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基底晚古生代adakite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章凤奇 陈汉林 +3 位作者 曹瑞成 蒙启安 朱德丰 王志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3-641,共9页
海拉尔盆地的前中生代基底隶属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兴蒙造山带。在盆地基底地层中发现了具有adakite成分特征的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和闪长玢岩。这些火成岩与晚古生代沉积地层交互或伴生,共同构成晚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基底。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海拉尔盆地的前中生代基底隶属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兴蒙造山带。在盆地基底地层中发现了具有adakite成分特征的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和闪长玢岩。这些火成岩与晚古生代沉积地层交互或伴生,共同构成晚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基底。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火成岩基本上属于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岩石系列,具有高SiO_2和Al_2O_3含量,高Sr、Sr/Y和La/Yb值,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Y和高场强元素(HFSE),Eu表现弱的负异常或轻微的正异常,相容元素Mg、Cr和Ni含量低,这些特征与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成因的adakite非常相似,而明显不同于典型的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adakite。样品的(^(87)Sr/^(86)Sr)_i值基本一致,为0.7041,(^(143)Nd/^(144)Nd)_i值为0.51243~0.51247,ε_(Nd)(t)为正值(+3.7~+4.5),显示其岩浆源区可能源于弱亏损地幔,或亏损地幔受到地壳物质混染。本文认为海拉尔地区晚古生代adakite型岩浆很可能是由当时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度或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这些adakite岩石的出现反映了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受到了古亚洲洋的俯中消减引起的强烈的地幔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并由此导致地壳垂向上显著的增生加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基底 晚古生代 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地壳垂向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