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的海底地震勘探数据混叠噪声压制方法
1
作者 童思友 刘岗 +3 位作者 徐秀刚 王忠成 王金刚 杨德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31,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Pix2PixGAN)的海底地震勘探数据混叠噪声压制方法,该神经网络主要在于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混叠噪声压制的生成器和判别器,生成器是UNet结构,可以提取和融合数据的特征映射信息,而通过加入skip-connec...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Pix2PixGAN)的海底地震勘探数据混叠噪声压制方法,该神经网络主要在于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混叠噪声压制的生成器和判别器,生成器是UNet结构,可以提取和融合数据的特征映射信息,而通过加入skip-connection,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判别器由两个卷积模块构成,通过PatchGAN输出多个固定大小的数据体,加入Dropout2d层,优化判别器的训练速度。通过制作的四千余个数据集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得到的训练参数加载到测试网络中,经过测试数据集的验证以及和常规的去噪方法相比,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混叠噪声压制方法具有较高的压制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海底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混叠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震勘探检波点定位关键算法及软件研制
2
作者 杨保财 匡翠林 +2 位作者 张昊楠 段楚峰 桑凯巍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0-1110,共11页
检波点二次定位是海底地震勘探的关键步骤之一,其定位精度直接关系到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针对海底地震勘探作业需求,对声学定位、超短基线(USBL)定位以及初至波定位关键算法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算法研制了海底地震勘探检波点定位软件,... 检波点二次定位是海底地震勘探的关键步骤之一,其定位精度直接关系到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针对海底地震勘探作业需求,对声学定位、超短基线(USBL)定位以及初至波定位关键算法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算法研制了海底地震勘探检波点定位软件,包括整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及具体开发实现,并利用实测数据对软件定位精度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软件声学、USBL以及初至波在N、E方向上的定位结果与国外主流商业软件Gator结果相差均在1 m左右,能够满足海底地震勘探数据成像需求。同时,将3种定位算法对同一测线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三者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二次定位 海底电缆 海底节点 软件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fjord油田的三维四分量海底地震勘探
3
作者 Hege Rogno 马劲风 《石油物探译丛》 2000年第4期26-31,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成果,这些资料是Statfjord油田1997年第四季度采集的。Statfjord油田位于Tampen Spur地区Vikmg地堑的北部,跨越英国与挪威边界,油田面积大约500km^2,估计地质储量674×106m^3。油田于1979年... 本文介绍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成果,这些资料是Statfjord油田1997年第四季度采集的。Statfjord油田位于Tampen Spur地区Vikmg地堑的北部,跨越英国与挪威边界,油田面积大约500km^2,估计地质储量674×106m^3。油田于1979年起开始投入生产。储集单元为侏罗系Brent群、Dunlin群和Statfjord组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 地震数据处理 海底地震勘探 油田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近正四面体法二次定位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正华 张慧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70,332+155,共8页
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检波器的二次定位技术十分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个炮点集中分布、两个炮点集中分布、三个炮点近于一条直线分布及三个炮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并与检波点构成正四面体等四种炮点分布类型的初至距离、炮点坐标误差... 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检波器的二次定位技术十分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个炮点集中分布、两个炮点集中分布、三个炮点近于一条直线分布及三个炮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并与检波点构成正四面体等四种炮点分布类型的初至距离、炮点坐标误差对检波点定位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前三种炮点分布类型在炮点坐标和初至距离存在微小误差时,对检波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很大,其中初至距离误差的影响远大于炮点坐标误差;对于最后一种炮点分布类型,不论初至距离误差还是炮点坐标误差,对检波点定位精度的影响都很小。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文中提出了近正四面体定位技术,并建立了计算方法、选点原则和评价标准。近正四面体定位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按一定方法从众多的炮、检组合中优选出最接近正四面体组合进行计算,舍去偏离正四面体程度大的组合,将优选值再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波点定位精度。文中方法的实现简单,计算量小,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模型分析和海上三维地震勘探二次定位实例均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二次定位 炮点分布类型 近正四面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波数域递推计算海底多分量地震记录中的反射系数 被引量:7
5
作者 顾汉明 王家映 朱光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5-262,共8页
