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热液系统氨基酸合成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春跃 沈燕方 +3 位作者 叶树明 蒋凯 杨俊毅 潘勤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100,F0003,共6页
关键词 海底热液系统 氨基酸 地球生命起源 合成 食物来源 海底黑烟囱 深海环境 海底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通—爪哇海台基底的性质和马努斯海盆的海底热液系统
2
作者 И.А.Басов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11期31-31,34,共2页
关键词 海台基底 火山隆起 海底热液系统 海洋被动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热液烟囱体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骈泽宇 宿蕾 +2 位作者 张燕 王鹏 李江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2,共11页
海底热液喷口是地球内部与海洋之间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通道,其地质背景决定了喷出流体的化学成分。热液烟囱体是海底热液喷口的典型结构与生态单元,栖息着类型多样且生理功能各异的微生物类群。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高温热液与低温海水... 海底热液喷口是地球内部与海洋之间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通道,其地质背景决定了喷出流体的化学成分。热液烟囱体是海底热液喷口的典型结构与生态单元,栖息着类型多样且生理功能各异的微生物类群。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高温热液与低温海水之间的化学不平衡或通过各种硫化物矿物风化蚀变获取维持自身代谢所必须的能量,并根据陡峭的温度、pH、Eh和还原化合物浓度的环境梯度,选择性地分布在烟囱体的各种生态位中。基于高通量测序和组分分析发现,烟囱体中微生物生命过程中涉及到的营养代谢类型包含硫氧化、硫还原、甲烷氧化、产甲烷、氢营养、铁氧化、硝化及反硝化等多种代谢方式,暗示了它们在全球元素循环中的潜在作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在全球范围内热液烟囱体中栖息的微生物群系及其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热液微生物的生存策略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以及热液微生物参与的地球化学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液系统 烟囱体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镁铁岩型海底热液成矿系统中Au的矿化——以卡尔斯伯格脊天休热液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铭 王叶剑 +3 位作者 韩喜球 邱中炎 刘吉强 李洪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3-174,共2页
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SMS)富含Au等战略性矿产,是海底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Fuchs et al.,2019)。传统观点认为,富Au型SMS矿床可赋存于现代海底各种构造环境中,但高品位的Au通常与岛弧、不成熟的弧后环境有关,大洋中脊形成的块状硫化... 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SMS)富含Au等战略性矿产,是海底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Fuchs et al.,2019)。传统观点认为,富Au型SMS矿床可赋存于现代海底各种构造环境中,但高品位的Au通常与岛弧、不成熟的弧后环境有关,大洋中脊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往往是贫Au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液系统 超镁铁岩 块状硫化物 Au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体微生物风化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治雷 窦振亚 +3 位作者 黄威 崔汝勇 黄鑫 何拥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与现代海底热液系统所伴生的金属硫化矿床是人类未来矿产资源的可靠储备。热液硫化物矿体形成后,在相对漫长的后期改造过程中,金属硫化物成为深海微生物群落可靠而稳定的能量来源,并遭受着微生物的风化蚀变作用。而这种微生物与矿物之... 与现代海底热液系统所伴生的金属硫化矿床是人类未来矿产资源的可靠储备。热液硫化物矿体形成后,在相对漫长的后期改造过程中,金属硫化物成为深海微生物群落可靠而稳定的能量来源,并遭受着微生物的风化蚀变作用。而这种微生物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简述了现代海底硫化物堆积体的微生物风化过程研究现状,从当前现存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展望了未来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矿体尺度上微生物因素对风化作用的贡献程度及矿物蚀变次序、细胞尺度上的微观成矿机理、氧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及同位素分馏规律,以及涉及到蚀变作用中的微生物种属与有机生物标志物的特征等几个方面,以期加深人们对深海热液环境中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时,为陆地环境中类似矿体的演化规律的研究提供现代视角上的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液系统 金属硫化物矿体 微生物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的热液系统及其岩浆环境研究
6
作者 曾志刚 张玉祥 +5 位作者 陈祖兴 李晓辉 齐海燕 王晓媛 陈帅 殷学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4,共13页
研究海底热液系统及其岩浆环境,可为了解西太平洋流固界面跨圈层物质与热交换过程,揭示板块俯冲过程的岩浆活动和资源环境效应提供研究支撑。为此,研究了冲绳海槽热液活动的岩浆环境、马努斯海盆的热液柱以及弧后盆地和洋中脊背景下的... 研究海底热液系统及其岩浆环境,可为了解西太平洋流固界面跨圈层物质与热交换过程,揭示板块俯冲过程的岩浆活动和资源环境效应提供研究支撑。为此,研究了冲绳海槽热液活动的岩浆环境、马努斯海盆的热液柱以及弧后盆地和洋中脊背景下的硫化物与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对冲绳海槽热液区附近玄武岩、安山岩、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其基性岩浆包体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分析,对马努斯海盆PACMANUS和Desmos热液区的热液柱及海水进行了测量,在海底热液区岩浆混合过程及时间尺度、透视冲绳海槽深部岩浆房及岩浆演化过程和岩浆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研究方面获新进展,揭示了俯冲蛇纹岩对琉球构造带南部岩浆活动的影响,论证了熔体包裹体对弧后盆地岩浆演化的指示,获得了冲绳海槽玄武质岩浆来源新证据,揭示了弧后盆地与洋中脊硫化物和玄武岩中铁、铜、锌的来源及其同位素在硫化物形成和岩浆活动过程中的分馏情况,明确了热液柱的物理、化学空间结构与物质组成特征,以及热液柱的扩散受深度和底流流速的影响,且热液柱扩散过程中溶解铁浓度异常比溶解锰的维持时间更长。未来,发展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和挥发份测试技术,进一步了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环境下热液活动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将有助于海底热液系统及其成矿过程研究获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液系统 岩浆作用 深海 弧后盆地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热生物圈——IODP331航次
7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4,共1页
对不同构造和地质背景下的海底热液系统已进行了大量跨学科的调查研究,深海热液喷口(被称作"热液喷口下生物圈")发现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但这些微生物的运动和新陈代谢作用至今未被验证。
关键词 生物圈 微生物群落 航次 深部 海底热液系统 喷口 地质背景 代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太古代公园”计划进展
8
作者 T Urabe A maruyama +1 位作者 K Marumo 刘传联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洋中脊 生物群 地壳流体 海底热液系统 日本 太古代 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