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V波斜入射下海底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研究
1
作者 黄伟真 何聪 +1 位作者 徐国元 李百建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8,共15页
为避免近场斜入射地震波对海底沉管隧道造成灾难性后果,对沉管隧道及其剪力键在斜入射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基于时域有限元方法并结合黏弹性人工边界,将地震波转换为模型边界节点的等效节点力,建立基于波动理论... 为避免近场斜入射地震波对海底沉管隧道造成灾难性后果,对沉管隧道及其剪力键在斜入射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基于时域有限元方法并结合黏弹性人工边界,将地震波转换为模型边界节点的等效节点力,建立基于波动理论的三维平面SV波斜入射方法,并采用半空间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在该地震波输入方法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土体-沉管隧道节段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震SV波斜入射作用下不同入射角度对沉管隧道及其剪力键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SV波入射角接近临界角时,斜入射对隧道竖向和纵向响应达到最大值,水平响应与入射角呈反比关系;2)斜入射会使结构中对称部位产生非对称剪力,剪力键的剪力承担比也发生改变;3)剪力键根部易产生拉伸裂缝,端角也可能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局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波斜入射 入射角度 海底沉管隧道 土体-管隧道系统 剪力键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邓建林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4-919,共6页
沈家门港隧道工程为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海底行人交通隧道。为解决海浪、潮汐等对沉管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和管段浮运、沉放方法的选择,施工窗口时间的确定,针对管段浮运、沉放、水力压接、回填等关键问题进... 沈家门港隧道工程为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海底行人交通隧道。为解决海浪、潮汐等对沉管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和管段浮运、沉放方法的选择,施工窗口时间的确定,针对管段浮运、沉放、水力压接、回填等关键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阐述。得出:通过合理的施工窗口时间确定、施工方法的选择、具体施工参数的确定、适当的安全系数放大等施工控制技术,能实现海底隧道管段的浮运和沉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浮运 施工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国内首条海底沉管隧道——舟山沈家门港海底隧道完成沉管安放 年底主体结构贯通 被引量:1
3
《隧道建设》 2012年第6期886-886,共1页
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工程,沈家门港海底隧道是我国内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海底修建的沉管隧道。该工程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概算总投资约2亿元,采用人行双向交通隧道设计,自北向南横穿沈家门渔港至鲁家峙岛水道。隧道北侧位于沈家... 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工程,沈家门港海底隧道是我国内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海底修建的沉管隧道。该工程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概算总投资约2亿元,采用人行双向交通隧道设计,自北向南横穿沈家门渔港至鲁家峙岛水道。隧道北侧位于沈家门滨港路原往鲁家峙的渡轮码头,设2个出入口;南侧位于鲁家峙岛原轮渡码头,设1个出入口。工程建设采用沉管法,隧道净宽10m、净高3.65m、总长393.9m,其中沉管段长为21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 主体结构 国内 贯通 舟山 道集 隧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首次对接
4
《隧道建设》 2013年第7期601-601,共1页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经过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岛隧工程项目部的精密筹备,港珠澳大桥工程顺利完成第2节沉管(E2管节)的海上浮运、沉放和对接,实现了E2管节与E1管节的海底对接。E2管节长112.5m,宽37.95m,高11.4m,吃水深...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经过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岛隧工程项目部的精密筹备,港珠澳大桥工程顺利完成第2节沉管(E2管节)的海上浮运、沉放和对接,实现了E2管节与E1管节的海底对接。E2管节长112.5m,宽37.95m,高11.4m,吃水深度约为11.1m,总质量达4.4万t,总排水量为4.7万t,其体量与E1管节相当。6月16日12时,E2管节通过坞内带缆,顺利通过深坞坞口,进入伶仃洋外海等待区;17日13时,在安装船的提带和4个安装缆的共同作用下,E2管节克服了现场复杂多变的洋流,艰难地完成了姿态调整,最终与E1管节完美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 对接 工程项目部 交通建设 大桥工程 吃水深度 共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沉管隧道OMEGA橡胶止水带启动安装
5
《隧道建设》 2014年第7期660-660,共1页
