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底泵举升双梯度钻井技术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侯芳
彭军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海底泵举升钻井液方式的双梯度钻井技术是一种非常规钻井方法,它依靠海底泵和1条小直径上返管线把钻井液和钻屑从海底循环到海面。海底泵举升钻井液钻井技术主要分为SMD系统、DeepVision双梯度钻井系统及SSPS双梯度钻井系统。在介绍海...
海底泵举升钻井液方式的双梯度钻井技术是一种非常规钻井方法,它依靠海底泵和1条小直径上返管线把钻井液和钻屑从海底循环到海面。海底泵举升钻井液钻井技术主要分为SMD系统、DeepVision双梯度钻井系统及SSPS双梯度钻井系统。在介绍海底泵举升钻井技术优势及风险的基础上,对双梯度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我国的双梯度钻井技术研究刚刚起步,主要是对注空心球、隔水管气举等方案的双梯度钻井原理、水力学计算及实施方案等进行研究。建议加快我国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步伐,形成一套能指导我国深水油气开发的钻井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泵
钻井液
双梯度钻井系统
S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循环温度变化动态模拟
2
作者
张杰
李鑫
+2 位作者
王志伟
李翠楠
杜肖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4,共11页
由于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使用回流管线代替隔水管作为钻井液上返的通道,造成海水段钻井液注入与上返的路径成为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元,流体的换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以系统的结构特点为依据,分段建立了其不同结构内的循环温度...
由于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使用回流管线代替隔水管作为钻井液上返的通道,造成海水段钻井液注入与上返的路径成为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元,流体的换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以系统的结构特点为依据,分段建立了其不同结构内的循环温度模拟动态分析模型,并对全系统的循环温度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Lima和Pereira等所建立的解析解模型相比,论文所建立的模型更贴合实际的钻进情况,且模拟的结果具备准确性;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作业时长的变化会造成全系统的循环温度发生变化;钻井液的密度变化同样会使全系统的循环温度发生改变,但变化的趋势与作业时长不同;作业水深的改变主要会对海水段各结构内的循环温度造成影响,但对地层段相应结构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水管
海底泵
举升系统
全系统
循环温度
动态模拟
动态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泵举升双梯度钻井技术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侯芳
彭军生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文摘
海底泵举升钻井液方式的双梯度钻井技术是一种非常规钻井方法,它依靠海底泵和1条小直径上返管线把钻井液和钻屑从海底循环到海面。海底泵举升钻井液钻井技术主要分为SMD系统、DeepVision双梯度钻井系统及SSPS双梯度钻井系统。在介绍海底泵举升钻井技术优势及风险的基础上,对双梯度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我国的双梯度钻井技术研究刚刚起步,主要是对注空心球、隔水管气举等方案的双梯度钻井原理、水力学计算及实施方案等进行研究。建议加快我国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步伐,形成一套能指导我国深水油气开发的钻井技术体系。
关键词
海底泵
钻井液
双梯度钻井系统
SMD
Keywords
subsea pump
mud
dual gradient drilling system
SMD
分类号
TE95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循环温度变化动态模拟
2
作者
张杰
李鑫
王志伟
李翠楠
杜肖潇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0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4168)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020CXZD30)。
文摘
由于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使用回流管线代替隔水管作为钻井液上返的通道,造成海水段钻井液注入与上返的路径成为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元,流体的换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以系统的结构特点为依据,分段建立了其不同结构内的循环温度模拟动态分析模型,并对全系统的循环温度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Lima和Pereira等所建立的解析解模型相比,论文所建立的模型更贴合实际的钻进情况,且模拟的结果具备准确性;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作业时长的变化会造成全系统的循环温度发生变化;钻井液的密度变化同样会使全系统的循环温度发生改变,但变化的趋势与作业时长不同;作业水深的改变主要会对海水段各结构内的循环温度造成影响,但对地层段相应结构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无隔水管
海底泵
举升系统
全系统
循环温度
动态模拟
动态分析模型
Keywords
riserless mud recovery system
whole system
circulating temperature
dynamic simulation
dynamic analysis model
分类号
TE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底泵举升双梯度钻井技术进展
侯芳
彭军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循环温度变化动态模拟
张杰
李鑫
王志伟
李翠楠
杜肖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