在频率 波数域中采用解析法 ,解出多层条件下海底实测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分解成上行和下行P波和S波的算法 ,导出海底各层地震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 (简称RVA)的递推计算公式 ,为海底多波多分量AVO弹性参数的反演及流体因子预测提供基础数... 在频率 波数域中采用解析法 ,解出多层条件下海底实测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分解成上行和下行P波和S波的算法 ,导出海底各层地震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 (简称RVA)的递推计算公式 ,为海底多波多分量AVO弹性参数的反演及流体因子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合成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多波多分量 反射系数 入射角 波场分解 弹性参数 反演 解析法 频率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电缆地震中二次定位法的探讨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正华 常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330-333,共4页
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时,拖放的电缆往往不能下沉在设计位置。随着海底地震勘探的应用与发展,对资料精度的要求有所提高,必须对检波器电缆进行准确的定位。为此,利用地震采集到的直达波初至信息进行事后二次定位的问题,从方法上做了一些... 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时,拖放的电缆往往不能下沉在设计位置。随着海底地震勘探的应用与发展,对资料精度的要求有所提高,必须对检波器电缆进行准确的定位。为此,利用地震采集到的直达波初至信息进行事后二次定位的问题,从方法上做了一些探讨。分析了空间三线交汇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近正四面体的选择原则和评价标准。模型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地震 二次定位法 海底地震勘探 近正四面体 模型实验 直达波初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V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布设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吉祥 杨源 +3 位作者 单瑞 栾振东 杜凯 余思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2期72-77,共6页
海底地震勘探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缆绳式地震节点布设方式受洋流及海底地形影响较大,很难保证节点的数据采集质量和设备安全性。由于无人缆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对海洋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强大的工程干预能力,为探索海底... 海底地震勘探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缆绳式地震节点布设方式受洋流及海底地形影响较大,很难保证节点的数据采集质量和设备安全性。由于无人缆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对海洋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强大的工程干预能力,为探索海底地震节点布设提供了新方法。笔者综合介绍了ROV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基于ROV的海底地震节点布设的主要技术流程。通过分析对比采用ROV布放与传统甲板布放在布放回收效率、安全性及复杂地形适应性等方面的工作数据统计,探讨了ROV布放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放工作中的可行性、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其应用发展前沿。具有更高精度和安全性的ROV节点布放技术作为一种新手段,可作为传统布放方式的补充手段,未来将在深远海的海底地震节点布设及其相关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无人缆控潜水器 海底地震节点 节点布放 深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方案优化及关键处理技术——以北部湾盆地WS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全社 李列 +3 位作者 张兴岩 柴继堂 李林 王大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0,共7页
北部湾盆地WS区中深层流沙港组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非常困难,无法满足勘探和开发研究的要求。海底电缆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在改善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方面优势明显,适用于复杂浅水区采集环... 北部湾盆地WS区中深层流沙港组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非常困难,无法满足勘探和开发研究的要求。海底电缆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在改善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方面优势明显,适用于复杂浅水区采集环境。针对WS区中深层勘探面临的复杂构造成像问题,提出了高密度宽方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思路,重新确定面元尺寸并优化观测系统,重点开展Z分量高保真噪声衰减、P-Z分量双检合并和宽方位控制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等3项关键处理技术研究。应用效果表明,WS区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地震解释研究的可靠性,促进了该区后续勘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技术 面元尺寸 观测系统 Z分量高保真噪音衰减 P-Z分量双检合并 宽方位控制射线束偏移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多波多分量AVO蕴含弹性参数信息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顾汉明 王家映 +1 位作者 江涛 朱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63,共8页
海底多波地震勘探利用海底电缆(OBC)采集海底各岩层的弹性波的多波多分量信息。在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进行弹性参数反演中,这些分量对反演所作的贡献是不同的,体现在各反射波的反射系数与弹性参数的信息量及其组合关系的关联程度... 海底多波地震勘探利用海底电缆(OBC)采集海底各岩层的弹性波的多波多分量信息。在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进行弹性参数反演中,这些分量对反演所作的贡献是不同的,体现在各反射波的反射系数与弹性参数的信息量及其组合关系的关联程度是不同的。利用波场正演技术分析研究海底多波地震资料中蕴含弹性参数的信息,有助于充分利用海底多波地震资料提高AVO反演弹性参数的可靠性。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应用计算反射系数的Aki近似公式,进行海底多波多分量合成数据蕴含弹性参数的定量分析,确定哪些弹性参数或它们的组合关系能最佳地从AVO资料中反演得到。文中考虑的弹性参数是速度及密度的相对扰动量,在时间域内对反射系数的正演计算公式进行线性化,获取反演的灵敏度矩阵,并利用SVD计算反演灵敏度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继而分析弹性参数反演的信息量。由计算结果可知海底压力波场和质点速度分量资料蕴含的弹性参数的信息要比常规海上地震资料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AVO 弹性参数 定量分析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