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海水倒灌事件多发原因探析——以2024年10月长江以北沿海高潮洪水事件为例
1
作者 王慧 石绥祥 +3 位作者 李文善 王兆宇 张建立 付文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8,共9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加大,给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远高于过去2000年的上升速率,且在20世纪以来呈加速上升趋势。1901—2010年,...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加大,给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远高于过去2000年的上升速率,且在20世纪以来呈加速上升趋势。1901—20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7mm/a,1993—2023年间达到3.4 mm/a,增加了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平均海平面 长江以北 极端天气 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周健 于道德 +4 位作者 李琼 朱现晔 李莉 杨韫琪 吴志宏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0,共14页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全球性、缓发性的海洋灾害,其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但当前研究普遍存在灾害效应分析孤立割裂、风险评估体系差异明显、防范应对存在局限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归纳梳理国内...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全球性、缓发性的海洋灾害,其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但当前研究普遍存在灾害效应分析孤立割裂、风险评估体系差异明显、防范应对存在局限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归纳梳理国内外海平面上升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海平面上升所诱发的风暴潮增水、海岸侵蚀、海水/咸潮入侵、湿地退化等不同类型灾害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成果,并从灾害管理角度阐述了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向。未来研究应在健全完善调查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研究及量化评价,总结凝练经典研究范式,推进灾害链式协同防治,强化动态风险预测评估,提升滨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扰动的韧性,推进海平面上升应对与管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灾害效应 风险评估 灾害管理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Ps情景下华南地区海平面上升淹没风险分析
3
作者 王晨旭 姜彤 +3 位作者 陈思蓉 董志博 黄金龙 苏布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8,共10页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持续上升,以红树林为特色的华南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考验。依据历史海平面观测数据和基于多个气候模式结果预估的海平面上升数据,结合土地利用数据,探索低辐射强迫(SSP1-2.6)、中辐射强迫(SSP2-4.5)以及高...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持续上升,以红树林为特色的华南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考验。依据历史海平面观测数据和基于多个气候模式结果预估的海平面上升数据,结合土地利用数据,探索低辐射强迫(SSP1-2.6)、中辐射强迫(SSP2-4.5)以及高辐射强迫(SSP5-8.5)情景下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其淹没风险,结果如下:(1)1995—2022年,华南沿海海平面呈持续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3.96 mm/a,高于同期全球平均约3.3 mm/a的海平面上升速率。预计华南地区平均海平面持续上升,不同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80—2100年)相对于基准期(1995—2014年)分别上升0.46[0.31~0.58]m、0.54[0.36~0.71]m和0.72[0.55~0.89]m。(2)21世纪末期3种情景下将有23.5万(SSP1-2.6)~36.8万(SSP5-8.5)hm^(2)的海岸带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淹没超过1.0 m水深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海南东北部以及广西东南部等地。(3)土地利用维持在2020年水平的情景下,受淹没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为建设用地(4.82万~7.16万hm^(2));红树林受淹比例很高(0.99万~1.43万hm^(2)),占其总面积的39%~57%。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全面的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和针对性土地利用调整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保护红树林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淹没风险 SSPs情景 土地利用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演变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特征
4
作者 侯雅婷 谢卫明 +1 位作者 苑家恒 王宪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共13页
使用SLAMM(Sea Level Affecting Marshes Model,海平面影响沼泽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海平面上升预测值以及湿地是否被海堤保护等情景,模拟崇明东滩湿地演变规律,同时探讨潮差、坡度与地面沉降等因素对于湿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崇明... 使用SLAMM(Sea Level Affecting Marshes Model,海平面影响沼泽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海平面上升预测值以及湿地是否被海堤保护等情景,模拟崇明东滩湿地演变规律,同时探讨潮差、坡度与地面沉降等因素对于湿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崇明东滩湿地面积未来在海平面上升影响下有一定程度缩减,2020—2050年,其湿地面积保有率为0.732~0.763,此外,预计崇明东滩湿地可能最早在2039年开始进入萎缩状态;②崇明东滩修复区域的海堤在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过程中,可防止修复区域发生植被演替和出现过渡盐沼植被;③潮差、坡度以及地面沉降的改变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崇明东滩湿地的稳定性.若以2050年湿地稳定为目标,则潮差需达到3.0 m或者剖面的坡度在2.0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生态修复工程 湿地面积保有率 海平面影响沼泽模型(SLA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沿海城市极端雨潮复合洪涝危险性评估——以海口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国凤 刘青 +2 位作者 许瀚卿 魏旭辰 王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5-1035,共11页
