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构造运动的指示物——多金属结核中的CaCO_3/Fe_2O_3和MgCO_3/Fe_2O_3比值
1
作者 蔡毅华 罗尚德 +1 位作者 黄奕普 陈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研究了中太平洋 3个多金属结核中共 5个侧面CaCO3 /Fe2 O3 和MgCO3 /Fe2 O3 比值的深度分布 .根据CaCO3 的热力学性质 ,我们认为结核中的CaCO3 /Fe2 O3 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aCO3 保存量类似 ,与古水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结核中由表及... 研究了中太平洋 3个多金属结核中共 5个侧面CaCO3 /Fe2 O3 和MgCO3 /Fe2 O3 比值的深度分布 .根据CaCO3 的热力学性质 ,我们认为结核中的CaCO3 /Fe2 O3 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aCO3 保存量类似 ,与古水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结核中由表及里 ,CaCO3 /Fe2 O3 比值逐渐增大 ,说明结核所处海域 ,即中太平洋海盆的水深逐渐增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太平洋海盆的下降 ,因而结核中的CaCO3 /Fe2 O3 比值也许可以作为海底构造运动的指示物 .而MgCO3 /Fe2 O3 比值与其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说明其与CaCO3 /Fe2 O3 比值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Fe2O3比值 MgCO3/Fe2O3比值 多金属结核 中太平洋海盆 古水深 海底构造运动 碳酸钙 三氧化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岩石圈板内变形区海底构造的详细研究
2
作者 О.В.Левченко Ю.Д.Евсюков +1 位作者 朱佛宏 单连芳(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93年第3期18-20,共3页
通过科学调查船"■教授"号第22航次的详细水深测量和连续地震剖面调查,获得了位于岩石圈板内变形区的印度洋中央盆地海底区段构造的新资料。据调查,该区巨型变形构造地块的结构受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控制,而且后者在海底地... 通过科学调查船"■教授"号第22航次的详细水深测量和连续地震剖面调查,获得了位于岩石圈板内变形区的印度洋中央盆地海底区段构造的新资料。据调查,该区巨型变形构造地块的结构受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控制,而且后者在海底地形中表现明显。所获得的资料证明了整个变形区的块状镶嵌结构,其切割性可能比以前设想的更微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变形 地震剖面图 沉积盖层 海底构造 印度洋 岩石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海的海底构造
3
作者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菲律宾海 海底构造 海洋地质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尚鲁宁 陈磊 +3 位作者 张训华 曾志刚 张勇 骆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2,共11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构造地质过程对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影响和控制,以实测和收集的多波束资料为基础,对冲绳海槽南部多个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热液区地形地貌... 为了进一步理解构造地质过程对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影响和控制,以实测和收集的多波束资料为基础,对冲绳海槽南部多个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热液区地形地貌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部热液区均为海底火山成因地貌,不同热液区的海底地貌分属于不同类型岩浆作用的产物:D海丘受岛弧和弧后盆地岩浆作用的双重影响,A海丘群由岛弧为主的多源岩浆作用产生,C海丘和B海丘群属于琉球火山岛弧,雨花海丘形成于造山期后地壳伸展导致的岩浆上涌。冲绳海槽中央地堑与琉球火山岛弧的交汇处有利于形成大规模岩浆和地热活动。琉球火山岛弧的岩浆活动存在时空迁移,与海槽构造演化过程中由分散式裂陷向中心式裂陷的转换有关。唐印热液区的存在表明台湾北火山带在槽底北缘及陆坡区仍具有较强的岩浆和地热活动性,是未来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调查的重要靶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热液活动区 多波束 海底构造 冲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浅滩构造台地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马道修 刘锡清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7期4-6,共3页
从地貌分类角度,前人有把台湾浅滩看成潮流沙脊、浪成沙丘、风成残留砂丘等等。显然,单纯从外动力角度分析次一级地貌类型,都无法解释台湾浅滩从整体上做为一个海底正地貌的成因。它又为什么横亘在海峡南部,其所在位置与海峡通道走... 从地貌分类角度,前人有把台湾浅滩看成潮流沙脊、浪成沙丘、风成残留砂丘等等。显然,单纯从外动力角度分析次一级地貌类型,都无法解释台湾浅滩从整体上做为一个海底正地貌的成因。它又为什么横亘在海峡南部,其所在位置与海峡通道走向极不协调?本文从构造背景资料分析,指出台湾浅滩是海底构造台地,其台面在较近时期水动力作用下才形成海底沙丘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 沙丘 地貌类型 海底构造 构造背景 浅滩 外动力 不协调 出台 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6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强调学科交叉与渗透,关注海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系统科学问题,研究区域包括中国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北极。