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遥感在海岸带调查中的应用——以密西西比—阿查法拉亚海湾水域为例
1
作者 赵广明 Eurico J D’Sa 李广雪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8,78,共6页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是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光学行为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体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是海岸带调查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方法监测水体CDOM的变化是海岸带环境动态监测的重要方法,介绍了CDOM遥感监测的原理及...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是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光学行为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体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是海岸带调查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方法监测水体CDOM的变化是海岸带环境动态监测的重要方法,介绍了CDOM遥感监测的原理及常用的遥感数据,并通过墨西哥湾西北部的密西西比—阿查法拉亚海湾水域系统进行CDOM光学性质季节性遥感调查实例,揭示了在海岸带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样深度条件下,CDOM的光学性质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其变化与盐度、溶解氧等的含量密切相关,是海岸带调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OM 遥感 海岸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完成海岸带调查
2
作者 叶学洋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2期21-21,共1页
浙江省经过六年时间进行了海岸带资源的综合性调查,结果表明那里的资源极为丰富,仅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即1840公里,其中可建10万吨级码头的深水岸线为27公里,共有1921个岛屿,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份。
关键词 深水岸线 海岸线 海岸带调查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海洋—海岸带地质调查与“海底资源填图计划”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健 何起祥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简要介绍了加拿大海洋—海岸带地质调查的推动力和基本经验 ,以及即将启动的“海底资源填图计划”(SeaMap)。加拿大海洋—海岸带地质调查强调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应用、多学科的协作和数据库建设 。
关键词 海洋-海岸带调查 海底填图 加拿大 海洋资源 海底地形 多波束测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高光谱仪几何检校方法及其在海岸带航空遥感调查中的示范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韩亚超 李奇 +3 位作者 张永军 高子弘 杨达昌 陈洁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海岸带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与调查时,水面无法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不能通过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得到数据准确的外方位元素,因此如何保证海岸带航空遥感数据的几何精度是测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分析了CASI 1500H型推扫式机载高光... 海岸带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与调查时,水面无法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不能通过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得到数据准确的外方位元素,因此如何保证海岸带航空遥感数据的几何精度是测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分析了CASI 1500H型推扫式机载高光谱仪的几何检校原理与模型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针对该系统的几何检校方案,检校结果表明,无控制点情况下CASI 1500H高光谱影像的几何精度得到显著提高。使用该几何检校方法对大襟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了CASI 1500H航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基于该数据进行了大襟岛及周边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示范应用,总体反演精度优于70%,满足海岸带航空遥感调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 1500H高光谱影像 几何检校 海岸带高光谱调查 悬浮泥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在海岸带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毕世普 别君 张勇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1期59-64,共6页
介绍了机载LiDAR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流程和在海岸带地形测量中的主要应用。其中近红外机载LiDAR在滩涂、孤立海岛以及其他恶劣环境地区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信息;而双波段机载LiDAR则可解决海岸带5m水深线以浅的测量难题。
关键词 机载LIDAR 海岸带调查 地形测量 数字地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滨海湿地蓝碳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磊 叶思源 +6 位作者 赵广明 谢柳娟 裴绍峰 丁喜桂 杨士雄 Hans Brix Edward ALaws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7-794,共18页
【研究目的】自2009年“蓝碳”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以来,海岸带蓝碳生境在封存大气CO_(2)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如何有效管理海岸带蓝碳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研究方法】基于近些年来国... 【研究目的】自2009年“蓝碳”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以来,海岸带蓝碳生境在封存大气CO_(2)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如何有效管理海岸带蓝碳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研究方法】基于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海岸带湿地蓝碳管理的研究进展,本文系统梳理了海岸带湿地蓝碳的储量和分布情况,并总结了影响海岸带蓝碳生境及其碳库保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中国海岸带地区滨海湿地的蓝碳总量和碳汇潜力巨大,但随着海岸带地区开发越发频繁,已对海岸带蓝碳碳汇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结论】本文提出需要综合环境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强化已有蓝色碳汇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未来新增蓝碳碳汇的潜力评价,以此提升中国在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碳减排增汇等方面研究的国际地位,同时为国家相关应对策略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能为近来实施的滨海湿地修复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碳 滨海湿地 碳储管理 碳埋藏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7
作者 潘荣和 《中国水产》 1980年第3期24-24,共1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批示,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水产总局于二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上听取了关于浙江温州海涂综合调查试点情况的汇报;江苏省关于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批示,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水产总局于二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上听取了关于浙江温州海涂综合调查试点情况的汇报;江苏省关于开展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计划和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讨论了全国调查工作的规划和今年的主要任务;并且组成了调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水产资源调查工作 生态系统 自然规律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宁波深水港群遥感综合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华国 周长宝 +2 位作者 楼琇林 史爱琴 肖清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利用TM/ETM+和SPOT开展港口现状、海岸类型和仓储场地的调查;利用ERS-2SAR调查探测锋面和内波等海洋环境要素;利用TM/ETM+和NOAA探测调查区的悬浮泥沙分布情况。最后,结合常规调查数据,对舟山群岛—宁波深水港群港口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海洋调查 海岸带调查 港口资源 舟山群岛-宁波深水港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沿海低地第II海相层MIS5a阶段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时间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胜 胡亦潘 +4 位作者 姜兴钰 李建芬 商志文 方晶 王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6-2065,共10页
