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热液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不仅可以示踪其来源,也记录了流体及其沉淀过程。本文分析了全球海底热液硫化物的金属(铅、铼、锇、铁、铜、锌)、非金属(硫)及其流体包裹体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 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不仅可以示踪其来源,也记录了流体及其沉淀过程。本文分析了全球海底热液硫化物的金属(铅、铼、锇、铁、铜、锌)、非金属(硫)及其流体包裹体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热液硫化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与锇、铁同位素组成之间,铁同位素组成与铅和氦同位素组成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其锇同位素组成与铁同位素组成之间,氙同位素组成与铅、锇同位素组成之间,则存在正相关性。在岩浆去气注入流体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具δ^(34)S_(VCDT)值较低(约0‰),^(3)He/^(4)He(>8 Ra)、^(40)Ar/^(36)Ar(>300)和^(129)Xe/^(132)Xe(>0.99)值较高的特点。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阶段,随着岩石中含铅矿物的不断溶解,即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程度的增加,流体中沉淀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铅质量分数增加,伴随^(206)Pb/^(204)Pb值轻微的减小。在流体-海水混合阶段,海水影响的加剧可使硫化物中的锇质量分数(约0×10^(-9))急剧降低,δ^(57)Fe值(<—1.6‰)、187 Os/188 Os值(>1)明显增大;随着流体-海水混合作用的增强,硫化物中黄铁矿的δ^(34)S_(VCDT)值将随着其流体包裹体中^(3)He/^(4)He、^(40)Ar/^(36)Ar、^(129)Xe/^(132)Xe值轻微降低而升高,而其^(3)He/^(4)He值随着其^(130)Xe/^(132)Xe值的降低而降低。以上表明,通过综合分析海底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和其质量分数,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岩浆去气、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流体-海水混合对海底热液循环的影响,进而了解硫化物沉淀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流体-海水混合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 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 海底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戴宝章 赵葵东 蒋少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6-254,共9页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及对其分布特征和成矿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大进展。对现代海底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对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认识。有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1)深部热液对流...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及对其分布特征和成矿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大进展。对现代海底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对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认识。有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1)深部热液对流循环系统是块状硫化物成矿的核心,对流循环模式有简单的热液对流模式和双扩散对流模式。(2)块状硫化物矿床集中分布在大洋中张裂性活动板块边界,与大地构造活动紧密联系。(3)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均有多源性,在强调海水循环淋滤的同时,通过应用新的方法技术,岩浆来源物质(流体及成矿金属等)对一些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的直接贡献得到初步确认。(4)在高温热液活动区及金属硫化物沉积中发现大量生命活动和生物群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海底活动 成矿物质 大洋 方法技术 海洋地质学 大地构造 研究进展 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的成矿物源: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8
3
作者 曾志刚 秦蕴珊 翟世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8-430,共3页
关键词 海底活动 成矿物源 成矿 时空演化 同位素地球化学 构造活动 岩浆 金属硫化物 研究 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分布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景春雷 郑彦鹏 +1 位作者 刘保华 崔迎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4,共8页
基于最新公布的全球热液矿点数据讨论了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形成的构造环境,探讨了深部岩浆活动、断裂构造以及沉积物盖层等控矿因素对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矿体成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点主要分布于离散型... 基于最新公布的全球热液矿点数据讨论了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形成的构造环境,探讨了深部岩浆活动、断裂构造以及沉积物盖层等控矿因素对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矿体成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点主要分布于离散型板块边界和汇聚型板块边界;深部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是洋中脊热液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快、慢扩张洋中脊环境深部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的差异导致在海底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对认识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分布与成矿规律、以及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 控矿因素 断裂构造 深部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玉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水沉积 变质改造 岩浆叠加 成矿机理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军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6期23-30,共8页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其中以洋中脊和弧后环境居多,这些矿床中有40多个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储量,其中...