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湾觉华岛附近海域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兴 宋永东 +3 位作者 栾振东 杨立建 甘雨 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47,共8页
为对辽东湾觉华岛附近海域海底工程地质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利用高分辨海底声学探测设备获取调查海区的精密水深地形及浅地层剖面数据,利用筛析法、激光粒度仪实验法确定表层沉积物类型及粒度参数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及沉... 为对辽东湾觉华岛附近海域海底工程地质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利用高分辨海底声学探测设备获取调查海区的精密水深地形及浅地层剖面数据,利用筛析法、激光粒度仪实验法确定表层沉积物类型及粒度参数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目标海域测量水深介于4~22 m之间,平均水深15 m左右,海底地形平坦,整体表现为平缓的近岸缓坡,地貌以近岸粉砂淤泥质浅滩地貌为主,局部发育微型海底沙波;海底浅地层第一声学反射界面清楚连续,可全区追踪,穿透深度0.5~5 m不等,沉积物厚度相对稳定;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普遍较小,沉积物类型东区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西区以砂质粉砂为主;表层沉积物组分和粒度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分析认为其主要受到沉积物物源以及辽东湾内往复流、沿岸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地貌 沉积特征 辽东湾 觉华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剖的莫桑比克脊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鹏发 苏冰 +2 位作者 宋俊 杨华 孟雷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海底地形地貌包括宏观地形与微地貌,对地球科学研究、经济、军事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对莫桑比克脊地形地貌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基于“大洋科考”某航次采集于西南印度洋莫桑比克脊区域的浅剖资料,利用浅地层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与分类方法,... 海底地形地貌包括宏观地形与微地貌,对地球科学研究、经济、军事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对莫桑比克脊地形地貌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基于“大洋科考”某航次采集于西南印度洋莫桑比克脊区域的浅剖资料,利用浅地层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与分类方法,把不同的反射特征解译为对应的微地貌,首次对研究区宏观地形及典型微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研究区为多阶地海底地形,可能为断裂活动或不同期次熔岩流作用的结果,同时还发育着等深流沉积、重力流沉积、冲刷槽、侵蚀水道等多种典型微地貌,且不同类型微地貌的分布位置基本满足沉积动力学规律。为研究其他海底高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探测 海底地形地貌 反射特征识别 海底高地 莫桑比克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石岛附近海域地形地貌及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玉斌 宋永东 +3 位作者 张建兴 庄丽华 栾振东 阎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69,共10页
黑石岛附近海域位于山东威海黑泥湾东部,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多种因素控制表层沉积物分布,形成多种发育演化模式。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系统、表层沉积物取样、海流观测和实验室沉积物粒度测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于2021年9-1... 黑石岛附近海域位于山东威海黑泥湾东部,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多种因素控制表层沉积物分布,形成多种发育演化模式。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系统、表层沉积物取样、海流观测和实验室沉积物粒度测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于2021年9-11月对研究海域开展综合地质环境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水深地形特征、浅地层结构特征以及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并从多个角度揭示该海域沉积物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和成因。研究发现:目标海域水深介于3~24 m,平均水深约14 m,西部浅、东部深,存在陡坡,随着水深的增加坡度逐渐变缓,地貌类型主要以水下侵蚀岸坡为主;海底浅地层声学反射界面清晰,可全局跟踪,淤积厚度为0.5~2 m,沉积层厚度东西存在差异但相对稳定;表层沉积物类型多样,大致围绕黑石岛呈环带状分布,离岛方向上依次为粉砂、砾石、泥质砾;自西向东表层沉积物粒度逐渐减小,分选性变好。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布受区域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石岛 海底地形地貌 表层沉积物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水工程勘察挑战与案例分析
4
作者 冯湘子 李昱霏 +1 位作者 王微微 王大伟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 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水海洋工程勘察案例,通过对工程物探调查、工程地质调查及海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阐述深水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对海洋工程影响,优化海洋工程设计方案。研究表明,深水区广泛发育沙波、陡坎、硬质海底、断层、海底峡谷、块体搬运沉积体(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等地貌和灾害类型,采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近底潜载调查方式,可以获取厘米级分辨率的调查成果,结合船载调查数据和土工试验数据,能够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海底浅地层划分,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海底地形地貌 浅层地质灾害 油气田开发 海底管道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探测技术在海底管道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建兴 宋永东 +2 位作者 栾振东 马小川 阎军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17-224,F0003,共9页
