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流体运移及海底甲烷渗漏研究
1
作者 杨金秀 王琛 +5 位作者 邢兰昌 魏伟 张伟 韩维峰 赵丽 刘坤一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认清地质历史时期相关的流体运移和海底甲烷渗漏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了解水合物成藏、评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甲烷渗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全球海域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进行再解释,分析流体运... 认清地质历史时期相关的流体运移和海底甲烷渗漏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了解水合物成藏、评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甲烷渗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全球海域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进行再解释,分析流体运移通道、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三者间的关系。首先,按照流体运移通道在水合物系统中的作用将其分为两类:类型Ⅰ主要分布在水合物稳定区底界(BSR)之下,为水合物系统成藏提供气源的通道,类型Ⅱ分布在BSR以浅,甚至延伸至海底,为水合物系统中的甲烷逃逸提供渗漏通道。另外,分析认为多边形断层作为通道疏导油气垂向运移的作用是有限的。其次,根据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位置关系以及渗漏的甲烷气源条件,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大类五小类:水合物稳定边界以深(水合物系统气源、非水合物系统气源)、水合物稳定边界附近(水合物系统气源、非水合物系统气源)和水合物稳定边界以浅(非水合物系统气源)。其中,水合物稳定区向陆分布边界LLGHSZ(landward limit of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附近的甲烷渗漏强度和密度最大。综上,本文提出的流体运移通道与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的分类方法对认识动态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成藏和分解过程、评价相关的环境和气候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BSR(水合物稳定区底界) 向陆分布边界 流体运移 海底甲烷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宏渗漏气体走航式海洋电阻率法探测效果模拟与观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尚可旭 郭秀军 吴景鑫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0,共9页
为实现海底宏渗漏气体连续调查,提出了一种走航式海洋电阻率探测技术。根据前人原位观测资料和含气水体电阻率特征构建地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方法获得不同参数电阻率映像剖面,分析确定探测剖面异常特征,评价探测效果。在此基... 为实现海底宏渗漏气体连续调查,提出了一种走航式海洋电阻率探测技术。根据前人原位观测资料和含气水体电阻率特征构建地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方法获得不同参数电阻率映像剖面,分析确定探测剖面异常特征,评价探测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探测系统设计和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走航式海洋电法探测电缆可由2个供电电流极和8个电位测量极组成,电位极距需小于0.05 m;测量可采用偶极装置通过并行采集方式实现。气体分布区表现为高阻异常,异常模式由走航速度、排列长度和气体分布区横向宽度共同决定,可分为7种情形;探测电阻率极大值和气体喷出流速存在正相关指数关系。该技术可实现气体分布范围和喷出速率快速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阻率法 冷泉 海底渗漏 羽状流 电阻率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渗漏流量声学测量方法及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建军 黄为 +2 位作者 邹大鹏 邸鹏飞 吴金萍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测量每年海底渗漏释放到海洋水体及大气中的具有温室效应的甲烷的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提出了测量前调整气泡状态并用透射声波波形-幅度参数测量渗漏气泡流量的新方法。通过空间频谱分析得出声波测量窗口高度小于气泡流每秒上升... 测量每年海底渗漏释放到海洋水体及大气中的具有温室效应的甲烷的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提出了测量前调整气泡状态并用透射声波波形-幅度参数测量渗漏气泡流量的新方法。通过空间频谱分析得出声波测量窗口高度小于气泡流每秒上升的距离时,文章所设计的声波传感系统可以有效地测量气泡流速。根据求解声波方程的Born近似方法得出了气泡直径与测量声波波长的关系,该关系是确定测量系统结构参数的依据。实验表明,采用蜂窝芯板为主的结构可把气泡调整为直径小于3mm且空间分布均匀的状态,气泡流速测量精度可达±2%,透射声波幅度与截面含气率有近线性关系;初步验证了气泡流量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冷泉渗漏 气泡流量测量 声波 流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油气渗漏浅表层声学探测技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铁虎 张训华 冯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156,共8页
海底油气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探测海底油气渗漏信息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通过海底浅表层声学探测所获取的声学微地貌与剖面反射特征是油气渗漏研究的主要证据。对海底油气渗漏的形成环境、浅表... 海底油气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探测海底油气渗漏信息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通过海底浅表层声学探测所获取的声学微地貌与剖面反射特征是油气渗漏研究的主要证据。对海底油气渗漏的形成环境、浅表层声学技术在渗漏探测中的发展与现状、渗漏产生的地貌形态与浅地层反射剖面特征等进行了系统讨论与分析。结合国内外应用实例,对不同海区声学探测方法、参数选择以及渗漏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应综合多种资料进行渗漏异常分析,并发展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油气渗漏 声学探测 微地貌特征 剖面反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成藏过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48
5
作者 陈多福 苏正 +1 位作者 冯东 Lawrence M.Cathles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6,共9页