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其中以洋中脊和弧后环境居多,这些矿床中有40多个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储量,其中的10个在目前阶段是可以进行勘探和开采利用的。由于巨大的资源潜力,一些国际著名的矿业公司开始关注并投资于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商业性勘探与开发,并希望在5年内获得商业性效益。而在我国,对于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调查与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收集和整理世界各国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产出特征、矿物和元素组成等,分析了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并对我国的调查与勘探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成矿作用 矿床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热液块状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调查研究概况
7
作者 孔祥瑞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9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海底热液块状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调查现状、调查方法、地质特征、成因模式和经济前景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 海底调查 块状金属硫化物 黑烟囱 喷口 东太平洋海隆 大西洋中脊 边缘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卫宁北山二人山地区热液型多金属矿找矿多维异常方法的新尝试和效果
8
作者 汪栋刚 马学东 +5 位作者 马彦云 马风华 陆茂欣 向连格 何庆志 王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52-6663,共12页
宁夏卫宁北山二人山地区位于阿拉善微陆块南缘,是宁夏境内重要的热液成因多金属矿产成矿区之一。为服务该地区下一步在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多维异常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已知多金属矿(... 宁夏卫宁北山二人山地区位于阿拉善微陆块南缘,是宁夏境内重要的热液成因多金属矿产成矿区之一。为服务该地区下一步在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多维异常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已知多金属矿(化)体中,发育着以常量元素Na2O为主要特征的负异常体系、以S为代表的矿化剂元素异常体系、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等,证实了多维异常体系的存在,并进一步在多维异常体系理论的指导下圈定了研究区成矿条件和成矿潜力有利区域。研究成果是卫宁北山地区热液型多金属矿找矿优选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新尝试,对该区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矿致异常 多维异常体系 卫宁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5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梁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29,共2页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如果能够确定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这将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多金属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矿床 浅成低温 硫化 西段 成矿作用 金银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烟囱体的生长模式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长华 曾志刚 殷学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海底硫化物 生长模式 烟囱 现代 海底活动 现状 演化规律 矿床 矿产资源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海底热液硫化物中金银矿物的富集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琰 孙晓明 +3 位作者 吴仲玮 邓希光 戴瑛知 林志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27-3332,共6页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以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的3个硫化物样品的金银含量及其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ICP-AES测定金银含量,结果发现3个样品均有Au和Ag富集的现象。通过能谱-扫描电镜联...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以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的3个硫化物样品的金银含量及其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ICP-AES测定金银含量,结果发现3个样品均有Au和Ag富集的现象。通过能谱-扫描电镜联用(SEM/EDS),在三个样品中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矿物。其中S27-4中,主要以不规则粒状的银金矿和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或者晶粒之间,而S35-22中,则发现了大量的银矿物和部分银金矿。能谱分析表明银矿物中常伴随有一定量的卤族元素,推测以卤化银的形式存在,银金矿除了以粒间金赋存还可以呈乳滴状被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或者晶棱上,推测与黄铁矿表面缺陷有关。S35-17样品中银金矿是唯一被发现的矿物相,以包体金、吸附金和间隙金形式赋存。由于不同样品中,银金矿的摩尔比有所不同,指示形成环境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S27-4的成矿流体中,Ag主要以AgCl-2络合物迁移,Au经历了以AuCl-2络合物到AuHS0络合物为主的转变,指示了其温度从中高温到中低温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传导冷却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S35-22中金银矿物的形成也具有类似的富集机制,但S35-22中卤化银的形成显示了早期高温高氯度的流体环境。而黑烟囱样品S35-17中银金矿的形成则与热液流体与海水的混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硫化物 AU AG 富集机制 西南印度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海底块状硫化物的Os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志刚 翟世奎 杜安道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7-413,共7页