在海底管道的外检测过程中,为明确海底管道的真实赋存状态,常使用工程物探和潜水摸探对其进行调查,其中声学探测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SONIC 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SES 2000参量阵浅地层剖面系统、KLEIN 3000侧扫声呐系统为例,系统... 在海底管道的外检测过程中,为明确海底管道的真实赋存状态,常使用工程物探和潜水摸探对其进行调查,其中声学探测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SONIC 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SES 2000参量阵浅地层剖面系统、KLEIN 3000侧扫声呐系统为例,系统介绍传统声学探测技术在北部湾某单点系泊(SPM)海底输油管道外检测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声呐、合成孔径声呐等声学探测技术,探讨各类声学探测技术的优劣性及适用条件,指出海管外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多种声学探测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准确评价海底管道状态的基础,海底管道外探测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海域条件、设备优缺点、作业载体、工作成本等因素。海管外检测技术向着设备集成化、检测精细化、识别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探测技术 海底管道 检测评估 海底地形地貌 单点系泊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罗琳M4平顶海山区地貌特征与地质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喆昊 张建兴 +3 位作者 王冰 刘玉斌 杜梦迪 栾振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卡罗琳M4平顶海山位于卡罗琳海脊与马里亚纳海沟交界处,对其地貌与地质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地球动力及环境背景与该地区海山演化的关系。基于“科学”号实测的全覆盖多波束水深数据与“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 卡罗琳M4平顶海山位于卡罗琳海脊与马里亚纳海沟交界处,对其地貌与地质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地球动力及环境背景与该地区海山演化的关系。基于“科学”号实测的全覆盖多波束水深数据与“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 ROV)多次下潜获取的近海底影像资料,描述了卡罗琳M4平顶海山及附近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对影响海山演化的主要地质过程进行了分析。线性喷发中心等火山地貌指示了研究区内沿线性喷口的裂隙式喷发活动。“C”字型的弯曲形态与陡崖说明山顶平台边缘经历过多次崩塌与破坏,滑坡痕与沉积块体/碎屑组成了块体搬运体系,并在中下段斜坡转变为浊流形成冲沟与水道。M4海山顶部还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残留环礁地貌,其被淹没的机制可能是由于上升流输入的丰富营养物质影响了底栖环境的光照,从而抑制了珊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山 海底地形地貌 碳酸盐斜坡 边缘崩塌 生物礁淹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现状分析
7
作者 王风帆 吴云帆 +2 位作者 杨锦坤 刘志杰 孔敏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78-82,共5页
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基于国际海底地名词典,聚焦各国的提案申请情况,对国际海底地名总体情况、各国参与情况、中国参与情况以及和其他国家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近几十年来国际对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的参与程度日益增强,其中2000年... 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基于国际海底地名词典,聚焦各国的提案申请情况,对国际海底地名总体情况、各国参与情况、中国参与情况以及和其他国家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近几十年来国际对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的参与程度日益增强,其中2000年之后以日本通过的提案数量和参与频率最高;中国虽然起步晚,但参与频率高,年度通过提案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因此,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快捷地了解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现状,方便开展相关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地貌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 数据分析 可视化技术 海底地名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普志 贺惠忠 +1 位作者 汤民强 董超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48-52,共5页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侧扫、浅地层剖面、底质等数据,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水文气象条件,分析典型不良地形地貌特征,特别是陡坡、裸露基岩以及陆架-陆坡区大面积的沙波活动对海缆造成的危害。根据底质沉积及浅地层特征,研究南海北部陆架路由走廊的底质分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光缆所处区域构造稳定,针对路由线路作适当调整后以适合光缆铺设。该研究内容可为经过南海复杂地质区域的海底光缆路由选择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海底地形地貌 沙波 底质分析 工程评价 海底光缆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9
作者 刘晓燕 罗耀安 +1 位作者 黄建福 房立祥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2,共9页
海洋石油单点系泊(Single Point Mooring,SPM)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田开发,是海上石油运输的中转终端,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案以保障其安全性是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声学探测、目视检测是常用的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技术。本... 海洋石油单点系泊(Single Point Mooring,SPM)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田开发,是海上石油运输的中转终端,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案以保障其安全性是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声学探测、目视检测是常用的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技术。本研究基于EdgeTech 6205组合式双频侧扫声呐与条带式多波束测深系统、Innomar SES 2000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国产FIFISH PRO W6水下机器人等调查装备,介绍了声学探测技术和目视检测技术在国内某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中的应用实例。探测结果表明,该单点系泊区域地形整体平坦,局部受侵蚀冲刷影响,区域内有6条锚链沟发育,锚链沟深度为1.0-4.5 m,锚链摆动小,浮筒稳定性较好;管道埋藏类型分为完全埋藏型、浅埋藏型、裸露型3类。通过综合分析对比,查明了锚链被大量生物附着、腐蚀速度加快的具体位置,提出了定期进行防腐蚀除锈维护的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系泊系统 外探测技术 海底地形地貌 海底输油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及其海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宇佳 刘晓东 +1 位作者 张方生 邱志强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102,共7页
