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挠度冲击系数的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
1
作者 刘越 龙金喜 +5 位作者 荚瑞馨 董方 朱尚清 车功健 蔡刚 韩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5-724,共10页
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不足和传统动载试验测量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某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精确化建立车桥耦合模型,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动态位移测量... 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不足和传统动载试验测量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某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精确化建立车桥耦合模型,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动态位移测量、结合模态分析、动载试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考虑桥面不平整度和车速对桥梁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并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挠度冲击系数与车速不呈线性相关,而是在某个速度下出现峰值;不同梁跨中的挠度冲击系数存在差异,但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桥面等级的劣化,桥梁振动响应显著增大,而规范中挠度冲击系数仅与桥梁基频相关,与实际结果有较大差别;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测试方法,能准确测量桥梁的复杂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车桥耦合 挠度冲击系数 试验验证 数值模拟 毫米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耦合装药爆破孔壁压力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启月 徐恒阳 +1 位作者 李海谦 魏快快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了解不耦合装药时炮孔内孔壁压力的轴向分布的特征,选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构建了一套现场测试系统对孔壁压力进行直接测量试验,获得在现场岩石炮孔中孔壁压力的实测数据。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采用流-固耦合动力有限... 为了解不耦合装药时炮孔内孔壁压力的轴向分布的特征,选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构建了一套现场测试系统对孔壁压力进行直接测量试验,获得在现场岩石炮孔中孔壁压力的实测数据。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采用流-固耦合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试验中设置的测点进行应力监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耦合装药炮孔爆炸过程中,冲击波作用于孔壁的峰值压力在装药段最大,随着距爆心距离的增大,压力呈现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其范围为106.8~589.3 MPa。数值模拟得出的压力时程曲线与现场试验的结果相似性很高,且二者压力数值能较好地吻合。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以及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装药 孔壁压力 数值模拟 测试系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域海-气耦合模式及其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世华 陈玉春 朱伯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5-416,共2页
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和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区域海 -气耦合模式。模式采用同步耦合 ,海洋模式将海表温度提供给大气模式 ,大气模式为海洋模式提供太阳短波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和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区域海 -气耦合模式。模式采用同步耦合 ,海洋模式将海表温度提供给大气模式 ,大气模式为海洋模式提供太阳短波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海洋与大气模式每 1 5min交换一次通量。耦合过程没有使用通量校正。使用该模式对中国南海区域1 995年 5~ 7月大气和海洋进行了模拟试验 ,将模拟结果与COADS通量强迫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 ,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南海海洋环流和中尺度海 -气相互作用过程 ,可以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南海 海洋环流 数值模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气耦合模型的渤海湾风暴潮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勇 陈鑫 +1 位作者 田立柱 李建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2-1519,共8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对渤海湾沿岸的风暴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了WRF-ROMS相耦合的海气耦合计算模型,耦合模型能在更加真实的动力环境下研究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过程中利用开源的耦合器和网格重建程序实现了海洋模式和大气模式... 为了更加准确地对渤海湾沿岸的风暴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了WRF-ROMS相耦合的海气耦合计算模型,耦合模型能在更加真实的动力环境下研究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过程中利用开源的耦合器和网格重建程序实现了海洋模式和大气模式之间实时的数据交换.基于所构建的海气耦合模型模拟了2003年10月中旬发生在渤海湾的一次典型寒潮.研究表明,海气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渤海湾风暴潮期间温度场、风场、潮位以及潮流场的变化特征.强冷空气南下所形成的持续偏东大风是引发渤海湾寒潮的主要强迫动力,这是由渤海湾的地形以及岸线分布特点决定的.偏东持续性大风导致的风应力增水作用与天文大潮相叠加容易产生大型风暴潮,给渤海湾近岸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海气耦合 渤海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分离流流动-热-结构顺序耦合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海峰 鲍福廷 +2 位作者 王艺杰 蔡强 刘旸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34-1541,共8页
