca)值不利于古代低镁方解石质四射珊瑚的生长,而对现代文石质的六射珊瑚有利.富营养化水体易诱发共生藻游离出珊瑚宿主,造成珊瑚白化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珊瑚 海平面动荡 大气CO2浓度 海水化学成分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