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明威研究视角的演进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子砚 刘国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97,共6页
作为一代文学宗师,海明威百余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其创作思想和文学风格的学术研究热度经久不衰。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海明威研究的历程,人物形象塑造、文体创新和生态批评是海明威研究的三个主要视角。在这三个视角的研究中... 作为一代文学宗师,海明威百余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其创作思想和文学风格的学术研究热度经久不衰。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海明威研究的历程,人物形象塑造、文体创新和生态批评是海明威研究的三个主要视角。在这三个视角的研究中,中外学者基本上持先否定后肯定的批评态势。海明威批评发展史表明,文学批评同文学创作一样,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价值具有时代性。鉴于此,海明威研究,无论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结论正确与否都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研究 人物形象塑造 文体风格 生态批评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明威与他的“硬汉子”形象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仙梅 孔凤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3-34,共2页
海明威是典型的“硬汉子”,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都是一个个硬汉子,在重压之下都表现出一种优雅风度。海明威所塑造的不同阶段的硬汉形象,都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所以海明威的作品的创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方法。他所描写的一系列... 海明威是典型的“硬汉子”,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都是一个个硬汉子,在重压之下都表现出一种优雅风度。海明威所塑造的不同阶段的硬汉形象,都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所以海明威的作品的创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方法。他所描写的一系列的硬汉形象,为现代人树立了榜样,对他们战胜困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研究 硬汉形象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明威笔下的“死亡”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9-34,共6页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曾经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准备”,“死亡”作为“生存”所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地为人类所认知,而文学作品则成了人类自身最可贵的创伤与死亡的经历的记载。在众多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良...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曾经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准备”,“死亡”作为“生存”所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地为人类所认知,而文学作品则成了人类自身最可贵的创伤与死亡的经历的记载。在众多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良知的作家、艺术家里,海明威以他独特而冷峻的目光选择了“死亡”作为惯常表现的题材,并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引入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把“死”与“生”相对照,写作了人生存的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为生存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及接受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文化意蕴 主人公 战争 《永别了 武器》 海明威研究 生命意识 死亡的艺术 评论家 死亡的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明威——中美文化交往的热点
4
作者 杨仁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1929年,一部反映经历世界大战打击的西方青年的苦闷和失落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震动了世界文坛,作者成了美国划时代的作家。他,就是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欧尼斯特·海明威。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美国作家之一。从三十年... 1929年,一部反映经历世界大战打击的西方青年的苦闷和失落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震动了世界文坛,作者成了美国划时代的作家。他,就是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欧尼斯特·海明威。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美国作家之一。从三十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在中国的声誉有增无减。他的作品大部分已陆续译成中文。他成了中美文化交往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研究 美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短篇小说 三十年代 美国作家 长篇小说 世界文坛 主要作品 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与海明威
5
作者 江宜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S1期82-93,105,共13页
美国评论家认为“可以肯定,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没有任何人象尼克那么重要,也没有任何人物能更持久地抓住海明威读者的想象”,“尼克不仅在海明威的人物中,而且在美国文学中都是很特别的。”尼克·亚当斯在海明威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美国评论家认为“可以肯定,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没有任何人象尼克那么重要,也没有任何人物能更持久地抓住海明威读者的想象”,“尼克不仅在海明威的人物中,而且在美国文学中都是很特别的。”尼克·亚当斯在海明威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1925)(以下简称《时代》)中首次出现时,美国作家D·H·劳伦斯就指出:这部短篇集实际上是一部“不连续的长篇小说”,“它在塑造一个人和他的全部历史,对于这个人,我们不需要再知道什么”,这个人就是尼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短篇小说 性意识 海明威研究 自我意识 印第安人 妻子 社会意识 拳击家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实与象征──试评《老人与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锡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9-65,共7页
关键词 《老人与海》 海明威研究 象征 内涵义 “比” 自由度 “兴” 小说 文学作品 后期印象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写作技巧窥探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修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60-64,19,共6页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弗》)和《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乞》)是海明威根据在非洲打猎时的经历写成的两篇著名短篇小说。海明威自己也曾经认为《乞》是他艺术技巧上写得最成功的短篇。如果说《乞》
关键词 海明威研究 幸福生活 威尔逊 弗朗西斯 写作技巧 短篇小说 艺术技巧 杜松子酒 丈夫 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
8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15-115,共1页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具有70多年历史,海内外影响较大。著名学者林语堂、洪深、周辩明、李庆云、余坤珊等教授曾在该系何发。该专业于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系文革后(1981年)首批恢复招...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具有70多年历史,海内外影响较大。著名学者林语堂、洪深、周辩明、李庆云、余坤珊等教授曾在该系何发。该专业于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系文革后(1981年)首批恢复招生的硕士,Q、。已故的林疑今、除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言 文学博士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 海明威研究 美国小说 英美文学 世界文学 黑色幽默作家 艺术特色 现代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先锋
9
作者 沈东子 《出版广角》 1997年第6期44-44,共1页
时下的评论家们喜欢把那些表达方式较为新颖独特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先锋文学作品,认为先锋文学的最大特征,莫过于其变换无常的视角和技巧,而且技巧愈是标新立异,则作品就愈具有先锋性。如今这样的作品已不鲜见,从模仿马尔克斯、博尔赫斯... 时下的评论家们喜欢把那些表达方式较为新颖独特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先锋文学作品,认为先锋文学的最大特征,莫过于其变换无常的视角和技巧,而且技巧愈是标新立异,则作品就愈具有先锋性。如今这样的作品已不鲜见,从模仿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福克纳.到套用乔伊斯、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各种风格的作品都不时见诸于报端,甚或成书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性 米兰·昆德拉 卡夫卡 先锋文学 文学作品 博尔赫斯 海明威研究 福克纳 技巧 马尔克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