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开江-梁平海槽的认识 被引量:138
1
作者 马永生 牟传龙 +1 位作者 谭钦银 余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31,共6页
前人认为开江-梁平地区在晚二叠世长兴期—早三叠世印支早期为海槽沉积区,并称为“开江-梁平海槽”。由于对该区沉积格局的认识和确定直接涉及川东北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因此,在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地震资料获得的新成果,从... 前人认为开江-梁平地区在晚二叠世长兴期—早三叠世印支早期为海槽沉积区,并称为“开江-梁平海槽”。由于对该区沉积格局的认识和确定直接涉及川东北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因此,在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地震资料获得的新成果,从区域构造背景、海槽的概念和沉积等角度,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开江-梁平地区长兴期—早三叠世早期不是海槽沉积环境,而是碳酸盐台地中水体相对较深的台棚环境,且以沉积泥晶灰岩为主,并有高能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槽 台棚 沉积格局 开江-梁平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海槽边界及特征初探 被引量:63
2
作者 魏国齐 陈更生 +8 位作者 杨威 杨雨 贾东 张林 肖安成 陈汉林 吴世祥 金惠 沈珏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5,共7页
开江-梁平海槽控制着川北地区飞仙关组台缘鲕滩的分布。在地震剖面上,东侧边界为断点、西侧为上超点;在沉积岩石学方面,发育代表盆地相的薄层泥灰岩和代表斜坡相的碎屑流沉积;最早沉积的台缘鲕滩位于江油-梓潼-南充- 邻水-垫江一线;飞... 开江-梁平海槽控制着川北地区飞仙关组台缘鲕滩的分布。在地震剖面上,东侧边界为断点、西侧为上超点;在沉积岩石学方面,发育代表盆地相的薄层泥灰岩和代表斜坡相的碎屑流沉积;最早沉积的台缘鲕滩位于江油-梓潼-南充- 邻水-垫江一线;飞仙关组在海槽西侧沉积厚度大于600 m、东侧大干500 m的区域为盆地相沉积。综合多方面的资料, 基本确定开江-梁平海槽的边界:西侧大致为青林1井-白龙1井-思1井-龙会1井一线;东侧为天东10井-川岳83 井-川涪82井一线。海槽东侧边界由断裂形成,随海槽的关闭,其边界位置相对变化较小;海槽西侧边界由斜坡形成,随海槽的关闭,其边界位置逐渐变化。预测川北地区台缘鲕滩发育面积可达3×104km2。在海槽西侧,台缘鲕滩主要分布于江油、广元、梁平和邻水围成的区域内;在海槽东侧,台缘鲕滩主要发育于云阳、万县和通江两河口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槽 台缘鲕滩 边界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优质烃源岩 被引量:51
3
作者 夏茂龙 文龙 +3 位作者 王一刚 洪海涛 范毅 文应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4-662,共9页
通过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露头区野外观察测量和钻井区测井及岩心、岩屑分析,对大隆组烃源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隆组黑色泥质岩、腐泥岩TOC平均值为5.86%,最高可达24.31%,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大隆组暗色泥晶灰岩TOC平均值可达0... 通过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露头区野外观察测量和钻井区测井及岩心、岩屑分析,对大隆组烃源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隆组黑色泥质岩、腐泥岩TOC平均值为5.86%,最高可达24.31%,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大隆组暗色泥晶灰岩TOC平均值可达0.77%,也是很好的烃源岩;大隆组暗色硅质岩TOC平均值仅为0.13%,不具备生烃能力。由于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氯仿沥青"A"含量总体不高。大隆组烃源岩(S1+S2)值总体也比较低,平均值仅4.36 mg/g。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干酪根主要为Ⅱ1型,少量为Ⅱ2型。晚二叠世长兴组沉积期浮游类生物繁盛、大隆组沉积速率缓慢以及缺氧、安静的深水沉积环境是有机质富集、保存、形成优质烃源岩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槽 烃源岩 上二叠统 大隆组 腐泥岩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城口地区“海槽”西侧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礁滩特征与展布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5 位作者 刘满仓 武赛军 莫午零 金惠 沈珏红 郝翠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1-672,764,共13页
通过鄂西-城口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对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及台缘礁滩特征取得了新认识:①长兴组-飞仙关组为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东向西依次发育盆地相、斜坡相、台缘礁滩相、开阔台地相、... 通过鄂西-城口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对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及台缘礁滩特征取得了新认识:①长兴组-飞仙关组为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东向西依次发育盆地相、斜坡相、台缘礁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②发育一条长兴期-飞仙关期的台缘带,长兴期以台缘礁组合为主,飞仙关期以台缘鲕滩为主,礁滩分布连续、厚度较大且延伸范围较广;③长兴期台缘礁由礁基、礁核和礁盖组成,礁核主要为粘结礁和障积-骨架礁,礁基和礁盖主要为生屑砂屑滩,分布于万源蜂桶、宣汉盘龙洞、开县满月、奉探1井和见天坝一带,迁移特征不明显;④飞仙关期台缘滩以鲕粒白云岩和鲕粒灰岩为主,分布稳定、范围大,向盆地方向,台缘滩由飞二段逐渐迁移至飞四段,飞二段台缘滩主要分布于万源八台、开县满月、万州双河、寨沟湾和石宝寨一带,飞三段台缘滩向东迁移至宁厂一线,飞四段台缘滩迁移至孔家沟一线,飞二段台缘滩与长兴期台缘礁叠合,白云岩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槽西侧 台缘带 岩相古地理 礁滩 展布 长兴组 飞仙关组 鄂西-城口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发育对T_1f 鲕粒岩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63