用碱熔法新测得Jade热液区 7件海底块状硫化物样品的锇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1 87 Os/1 86Os比值在 2 2 0 5— 6 462之间 ,均值为 4 31 4,高于地幔端员 ,而低于海洋沉积物和海水端员 ,表明该区块状硫化物中锇是深部来源锇与海水和 /或... 用碱熔法新测得Jade热液区 7件海底块状硫化物样品的锇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1 87 Os/1 86Os比值在 2 2 0 5— 6 462之间 ,均值为 4 31 4,高于地幔端员 ,而低于海洋沉积物和海水端员 ,表明该区块状硫化物中锇是深部来源锇与海水和 /或沉积物混合的产物。结合该区块状硫化物样品的REE、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进一步揭示出海水、长英质火山岩、沉积物和深部地幔源是形成Jade区块状硫化物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Jade 海底块状硫化物 锇含量 OS 锇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被引量:8
13
作者 别风雷 李胜荣 +1 位作者 侯增谦 孙岱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 ,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中脊 ,其产出构造背景为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地幔热点处。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特点 ...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 ,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中脊 ,其产出构造背景为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地幔热点处。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特点 ,对各地质环境中矿化的规律进行了对比 ,并对其形成机制等热点问题作了概述 ,详细介绍了矿床成因方面的新进展 ,着重阐述了海底多金属矿床的双扩散对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海底活动 大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体微生物风化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治雷 窦振亚 +3 位作者 黄威 崔汝勇 黄鑫 何拥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与现代海底热液系统所伴生的金属硫化矿床是人类未来矿产资源的可靠储备。热液硫化物矿体形成后,在相对漫长的后期改造过程中,金属硫化物成为深海微生物群落可靠而稳定的能量来源,并遭受着微生物的风化蚀变作用。而这种微生物与矿物之... 与现代海底热液系统所伴生的金属硫化矿床是人类未来矿产资源的可靠储备。热液硫化物矿体形成后,在相对漫长的后期改造过程中,金属硫化物成为深海微生物群落可靠而稳定的能量来源,并遭受着微生物的风化蚀变作用。而这种微生物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简述了现代海底硫化物堆积体的微生物风化过程研究现状,从当前现存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展望了未来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矿体尺度上微生物因素对风化作用的贡献程度及矿物蚀变次序、细胞尺度上的微观成矿机理、氧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及同位素分馏规律,以及涉及到蚀变作用中的微生物种属与有机生物标志物的特征等几个方面,以期加深人们对深海热液环境中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时,为陆地环境中类似矿体的演化规律的研究提供现代视角上的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系统 金属硫化物矿体 微生物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公衍芬 刘志杰 +1 位作者 杨文斌 姜丽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8期29-34,共6页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分布广泛,介绍了海底热液硫化物开采情况,阐述了目前硫化物矿区的申请和资源评价状况。综合研究表明,认识海底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提高对海底多金属矿集区的预测能力,可为我国在"区域"内的资源勘探提供...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分布广泛,介绍了海底热液硫化物开采情况,阐述了目前硫化物矿区的申请和资源评价状况。综合研究表明,认识海底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提高对海底多金属矿集区的预测能力,可为我国在"区域"内的资源勘探提供支撑。加强海底热水矿床的三维结构分析,开展圈矿与矿床储量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建立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地质模型,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硫化物 多金属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海隆热液活动及多金属硫化物资源潜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志刚 张维 +5 位作者 荣坤波 王晓媛 陈帅 崔路凯 江书龙 齐海燕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8-946,884,共9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在东太平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EPR)及其邻域的热液活动及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近12年来,通过对EPR 13°N和1°-2°S多金属硫化物、Fe-Si-Mn羟基氧化物、热液柱、含金属沉积物和玄武岩进行研... 本文综述了中国在东太平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EPR)及其邻域的热液活动及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近12年来,通过对EPR 13°N和1°-2°S多金属硫化物、Fe-Si-Mn羟基氧化物、热液柱、含金属沉积物和玄武岩进行研究,以及对EPR 13°N附近多金属硫化物资源潜力的初步分析。