以海口市为例,利用1960—2017年的66场台风资料,包括台风日降雨和风暴潮的极值水位,建立复合洪涝组合情景。基于多个情景,对海口市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极端雨潮复合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在台风事件中,风暴潮为复... 以海口市为例,利用1960—2017年的66场台风资料,包括台风日降雨和风暴潮的极值水位,建立复合洪涝组合情景。基于多个情景,对海口市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极端雨潮复合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在台风事件中,风暴潮为复合洪涝灾害的关键致灾因子,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南渡江入海口和北部滨海地区;2)在最大雨潮复合洪涝组合情景中,海口市受淹面积估计为148km^(2),相较于最小雨潮复合洪涝组合情景增加了约15倍,淹没区域中一半以上的区域积水深度超过1 m;3)在极端雨潮复合情景下,海甸岛、新埠岛及江东新区一带的滨海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最显著。根据RCP8.5情景预测,到2100年,海口市受极端复合洪涝灾害的影响区域预计达到约203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洪涝 雨潮 情景构建与模拟 海平面上升 沿海城市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生境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欣怡 祝明建 +2 位作者 栾博 管少平 林丰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16-5127,共12页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种海平面上升和土地利用耦合情景,对红树林、盐沼和潮滩三类海岸生境在2100年的面积变化、分布状况和脆弱程度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海平面上升,红树林和潮滩生境遭受严重退化。其中,红树林高脆弱性区主要分布在西江口、珠江口和黄茅海东岸。潮滩高脆弱性区则平均分布在大湾区沿海地带。相比之下,盐沼生境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较小。2)与红树林和潮滩相比,土地利用模式对盐沼生境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保护已开发用地的情景下,珠江口西侧的盐沼面积大幅增加,脆弱性程度低。在保护所有旱地的情景下,盐沼生境面积虽然基本维持,但景观格局破坏严重,脆弱性程度高。本研究建议针对高脆弱区,动态调整土地利用策略,清理沿海湿地向内迁移的空间,增强沿海生境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本研究可为沿海湿地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沿海生境 脆弱性评估 SLAMM模型 景观生态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
7
作者 刘宏宽 李路 宋永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121,共5页
为研究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选取石洞口、吴淞、金山嘴、芦潮港等7个典型潮位站,依据海平面上升速率及历史序列长度修正P-Ⅲ曲线参数,预估了各典型潮位站在3种温升情景下未来70年100~10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变化,并评... 为研究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选取石洞口、吴淞、金山嘴、芦潮港等7个典型潮位站,依据海平面上升速率及历史序列长度修正P-Ⅲ曲线参数,预估了各典型潮位站在3种温升情景下未来70年100~10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变化,并评估了海塘防御能力。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速率与设计潮位增量显著相关,截至2035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8~12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100~130年一遇;截至2050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18~26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50~80年一遇;截至2100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50~91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5~12年一遇。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防洪挡潮能力、持续提高超大城市整体韧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设计高潮位 上海市沿岸 改进参数法 气候变化 设计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海洋边界条约的稳定性分析——以情势变迁原则的适用为中心
8
作者 许蔡梦骁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0,I0003,共16页
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给现行国际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对海洋边界条约效力造成影响。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一国援引《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2条所规定情势变迁原则的有效性,关乎海洋边界条约的稳定性。鉴于国家对... 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给现行国际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对海洋边界条约效力造成影响。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一国援引《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2条所规定情势变迁原则的有效性,关乎海洋边界条约的稳定性。鉴于国家对涉及主权、主权权利条约的敏感性,为维护边界地区的和平秩序,海洋边界条约应当受到“边界条约例外”的保护。