介绍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SBSSS)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然后介绍系统进行海上井场区域调查的情况,最后给出系统的实时工作结果和水深数据后处理结果。并把系统获得的水深和地貌结果分别与EM3000D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深结果、Kle... 介绍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SBSSS)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然后介绍系统进行海上井场区域调查的情况,最后给出系统的实时工作结果和水深数据后处理结果。并把系统获得的水深和地貌结果分别与EM3000D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深结果、Klein2000型侧扫声纳系统的地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与其他系统获得的结果一致,经数据后处理,测深精度达到IHO特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 海底地形地貌 数据后处理 IHO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B-CAATI算法在多波束测深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森 黎子盛 +1 位作者 周天 孙圣和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90,共5页
计算到达角瞬态成像技术(CAATI)是多角测深侧扫声纳(MSBSS)采用的高分辨方位、幅度联合估计技术。本文将CAATI技术扩展到多波束测深声纳(MBBS),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子阵波束域CAATI(MSB-CAATI)算法。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与CAATI技术相比... 计算到达角瞬态成像技术(CAATI)是多角测深侧扫声纳(MSBSS)采用的高分辨方位、幅度联合估计技术。本文将CAATI技术扩展到多波束测深声纳(MBBS),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子阵波束域CAATI(MSB-CAATI)算法。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与CAATI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低的分辨力门限。海试数据的处理验证了MSB-CAATI能很好地应用到多波束测深系统中,使其兼备了FT(傅氏变换)和CAATI各自的优点,能在整个条带宽度内同时获得高分辨力的海底地形和地貌信息,且不易受到低信噪比和复杂地形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阵 高分辨 多波束 海底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声学拖曳系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晓东 张方生 +5 位作者 朱维庆 张东升 方常乐 戴琪华 侯德永 顾华 《海洋测绘》 2005年第6期37-40,44,共5页
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制的深水声学拖曳系统,它的最大工作水深4 000m,安装有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可在近海底工作获得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地貌和温盐深等数据。它的测深覆盖范围600m,侧扫覆盖范围800m,垂直航迹分辨率5 cm,最小可检测... 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制的深水声学拖曳系统,它的最大工作水深4 000m,安装有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可在近海底工作获得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地貌和温盐深等数据。它的测深覆盖范围600m,侧扫覆盖范围800m,垂直航迹分辨率5 cm,最小可检测高度10 cm,测深分辨率高于目前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该系统已进行了湖试和海上锚泊试验。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将对开展大陆架勘查,探测和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发挥重要作用,拖曳系统中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还可装船安装,在大陆架水域进行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地貌测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量 深海探测 海底地形地貌 声学拖曳系统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敬红 吴秋云 周杨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7,共6页
详细分析了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前期的勘察数据,并且结合路由区地形地貌特征、海底浅层土的分布与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海底土体稳定性等要素对气田管线范围内土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对在不稳定区的工程设施提出了相应的工... 详细分析了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前期的勘察数据,并且结合路由区地形地貌特征、海底浅层土的分布与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海底土体稳定性等要素对气田管线范围内土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对在不稳定区的工程设施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地质分区与评价有利于指导该区管线铺设与油气开采设备装配,同时也可为深水项目工程场地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湾3-1气田 深水段 管线路由区 海底地形地貌 浅层土分布 工程地质特性 海底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海洋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建虎 王爱学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向深海、远海推进,精密海洋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简要地介绍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地貌信息获取、水下导航定位、潮汐潮流数据处理及应用、海底底质探测和分类等方面的最...