揭示了多金属硫化物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与元素、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热液柱颗粒物的快速沉淀导致了EPR 13°N附近Fe-Si-Mn羟基氧化物中REE含量较低和Mn含量偏高;指出了EPR 13°N附近可能存在新的热液活动区,并提出新的热液柱温度异常值计算方法;将EPR 13°N附近玄武岩中斜长石微斑晶和玄武质玻璃边缘的化学蚀变分别划分为5种和4种类型;初步论证EPR 1°-2°S附近的玄武岩是E-MORB和N-MORB两个源区的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且区内玄武岩中富集组分有可能来源于Galpagos扩张中心附近的热点源岩浆;提出根据多金属硫化物丘状堆积体或喷口群的形态进行储量估算,给出了EPR 13°N附近多金属硫化物堆积体储量的保守值(〉2000万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未来在东太平洋海隆进行调查研究的方向及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活动 多金属硫化物 资源潜力 东太平洋海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纹岩化对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硫化物成矿的影响:来自青藏高原德尔尼铜矿床的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华添 李江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成矿系统通常与洋底核杂岩构造有关,多发育大型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然而,受大洋调查取样手段的限制,超基性岩蛇纹岩化对成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德尔尼铜矿床是地质历史上该类矿床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其成... 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成矿系统通常与洋底核杂岩构造有关,多发育大型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然而,受大洋调查取样手段的限制,超基性岩蛇纹岩化对成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德尔尼铜矿床是地质历史上该类矿床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其成矿模式,以及大洋硫化物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德尔尼铜矿床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黄铁矿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值主要分布在-0.4‰~+6.3‰。结合前人研究发现,形成于深部网脉状、条带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负值,而经历表层喷流和破碎作用的块状和角砾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正值,二者呈对称分布,这主要是由于还原条件下岩浆排气产生的SO_2和H_2S动态平衡并逐渐沉淀S^(2-),表明蛇纹岩化提供的还原环境对热液系统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磁黄铁矿和矿床Ni的分布指示成矿物质中超基性岩的贡献较小,主要物质来源是洋中脊深部的基性岩浆,通过热液循环将物质运移至海底并喷流成矿。对比现今超基性岩赋矿的高温热液硫化物矿床,德尔尼铜矿床形成温度更低,代表了超基性岩赋矿热液硫化物中的中温端元,表明在距离拆离面一定距离(约2~4km)的位置也可能形成大型的热液硫化物矿床,这对于现今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尼铜矿床 硫同位素 超基性岩赋矿矿床 洋底核杂岩 海底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脊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区的预测与发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耀民 石学法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08-709,共2页
大西洋中脊属于慢速扩张洋中脊,最北端到达87°N,距离北极仅333km,最南端延伸到54°S的布韦岛,占到全球洋中脊总长度的40%。随着北大西洋TAG(26°N)热液区的发现及较大硫化物资源量的证实,大西洋慢速扩张脊成为全球海底热... 大西洋中脊属于慢速扩张洋中脊,最北端到达87°N,距离北极仅333km,最南端延伸到54°S的布韦岛,占到全球洋中脊总长度的40%。随着北大西洋TAG(26°N)热液区的发现及较大硫化物资源量的证实,大西洋慢速扩张脊成为全球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与研究的重点地区。俄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物 南大西洋 大西洋中脊 海底硫化物 北大西洋 黄铁矿 矿物组成 活动区 重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纳米矿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琰 孙晓明 +3 位作者 吴仲玮 邓希光 徐莉 梁业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66-667,共2页
现代海底"黑烟囱"及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一种正在形成的矿床,是研究热液成矿的"天然实验室",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也因此备受科研学者的青睐(Herzig&Hannington,1995)。在这个"天然实验室&q... 现代海底"黑烟囱"及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一种正在形成的矿床,是研究热液成矿的"天然实验室",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也因此备受科研学者的青睐(Herzig&Hannington,1995)。在这个"天然实验室"中,海底热液活动既有正在形成大量的贱金属(Cu、Fe、Zn)硫化物矿床,也有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 多金属硫化物 扩张脊 金属元素 海底 黑烟囱 天然实验室 矿物学特征 银金矿 活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度洋脊热液活动区多金属硫化物Fe-Cu-Zn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仲玮 孙晓明 +2 位作者 王琰 梁业恒 徐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72-673,共2页
近十多年来,随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铁、铜、锌等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同位素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矿床学、环境地球化学等诸多地学研究领域(Maréchal et al.,1999;Zhu et al.,2000;蒋少涌,2003;王跃和朱祥... 近十多年来,随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铁、铜、锌等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同位素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矿床学、环境地球化学等诸多地学研究领域(Maréchal et al.,1999;Zhu et al.,2000;蒋少涌,2003;王跃和朱祥坤,2010a,b,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区 Fe-Cu-Zn 多金属硫化物 同位素组成 物质来源 分析测试技术 过渡族金属 稳定同位素 海底 东太平洋海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