在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沉淀水合物的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水合物沉淀与分解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美国墨西哥湾布什山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的成藏过程,探讨了水合物沉淀、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渗漏通量为每年400kg·m-2的... 在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沉淀水合物的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水合物沉淀与分解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美国墨西哥湾布什山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的成藏过程,探讨了水合物沉淀、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渗漏通量为每年400kg·m-2的单个通道中,约需425a才能导致水合物稳定带沉积层约30%孔隙完全被水合物充填,渗漏通道被堵塞,沉淀的水合物在剖面上从稳定带底部向海底趋于富C3+C4。在渗漏通道天然气流量由弱到强再到弱的演化过程中,渗漏速度增大过程中形成的水合物在渗漏速度减小过程中将分解,总量约10%的水合物将被分解。如果分解产生的天然气可快速迁移出渗漏系统,海底温度的升高可引起约40%的水合物在20d内分解,并导致海底渗漏速度的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动力学 控制因素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烃类渗漏与深部油气属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强 李双林 +2 位作者 孙晶 董贺平 赵青芳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采用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对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烃类渗漏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了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声学特征(麻坑及海底圆丘增强反射及柱状扰动等)。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烃类渗漏区酸解烃的分析,认为烃类气体... 采用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对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烃类渗漏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了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声学特征(麻坑及海底圆丘增强反射及柱状扰动等)。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烃类渗漏区酸解烃的分析,认为烃类气体主要属于热成因气类型。海底地层中发育的接近或直达海底的断层为烃类渗漏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路径,海底浅表层气体的聚集和渗漏是深部地层中孔隙流体向上运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烃类渗漏 声学特征 热成因气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识别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双林 董贺平 肖菲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11期14-21,共8页
海底烃类渗漏在向上运移过程中会改变深部地层和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性质,在地震和浅地层剖面上会形成各种可能指示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渗漏烃到达海底后会改变海底表面形态,形成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如麻坑构造、海底... 海底烃类渗漏在向上运移过程中会改变深部地层和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性质,在地震和浅地层剖面上会形成各种可能指示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渗漏烃到达海底后会改变海底表面形态,形成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如麻坑构造、海底凸起、海底古河道、碳酸盐丘、硬地面、泥火山以及表面断层等。渗漏烃进入海水后在继续上升过程中会形成气泡、渗漏羽,到达海面后会形成表面油膜。利用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和浅地层剖面可以探测到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合成孔径雷达能够识别因海底烃类渗漏形成的海水表面油膜。海底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地球化学校验才能确定渗漏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烃类渗漏 地球物理 渗漏路径 地球化学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烃类渗漏的地球化学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双林 赵青芳 董贺平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11期8-13,共6页
利用海底烃类嗅测仪可以检测到因海底烃类渗漏而在海水中存在的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烃类嗅测仪可检测到的指标主要是甲烷,也包括重烃类气体和芳烃类。利用烃类嗅测仪可以有效地识别海底宏渗漏的存在。海底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指示... 利用海底烃类嗅测仪可以检测到因海底烃类渗漏而在海水中存在的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烃类嗅测仪可检测到的指标主要是甲烷,也包括重烃类气体和芳烃类。利用烃类嗅测仪可以有效地识别海底宏渗漏的存在。海底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指示海底烃类渗漏的存在。通过沉积物柱状取样,地球化学分析和异常解释,渗漏烃来源分析,以及对热成因烃类源区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时代以及油气属性等信息的提取,为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烃类渗漏 海水 海底沉积物 地球化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的理论基础——海底烃类渗漏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双林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11期1-7,共7页