针对大膨胀比喷管气流分离状态下喷管所受的复杂载荷,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喷管结构。利用有限体积二阶迎风插值格式及SST涡耗散湍流模型,结合二层增强型壁面函数,求解N-S方程、热传导方程。采用流固耦合的流动与换热模型,流场与结构温度场... 针对大膨胀比喷管气流分离状态下喷管所受的复杂载荷,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喷管结构。利用有限体积二阶迎风插值格式及SST涡耗散湍流模型,结合二层增强型壁面函数,求解N-S方程、热传导方程。采用流固耦合的流动与换热模型,流场与结构温度场互为边界条件交互数据,实现了流场解算与温度场解算的耦合数值分析。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给定的温度场及压力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进行了瞬态静力分析,实现了流动-热-结构的顺序耦合。采用此计算模型对轴对称拉瓦尔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在大膨胀比下喷管发生气流分离,经分离处的斜激波后气流温度梯度及压力梯度变化较大,导致该区域应力较大。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试验研究,测得的气流分离位置和计算得到的分离位置很好的符合,说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膨胀比喷管 流-热-结构耦合 数值模拟 气流分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双极线性聚能药柱不耦合系数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必红 崔伟峰 +2 位作者 李是良 秦健飞 陈寿如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确定椭圆双极线性聚能药柱(EBLSC)炮孔不耦合系数,利用研制的EBLSC药柱,提出了一套EBLSC药柱对炮孔靶板的侵彻效应测试试验方法,用该方法测试同一药柱在6组不同孔径的软材料靶板上的侵彻效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槽深y与孔... 为确定椭圆双极线性聚能药柱(EBLSC)炮孔不耦合系数,利用研制的EBLSC药柱,提出了一套EBLSC药柱对炮孔靶板的侵彻效应测试试验方法,用该方法测试同一药柱在6组不同孔径的软材料靶板上的侵彻效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槽深y与孔径的定量关系,进而得到最佳弹靶关系,即最佳不耦合系数。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利用LS—DYNA对EBLSC药柱侵彻软材料靶板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得到的最佳不耦合系数较为一致,可见该试验方法能很好地确定EBLSC药柱不耦合系数。数值模拟得到的变形趋势和变形量与试验结果趋于一致,证明所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LSC药柱 耦合系数 侵彻效应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路桥变形耦合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蒋关鲁 王力伟 杭红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157,共10页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采用有限差分仿真法建立路桥过渡段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可合理预测路、桥台变形耦合特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①距台背不同位置过渡段路基面沉降...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采用有限差分仿真法建立路桥过渡段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可合理预测路、桥台变形耦合特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①距台背不同位置过渡段路基面沉降均随过渡段地基处理程度的加强而减小,离台背距离越近,路基面的沉降坡度越大;②桥台沉降稳定后再填筑路基有利于减小桥台自身的水平位移及台背处的差异沉降值。填筑时应注意填筑速率,重点关注桥台及过渡段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过度的不均匀下沉,防止地基因填土堆载发生滑动破坏及路基层状几何形态的变坏所引起的路基刚度的急剧下降;③不同地基处理程度情况下路桥衔接处均存在差异沉降,因此,有必要在桥头设置搭板将路桥交界处的台阶式跳跃沉降变成斜坡式连续沉降;④过渡段路基收敛沉降值与桥台的水平位移和倾角成正相关性,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台后20m处过渡段路基收敛沉降值这一控制指标,并将台后过渡段填料的容许剪应变引入到过渡段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路桥过渡段 变形耦合 收敛沉降 桥台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热带海气耦合距平模式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历 殷永红 倪允琪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5-693,共9页
用观测海温距平对一个中等分辨率的细网格大气模式和观测 FSU假风应力对全球热带三大洋距平海洋模式分别进行强迫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大气模式还是海洋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模拟了观测事实 ,热带大西洋的模拟效果好于热带印度洋... 用观测海温距平对一个中等分辨率的细网格大气模式和观测 FSU假风应力对全球热带三大洋距平海洋模式分别进行强迫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大气模式还是海洋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模拟了观测事实 ,热带大西洋的模拟效果好于热带印度洋。对大气模式而言 ,经向风距平的模拟要好于纬向风距平 ,热带大西洋西部好于东部 ,热带印度洋东部好于西部 ,赤道南侧好于北侧。对海洋模式而言 ,热带大西洋模拟最好的区域是赤道中东部 ,对赤道东印度洋的暖事件及偶极子事件年际变率模拟也较好。在此基础上 ,用和海气耦合模式同样的耦合方式将两者耦合起来 ,构成了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全球热带海气耦合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热带海气耦合距平模式 数值模拟 细网格大气模式 强迫试验 海温距 海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纯氧燃烧玻璃窑炉性能分析
9