5
作者 杨雨 文应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30-32,共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飞仙关期可划分为海槽、陆棚、台地 3个基本的沉积相带。开江—梁平海槽的发育对鲕粒岩的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台地的不断增生 ,海槽萎缩消亡 ,鲕粒岩分布在纵横向上呈有规律的变化。鲕粒岩分布区不断向海槽迁移 ...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飞仙关期可划分为海槽、陆棚、台地 3个基本的沉积相带。开江—梁平海槽的发育对鲕粒岩的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台地的不断增生 ,海槽萎缩消亡 ,鲕粒岩分布在纵横向上呈有规律的变化。鲕粒岩分布区不断向海槽迁移 ,发育层位从台地向海槽亦逐渐抬升。研究表明 ,在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分布有铁山—梁平、铁山坡—开县两个鲕粒岩发育厚区 ,鲕粒岩累计厚度大 ,横向分布较稳定 ,是寻找鲕滩气藏的有利地区 ,目前在铁山坡—开县地区已展示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勘探的大场面。海槽内部的宣汉、开江一带无鲕粒岩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 开江-梁平 海槽 飞仙关组 鲕粒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16
6
作者 方银霞 黎明碧 +1 位作者 金翔龙 李家彪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世界各处取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DSDP/ODP站位的地质构造特征等资料,讨论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在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东海冲绳海槽在地质构造上处在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带上,属于活动... 根据世界各处取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DSDP/ODP站位的地质构造特征等资料,讨论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在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东海冲绳海槽在地质构造上处在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带上,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一个半深海弧后盆地.因此参照活动大陆边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综合分析了东海冲绳海槽的大地构造、地质特征及温压条件,认为东海冲绳海槽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并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值得作进一步的勘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天然气水合物 形成条件 形成机制 地质构造 温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海槽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常茂 钟广见 金华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6-10,163,共5页
西沙海槽盆地位于琼东南盆地东部,是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该盆地古近系发育有始新统、渐新统两套主要地层层序。始新统主要发育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杂乱反射地震相以及前积地震相,渐新统主要发育一套平行-亚平行反射... 西沙海槽盆地位于琼东南盆地东部,是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该盆地古近系发育有始新统、渐新统两套主要地层层序。始新统主要发育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杂乱反射地震相以及前积地震相,渐新统主要发育一套平行-亚平行反射地震相。利用地震资料对西沙海槽盆地的地层砂岩百分含量(Ps)进行了计算,结合地震相分布特点以及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对该盆地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沙海槽盆地始新世为陆相湖盆沉积体系,神狐隆起区以及西沙隆起区成为始新统主要物源区;渐新世主要接受滨、浅海相沉积,主要物源区为北部的神狐隆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槽盆地 北部 地震相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火山岩同位素特征及铀系组分法测年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朋 李安春 +1 位作者 付永涛 肖尚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8,共5页