近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现场内已安装的10节海底隧道沉管内部打通了近1.5 km。为确保处于深海的沉管滴水不渗,日前沉管接头内部OMEGA橡胶止水带启动安装,它将成为沉管止水的最后一道保障。 沉管内部施工主要包括钢封门拆除... 近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现场内已安装的10节海底隧道沉管内部打通了近1.5 km。为确保处于深海的沉管滴水不渗,日前沉管接头内部OMEGA橡胶止水带启动安装,它将成为沉管止水的最后一道保障。 沉管内部施工主要包括钢封门拆除和压舱混凝土浇筑等。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连接而成,钢封门拆除后让各个管节打通成为一个整体,压舱混凝土施工则是为了增加沉管质量,提高沉管的抗浮安全性,确保在汹涌变幻的洋流下保持沉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橡胶止水带 OMEGA 安装 海底隧道 施工现场 港珠澳大桥 混凝土浇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排烟系统总体方案 被引量:7
6
作者 邓小华 宋神友 +1 位作者 曹正卯 张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6-1184,共9页
为解决超大断面海底沉管隧道火灾排烟及防灾救援难题,依托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在传统全侧壁排烟方式不能满足火灾排烟的情况下,提出利用顶部横向排烟联络道结合侧壁排烟孔的新型排烟体系,解决超长、超宽沉管隧道火灾排烟难题。与传统... 为解决超大断面海底沉管隧道火灾排烟及防灾救援难题,依托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在传统全侧壁排烟方式不能满足火灾排烟的情况下,提出利用顶部横向排烟联络道结合侧壁排烟孔的新型排烟体系,解决超长、超宽沉管隧道火灾排烟难题。与传统全侧壁排烟方式相比较,新型排烟系统可充分利用烟气流动特点,排烟效率明显升高,可用疏散时间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进一步提升了超大断面海底沉管隧道防火安全性。针对水下枢纽互通结构形式及通风流场特点,提出水下枢纽互通区的排烟和疏散方案。入口合流匝道段采用纵向通风+吊顶排烟道方案,并在分岔及合流位置重点排烟或设置竖井排烟,可有效控制火灾烟气。在设置防灾设施的条件下,结合周边路网交通特点、救援力量分布情况等,建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防灾救援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水下枢杻互通 跨江通道 超宽断面 火灾排烟 防灾救援 排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安装沉管隧道最大管节
7
《隧道建设》 2013年第8期658-658,共1页
2013年7月20日上午,在经过一个晚上的海上浮运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第3个管节成功抵达系泊海域,开始海底沉管隧道的对接。该沉管是首节180m长的标准管节,与之前已完成对接的第1,2节沉管相比,体积要大出60%左右,也是首个真正意... 2013年7月20日上午,在经过一个晚上的海上浮运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第3个管节成功抵达系泊海域,开始海底沉管隧道的对接。该沉管是首节180m长的标准管节,与之前已完成对接的第1,2节沉管相比,体积要大出60%左右,也是首个真正意义上外海深水安装的沉管隧道管节,海面浮运和海底安装的难度都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 管节 安装 海底隧道 浮运 对接 系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建设进度过半
8
《海洋与渔业》 2015年第8期16-16,共1页
7月25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E19沉管安装成功,标志着总长度5664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已建长度达3285米,建设进程过半。据悉,港珠澳大桥是在建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该桥建成之后,从香港到珠江西岸的车程将从3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海底隧道 隧道建设 海底沉管隧道 进度 跨海大桥 长度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开通历时15年完成创下6项世界之最 被引量:2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2-1602,共1页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 km,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筹备6年,建设9年,历时...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 km,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筹备6年,建设9年,历时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桥10月24日将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创下6项世界之最丨1)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 km,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及口岸,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最长钢铁大桥:港珠澳大桥有15 km为全钢结构钢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钢铁大桥。3)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 km。4)最大沉管隧道:沉管隧道标准管节每节长180 m,排水量超过75 000 t。5)最精准深海对接: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 m至48 m不等的深度进行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 cm以内。6)最深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深处在海底48 m,而目前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有超过45 m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世界 历时 海底沉管隧道 跨海大桥 海底隧道 交通工程 主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创多个世界之最
10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期26-26,共1页
最长:港珠澳大桥全长5664m的海底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世界 海底沉管隧道 钢筋混凝土结构 海底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