同时,海平面上升无法满足“在缔结条约时未曾预料到”“影响到条约义务的必要根据”“从根本上改变有待履行的义务范围”三项标准,一国难以行使基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岸地理变化而单方面终止或退出条约的权利。海洋边界条约基本能抵御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海洋边界条约 情势变迁原则 边界稳定性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湿地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宝强 苏珊 +1 位作者 彭仲仁 杨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9-575,共7页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为例,假设2010年~2100年海平面上升1 m,考虑淹没、侵蚀、冲积、饱和、吸积等物理作用,运用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进行用地的变化模拟计算,从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两方面评估海平面上...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为例,假设2010年~2100年海平面上升1 m,考虑淹没、侵蚀、冲积、饱和、吸积等物理作用,运用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进行用地的变化模拟计算,从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两方面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旱地面积将减少30.37km2;湿地面积增加30.37 km2,其中河口开放水域、滩涂、盐沼、定期洪水沼泽面积大量增加,分别增加了394.29%、380.62%、141.93%、121.41%,季节性洪水沼泽、潮汐淡水沼泽、河流潮汐、河口沙滩、内陆海岸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大,分别减少了95.52%、91.31%、59.29%、37.59%、21.44%;红树林、内陆开放水域、一般沼泽、内陆淡水沼泽、柏树沼泽受影响较小,分别减少了6.67%、4.05%、2.35%、0.90%、0.10%.(2)尽管湿地总面积增加,但是由于河口沙滩和净水湿地的损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61 672万美元减少到2100年的61 548万美元,其中艺术娱乐、水调节、气候调节、文化精神价值将下降,水供应、栖息地保护、干扰调节和废物处理价值将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湿地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杜娟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8,共8页
本文论述了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并在IPCC提供的全球海平面变化背景值之上,给出中国未来几十年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值。中国大河三角洲地区未来几十年相对海平面皆呈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同。因此,充分认识相对海平面上升将导致的... 本文论述了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并在IPCC提供的全球海平面变化背景值之上,给出中国未来几十年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值。中国大河三角洲地区未来几十年相对海平面皆呈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同。因此,充分认识相对海平面上升将导致的危害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相对海平面上升将对中国沿海地区产生以下影响:(1)导致海岸侵蚀,扩大侵蚀范围;(2)风暴潮强度与频率增加;(3)沿海低地与湿地被淹没;(4)海水入侵加剧,范围扩大,水资源和水环境遭到破坏;(5)防汛工程功能降低,洪涝灾害加剧。因此,沿海地区政府决策应考虑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预测 中国沿海地区 危害 海岸侵蚀 风暴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三角洲附近沿海潮滩和湿地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季子修 蒋自巽 +1 位作者 朱季文 杨桂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82-590,共9页
于1988-1991年,对长江三角洲附近沿海潮滩和湿地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利用高程-面积法、沉积速率法,井引进未来冲淤趋势参数,对全区14个典型潮滩断面进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估算。结果表明,当海平面上升0.5m和1.0m时,全区潮滩面积分... 于1988-1991年,对长江三角洲附近沿海潮滩和湿地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利用高程-面积法、沉积速率法,井引进未来冲淤趋势参数,对全区14个典型潮滩断面进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估算。结果表明,当海平面上升0.5m和1.0m时,全区潮滩面积分别比1990年的减少9.2%和16.7%;湿地面积减少20%和28%,并发生高级类型向低级类型的逆向演替。各岸段损失率相差悬殊,以侵岸段较大,淤涨岸段将减缓淤涨,甚至转为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湿地 海平面上升 长江 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李加林 王艳红 +3 位作者 张忍顺 葛云健 齐德利 张殿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3,共7页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加剧的必然结果,其灾害效应直接影响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地面沉降与绝对海面变化叠加法和潮位记录法,预测未来30年,50年和100年江苏沿海海平面将分别上升0.30 m,0.53 m和1.37 ...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加剧的必然结果,其灾害效应直接影响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地面沉降与绝对海面变化叠加法和潮位记录法,预测未来30年,50年和100年江苏沿海海平面将分别上升0.30 m,0.53 m和1.37 m。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海平面上升量引起的风暴潮灾害、海岸侵蚀、潮滩盐沼损失、涵闸破坏、洪涝灾害加剧和海堤工程受损等方面的灾害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江苏沿海低地进行分区灾害预警,认为海平面上升后的灾害效应在江苏中部海积平原表现得最为严重,废黄河三角洲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中等,而海州湾海积平原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灾害效应 江苏沿海低地 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三角洲及邻近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朱季文 季子修 +1 位作者 蒋自巽 杨桂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长江三角洲及邻近地区是下一世纪海平面加速上升的敏感地区.