主要研究方向为:(1)海底构造与事件地质;(2)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3)海底探测与信息系统。在刘光鼎、金翔龙、欧阳志远和秦蕴珊院士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的科技队伍,现有固定人员32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24人和博士后2人。目前在研项目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公益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大洋资源环境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共计80余项。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97篇、专著4部、论文集6部,开发深海探测设备17项。2000年以来,实验室联合国内30余家单位,主持开展了“大洋一号”船设备改造和4个航次的863与大洋专项研制设备的海试,主持实施了4个航次的太平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和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同时开展了多个航次的边缘海海底构造和地质环境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海洋局 海底科学 重点实验室 海底构造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及邻区重力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尚鲁宁 张训华 韩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3,共6页
通过分析冲绳海槽及邻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对其构造地质学意义进行了定性研究。冲绳海槽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较高,与其下地幔物质上涌引起的质量盈余有关;海底正向地形单元、基底隆起等具有较高的空间... 通过分析冲绳海槽及邻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对其构造地质学意义进行了定性研究。冲绳海槽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较高,与其下地幔物质上涌引起的质量盈余有关;海底正向地形单元、基底隆起等具有较高的空间重力异常,而地壳浅部低密度岩浆房表现为较低的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及其上延结果反映了地壳厚度的变化,冲绳海槽地壳显著减薄,台湾地区地壳显著增厚;琉球岛弧及弧前布格重力异常受菲律宾海板片俯冲和岛弧地壳结构的共同影响,俯冲洋壳与琉球岛弧地壳的接触带位于琉球海沟以西,大致与120mGal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重力异常 海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温孝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73,共8页
近几十年来,海洋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而海洋地质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现状,包括海洋研究技术及基础理论的进展情况等均作了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相邻学科的发展,对其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未来5... 近几十年来,海洋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而海洋地质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现状,包括海洋研究技术及基础理论的进展情况等均作了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相邻学科的发展,对其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未来50a及未来100a可望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海底构造地质学 海洋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MT正演模拟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华 王家林 +2 位作者 吴健生 于鹏 陈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1期115-120,126,共7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MT的特点、方法原理和正演模拟实现过程 ,并通过模型试验和中国东海北部DH剖面大地电磁场的二维正演模拟计算以及所做的结果分析 ,阐明了海洋MT在海洋资源勘探领域以及分辨洋底地壳地质属性的能力 ,最后对海洋MT的应...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MT的特点、方法原理和正演模拟实现过程 ,并通过模型试验和中国东海北部DH剖面大地电磁场的二维正演模拟计算以及所做的结果分析 ,阐明了海洋MT在海洋资源勘探领域以及分辨洋底地壳地质属性的能力 ,最后对海洋MT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测深 二维正演 模拟 海底构造 海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磁异常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园洁 李三忠 +2 位作者 姜兆霞 索艳慧 周在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8-699,共22页