借助多种分析方法,对采自冲绳海槽北段和中段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及铀系组分法年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此地区的海槽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岩石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槽晚更新世(大约10万年)以... 借助多种分析方法,对采自冲绳海槽北段和中段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及铀系组分法年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此地区的海槽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岩石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槽晚更新世(大约10万年)以来有一期广泛的酸性火山喷发活动;(2)受板块俯冲的控制,此期火山活动年龄按照与琉球岛弧距离的由近到远而由新到老;(3)海槽北、中段岩浆演化过程相似,其下很可能存在有巨大的、统一的岩浆房,但与海槽南段岩浆作用差异明显,岩浆物质很可能来源于PREMA地幔源区;(4)此地区的黑色浮岩为钙碱性系列流纹岩,岩石化学组成与海槽产出的白色浮岩相似,形成年代为17.7±2.1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火山岩 Sr—Nd同位素比值 岩浆演化 铀系组分法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新生代构造演化讨论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金海 唐建 王舜杰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冲绳海槽新生代以来的岩石圈的构造演化,提出了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东缘的独具地质风格的构造单元,一个俯冲型弧后盆地;琉球岛屿是欧亚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不是火山岛屿,而吐噶喇火山带则是火山岛弧,钓鱼岛隆褶带是残留火...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冲绳海槽新生代以来的岩石圈的构造演化,提出了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东缘的独具地质风格的构造单元,一个俯冲型弧后盆地;琉球岛屿是欧亚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不是火山岛屿,而吐噶喇火山带则是火山岛弧,钓鱼岛隆褶带是残留火山弧;冲绳海槽的北段形成早、为被动拉张,而南段形成晚、为主动拉张;冲绳海槽未形成洋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欧亚板块 俯冲型弧后翁地 拉张 火山岛弧 石油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南海海槽东部天然气水合物产出与富集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克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1-837,864,共8页
根据日本南海海槽东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与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背景与赋存特征。南海海槽区作为构造活动强烈的会聚式大陆边缘,大型增生楔与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富含重力流沉积物。特别是该海... 根据日本南海海槽东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与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背景与赋存特征。南海海槽区作为构造活动强烈的会聚式大陆边缘,大型增生楔与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富含重力流沉积物。特别是该海槽北部向陆斜坡水深2000 m以浅海域,发育一系列弧前盆地,盆地内第四系未固结沉积物广泛分布,沉积速率较高,为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水合物钻探取心分析揭示,南海海槽东部天然气水合物为Ⅰ型结构,水合物分解气中甲烷组分占比普遍高达99.9%以上,甲烷碳同位素分析显示为典型的生物成因气。水合物主要以孔隙填充型产出,优先选择在富砂层中富集,富砂层段水合物饱和度一般为50%~60%,可高达80%~90%,泥质层中水合物饱和度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发育背景 赋存特征 富集区 海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岭海槽晚石炭世三里峡生物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庆来 谢康和 曾国熙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90-95,共6页
秦岭东段陕西旬阳三里峡生物礁是一个发育较好的近南北向展布的石炭纪堤礁.该生物礁的造礁功能比较复杂,在礁的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造礁作用方式.礁体内生物相对单调,主要为有孔虫、藻类、腕足类及介形类等,它们组成Dasycl... 秦岭东段陕西旬阳三里峡生物礁是一个发育较好的近南北向展布的石炭纪堤礁.该生物礁的造礁功能比较复杂,在礁的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造礁作用方式.礁体内生物相对单调,主要为有孔虫、藻类、腕足类及介形类等,它们组成Dasycladaceae-Cynophyta群落及Foraminifera-Cyanophyta群落.在礁的形成过程中有4个方向的演化序列,它们构成礁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生物定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海槽 晚石炭世 生物礁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海槽晚更新世冰期以来原地微生物成因水合物储库的变化
12
