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北大巴山东部蚤类区系组成及垂直分布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刘井元
余品红
吴厚永
-
机构
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传染病防治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3-825,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67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ABA138)
+1 种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2AA301C43)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NX200427)
-
文摘
采用常规与沿雪线调查方法,对大巴山东部具代表性的7个不同海拔梯度及6个不同生境类型,连续进行了11年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获得的8科28属51种9974只蚤类中,有25种隶属于古北界,占49.02%,21种属于东洋界,占41.18%,5种广布,占9.80%;经个体数量区系处理,古北和东洋两界蚤类区系数量(37.97%,50.30%)并不完全与物种区系相吻合,但东洋蚤类区系数量与古北物种区系相当;2)大巴山东部蚤类垂直分布的区系特点是,1500m以下东洋成分占绝对优势,1600~2300m古北成分达44.82%~56.41%,但个体区系数量却在33.47%~60.16%之间,物种区系成分与数量区系分布并不完全一致;一些东洋界特有指示性质的巴山盲鼠蚤和它的寄主猪尾鼠,仍可分布到这一地带;当海拔上升到2600m,古北成分已稳定达55.00%,此地带已不见东洋界特有指示性质的巴山盲鼠蚤和它的寄主猪尾鼠的踪迹,当海拔上升到2800~2980m,古北成分和个体数量分别已达65.00%和89.51%;3)在大巴山东部51种蚤类中,有24种在秦岭有分布,占秦岭已知34种的70.58%,两座山系古北成分也相当,分别为49.02%及52.94%。最后按区系、宿主动物、植被带谱和地理状况相近原则,对张金桐等(1989)对秦岭南坡的蚤类海拔高度划线1000~2000m进行修订,并上移至2600m左右地带,修订后的划线,其具体位置及走向大体与暗针叶林的下限保持一致。此线以上,无论蚤种或是数量都以古北界成分为主,低于此线,古北、东洋成分和一些特有指示性质的种类相互渗透。
-
关键词
蚤类
区系组成
垂直分布
古北界
东洋界
海拔高度划线
大巴山东部
-
Keywords
Fleas
faunal composition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laearctic region
Oriental region
altitude lineation
eastern part of Daba Mountains
-
分类号
Q969.47
[生物学—昆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