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向深海、远海推进,精密海洋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简要地介绍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地貌信息获取、水下导航定位、潮汐潮流数据处理及应用、海底底质探测和分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我国的海洋测绘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测量 海底地形地貌 海洋水文 水下导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系统及其在海洋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永亭 陈义兰 《海洋测绘》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多波束测深系统采用条带式测量方式 ,可对海底进行全覆盖扫描测量 ,精确测得海底地形地貌。简要回顾了海底地形测量的进展 ,以SIMRADEM30 0 0多波束系统的测量实例说明多波束系统在海洋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海洋工程勘察 条带测深 海底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奥帆竞赛海域扫测工程的实施
16
作者 黄永军 《海洋测绘》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为掌握青岛奥帆基地重点海域海底水深数据、地形地貌及障碍物分布特征,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该区海域进行了全覆盖、高效率的海底地形扫测,经过高精度的数据处理,编绘得到海底地形地貌图,并发现了可疑沉船、暗堤等海底障碍物的分布,保... 为掌握青岛奥帆基地重点海域海底水深数据、地形地貌及障碍物分布特征,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该区海域进行了全覆盖、高效率的海底地形扫测,经过高精度的数据处理,编绘得到海底地形地貌图,并发现了可疑沉船、暗堤等海底障碍物的分布,保障了奥帆赛事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海底地形地貌 障碍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样机器人的概念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柏翰 干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5-255,共1页
深海采样机器人是与海底实验室以脐带缆相连接,实施实验室外部采样作业功能的复合模式机器人。机器人具有深海海底行走、结构对接、强弱电传送和热液保真采样等功能,与实验室组成可靠性高、功能性强、续航长久的深海实验系统。机器人... 深海采样机器人是与海底实验室以脐带缆相连接,实施实验室外部采样作业功能的复合模式机器人。机器人具有深海海底行走、结构对接、强弱电传送和热液保真采样等功能,与实验室组成可靠性高、功能性强、续航长久的深海实验系统。机器人配有行走底座,能够在海底拖拽电缆行走,通过光纤、强电缆以及蓄电池组,与实验室进行数据和能源的交互。机器人能够在更深的海域范围内进行海底地形地貌的测绘、热液喷口的侦察和多种保真采样工作,最终将样本完整送回海底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和上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海底 采样工作 机器人 概念设计 实验室组成 海底地形地貌 热液喷口 复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大鹿岛附近海域海洋牧场本底地质环境分析
18
作者 杜梦迪 张建兴 +2 位作者 宋永东 栾振东 阎军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725,共9页
为推进北黄海北部特色滩涂型海洋牧场建设,本研究对北黄海大鹿岛附近海域海洋牧场本底地质环境开展调查评估,利用高分辨率声学探测设备获取研究海域的精密水深数据和浅地层剖面数据;利用现场和实验室结合的方法测定海水理化参数;利用筛... 为推进北黄海北部特色滩涂型海洋牧场建设,本研究对北黄海大鹿岛附近海域海洋牧场本底地质环境开展调查评估,利用高分辨率声学探测设备获取研究海域的精密水深数据和浅地层剖面数据;利用现场和实验室结合的方法测定海水理化参数;利用筛析法、激光粒度仪测试方法确定沉积物类型和粒度特征,最终通过分析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海水水质状况和沉积物分布特征对本底地质环境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目标海域测量水深为1-29 m,平均水深为16 m,海底地形整体表现为平缓的近岸缓坡,地貌以水下侵蚀堆积地貌为主;海底浅地层剖面中U1声学地层清晰连续,全区可追踪,厚度约6 m且变化不大;海水水质良好,主要处于Ⅱ类海水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类型均为砂,沉积物组分变化不大,砂组分占绝对优势,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主要与沉积物物源条件及辽南沿岸流、海域潮流等因素有关。综合分析认为,北黄海大鹿岛附近海域水深适宜,地形较为平坦,水质环境良好,以砂质浅滩沉积为主,适于滩涂型海洋牧场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海底地形地貌 沉积特征 水文环境 北黄海 大鹿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海拾贝
19
作者 本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2,共1页
南黄海区域地质张训华张志珣蓝先洪李日辉主编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近8年来大量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基于"1∶100万南通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从南黄海地区的地质特征研究出发,主要包括南黄海地区的海底地理景观... 南黄海区域地质张训华张志珣蓝先洪李日辉主编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近8年来大量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基于"1∶100万南通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从南黄海地区的地质特征研究出发,主要包括南黄海地区的海底地理景观以及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和构造地质特征等,并结合地球物理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南黄海地区的海底地形地貌、现代沉积、深部结构、地层发育、构造特征和盆地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调查 构造地质特征 南黄海地区 海底地形地貌 研究成果 海洋地质 矿产资源分布 第四纪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系泊工程选址的优势
20
作者 寇养琦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4期20-21,共2页
单点系泊工程一般由锚泊区和管线带两部分组成,锚泊区通常在22m水深以外,而积约为20-30km;管线带跨越岸外浅水地带,把锚泊区与陆上的石油设施等工程相连接,以便在近岸缺乏深水码头的情况下,供大型油轮或船只系泊,进而把海上原油或泊来... 单点系泊工程一般由锚泊区和管线带两部分组成,锚泊区通常在22m水深以外,而积约为20-30km;管线带跨越岸外浅水地带,把锚泊区与陆上的石油设施等工程相连接,以便在近岸缺乏深水码头的情况下,供大型油轮或船只系泊,进而把海上原油或泊来的油水通过管道输送于陆地上的油炼厂、油库等,再把成品输送出去.随着沿海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因地制宜,人们越来越趋于选择合适的单点系泊工程为海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系泊 工程选址 海底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