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种饵料微藻对海水养殖水体N、P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钟非
黎慧
+4 位作者
仲霞铭
程滨
许程林
陈玉生
万夕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为了探索采用微藻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净化工厂化海水养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测定了一些常用饵料微藻对水体N、P的去除能力。主要以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
为了探索采用微藻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净化工厂化海水养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测定了一些常用饵料微藻对水体N、P的去除能力。主要以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为研究对象,首先选择起始藻细胞数量、盐度、光照和温度四种因素开展正交试验确定四种饵料微藻最优生长条件,然后在最优生长条件下研究四种饵料微藻对水体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生长条件下,四种饵料微藻对工厂化海水养殖水体NH4+-N和PO43--P均具有较好去除效果,但对NO3--N去除率不高。四种饵料微藻中塔胞藻去除水体N、P能力最强,在藻细胞起始密度为1.5×105 cells/mL,盐度为20‰,光照强度为5 000 lx,温度为20℃时,经过6 d处理,对NH4+-N和PO43--P去除率均高于99%;对NO3--N的去除率为15.4%,显著的高于青岛大扁藻和绿色巴夫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水体
优化条件
饵料微藻
N、P去除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产养殖水体中复杂组分致光催化剂杀菌失活的机理研究
2
作者
王艺霓
蔡仪威
+3 位作者
孙彤
李桂英
Wonyong Choi
安太成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光催化技术在养殖水体净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海水水产养殖水体组分复杂,造成光催化剂失活的机理鲜有研究。以典型近海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以腐殖酸为典型天然有机物(NOM)组分,以细菌和真菌作为主要微生物,对光催化...
光催化技术在养殖水体净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海水水产养殖水体组分复杂,造成光催化剂失活的机理鲜有研究。以典型近海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以腐殖酸为典型天然有机物(NOM)组分,以细菌和真菌作为主要微生物,对光催化剂TiO_(2)纳米管杀菌失活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汕头海水养殖水体中,0-8 h细菌(k=0.23 h^(-1))和真菌(k=0.32 h^(-1))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在8-24 h阶段细菌杀菌效率(k=0.03 h^(-1))开始下降,在湛江海水养殖水体中也观察到同样的趋势;在珠海海水养殖水体中,前0-8h对细菌(k=0.14h^(-1))有较高的杀灭效率,在0-6h内对真菌也具备较高的杀灭效率(k=0.24 h^(-1)),细菌和真菌分别在8 h和6 h时杀菌效率变化明显。并且3个地点的水样分别在杀菌48、48、8h后菌体数量呈现增长的现象,这可能与菌体的VBNC状态有关。同时,通过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发现在海水养殖水体中假单胞菌为优势菌种;衣原体,支原体和军团菌3种细菌菌属在杀灭过程中细菌的占比减少程度最大。通过使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结合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法(FRI)得到3个不同地区水体样品的腐殖酸的降解程度均在40%以上;最后通过ATR-FTIR、SEM-EDS等实验表征,验证了在杀菌过程中,腐殖酸中间产物以及菌体破裂泄漏的生物分子附着在TiO_(2)纳米管表面并堵塞部分微孔,堵塞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致使光催化剂加速失活。对光催化技术应用于环境复杂水体处理中的失活现象和机理进行研究,可填补此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失活
TiO_(2)催化剂
海水养殖水体
微生物灭活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滤器处理海水养殖水过程中亚氮积累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延青
徐洋
+3 位作者
高喜燕
刘志培
张少军
刘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3-1332,共10页
实验研究了竹环填料曝气生物滤器在处理高盐度、低氨氮负荷的海水养殖水体过程中NO2--N的积累现象,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NH4+-N负荷、温度、pH值和溶解氧等运行条件以及反硝化作用对NO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有机负荷为0.65~0....
