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190ka 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北缘上层海水结构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来自钙质超微化石、有孔虫和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京涛
李铁刚
+1 位作者
常凤鸣
江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暖池北缘的Ph05-5岩芯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有孔虫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超微化石和有孔虫及其同位素组成等指标,分析了近190kaB.P.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特...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暖池北缘的Ph05-5岩芯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有孔虫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超微化石和有孔虫及其同位素组成等指标,分析了近190kaB.P.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和所指示的古海洋学意义。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profunda百分含量和基于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表明,Ph05-5岩芯所在的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北缘约190kaB.P.以来,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冰期(MIS6期和5d—2期)浅,间冰期(MIS5e)和全新世深,而MIS5e期是最近两个冰期旋回中营养跃层和温跃层深度最深时期。通过F.profunda百分含量初级生产力转换方程计算结果和与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的变化显示,冰期初级生产力高,间冰期和全新世初级生产力低,MIS5e期初级生产力为末两次冰期旋回之最低。此外,Ph05-5岩芯?δ13CC.wullerstorfi-coccolith和?δ13CC.wullerstorfi-N.dutertrei差值变化显示,190kaB.P.以来表层输出生产力冰期高,间冰期低,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MIS5e期为生产力输出的最低值期。上层海水结构和生产力的上述变化特征与现代LaNiňa事件暴发时的海洋环境相当类似,该海区MIS5e期可能是LaNiňa事件频繁爆发的一段时期,可以与现代LaNiňa现象类比。同时,根据Wyrtki提出的信风张弛理论推测MIS5e期,由于LaNiňa事件的频繁暴发黑潮主流应该是增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上层
海水
结构
古生产力
ENSO
黑潮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良
刘传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91,共7页
对南海南部MD05-2896柱状样22.8kaBP以来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和颗石藻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转换函数、特定有孔虫属种含量及比值和颗石藻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等探讨了南海南部海水表层温度、上部水体结构、初级生产力...
对南海南部MD05-2896柱状样22.8kaBP以来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和颗石藻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转换函数、特定有孔虫属种含量及比值和颗石藻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等探讨了南海南部海水表层温度、上部水体结构、初级生产力以及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8kaBP以前及10kaBP以来,海水表层温度较高,碳酸盐溶解作用较强,温跃层营养跃层较深,初级生产力较低。18~10kaBP冰期时,海水表层温度最低,碳酸盐溶解作用变弱,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变浅,初级生产力较高。频谱分析结果显示,22.8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以类D/O事件的千年尺度周期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周期为15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石藻
浮游有孔虫
海水
表层温度
海水上层结构
初级生产力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190ka 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北缘上层海水结构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来自钙质超微化石、有孔虫和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京涛
李铁刚
常凤鸣
江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7CB815903号
+7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
KZCK-SW-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506013号
40506015号
90411014号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MRE200807号
文摘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暖池北缘的Ph05-5岩芯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有孔虫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超微化石和有孔虫及其同位素组成等指标,分析了近190kaB.P.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和所指示的古海洋学意义。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profunda百分含量和基于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表明,Ph05-5岩芯所在的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北缘约190kaB.P.以来,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冰期(MIS6期和5d—2期)浅,间冰期(MIS5e)和全新世深,而MIS5e期是最近两个冰期旋回中营养跃层和温跃层深度最深时期。通过F.profunda百分含量初级生产力转换方程计算结果和与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的变化显示,冰期初级生产力高,间冰期和全新世初级生产力低,MIS5e期初级生产力为末两次冰期旋回之最低。此外,Ph05-5岩芯?δ13CC.wullerstorfi-coccolith和?δ13CC.wullerstorfi-N.dutertrei差值变化显示,190kaB.P.以来表层输出生产力冰期高,间冰期低,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MIS5e期为生产力输出的最低值期。上层海水结构和生产力的上述变化特征与现代LaNiňa事件暴发时的海洋环境相当类似,该海区MIS5e期可能是LaNiňa事件频繁爆发的一段时期,可以与现代LaNiňa现象类比。同时,根据Wyrtki提出的信风张弛理论推测MIS5e期,由于LaNiňa事件的频繁暴发黑潮主流应该是增强的。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上层
海水
结构
古生产力
ENSO
黑潮主流
Keywords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Upper water structure, Paleoproductivity, ENSO, Kuroshio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良
刘传联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2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2007CB815901)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621063)
文摘
对南海南部MD05-2896柱状样22.8kaBP以来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和颗石藻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转换函数、特定有孔虫属种含量及比值和颗石藻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等探讨了南海南部海水表层温度、上部水体结构、初级生产力以及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8kaBP以前及10kaBP以来,海水表层温度较高,碳酸盐溶解作用较强,温跃层营养跃层较深,初级生产力较低。18~10kaBP冰期时,海水表层温度最低,碳酸盐溶解作用变弱,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变浅,初级生产力较高。频谱分析结果显示,22.8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以类D/O事件的千年尺度周期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周期为1500年。
关键词
颗石藻
浮游有孔虫
海水
表层温度
海水上层结构
初级生产力
南海
Keywords
Florisphaera profunda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upper ocean water structure
primary productivity periodicity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190ka 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北缘上层海水结构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来自钙质超微化石、有孔虫和同位素的证据
赵京涛
李铁刚
常凤鸣
江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
王良
刘传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