海洋磁异常探测技术在海底科学前沿研究中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对研究海底地壳结构、板块构造运动以及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深海构造问题的日益重视,海底磁异常探测技术作为揭示海底构造的强有力手段,受... 海洋磁异常探测技术在海底科学前沿研究中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对研究海底地壳结构、板块构造运动以及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深海构造问题的日益重视,海底磁异常探测技术作为揭示海底构造的强有力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海洋磁异常研究的前沿成果,深入讨论大洋盆地演化过程、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洋壳俯冲过程、洋中脊增生过程以及大洋微板块的形成过程和机制等动力学问题,最后提出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磁异常 海底构造 板块构造 洋中脊 微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研究全球洋壳活断层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庆尊 薄万举 +1 位作者 冯胜涛 万文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利用谷歌三维地图勾绘出全球海底现今主要断层构造带的分布图,为观察海洋地壳运动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对海底活断层的分布和演化机理、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谷歌地图 地壳动力学 海底活动构造 断层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模型的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前景区预测
12
作者 梁娟娟 杨耀民 +3 位作者 杜德文 朱志伟 邵明娟 叶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57-657,共1页
地质动力区划的概念是由俄罗斯H.M.佩图霍夫教授和H.M.巴杜金娜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地球动力学和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演化过程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生、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地质环境的变迁,因此从地球... 地质动力区划的概念是由俄罗斯H.M.佩图霍夫教授和H.M.巴杜金娜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地球动力学和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演化过程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生、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地质环境的变迁,因此从地球动力学角度分析、研究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极其重要(张宏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说 洋中脊 地球动力学 热液硫化物 动力演化 矿产资源 地球构造 张宏伟 海底构造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洛南县蓟县系洛南群层控玉化硅质岩特征、成因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屈红军 李文厚 +4 位作者 姚天星 武龙发 王妍心 胡佳森 成倚山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1-667,共17页
华北板块南缘陕西洛南县北部中元古界蓟县系洛南群巡检司组顶部层控玉化硅质岩中,发育似层状硅质玉髓及透镜状燧石,这些燧石及硅质玉髓已经玉化,质细色艳,达到高品级石英岩质玉石级别,已申报为国家宝玉石矿种,并在宝玉石市场崭露头角,... 华北板块南缘陕西洛南县北部中元古界蓟县系洛南群巡检司组顶部层控玉化硅质岩中,发育似层状硅质玉髓及透镜状燧石,这些燧石及硅质玉髓已经玉化,质细色艳,达到高品级石英岩质玉石级别,已申报为国家宝玉石矿种,并在宝玉石市场崭露头角,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作者以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为手段,研究该层控玉化硅质岩特征、成因及意义。研究表明:(1)层控玉化硅质岩赋存于中元古界蓟县系洛南群巡检司组顶部的紫红色、灰绿色薄层状砂泥质板岩层中,层厚一般0.5~4 m;似层状玉髓多呈紫红色、灰绿色、烟灰色和无色等,透镜状燧石多呈紫红色及灰绿色似玛瑙纹圈层状。(2)硅质玉髓主要成分为石英,隐晶、微晶结构,块状构造,质地细腻、坚硬,玻璃光泽,半透明—微透明;其Al/(Al+Fe+Mn)均值为0.62,Zr/Hf均值为34.83,Sr/Ba均值除1个异常点外为0.50,V/Ni均值为0.37,ΣREE均值为5.11,δCe均值为1.02,δEu均值为0.86,La_(N)/Ce_(N)均值为0.85,总体显示淡水沉积环境,硅质来源主要为陆源来源,也有后期热液作用来源的部分加入。(3)似层状硅质玉髓层是由于快速海退引起的淡水淋滤硅化作用形成的海底硬底构造或硅质壳;似玛瑙纹透镜状燧石及彩色似层状硅质玉髓层是由于沉积期及沉积期后成岩作用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及后期热液侵入烘烤引起的紫色与绿色致色矿物或致色元素转变形成;角砾状燧石是由于后期秦岭强烈构造作用,引起似层状硅质玉髓上下岩层因软硬差异而产生的变形破裂作用形成的构造角砾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南缘 蓟县系 洛南群 硅质岩 硅质玉髓 硅化作用 海底硬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海拾贝
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出版社 天然气水化物 文化机构 书海 层序地层格架 地堑盆地 断陷盆地 环境信息系统 大地构造 海底构造 版本书 出版发行 体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15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石学法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秦蕴珊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 环境地质 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海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