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小红 许贻斌 +3 位作者 林永青 仇登高 姜双城 郑惠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未分类_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_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4种硝化菌属在挂膜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填料 生物膜 脱氮能力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其脱氮过程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秋芬 田文杰 +5 位作者 孙波 迟赛赛 罗梓峻 徐爱玲 宋志文 崔正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5,共14页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氮代谢网络。海水养殖尾水的高盐度和低碳氮比(C/N)又决定了此类人工湿地独特的处理环境和生物脱氮机制。同时,人工湿地的供氧模式、水力负荷(HRT)、水力停留时间(HLR)等水力条件参数对脱氮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控和优化,可以提高湿地的整体脱氮性能。本文从海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基质的选取、耐盐植物的筛选、氮循环相关微生物以及运行参数调控四个方面,对近年来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机制和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人工湿地 生物脱氮 耐盐植物 氮循环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伟华 王艳艳 +3 位作者 苏少卿 邱浩杰 王凯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及全程硝化菌(comammox),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基于好氧氨氧化微生物原理去除NH_(4)^(+)-N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曝气生物滤池(BAF)、人工湿地和生态塘等;基于厌氧氨氧化菌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主要工艺技术有厌氧流化床、厌氧固定床等。指出工艺应用与微生物种群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富集氨氧化微生物从而实现经济高效脱氮是未来工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NH_(4)^(+)-N去除 氨氧化微生物 生物膜法 生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植物碱蓬在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尾水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趁义 郭炜超 +3 位作者 杨娜 滕丽华 赵欣园 胡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5,共5页
为了考察盐地碱蓬(Suaeda sala)由内陆生境转移到海水生境后的生长情况及对海水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效果,配制了4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水体,采用水培的方法,测定了碱蓬对水体中COD、BOD5、TN、TP的处理效果及植株体内试验前后TP、TN含量... 为了考察盐地碱蓬(Suaeda sala)由内陆生境转移到海水生境后的生长情况及对海水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效果,配制了4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水体,采用水培的方法,测定了碱蓬对水体中COD、BOD5、TN、TP的处理效果及植株体内试验前后TP、TN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净化时间的延长,TN、TP均呈下降趋势,一周后TN浓度维持在1.5~3.0mg/L;随着水体中TP、TN浓度的增大,碱蓬的处理效果增加,且试验前后碱蓬植株体内TP、TN的含量也随水体中TP、TN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OD、BOD5呈明显下降趋势。pH值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修复1周后,各水体均呈弱碱性。由于盐生植物吸收一定的盐离子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水体盐度表现出下降。试验表明,盐地碱蓬从内陆生境转移到海水生境后,不但适应了水生环境,也通过根系吸收、根际微生物等作用方式对水中的氮、磷、COD等产生了良好的去除效果,盐地碱蓬修复海水养殖池塘水体具有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植物修复 海水养殖尾水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殷小亚 乔延龙 +3 位作者 贾磊 周明华 刘克奉 王群山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45-852,共8页
为研究电化学技术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作用,以天津市杨家泊镇某海水养殖工厂排放的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间歇流的处理方式,考察电压、电极板间距、电化学处理时间对养殖尾... 为研究电化学技术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作用,以天津市杨家泊镇某海水养殖工厂排放的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间歇流的处理方式,考察电压、电极板间距、电化学处理时间对养殖尾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极板间距为2 cm,电压为3 V、电化学处理时间为5 min时,氨氮去除率达96.0%,此时能耗仅为0.79 kW·h/g;电极板间距为3 cm,电压为3 V,电化学处理时间为7 min时,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为98.9%;去除亚硝酸盐的最低能耗为0.032 kW·h/g,此时去除率为75.2%;27组试验组中有14组经电化学处理后的养殖尾水总无机氮浓度达到SC/T 9103—2007《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电化学技术对氨氮和亚硝酸盐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不同试验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较高,且能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技术 海水养殖尾水 无机氮 去除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对海水养殖尾水污染物的净化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小双 张可可 +2 位作者 贾军 崔正国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3,共8页