海底烃类渗漏是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的理论基础。在海洋环境,烃类渗漏可形成各种地表显示,包括与烃类组分有关的直接显示以及与烃类运移动力过程和次生效应有关的间接指示。海底烃类渗漏具有不同的活动性和类型,活动性分为活跃渗漏和... 海底烃类渗漏是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的理论基础。在海洋环境,烃类渗漏可形成各种地表显示,包括与烃类组分有关的直接显示以及与烃类运移动力过程和次生效应有关的间接指示。海底烃类渗漏具有不同的活动性和类型,活动性分为活跃渗漏和惰性渗漏,渗漏类型有宏渗漏和微渗漏。海底烃类渗漏的地表显示是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工作部署的基础。海底渗漏烃的含量和组成特征能够指示烃类来源和深部油气属性,进而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烃类渗漏 渗漏活动性 渗漏类型 油气地球化学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烃类气体渗漏实验模拟:烃类气体含量及分子组成变化与渗漏过程重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双林 董贺平 +1 位作者 赵青芳 王建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5期1-13,共13页
利用海底烃类气体渗漏实验模拟装置对海底烃类气体渗漏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10个采样口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探讨了各采样口在渗漏过程中烃类气体含量和分子组成变化。各采样口烃类气体含量和分子组成随时间具有明显阶段变化,总体显... 利用海底烃类气体渗漏实验模拟装置对海底烃类气体渗漏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10个采样口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探讨了各采样口在渗漏过程中烃类气体含量和分子组成变化。各采样口烃类气体含量和分子组成随时间具有明显阶段变化,总体显示了两阶段渗漏特征:第1渗漏阶段从7月13日到8月5日,第2渗漏阶段从8月6日到9月25日。根据各采样口烃类气体在两阶段渗漏强度可分为3类:第1类包括S1、S2、S5、S7和S8,表现为在第1阶段和第2阶段渗漏强度均不高,属于微渗漏类型;第2类包括S3、S4和S9,表现为在第1阶段渗漏强度低,属于微渗漏类型,在第2阶段渗漏强度高,属于宏渗漏类型;第3类包括S6和S10,表现为在第1阶段和第2阶段均属于宏渗漏类型。烃类气体渗漏主要受实验柱体内各种界面和沉积物粒度等因素控制,而且不同采样口渗漏烃类气体含量变化的控制因素也不尽相同。模拟结果为研究海底烃类气体渗漏过程中,断裂构造、地层不整合界面、岩性差异界面,以及沉积物粒度变化等对海底烃类气体渗漏控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烃类渗漏 实验模拟 烃类气体 渗漏过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及其在南黄海海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双林 董贺平 +1 位作者 赵青芳 张生银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6,共8页
海洋油气的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是直接为局部构造排序和钻探井位优选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油气勘探技术。首先是进行目标区海底油气渗漏的地球物理识别,具体包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对海水表面油膜的识别,利用侧扫声纳、多波速和浅地层剖面... 海洋油气的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是直接为局部构造排序和钻探井位优选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油气勘探技术。首先是进行目标区海底油气渗漏的地球物理识别,具体包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对海水表面油膜的识别,利用侧扫声纳、多波速和浅地层剖面测量对海底表面特征的识别,以及利用二维、三维地震对海底深层特征的识别等;然后是开展目标区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包括取样站位布设,样品采集和处理,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测试,地球化学异常提取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对南黄海目标区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以及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可能油气渗漏区,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探测,识别出了单指标异常和多指标综合异常,划分了4个地球化学区。地球化学区与目标区内的局部构造和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地球化学区含油气性优劣的排序是Ⅰ区>Ⅲ区>Ⅱ区>Ⅳ区。据此建议钻探井位布设在Ⅰ区即ZC7-1构造或Ⅲ区即ZC13-3构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油气渗漏 目标地球化学探测 地球化学区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烃在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双林 赵青芳 肖菲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11期35-41,共7页
高分子量烃主要包括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大类,是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海底沉积物高分子量烃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全萃取气相色谱、全扫描荧光和气相色谱/质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等。全萃取气相色谱能够给出总萃取有机物、不溶复杂化合... 高分子量烃主要包括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大类,是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海底沉积物高分子量烃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全萃取气相色谱、全扫描荧光和气相色谱/质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等。全萃取气相色谱能够给出总萃取有机物、不溶复杂化合物、总链烃的量,指示热成因和新近有机物的贡献;全扫描荧光能够给出最大荧光强度、最大发射波长、最大激发波长、R值和指纹图形状等信息,不仅能够指示热成因烃和新近有机物的贡献,而且能够指示油气属性和含油气性;气相色谱/质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测量海底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识别海底烃类渗漏的存在,给出渗漏烃源区源岩特征、热成熟度、成烃时代以及油质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烃类渗漏 全萃取气相色谱 全扫描荧光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