作者 刘杰 孙美静 +1 位作者 杨睿 邬黛黛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利用基于热力学理论的CSMHYD程序,计算现今及晚更新世冰期琼东南盆地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讨论晚更新世冰期以来海平面、底水温度和沉积速率变化对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储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水深超过... 利用基于热力学理论的CSMHYD程序,计算现今及晚更新世冰期琼东南盆地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讨论晚更新世冰期以来海平面、底水温度和沉积速率变化对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储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水深超过600m的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温压条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最大厚度约300m,位于研究区的中东部和东南部。②晚更新世冰期以来,底水温度的升高抵消了海平面上升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区冰期和间冰期旋回中沉积速率发生显著变化,沉积速率大的区域,原地微生物成因天然气水合物的浓度也相应较大;导致冰期-间冰期旋回过程中原地微生物成因水合物储库变化的关键因素是甲烷供给及沉积速率,而不是温压条件的变化。③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现今的储库比晚更新世冰期的减少了0.78×10^12m^3的甲烷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厚度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 晚更新世冰期 西沙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冲绳海槽和欧亚板块附加体二维构造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及其构造意义初探
13
作者 卢汉堤 黄俭惠 +1 位作者 林大五郎 木村政昭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日本冲绳海槽和欧亚大陆板块附加体二维构造应力场,并根据库仑-摩尔准则讨论了有限元模型中断裂构造发育与变形,定量化地研究了大陆岩石圈的扩张作用以及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对大陆板块边缘构造应力场及其变形... 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日本冲绳海槽和欧亚大陆板块附加体二维构造应力场,并根据库仑-摩尔准则讨论了有限元模型中断裂构造发育与变形,定量化地研究了大陆岩石圈的扩张作用以及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对大陆板块边缘构造应力场及其变形作用的影响。数学模拟的结果表明,大陆地壳底部的扩张作用使得冲绳海槽内发育正断层,从而导致冲绳海槽这一弧后盆地的形成。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引起欧亚板块附加体中形成逆掩断层。有限单元模拟实验结果与研究区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欧亚板块附加体 构造应力场 有限元方法 扩张作用 俯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及礁滩发育模式——以川东城口—鄂西海槽边缘带长兴组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庆民 胡忠贵 +4 位作者 蔡家兰 李世临 苏楠 左洺滔 秦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50,共8页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相带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分析层序地层与同位素组成的响应特征及礁滩发育模式,可为该区礁滩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通过对城口—鄂西海槽边缘带典型露头剖面观察及层序地层分析,结合长兴组碳同位...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相带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分析层序地层与同位素组成的响应特征及礁滩发育模式,可为该区礁滩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通过对城口—鄂西海槽边缘带典型露头剖面观察及层序地层分析,结合长兴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对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及同一区域内礁滩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将长兴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四级层序,层序格架内碳同位素与海平面升降变化具有良好响应关系。不同沉积相带其礁滩发育模式具有明显差异,迎风一侧的盘龙洞剖面处于最高能台缘相带,礁滩最为发育,云化作用明显,储层发育;背风一侧、同属于台缘带的羊鼓洞剖面,礁滩发育次之,云化作用较弱;而处于开阔台地的渡口剖面,只发育台内颗粒滩沉积,储层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 层序地层 同位素地球化学 长兴组 上二叠统 城口-鄂西海槽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南部7000cal.yr BP以来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的重建
15
作者 何晋娜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对冲绳海槽南部MD05-2908孔中的硅藻进行鉴定分析,利用已有的西太平洋现代硅藻-环境变量数据库构造硅藻-温度转换函数,由硅藻-温度转换函数重建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结果表明:7000~4700cal.yr BP期间冬季海水表层温度较低,4700cal.y... 通过对冲绳海槽南部MD05-2908孔中的硅藻进行鉴定分析,利用已有的西太平洋现代硅藻-环境变量数据库构造硅藻-温度转换函数,由硅藻-温度转换函数重建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结果表明:7000~4700cal.yr BP期间冬季海水表层温度较低,4700cal.yr BP之后冬季海水表层温度波动上升。具体变化过程可分为2个寒冷阶段(6800~4700cal.yr BP和3800~1600cal.yr BP)和2个温暖阶段(4700~3800cal.yr BP和1600~0cal.yr BP)呈现冷、暖交替的特点。最后,与相关孔的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南部 硅藻-温度转换函数 冬季水表层温度(SST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现代张裂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文达 张异彪 施健 《海洋石油》 CAS 2004年第4期15-20,共6页