作者 蒋鹏 胡贵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将纯氧燃烧玻璃窑炉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火焰空间与池窑双向热耦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拟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窑炉性能进行研究,以提高传热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为目的,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氧化剂中氧气含量(A)、空气预热温度(B)、燃料质量流... 将纯氧燃烧玻璃窑炉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火焰空间与池窑双向热耦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拟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窑炉性能进行研究,以提高传热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为目的,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氧化剂中氧气含量(A)、空气预热温度(B)、燃料质量流量(C),过剩氧气系数(D)、喷嘴距玻璃液面高度(E)、烟气出口面积(F)这6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选因素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B>E>C>A>D>F,忽略次要因素D、F的影响,选取水平为优化工况进行模拟验证,与原工况相比,碹顶相对温差降低了18.8%,传热效率提高了7.7%,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窑炉 数值模拟 耦合模型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1997/1998年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素香 黄乾 张耀存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3-749,共7页
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RegCM3-POM)设计不同的耦合时步,对我国1997/1998年夏季气候异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耦合时步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将耦合试验结果与单独的大气模式(RegCM3)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RegCM3-POM对东亚地区... 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RegCM3-POM)设计不同的耦合时步,对我国1997/1998年夏季气候异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耦合时步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将耦合试验结果与单独的大气模式(RegCM3)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RegCM3-POM对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再现能力。模拟结果表明,耦合模式不同的耦合时步试验都较好地模拟出1997/1998年夏季海温的分布,对于1997/1998年海温的差异模拟结果也较为可信。以6小时作为耦合时步的耦合试验,能更好地模拟出1997年华北夏季干旱及1998年我国东部异常洪涝的特征。耦合模式对1997年华北干旱的模拟效果最为理想,而对1998年降水模拟性能较单独的大气模式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对夏季中低层(500 hPa及以下)环流场的模拟中,耦合试验表现出较好的模拟能力。从水汽输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耦合模式能更好地模拟出1997/1998年夏季来自海洋上的水汽输送,与1997年相比,从海洋上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的水汽偏多,耦合试验较好地模拟出1997/1998年的水汽输送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差异,单独的大气模式的模拟结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降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耦合的激光熔覆316L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士锐 张仕豪 +4 位作者 吴茂敏 崔陆军 崔英浩 李晓磊 郑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4-78,共5页
熔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对熔覆质量影响很大,为探究熔覆过程中基材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正交试验获取了优化后的熔覆工艺参数,基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在ANSYS中建立熔覆模型并对316L不锈钢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 熔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对熔覆质量影响很大,为探究熔覆过程中基材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正交试验获取了优化后的熔覆工艺参数,基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在ANSYS中建立熔覆模型并对316L不锈钢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熔池移动过程中热量累积较小,熔池温度时间历程曲线峰值基本持平,温度在2350℃左右;在沿激光熔覆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较为集中,最大残余应力为420 MPa,与试验探究获取的熔覆裂缝萌生位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正交试验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耦合计算的汽油机缸内RGF检测方法对比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诚 刘敬平 +3 位作者 任承钦 刘琦 李庆宇 付建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了实现发动机的精准控制,需要对缸内状态参数进行准确而实时检测。基于一维气体动力学方程,建立相应的物理计算模型,再通过检测的进排气和缸内信号数据,实时耦合到计算模型中,最后得到缸内状态参数;在三传感器法(3PA法)基础上,提出简... 为了实现发动机的精准控制,需要对缸内状态参数进行准确而实时检测。基于一维气体动力学方程,建立相应的物理计算模型,再通过检测的进排气和缸内信号数据,实时耦合到计算模型中,最后得到缸内状态参数;在三传感器法(3PA法)基础上,提出简化的检测方法,即两传感器−动态排气法(2PA-e法)、两传感器−动态进气法(2PA-i法)和单传感器法(1PA法),并分别采用这4种方法对1台增压直喷发动机缸内残余废气系数(RGF)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3种方法与3PA法相比计算精算都有所下降,但变化趋势一致;2PA-e法与3PA法精度接近,其计算精度比2PA-i法和1PA法的高;当转速为2000 r/min时,2PA-e法检测精度与3PA法检测精度相比较,最大降幅为4.42%;当转速为4000 r/min时,2PA-e法检测精度与3PA法检测精度相比较,最大降幅为6.32%;在过渡工况时,3种方法的精度下降幅度都不大,2PA-e法与3PA法的精度具有较好的吻合性;2PA-e法、2PA-i法和1PA法这3种方法精度下降是因为检测方法不同,导致在气阀处叠加形成的压力波幅值差异,进而影响进排气压差,最后影响进气开始时进气阀倒流的废气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检测条件、速度和精度要求,选择最恰当的实时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试验 数值模拟 耦合计算 RGF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暴云动力与电结构耦合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鸿发 孙安平 +1 位作者 言穆弘 陈成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介绍了在三维冰雹云模式中增加了电参量的环境下强对流雷暴云发展演变的动力结构与雷暴云电结构耦合的关系,及微物理电机制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
