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归科学家的学术表现——基于12.7万名美国返华科学家大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刘进 于宜田 尹璐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7,共13页
研究探讨了2000年至2023年间华人科学家从美国回流至中国内地的规律及对其学术表现的影响。基于综合发表数据库中回流中国的12.7万名华人科学家的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其回流前后学术表现的变化,包括发表量、引用次数和期刊影... 研究探讨了2000年至2023年间华人科学家从美国回流至中国内地的规律及对其学术表现的影响。基于综合发表数据库中回流中国的12.7万名华人科学家的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其回流前后学术表现的变化,包括发表量、引用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年来回流科学家的发表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尤其在期刊影响因子上。虽然不同学科、青年科学家、高产出科学家的学术表现具有明显差异,但回流后整体学术表现均有所改善。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科研环境的优化,回流科学家的学术表现逐步稳定,可弥补流动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建议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使国家、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本人均能从回流中获得更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科学家 人才流动 学术表现 简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帽子”下的资本转换与再生产--中国海归科学家适应融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梁帅 李正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0,共6页
“人才帽子”成为影响海归学者归国决策、科学研究、适应融合、生活安居的重要因素,全面理解“人才帽子”对于海归学者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更好理解海归人才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人才政策针对性。基于布迪厄的场域和资本理论,以山东省海归... “人才帽子”成为影响海归学者归国决策、科学研究、适应融合、生活安居的重要因素,全面理解“人才帽子”对于海归学者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更好理解海归人才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人才政策针对性。基于布迪厄的场域和资本理论,以山东省海归科技人才为访谈对象,从微观动态过程视角对比分析有无“人才帽子”的海归科学家回国后的资本转换策略差异。研究发现,身份认同缺失、社会关系断裂和科研生产资料不足是海归科学家面临三大问题,回国后的适应融入主要表现为改革扩张、合作依附和边缘坚守三种资本转换和生产策略。并且,有无“人才帽子”的海归学者在资本转化策略和再生产路径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转换 海归科学家 人才帽子 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