运用海平面上升影响指数综合评价显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次为杭州湾北岸和废黄河三角洲,最轻是苏北中部滨海平原.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海岸灾害 长江 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影响下广西钦州湾红树林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莎莎 孟宪伟 +1 位作者 葛振鸣 张利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2-2711,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对海岸带产生显著影响。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生态系统,对海平面上升极为敏感。以广西钦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为对象,采用SPRC(Source-Pathway-Receptor-Consequence)评估模式分... 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对海岸带产生显著影响。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生态系统,对海平面上升极为敏感。以广西钦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为对象,采用SPRC(Source-Pathway-Receptor-Consequence)评估模式分析了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构建了以海平面上升速率、地面沉降/抬升速率、生境高程、日均淹水时间、潮滩坡度和沉积速率为指标的脆弱性评价体系。在GIS平台上量化各脆弱性指标,计算脆弱性指数并分级,建立了定量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性方法,实现了在不同海平面上升情景(近40年来广西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IPCC预测的B1和A1FI情景)和时间尺度下(2030年、2050和2100年),广西钦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定量空间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近40年广西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与B1情景下,钦州湾红树林在各评估时段表现为不脆弱。而在A1FI情景下,至2050年研究区域41.3%红树林为低脆弱,至2100年增加至69.8%。研究采用的SPRC评估模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空间评估方法能够客观定量评价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性,可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保障海岸带生态系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广西钦州湾 红树林 SPRC模式 指标体系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显著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慧 刘克修 +4 位作者 范文静 高志刚 张建立 李琰 张增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7,共10页
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海平面升高显著。海平面总体比常年高122 mm,较2011年偏高53 mm,达1980年以来最高位。本文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区域近30 a的水位、海温、气温、气压和风等水文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中... 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海平面升高显著。海平面总体比常年高122 mm,较2011年偏高53 mm,达1980年以来最高位。本文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区域近30 a的水位、海温、气温、气压和风等水文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平面2012年异常偏高的成因。结果表明:2010-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2~3 a、8~9 a和准19 a周期震荡的高位,几个周期震荡高位叠加,对海平面上升起了明显的影响;2012年,沿海气温和海温分别较常年偏高0.4℃和0.3℃,气压较常年低1.2 hPa,气压达历史最低位;2012年,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较常年偏早,结束较常年偏晚,季风持续时间较常年偏长,导致2012年5-6月和8月,在黄海和东海海域,东北风持续偏强,南海海域南风偏强,风场的异常导致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水长时间堆积,是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之一;2012年,热带气旋登陆时间集中,影响范围广,北上和影响东北地区的台风数量均为历史之最,特别是2012年8月,有6个热带气旋相继影响我国沿海,对当月海平面升高影响明显;另外,2012年副热带高压偏北、偏东、偏弱的特点对东海和南海的海平面上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周期 气压 季风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秋茄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叶勇 卢昌义 +1 位作者 郑逢中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38-2244,共7页
研究了壤质沙土 (粗质土 )和粘土 (细质土 )条件下红树植物秋茄 (K andelia candel)对水位上升和淹水时间延长的反应。模拟海平面上升 30 cm导致红树林土壤的酸化 ,且细质土的酸化比粗质土严重 ;秋茄繁殖体的萌苗速度明显加快 ;促进秋... 研究了壤质沙土 (粗质土 )和粘土 (细质土 )条件下红树植物秋茄 (K andelia candel)对水位上升和淹水时间延长的反应。模拟海平面上升 30 cm导致红树林土壤的酸化 ,且细质土的酸化比粗质土严重 ;秋茄繁殖体的萌苗速度明显加快 ;促进秋茄的早期生长 ,尤其是导致最初 2个月茎高生长的增加 ,然而 ,后 2个月秋茄的相对生长率并不因水位的升高而增加 ;地下部 /地上部生物量比减小 ,在粗质土中尤为如此 ;幼苗粗根比例明显增加 ;叶片叶绿素 a/ b比值下降。在微型盆栽试验条件下 ,无论是高水位还是低水位 ,所有的秋茄繁殖体均成功萌发且幼苗在整个试验期间均成活。在野外条件下 ,秋茄幼苗成活率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条件下均高达 90 %以上。野外条件下 ,无论是经胚轴萌发还是幼苗移栽的幼苗 ,最初 4个月的茎高生长均为低潮区高于高潮区 ,与微型试验结果相同。