关键词 雷暴云 动力结构 电结构耦合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废物地质处置模型试验近场热-水-应力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89-2494,共6页
笔者描述了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介质中热-水-应力耦合现象的控制方程。针对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II中Task-2的核废物地质处置轴对称模型试验及计算参数,使用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进行了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模拟。对缓冲层及岩体中若干... 笔者描述了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介质中热-水-应力耦合现象的控制方程。针对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II中Task-2的核废物地质处置轴对称模型试验及计算参数,使用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进行了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模拟。对缓冲层及岩体中若干部位的温度、含水量及接触应力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量测值和使用THAMES程序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看到了三者的异、同之处,并指出了可能的影响原因。通过与量测值和THAMES程序的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了笔者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在热-水-应力耦合数值分析中是可靠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核废物 地质处置 Task-2模型试验 热-水-应力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气耦合模式的超强台风“山竹”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曌 伍志元 +3 位作者 蒋昌波 张浩键 高凯 颜仁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WRF和区域海洋模式ROMS,构建WRF-ROMS海气双向耦合模式,针对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进行模拟。利用观测数据对台风路径和强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海气耦合模式对台风“山竹”的模拟相对单一模式有更高的精度,耦合模式... 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WRF和区域海洋模式ROMS,构建WRF-ROMS海气双向耦合模式,针对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进行模拟。利用观测数据对台风路径和强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海气耦合模式对台风“山竹”的模拟相对单一模式有更高的精度,耦合模式得到的台风路径与最佳路径吻合良好,误差控制在60 km以内;获取的风速和海平面气压结果也较单一模式更为准确。基于海气耦合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台风作用下风场、气压场、海表流场和风暴增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方面,台风进入南海后,七级风圈半径在台风沿路径右后方较大;气旋式流场与台风风场呈现出显著的埃克曼效应,流向与风向呈45°;风场、气压场、风生流场和增水分布均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台风路径右侧的台风强度、流速和增水均大于左侧。2)时间分布方面,风场与气压场分布特征相似且与台风中心保持同步,流场和近岸风暴增水相对台风路径存在3 h左右的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风暴潮 数值模拟 南海 台风“山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应力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帅 张强波 +1 位作者 董江 文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1-340,共10页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在高压比、高转速、高负荷的级环境中工作时,存在叶片固体域与流体域之间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风扇工作中的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基于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风扇叶片的结构特性进行模拟,研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前后叶...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在高压比、高转速、高负荷的级环境中工作时,存在叶片固体域与流体域之间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风扇工作中的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基于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风扇叶片的结构特性进行模拟,研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前后叶片结构特性的变化。