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群落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文群 刘剑秋 +2 位作者 赵希涛 王绍鸿 俞鸣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2-493,T003,共3页
关键词 桑树 油杉 海底古森林 深沪湾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海底古森林木材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平宇 李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5-77,共3页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位于我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晋江市的东南端。目前,已发现24株古树桩,最大树桩直径达100cm、最小为27cm。对深沪湾古森林主要树种进行初步探讨、为研究木材抗腐蚀能力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底古森林 油杉 阿丁枫 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沪湾新发现的海底古森林遗迹分布及植物学、年代学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起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9,共4页
已发现的深沪湾海底古森林为三片分布 ,主要生长在距今7620±130~6761±193aB p的时段内 。
关键词 深沪湾 海底古森林 油杉 植物学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璐 《福建林业》 2023年第1期42-44,48,共4页
采用样线法对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和区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4目35科86种鸟类,其中留鸟35种、夏候鸟13种、冬候鸟31种、旅鸟7种,以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为主。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中,福建省重点保... 采用样线法对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和区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4目35科86种鸟类,其中留鸟35种、夏候鸟13种、冬候鸟31种、旅鸟7种,以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为主。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中,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深沪湾自然保护区是冬季水鸟重要的迁徒停息地越冬地,也是夏季水鸟的繁殖地,需要加强对栖息地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 鸟类资源 调查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的福建深沪湾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起浩 冯炎基 施建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7-380,T001,T002,共16页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是强古地震遗迹。研究结果表明 ,全新世早期该处海底古森林生长在由松散的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构成的低凹洼地内。距今 70 0 0a左右的强古地震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并形成泻湖环境 ,约距今 2 0 0 0a的又一次强古地震...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是强古地震遗迹。研究结果表明 ,全新世早期该处海底古森林生长在由松散的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构成的低凹洼地内。距今 70 0 0a左右的强古地震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并形成泻湖环境 ,约距今 2 0 0 0a的又一次强古地震使海底古森林沉没到更深的海底 ,推测这两次古地震的震级都超过 7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古森林 全新世 地震 福建 深沪湾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深沪湾地学旅游资源及其科学价值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方世明 李江风 李丹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0,共6页
在对福建深沪湾地学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系统的考察基础上,对福建深沪湾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统计研究,并对其中的地质遗迹景观和类型进行系统分类,着重对海底古森林、古牡蛎滩、红土台地、古人类活动遗迹发现点和海蚀地貌等核心... 在对福建深沪湾地学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系统的考察基础上,对福建深沪湾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统计研究,并对其中的地质遗迹景观和类型进行系统分类,着重对海底古森林、古牡蛎滩、红土台地、古人类活动遗迹发现点和海蚀地貌等核心地质景观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科学意义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沪湾 地质遗迹 海底古森林 牡蛎滩 人类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动员 绿化晋江——晋江市大力推进“四绿”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7
《福建林业》 2012年第3期4-7,共4页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长达121公里的海岸线风光秀丽,紫帽山、灵源山、深沪湾海底古森林别具韵味,自然景观丰富,但随着人口增多、开发加速,森林资源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关键词 晋江市 工程 绿化 海上丝绸之路 森林资源保护 海底古森林 东南沿海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