微型盆栽试验和野外种植试验均表明 ,海平面上升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秋茄 土壤结构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广东沿海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1 位作者 陈奇礼 陈特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参照广东沿海 6个岸段 2 0 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 ,建议提高沿海工程的设计基准面。根据高潮位升幅的数值模拟 ,建议提高工程的设计高潮位。在计算不同频率风暴潮潮位重现期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各岸段重现期的设防标准。在计算波... 参照广东沿海 6个岸段 2 0 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 ,建议提高沿海工程的设计基准面。根据高潮位升幅的数值模拟 ,建议提高工程的设计高潮位。在计算不同频率风暴潮潮位重现期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各岸段重现期的设防标准。在计算波高增幅的基础上 ,提出各岸段设计波高的增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广东 沿海工程 风暴潮 设防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作用下广西典型红树林区沉积速率及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迁移效应的制衡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鹏 孟宪伟 +2 位作者 丰爱平 李珍 杨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1-560,共10页
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迫使红树林向陆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而其自身通过捕沙促淤不同程度的减缓了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影响。基于广西典型红树林区8根短柱的210Pb测年和含水率分析,以考虑/未考虑沉积物压实作用为研究情景,通过对比研究... 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迫使红树林向陆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而其自身通过捕沙促淤不同程度的减缓了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影响。基于广西典型红树林区8根短柱的210Pb测年和含水率分析,以考虑/未考虑沉积物压实作用为研究情景,通过对比研究红树林区潮滩地表高程抬升速率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大小关系,揭示当前海平面上升对广西红树林向陆/向海迁移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未考虑压实作用下的沉积速率约是考虑压实作用下沉积速率的1.00~1.34倍(平均1.12倍),压实作用明显;压实沉积速率介于0.16~0.78 cm/a,其底层压实沉积速率与潮滩地表高程抬升速率相等。压实作用下,英罗湾和丹兜海红树林区的地表高程抬升速率小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与未考虑压实作用得到的结论相悖。由于广西红树林海岸大都建有防波堤,限制了红树林向陆的迁移;表明英罗湾和丹兜海的红树林正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压实作用校正与否对地表高程抬升速率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相当的区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沉积速率 压实作用 海平面上升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加林 张殿发 +2 位作者 杨晓平 童亿勤 张忍顺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2期49-53,共5页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加剧的必然结果,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沿海灾害,威胁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潮滩湿地减少、涵闸废弃、洪涝灾害加剧、海堤破坏、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加剧的必然结果,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沿海灾害,威胁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潮滩湿地减少、涵闸废弃、洪涝灾害加剧、海堤破坏、海水入侵等灾害效应及研究现状,提出当前海平面上升灾害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灾害效应 全球变暖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河北黄骅台风风暴潮漫滩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仉天宇 于福江 +1 位作者 董剑希 付翔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9-503,共5页
基于河北省黄骅地区的风暴潮漫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成熟的业务化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100m分辨率的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以及该地区的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结果数据,对台风登陆地点、路径、方向进行科学组合,利用各种组合参数条... 基于河北省黄骅地区的风暴潮漫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成熟的业务化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100m分辨率的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以及该地区的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结果数据,对台风登陆地点、路径、方向进行科学组合,利用各种组合参数条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995、985、975、965hPa四种台风强度下,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漫滩的影响。在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和100cm情况下,四种台风强度的风暴潮平均最大漫滩面积分别增加了约35%和86%;台风强度中等,即985或975hPa时,风暴潮最大漫滩面积的增加更为显著。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的漫滩影响非常明显,有效防范风暴潮灾害的同时,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应进一步研究和提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黄骅 海平面上升 风暴潮 漫滩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