通过风扇转子加减速试验测量叶片表面测点应力变化,并将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后叶片表面的受力情况变化较大,导致叶片表面的应力与变形分布产生较大的变化;仅考虑离心力作用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应力值与试验测量值误差最大达到50%,而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计算值误差在10%左右;考虑叶片流固耦合效应得到的应力分布更满足实际工程应力与强度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风扇转子 叶片应力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试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水翼空化流动及振动特性的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宁 黄彪 +2 位作者 吴钦 王国玉 高德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7,共7页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材质水翼的空化水弹性响应及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中,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观测不同空化阶段的空穴形态,应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测量水翼的振动速度.采用k-ωSST湍流模型和Zwart空化模型对流场进...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材质水翼的空化水弹性响应及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中,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观测不同空化阶段的空穴形态,应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测量水翼的振动速度.采用k-ωSST湍流模型和Zwart空化模型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建立两自由度结构模型,基于混合耦合算法实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水翼的振动幅度在云状空化阶段达到最大,水翼的振动主频与空泡脱落频率一致,并随空化数减小而降低.数值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较准确地捕捉附着型空穴的生长、脉动以及云状空穴的断裂脱落过程,主要振动频率与相应空泡脱落频率一致.受水翼弹性变形和结构水弹性响应的影响,弹性材料水翼吸力面的空泡发展更为复杂,空泡脱落过程伴随着大尺度空泡团的二次附着与脱落,且空泡团容易发生破碎,形成水气混合状,其结构振动特性和流激振动频谱成分也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翼 空化 振动 流固耦合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耦合模式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薇 俞永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分析 GOALS/ LASG海气耦合模式 10年积分 200 hPa纬向风场的逐日输出结果,引用1980~1989年期间逐日的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为实测对照,结果显示该耦合模式抓住了热带大气低频振荡(IO)的基... 分析 GOALS/ LASG海气耦合模式 10年积分 200 hPa纬向风场的逐日输出结果,引用1980~1989年期间逐日的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为实测对照,结果显示该耦合模式抓住了热带大气低频振荡(IO)的基本时空分布特征,模拟IO的强度较多数大气模式强而接近真实,但空间一致性仍不清晰,典型周期不够显著。NCEP资料与耦合模式都反映模拟IO的季节变化与其年际变化有关,模拟较强IO的年份表现IO的季节变化特征也较真实。模拟IO的年际变化与热带东太平洋的SST呈明显的负相关变化。SST暖异常的年份,IO活动较弱。IO变化滞后于SST异常60天左右的相关性最显著。对比单独积分GOALS/ LASG的大气模式的结果,发现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耦合模式再现 IO的季节性特征更真实,反映了海气耦合对IO变化的调制作用。利用海气耦合模式,理解IO对流活动与上层海洋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真实描述IO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低频振荡 海气耦合模式 数值模拟 功率谱分析 大气季节内振荡 大尺度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吸能支护煤岩巷道冲击破坏相似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祥锋 潘一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7-482,共6页
冲击地压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裸巷和刚柔吸能支护巷道的冲击破坏过程进行研究。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无支护巷道冲击变形破坏较严重,在巷道顶板和两帮壁面均出现裂缝扩展和贯通... 冲击地压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裸巷和刚柔吸能支护巷道的冲击破坏过程进行研究。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无支护巷道冲击变形破坏较严重,在巷道顶板和两帮壁面均出现裂缝扩展和贯通,甚至出现抛出物冲入巷道和塌落现象;刚柔吸能支护具有缓冲和吸收冲击能作用,表现为巷道顶板和两帮壁面发生向巷道内部变形,同时有局部壁面出现裂缝,但巷道整体性完好;裸巷和吸能支护巷道冲击破坏规律基本一致,吸能支护巷道冲击破坏程度弱,整体性好,刚柔耦合支护更有利于冲击地压巷道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拟试验 煤岩巷道 巷道支护 数值计算 吸能 冲击破坏 刚柔耦合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重车辆-伸缩缝耦合系统的垂向振动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露 李冰 +1 位作者 王少华 李怀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2-1039,共8页
为研究车辆对大位移伸缩缝振动特性的影响,考虑轮胎载重车辆过大位移桥梁伸缩缝时的真实激励特性,提出了一种载重车辆-伸缩缝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同时引入新型快速积分法对数值模型进行求解.以ZL1600模数式大位移伸缩缝为研究对象,... 为研究车辆对大位移伸缩缝振动特性的影响,考虑轮胎载重车辆过大位移桥梁伸缩缝时的真实激励特性,提出了一种载重车辆-伸缩缝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同时引入新型快速积分法对数值模型进行求解.以ZL1600模数式大位移伸缩缝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基于此模型分析了轮胎载重车辆对大位移伸缩缝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梁测点垂向速度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能较好地匹配试验测试结果,仿真得到中梁测点最大下沉位移的偏差均小于10.0%,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车辆轮胎力的最大冲击系数出现在车轮驶上伸缩缝后方桥面时,需要考虑对此处结构进行加强;车辆轮胎对伸缩缝中梁和后方桥面的冲击系数均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冲击系数分别为0.67和0.82,均超过了国内现行规范的推荐值0.45,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伸缩缝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