冲绳海槽自中新世末以来历经了四个强烈拉张的演化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资料显示 ,海槽中的现代拉张作用仍在进行 ,表现在海槽轴部快速沉降形成的地堑槽 ,对称分布的张性断裂 ,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以来的岩浆活动 ,从老至新排列的磁异常条带... 冲绳海槽自中新世末以来历经了四个强烈拉张的演化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资料显示 ,海槽中的现代拉张作用仍在进行 ,表现在海槽轴部快速沉降形成的地堑槽 ,对称分布的张性断裂 ,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以来的岩浆活动 ,从老至新排列的磁异常条带以及高地热流、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充分表明了冲绳海槽的现代扩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特征研究 拉张 张性断裂 磁异常 晚更新世 地球物理 对称分布 排列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被引量:120
17
作者 王一刚 洪海涛 +2 位作者 夏茂龙 范毅 文应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缘礁集中发育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三叠纪飞仙关期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区鲕粒滩发育,是大中型气藏孔隙性鲕粒云岩、鲕粒灰岩储层发育有利相区。在"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边缘富气带是边缘礁、滩巨厚优质储层发育有利区"重要勘探思路的指导下,自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发现后,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区又相继发现了罗家寨、铁山坡、滚子坪、普光等大中型气藏,近期在仪陇、苍溪地区礁、滩气藏的勘探也先后获得突破性进展,一个绵延600km,范围近1×104km2的环海槽礁、滩气藏富气带已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沿该带已发现了8个长兴组边缘礁气藏和13个飞仙关组鲕粒滩气藏,获天然气储量近1×1012m3,其中最大的气藏目前探明储量达到3560×108m3。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环海槽礁、滩富气带的勘探将会有更大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三叠纪 海槽 碳酸盐岩 生物礁油气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开江-梁平海槽及勘探有利相带地震预测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延充 杨爱国 +2 位作者 梅燕 邓清华 陈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30,共3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的预测工作,在20世纪80~90年代主要以地质研究为主,研究初期常有生物礁目标井打不到生物礁,而非目标井又时而钻遇生物礁的现象。近年来,结合地质、钻测井资料,利用区域大剖面地震相预测技术,建立了一套识...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的预测工作,在20世纪80~90年代主要以地质研究为主,研究初期常有生物礁目标井打不到生物礁,而非目标井又时而钻遇生物礁的现象。近年来,结合地质、钻测井资料,利用区域大剖面地震相预测技术,建立了一套识别晚二叠世末期台地—海槽沉积相带的方法,首次分别在川北、川中及川东地区地震大剖面发现了台地—海槽地震相形迹。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地区生物岩隆(礁、滩)有利相带进行了重点识别,总结了台地边缘生物岩隆的地震相预测方法,并编制了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末期泛开江—梁平海槽古地貌及沉积相预测图,表明环海槽周缘生物岩隆具有延伸远、勘探潜力大的基本态势。通过川东五百梯、川中LG等区块的钻井表明,所应用的技术是预测二叠系碳酸盐岩礁、滩有利区带及勘探部署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台地 海槽 地震相 沉积相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层拉张模式研究冲绳海槽的拉张史 被引量:4
19
作者 江兴歌 朱建辉 蒋洪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8-404,共7页
本文根据冲绳海槽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利用双层拉张模式计算了冲绳海槽形成过程中的两次拉张在岩石圈厚度、地壳厚度、地表热流值、构造沉降和热沉降以及地温场方面的反映。讨论了各类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估算了各类参数对计算结果的... 本文根据冲绳海槽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利用双层拉张模式计算了冲绳海槽形成过程中的两次拉张在岩石圈厚度、地壳厚度、地表热流值、构造沉降和热沉降以及地温场方面的反映。讨论了各类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估算了各类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的结果为认识冲绳海槽拉张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拉张模式 拉张史 冲绳海槽 油气藏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坡—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初探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文达 陆文才 《海洋石油》 CAS 2000年第4期23-28,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形成的烃类资源 ,富存于陆坡、深海及极地永冻土层中。本文根据我局在冲绳海槽区的二维地震剖面研究 ,发现东海陆坡—冲绳海槽区具有天然气水合物的较好远景。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陆坡-冲绳海槽 勘探 沉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