海水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是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获得适宜的水力负荷条件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构建一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 海水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是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获得适宜的水力负荷条件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构建一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3种水力负荷条件(V_(1)=0.50、V_(2)=0.19、V_(3)=0.10 m/d)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水力负荷状态下,该系统对于海水养殖尾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进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相对较低时,去除率均较低(最高去除率为36.25%),水力负荷状态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明显。水力负荷为0.50 m/d时,总氮(TN)的去除率为49.50%;在0.10 m/d时,TN去除率达到85.90%。活性磷酸盐(PO43--P)的去除率受到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最低去除率为77.44%。水力负荷状态会影响系统内氮、磷的浓度变化: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下行池中氮污染物去除率在80%以上;上行池则会在高水力负荷状态下产生硝酸盐氮(NO3--N)或亚硝酸盐氮(NO2--N)的累积,影响出水水质。PO43--P的吸附转化主要发生在下行池的中上层,水力负荷越大,PO_(4)^(3-)-P的吸附转化就越靠近系统后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人工湿地 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蓬浮床对海水养殖尾水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杰 王晓俊 +4 位作者 王趁义 丁寅 赵欣园 蔡静芳 杨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4,291,共5页
[目的]利用碱蓬浮床对富营养化、高盐碱的海水养殖尾水进行修复,为治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设计一种兼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的新型组合式碱蓬(Suaeda salsa)浮床,研究其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尾水中总氮(TN)... [目的]利用碱蓬浮床对富营养化、高盐碱的海水养殖尾水进行修复,为治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设计一种兼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的新型组合式碱蓬(Suaeda salsa)浮床,研究其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钾指数(COD_(Mn))、氨氮(NH_4^+-N)的去除效果,并与传统浮床进行对比。[结果]组合式浮床对TN,NH_4^+-N,TP,COD_(Mn)的去除率分别为62.14%,93.94%,73.05%和60.91%,较传统浮床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7.36%,21.27%,19.51%,12.43%。[结论]组合式浮床对富营养化、高盐碱的海水养殖尾水具有明显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组合式浮床 植物修复 碱蓬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技术在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建平 陈福迪 +2 位作者 尉莹 杜以帅 孙建明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1期7-15,共9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尾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电絮凝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备受关注。该文从电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净水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尾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电絮凝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备受关注。该文从电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净水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介绍了电絮凝技术在除藻、去除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脱氮除磷、杀菌消毒及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的耦合应用,还介绍了电絮凝技术的能耗计算、氢气回收利用及面临的挑战。电絮凝水处理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随着设备及工艺的不断完善,其在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将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电絮凝技术 处理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蓬浮床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氮磷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趁义 赵欣园 +1 位作者 滕丽华 郭炜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6-703,共8页
海水养殖尾水中总氮、总磷超标是引起沿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研究碱蓬浮床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该研究设计加入碱蓬(Suaeda salsa)浮床和不加浮床的两组对比实验,通过比较修复前后碱蓬株高、生物量、含水率、根长以... 海水养殖尾水中总氮、总磷超标是引起沿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研究碱蓬浮床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该研究设计加入碱蓬(Suaeda salsa)浮床和不加浮床的两组对比实验,通过比较修复前后碱蓬株高、生物量、含水率、根长以及各部位氮、磷的含量变化,以及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探究浮床中碱蓬对总氮和总磷的吸收及其生长特性,验证碱蓬浮床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磷等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浮床中碱蓬株高、鲜重、干重、含水率、根长较修复前均有显著增加,说明浮床中盐生植物碱蓬能够适应含海水养殖尾水水培环境;经碱蓬浮床修复,水体中总氮、总磷均明显下降,其中碱蓬对海水养殖尾水中的总氮总磷去除贡献率分别为16.10%和78.15%,浮床中碱蓬会在叶片和根系中积累氮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浮床 海水池塘养殖 氮磷积累效应 生长特性 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总磷测定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10
