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与入海航道区域海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虞志英 张志林 +2 位作者 金鏐 徐海根 李身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71,共17页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同为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区的三大浅滩之一,长期以来位置和海床均十分稳定,是建设挖入式港池的理想区域.长江水下三角洲形成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近年来长江来沙量的逐渐减少,使长年来地形变幅甚小,对深水航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稳定环境.本文主要从海床稳定性的角度,对海床演变环境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研究,为在长江口建设深水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入式港池 横沙浅滩 海床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海洋土参数对海床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缅 李家春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06-816,共11页
基于Yamamoto的多孔弹性介质模型 ,研究了波生底床的稳定性· 通过给出的有限深底床下土响应分析解 ,针对三种土质底床 ,讨论了主要波参数和土参数对这些底床稳定性的影响· 与其他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海洋土内... 基于Yamamoto的多孔弹性介质模型 ,研究了波生底床的稳定性· 通过给出的有限深底床下土响应分析解 ,针对三种土质底床 ,讨论了主要波参数和土参数对这些底床稳定性的影响· 与其他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海洋土内部Coulomb摩擦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非弹性多孔介质模型 海洋结构物 海床失稳 剪切破坏 土模型 Yamamoto模型 海床稳定性 波浪载荷 库仑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钦州湾海域海床稳定性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白玉川 廖世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共7页
综合钦州湾龙门站与近海区钓鱼台站长年历史观测资料和2003年7月的6个站点全潮观测资料,阐述了钦州湾的表层沉积物分布和钦州外湾典型位置沉积物组成状况,并结合钦州电厂建设规划,通过海床稳定性的概念和稳定性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钦州... 综合钦州湾龙门站与近海区钓鱼台站长年历史观测资料和2003年7月的6个站点全潮观测资料,阐述了钦州湾的表层沉积物分布和钦州外湾典型位置沉积物组成状况,并结合钦州电厂建设规划,通过海床稳定性的概念和稳定性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钦州电厂取排水工程附近海域及钦州外湾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的海床稳定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稳定性理论能够反映实际,是可靠的,可以进一步作为钦州电厂相关模拟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 泥沙 海床稳定性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海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永利 李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将基于总应力法的波致土体剪切破坏准则与基于有效应力法的液化准则相结合,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海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平均波高、百年一遇波高及破碎波高3种波况下,场地土体有效正应力、振荡正应力及应力角等值线的变化情况,得... 将基于总应力法的波致土体剪切破坏准则与基于有效应力法的液化准则相结合,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海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平均波高、百年一遇波高及破碎波高3种波况下,场地土体有效正应力、振荡正应力及应力角等值线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波高对海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海上风电场的选址及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海床稳定性 BIOT固结理论 解析法 数值方法 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流作用下分层海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文锋 王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3-797,803,共6页
基于Biot固结理论,结合波流相互作用理论,采用数值模型分析了分层海床在波浪-流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尤其是分层海床的液化可能性及剪切破坏深度.结果表明,顺流的存在不仅会增加液化风险,还会使剪切破坏深度增加,而采用高渗透性土作为覆盖... 基于Biot固结理论,结合波流相互作用理论,采用数值模型分析了分层海床在波浪-流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尤其是分层海床的液化可能性及剪切破坏深度.结果表明,顺流的存在不仅会增加液化风险,还会使剪切破坏深度增加,而采用高渗透性土作为覆盖层不仅能有效降低原海床液化风险,且能减小甚至避免原海床的剪切破坏,可用于海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荷载 分层海床 超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 海床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法的海底管线海床稳定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熊俊杰 杨和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采用贝叶斯网络法对海底管线的海床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海底管线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管线海床失稳将导致严重后果,如泄露造成爆炸及环境污染等。研究首先根据理论知识建立了管线海床稳定性问题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其次根据经验及专家意见... 采用贝叶斯网络法对海底管线的海床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海底管线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管线海床失稳将导致严重后果,如泄露造成爆炸及环境污染等。研究首先根据理论知识建立了管线海床稳定性问题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其次根据经验及专家意见对输入和输出变量分级,最后用贝叶斯定理计算输出变量落在每个区间上的概率。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可以表示不同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对复杂系统建模,并组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得到可靠的结果,该方法在海底管线的安全性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线 海床稳定性 贝叶斯网络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导致的海床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红军 张民生 +1 位作者 贾永刚 王秀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6-990,共5页
利用Biot二维固结理论,计算出波浪引起的海床应力场;在假设海床土体的粘聚力不受波浪作用影响的条件下,推导出了波浪导致弱粘性土或粉土海床失稳的破坏准则,丰富了波浪导致海床失稳的判别方法。并把这一破坏准则用于黄河三角洲埕岛油田... 利用Biot二维固结理论,计算出波浪引起的海床应力场;在假设海床土体的粘聚力不受波浪作用影响的条件下,推导出了波浪导致弱粘性土或粉土海床失稳的破坏准则,丰富了波浪导致海床失稳的判别方法。并把这一破坏准则用于黄河三角洲埕岛油田海域的海床底坡稳定性分析,讨论了50年一遇和5年一遇两种海况条件下,土体粘聚力对该地区波浪导致海床破坏深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体粘聚力对海床稳定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方程 应力角 粘聚力 海床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坛海峡海缆路由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卢惠泉 孙全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1,共6页
根据路由勘察区水深测量、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探测等多项物理探测所获取的资料,结合其它自然环境及历史资料,对勘察区内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对近20a来勘察区海床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为选择一条最佳... 根据路由勘察区水深测量、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探测等多项物理探测所获取的资料,结合其它自然环境及历史资料,对勘察区内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对近20a来勘察区海床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为选择一条最佳的路由通道提供依据.研究分析表明:可能影响该海缆安全运行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海底灾害性地貌,如基岩、潮流冲刷槽等;勘察区不同区域内海底冲淤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潮汐通道底部受较强冲刷,冲刷速率为0.035~0.1m/a,20m以浅区域海底处于弱冲刷状态一冲淤动态平衡状态,冲刷速率为0.015m/a,海床较稳定;该路由勘察区工程环境较适合海缆的铺设,且其最佳路由区域是在勘察区南半部相对稳定的海底平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坛海峡 工程地质条件 海床稳定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开采中深海古滑坡体的再启滑机制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琳 刘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07-1915,共9页
我国南海北陆坡水合物富集区广泛发育古滑坡,若水合物开采不当可能导致古滑坡再次滑动。为了探究水合物开采诱发古滑坡再启滑机制,针对含下卧型水合物藏和伴生型水合物藏的两个典型古滑坡体,在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框架内考虑了水合物开采... 我国南海北陆坡水合物富集区广泛发育古滑坡,若水合物开采不当可能导致古滑坡再次滑动。为了探究水合物开采诱发古滑坡再启滑机制,针对含下卧型水合物藏和伴生型水合物藏的两个典型古滑坡体,在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框架内考虑了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瞬态孔压与土体抗剪强度变化,分析了水合物开采过程中不同古滑坡体的稳定性演变与失稳模式。研究表明,水合物分解导致所赋存土体的胶结强度弱化,同时逸出气体可能被阻滞于渗透性较低的古滑坡体下方,从而形成横向扩展的高压区。下卧型储层边坡的潜在滑移面贯穿古滑移面,一般表现为滑动型滑坡;开采初期因孔压积聚而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开采中后期因二次水合物生成可能导致边坡稳定性有所回升,在本文计算条件下未触发古滑坡复活。伴生型储层边坡的稳定性受土体强度劣化与孔压积聚的共同影响,水合物开采导致古滑坡重新滑动,表现为滑塌型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古滑坡 水合物开采 海床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