实验研究了竹环填料曝气生物滤器在处理高盐度、低氨氮负荷的海水养殖水体过程中NO2--N的积累现象,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NH4+-N负荷、温度、pH值和溶解氧等运行条件以及反硝化作用对NO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有机负荷为0.65~0.75kg/(m3·d)、NH4+-N负荷为0.058~0.077kg/(m3·d)、温度为20.9~22.2℃、pH值为7.50~8.14和溶解氧为7.43~9.73mg/L条件下,生物滤器内较低的溶解氧(0.91~1.36mg/L)是NO2--N积累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低溶解氧、不同碳氮比(C/N)及碳源类型等因素对NO2--N积累的影响,查明了生物滤器内含氮化合物的浓度变化与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和功能,验证了反硝化过程对NO2--N积累的影响,明确了反硝化作用对NO2--N积累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器
海水养殖水体
亚硝酸盐氮积累
溶解氧
反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饵料微藻对海水养殖水体N、P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钟非
黎慧
仲霞铭
程滨
许程林
陈玉生
万夕和
机构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科技推进平台(国海财字[2006]194号)
江苏省科技厅科技公共服务平台(BM2008167)
+1 种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苏人通[2008]192号)
南通市科技创新计划资助(AL2009010)
文摘
为了探索采用微藻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净化工厂化海水养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测定了一些常用饵料微藻对水体N、P的去除能力。主要以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为研究对象,首先选择起始藻细胞数量、盐度、光照和温度四种因素开展正交试验确定四种饵料微藻最优生长条件,然后在最优生长条件下研究四种饵料微藻对水体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生长条件下,四种饵料微藻对工厂化海水养殖水体NH4+-N和PO43--P均具有较好去除效果,但对NO3--N去除率不高。四种饵料微藻中塔胞藻去除水体N、P能力最强,在藻细胞起始密度为1.5×105 cells/mL,盐度为20‰,光照强度为5 000 lx,温度为20℃时,经过6 d处理,对NH4+-N和PO43--P去除率均高于99%;对NO3--N的去除率为15.4%,显著的高于青岛大扁藻和绿色巴夫藻。
关键词
海水养殖水体
优化条件
饵料微藻
N、P去除
正交试验
Keywords
mariculture water; optimized condition; bite microalgae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rthogonal experi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产养殖水体中复杂组分致光催化剂杀菌失活的机理研究
2
作者
王艺霓
蔡仪威
孙彤
李桂英
Wonyong Choi
安太成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30702,22076030)
粤桂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0B1515420002)。
文摘
光催化技术在养殖水体净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海水水产养殖水体组分复杂,造成光催化剂失活的机理鲜有研究。以典型近海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以腐殖酸为典型天然有机物(NOM)组分,以细菌和真菌作为主要微生物,对光催化剂TiO_(2)纳米管杀菌失活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汕头海水养殖水体中,0-8 h细菌(k=0.23 h^(-1))和真菌(k=0.32 h^(-1))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在8-24 h阶段细菌杀菌效率(k=0.03 h^(-1))开始下降,在湛江海水养殖水体中也观察到同样的趋势;在珠海海水养殖水体中,前0-8h对细菌(k=0.14h^(-1))有较高的杀灭效率,在0-6h内对真菌也具备较高的杀灭效率(k=0.24 h^(-1)),细菌和真菌分别在8 h和6 h时杀菌效率变化明显。并且3个地点的水样分别在杀菌48、48、8h后菌体数量呈现增长的现象,这可能与菌体的VBNC状态有关。同时,通过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发现在海水养殖水体中假单胞菌为优势菌种;衣原体,支原体和军团菌3种细菌菌属在杀灭过程中细菌的占比减少程度最大。通过使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结合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法(FRI)得到3个不同地区水体样品的腐殖酸的降解程度均在40%以上;最后通过ATR-FTIR、SEM-EDS等实验表征,验证了在杀菌过程中,腐殖酸中间产物以及菌体破裂泄漏的生物分子附着在TiO_(2)纳米管表面并堵塞部分微孔,堵塞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致使光催化剂加速失活。对光催化技术应用于环境复杂水体处理中的失活现象和机理进行研究,可填补此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光催化剂失活
TiO_(2)催化剂
海水养殖水体
微生物灭活
腐殖质
Keywords
photocatalyst deactivation
TiO_(2)catalyst
mariculture water
inactivation of microorganisms
humic acid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滤器处理海水养殖水过程中亚氮积累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延青
徐洋
高喜燕
刘志培
张少军
刘鹰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3-1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6AA10030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267)
文摘
实验研究了竹环填料曝气生物滤器在处理高盐度、低氨氮负荷的海水养殖水体过程中NO2--N的积累现象,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NH4+-N负荷、温度、pH值和溶解氧等运行条件以及反硝化作用对NO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有机负荷为0.65~0.75kg/(m3·d)、NH4+-N负荷为0.058~0.077kg/(m3·d)、温度为20.9~22.2℃、pH值为7.50~8.14和溶解氧为7.43~9.73mg/L条件下,生物滤器内较低的溶解氧(0.91~1.36mg/L)是NO2--N积累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低溶解氧、不同碳氮比(C/N)及碳源类型等因素对NO2--N积累的影响,查明了生物滤器内含氮化合物的浓度变化与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和功能,验证了反硝化过程对NO2--N积累的影响,明确了反硝化作用对NO2--N积累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滤器
海水养殖水体
亚硝酸盐氮积累
溶解氧
反硝化作用
Keywords
biofilter
Cynoglossus semilaevis mariculture wastewater
accumulation of nitrite nitrogen
dissolved oxygen
denitrific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种饵料微藻对海水养殖水体N、P的去除研究
钟非
黎慧
仲霞铭
程滨
许程林
陈玉生
万夕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产养殖水体中复杂组分致光催化剂杀菌失活的机理研究
王艺霓
蔡仪威
孙彤
李桂英
Wonyong Choi
安太成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滤器处理海水养殖水过程中亚氮积累与影响因素
张延青
徐洋
高喜燕
刘志培
张少军
刘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