作者 刘雁 佟飞 +2 位作者 陈丕茂 袁华荣 冯雪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为提高海水养殖尾水中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检测效率,使用酶标仪代替分光光度计进行海水养殖尾水TP的测定,并对TP的消解方法、酶标板类型与加样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控温加热板消解60 min与高压灭菌器消解30 min的效果无... 为提高海水养殖尾水中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检测效率,使用酶标仪代替分光光度计进行海水养殖尾水TP的测定,并对TP的消解方法、酶标板类型与加样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控温加热板消解60 min与高压灭菌器消解30 min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48孔板加样1 mL,检测的灵敏度优于其他实验组(96孔板200μL,96孔石英板200μL,48孔板200和500μL,24孔板500μL和1 mL),48孔板加样1 mL与96孔板加样200μL,磷酸盐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相关性最高(R2=0.9999);对养殖尾水TP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验证结果显示,48孔板加样1 mL的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和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介于-2.97%~1.59%和0.42%~4.06%,对甘油磷酸二钠(β-GLP)和六偏磷酸钠(SHMP)的回收率分别介于98.2%~99.6%和93.4%~97.1%,TP的测定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为0.25μmol·L^(-1);96孔板加样200μL的RE和RSD分别介于-14.03%~0.21%和2.63%~14.23%,对β-GLP和SHMP的回收率分别介于94.7%~99.0%和88.9%~97.3%,TP的LOQ为0.55μmol·L^(-1)。在TP浓度介于0.55~6.4μmol·L^(-1)内,两种优化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海水养殖尾水TP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总磷 消解 酶标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尾水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翠雅 陈锋 +2 位作者 国显勇 刘嘉轩 张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2-912,共11页
海水养殖业产生的大量养殖尾水会威胁局部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人工湿地是一种典型的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耗能低、投资小和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在净化海水养殖尾水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物、基质、微生物、运行参数和盐... 海水养殖业产生的大量养殖尾水会威胁局部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人工湿地是一种典型的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耗能低、投资小和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在净化海水养殖尾水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物、基质、微生物、运行参数和盐度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尾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尾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筛选合适基质和耐盐植物,优化水力运行参数,考察复杂环境下人工湿地对净化海水养殖尾水能力的影响,发掘可强化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技术或耦合技术,寻找可替代的优质碳源等,以期为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尾水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人工湿地 影响因素 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树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虞丹君 罗海忠 +2 位作者 徐志进 李伟业 张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1-274,共4页
为探究不同红树品种对舟山地区海水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选取秋茄、桐花、白骨壤三种耐寒性较强的红树植物,对比分析三种红树人工湿地处理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将红树植物人工湿地与无植物人工湿地尾水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 为探究不同红树品种对舟山地区海水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选取秋茄、桐花、白骨壤三种耐寒性较强的红树植物,对比分析三种红树人工湿地处理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将红树植物人工湿地与无植物人工湿地尾水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树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人工湿地。对比三个红树品种,总体而言,白骨壤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相对优于秋茄、桐花两个红树品种的人工湿地,而秋茄人工湿地在海水养殖尾水前期处理阶段的净化效果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水养殖尾水 净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常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13
作者 高莹莹 石翰坤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9期172-174,共3页
