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中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3,共7页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动
尼罗河三角洲
全新世
环境
碳同位素
海侵
人类活动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沿海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伟光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本文根据华南沿海各地全新世海相、滨海相沉积物的^(14)C断代数据、海拔高程及其所构成地貎体的特征,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
关键词
全新世
鼎盛期
海平面变动
海进期
华南沿海
三角洲
河谷地貌
几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西陆表海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动控制
3
作者
魏久传
李增学
苏淑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39-42,85,共5页
依据钻孔岩芯和测井资料 ,对鲁西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鲁西陆表海沉积序列中不同级次旋回相互叠加 ,具有特征的低频 (Ⅱ~Ⅲ级 )和高频 (Ⅳ~Ⅵ级 )层序...
依据钻孔岩芯和测井资料 ,对鲁西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鲁西陆表海沉积序列中不同级次旋回相互叠加 ,具有特征的低频 (Ⅱ~Ⅲ级 )和高频 (Ⅳ~Ⅵ级 )层序叠加样式 ;这种相互叠加的旋回结构受控于相互叠置的海平面变化周期 ,即复合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周期表现出非对称式突发性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节律性 ,形成了不对称的旋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层序
海平面变动
陆表海盆地
鲁西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平面变动的最新研究
4
作者
崔一录(译编)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7期13-14,共2页
数万年前未被冰盖所覆盖的日本等地,其海平面变化曲线是:距今约0.8—1万年前低于现今海平面以下,之后,则围绕现今海平面以数米的幅度上下波动。因此,距今0.8—1万年前的海岸线和海积物,一般分布于地表以下或海底,露头难以找到,给研究工...
数万年前未被冰盖所覆盖的日本等地,其海平面变化曲线是:距今约0.8—1万年前低于现今海平面以下,之后,则围绕现今海平面以数米的幅度上下波动。因此,距今0.8—1万年前的海岸线和海积物,一般分布于地表以下或海底,露头难以找到,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变化曲线
海岸线
日本
海平面变动
冰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5
作者
林惠来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4期419-420,共2页
为促进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学问题的学术交流,推动该区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于1987年9月1—4日在福州联合举办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
为促进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学问题的学术交流,推动该区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于1987年9月1—4日在福州联合举办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地学界3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携带70多篇论文参加了会议,其中50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报告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地球物理
矿产地质
地震
台湾海峡
板块构造
大地构造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地学科学家
海平面变动
太平洋板块
研讨会
地学家
福州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中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1011)
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海平面变动
尼罗河三角洲
全新世
环境
碳同位素
海侵
人类活动
沉积环境
Keywords
sea-level fluctuations
Nile Delta
Holocene
分类号
P34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沿海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伟光
机构
广东省地震局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文摘
本文根据华南沿海各地全新世海相、滨海相沉积物的^(14)C断代数据、海拔高程及其所构成地貎体的特征,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
关键词
全新世
鼎盛期
海平面变动
海进期
华南沿海
三角洲
河谷地貌
几个问题
分类号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西陆表海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动控制
3
作者
魏久传
李增学
苏淑荣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兖州矿业集团地质工程公司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39-42,8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49872 0 5 7)
文摘
依据钻孔岩芯和测井资料 ,对鲁西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鲁西陆表海沉积序列中不同级次旋回相互叠加 ,具有特征的低频 (Ⅱ~Ⅲ级 )和高频 (Ⅳ~Ⅵ级 )层序叠加样式 ;这种相互叠加的旋回结构受控于相互叠置的海平面变化周期 ,即复合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周期表现出非对称式突发性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节律性 ,形成了不对称的旋回记录。
关键词
高分辨层序
海平面变动
陆表海盆地
鲁西煤田
Keywords
hight resolution sequences
sea level change
epicontinental basin
Western Shandong Coalfield
分类号
P618.11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平面变动的最新研究
4
作者
崔一录(译编)
机构
不详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7期13-14,共2页
文摘
数万年前未被冰盖所覆盖的日本等地,其海平面变化曲线是:距今约0.8—1万年前低于现今海平面以下,之后,则围绕现今海平面以数米的幅度上下波动。因此,距今0.8—1万年前的海岸线和海积物,一般分布于地表以下或海底,露头难以找到,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
海平面
变化曲线
海岸线
日本
海平面变动
冰盖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5
作者
林惠来
机构
不详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4期419-420,共2页
文摘
为促进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学问题的学术交流,推动该区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于1987年9月1—4日在福州联合举办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地学界3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携带70多篇论文参加了会议,其中50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报告交流。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地球物理
矿产地质
地震
台湾海峡
板块构造
大地构造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地学科学家
海平面变动
太平洋板块
研讨会
地学家
福州
福建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
陈中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南沿海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的几个问题
陈伟光
《台湾海峡》
CAS
198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西陆表海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动控制
魏久传
李增学
苏淑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平面变动的最新研究
崔一录(译编)
《海洋地质动态》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林惠来
《台湾海峡》
CAS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