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后的合理排放是控制海洋污染物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合理有效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既能够避免因海水养殖尾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海水严重污染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以海水养殖尾水的危害性为切入点,分析海水养... 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后的合理排放是控制海洋污染物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合理有效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既能够避免因海水养殖尾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海水严重污染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以海水养殖尾水的危害性为切入点,分析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的常用技术,阐述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最终总结海水养殖尾水处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 人工湿地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海蓬子对养殖尾水盐度和营养盐水平的适应能力研究
14
作者 迟赛赛 李秋芬 +5 位作者 罗梓峻 孙波 田文杰 马莹 董志国 崔正国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研究耐盐植物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对海水养殖尾水不同营养盐浓度和盐度配比的适应能力,分别配制低(LNC)、中(MNC)、高(HNC)3个营养盐浓度等级和0、20、30、404个盐度等级交叉的海水养殖尾水,灌溉培育60 d,同时测定北美... 为研究耐盐植物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对海水养殖尾水不同营养盐浓度和盐度配比的适应能力,分别配制低(LNC)、中(MNC)、高(HNC)3个营养盐浓度等级和0、20、30、404个盐度等级交叉的海水养殖尾水,灌溉培育60 d,同时测定北美海蓬子的生长(地上部生长高度、茎节数、腋芽与分支数、生物量)和生理[叶绿素、丙二醛(MDA)]指标。结果显示,在中低营养盐水平下,0~30盐度范围内北美海蓬子地上部生长高度、茎节数、腋芽与分支数以及鲜重、干重积累量最高可达15.86 cm、13节、18个、29.88 g、1.35 g,显著高于40盐度水平的11.52 cm、10节、12个、21.2 g、0.72 g(P<0.05),且在盐度20及30下更有利于其茎节分化,而当盐度达到40时植株受到明显胁迫,北美海蓬子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盐度水平(P<0.05)。高营养盐条件下,盐度40虽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但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以有效减轻不同盐度对北美海蓬子生长差异性的影响并缓解高盐度下的胁迫效应;同时,高营养盐处理组平均叶绿素含量为3.24 mg/(g·FW),显著高于低营养盐组[2.28 mg/(g·FW)]和中度营养盐组[2.45 mg/(g·FW)](P<0.05),说明营养盐浓度升高促进了植株叶绿素合成。因此,北美海蓬子可耐受0~30的盐浓度范围,适度盐度(20、30)更有利于其生长,此外,提高营养盐浓度可以缓解盐胁迫作用及削弱不同盐度对北美海蓬子生长造成的差异性,并有利于叶绿素合成。综上所述,北美海蓬子可作为净污植物处理高盐度富营养化养殖尾水,同时具有作为耐盐植物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植物 北美海蓬子 海水养殖尾水 盐胁迫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法对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消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殷小亚 乔延龙 +3 位作者 贾磊 周明华 马超 王婷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59-163,共5页
以天津汉沽地区杨家泊镇的某海水养殖厂养殖车间内的实际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DSA电极,采用间歇流的处理方式开展电化学氧化灭菌处理研究,考察并优化电压、电极板间距、电化学处理时间对养殖尾水处理性能的影响,并进行能耗分析。结... 以天津汉沽地区杨家泊镇的某海水养殖厂养殖车间内的实际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DSA电极,采用间歇流的处理方式开展电化学氧化灭菌处理研究,考察并优化电压、电极板间距、电化学处理时间对养殖尾水处理性能的影响,并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压4、5 V,电极板间距3、4 cm,电化学处理时间3、5、7 min的条件下,可用2216E培养基培养的细菌灭菌率均达到100%。在任何一组变量条件下,可用TCBS培养基培养的弧菌灭菌率均为100%,对弧菌有非常好的灭菌效果。试验能耗为0.012~0.614 kW·h/m^3。本研究为电化学技术在海水养殖水体消毒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技术 海水养殖尾水 灭菌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水硝酸盐浓度和温度下聚己内酯/玉米芯复合固体碳源的反硝化性能探究
16
作者 卢伟斌 胡海燕 +6 位作者 冯宇娜 李皓 汪鲁 崔正国 曲克明 宋盈盈 崔鸿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置3种INC和温度,测定了脱氮能效、有机物利用情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丰度来判定这2个因素对反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器最佳的INC为30 mg/L,60~90 d的平均硝酸盐去除率(NRE)达到99.12%,且无明显亚硝酸盐氮积累;在不同INC下,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丰度随INC升高而下降,分别为54.46%、39.96%和24.77%;T=25℃为最佳温度条件,其功能基因表达量除napA外均最高,后30 d的NRE为99.21%;T=30℃和T=25℃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丰度分别为55.86%和38.85%,而T=20℃的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28.87%);各系统的优势菌属都为红细菌属(Rhodobacter)。各系统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中,乙酸占比最高且其与丙酸的比值均>1,同时未检出丁酸,有利于反硝化进行。本研究认为,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形式的复合碳源可为海水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聚己内酯 玉米芯 反硝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