【研究目的 】渤海湾地区第II海相层的形成时代仍存争议,制约着该地区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本研究对该层进行光释光定年,以期标定准确的地层年代及对应的海侵期次。【研究方法 】以渤海湾西岸CZ80、CZ85、CZ66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岩心沉... 【研究目的 】渤海湾地区第II海相层的形成时代仍存争议,制约着该地区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本研究对该层进行光释光定年,以期标定准确的地层年代及对应的海侵期次。【研究方法 】以渤海湾西岸CZ80、CZ85、CZ66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岩心沉积结构、构造及有孔虫丰度,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识别出了第II海相层,并建立了第II海相层对比剖面。通过光释光测年方法对该地层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准确测定,进一步讨论第II海相层的发育时间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关系。【研究结果 】CZ80、CZ85及CZ66孔在全新统(含第I海相层)以下均钻遇到了第II海相层,海相层底板埋深在35~33m,对应黄海高程-31.13~-28.39m,顶板埋深32~20m,高程-25.58~-15.39 m。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第II海相层所对应的海侵事件发育时间约为94~71 ka。【结论 】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区第II海相层始于94 ka或更早,海水影响在距今约71 ka结束。对比全球海面曲线,第II海相层时空特征与MIS5a阶段相符,记录了MIS5a阶段海侵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5a海侵 全球海面变化 光释光测年 第II海相层 渤海湾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体4.2 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商志文 李建芬 +1 位作者 王宏 方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2055,共14页
【研究目的】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证实全新世存在一系列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快速波动,而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4.2 ka BP气候突变事件在亚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地中海和南欧等地均有记录,... 【研究目的】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证实全新世存在一系列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快速波动,而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4.2 ka BP气候突变事件在亚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地中海和南欧等地均有记录,表明了它的全球性特征。但在海陆交互的海岸带、特别是中国北方泥质海岸带地区,该事件的记录迄今未得到充分证实。【研究方法】本文以渤海湾西北岸相距1~6 km的岭头、罾口河及俵口南部3处埋藏牡蛎礁体及其上覆泥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硅藻分析(83个样品)、加速器^(14)C测年(32个数据)与沉积学研究,重建了礁体及上覆泥层所记录的古环境信息,同时探索了可能存在的“4.2 ka BP事件”在海岸带的印记。【研究结果】全新世以来,研究区依次经历了早全新世潮上带盐沼至潮间带→中全新世潮下带—潮间带中下部—潮间带中上部→晚全新世沼泽-盐沼低地沉积环境演变的海进-海退.过程。在约7 ka cal BP以来,3处礁体先后出现,气候温暖。随着礁体的向上建造,海水影响减弱,在5~4.3 ka cal BP时,3处礁体进入潮间带中下部,气候相对寒冷,致使3处礁体同时在4.2~4 ka cal BP时停止建礁,随即被上覆泥层覆盖。【研究结论】研究区在5~4 ka cal BP发生了一次气候波动过程:5~4.3 ka cal BP期间相对寒冷,4.3 ka cal BP后逐渐转暖,气候变化事件的转折点发生于约4.3 ka cal BP。这一明显的环境变化是中国北方泥质海岸带地区对“4.2 ka BP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牡蛎礁 硅藻分析 古环境重建 4.2 ka BP事件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6.8~0.004 Ma)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秀东 劳月英 +8 位作者 欧阳绪红 姜兴钰 王福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李建芬 商志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9-700,共12页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化石的分析,恢复和重建莱州湾南岸及其附近地区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研究结果】(1)在晚上新世—早更新世阶段(约6.8~1.6 Ma),大量的陆生草本花粉(75.13%)指示研究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以藜科、蒿属及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植被,气候温暖偏干。(2)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阶段(约1.6~0.6 Ma),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开始由草原向森林草原类型过渡;急剧增加的淡水藻类,则指示研究区可能有大的河流注入,或形成较大规模的湖泊;降水量增加,气候变得湿润。(3)在中更新世—晚全新世阶段(约0.6~0.004Ma),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已经变成森林草原植被。淡水藻类含量略有降低,指示研究区的河流注入量开始减少,湖泊面积也开始萎缩。同时,海相沟鞭藻和有孔虫内衬等海相化石记录,指示研究区在该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大规模海侵事件。【结论】莱州湾晚上新世以来发生了3次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演变 晚上新世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莱州湾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及应用——以舟山册子岛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倩 梅赛 +4 位作者 石波 赵钊 于得水 董凌宇 单瑞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9期69-75,共7页
近年来,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领域发展迅速。该技术主要通过对多波束水深测量系统、激光扫描系统、定位定姿系统等设备的集成,实现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以舟山册子岛区域为例,利用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成功... 近年来,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领域发展迅速。该技术主要通过对多波束水深测量系统、激光扫描系统、定位定姿系统等设备的集成,实现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以舟山册子岛区域为例,利用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成功实现了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并完成了水深及地形成果整合,阐明该技术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探讨了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在海岸带地质调查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 多波束水深测量系统 海岸带地质调查 实时动态定位 三维地形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航空海洋遥感试验结果分析
13
作者 陈肯 罗炎炎 刘智深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年第C00期56-56,共1页
本文介绍山东海洋学院于1979年9月下旬在青岛附近胶州湾海区进行的首次航空海洋遥感试验,同时进行了海上与地面测试,这是一次空中、海上、陆地同步立体遥感试验。在胶州湾海区,对海洋环境、海洋要素进行了多学科的考察。同时,探讨... 本文介绍山东海洋学院于1979年9月下旬在青岛附近胶州湾海区进行的首次航空海洋遥感试验,同时进行了海上与地面测试,这是一次空中、海上、陆地同步立体遥感试验。在胶州湾海区,对海洋环境、海洋要素进行了多学科的考察。同时,探讨几种国内研制的遥感传感器对于海洋遥感的适用性;探讨航空海洋遥感对于海岸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航空海洋遥感试验 海岸带调查 地面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古河道分布和三角洲发育及其古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雁翔 何磊 +5 位作者 叶思源 赵俐红 袁红明 杨士雄 薜春汀 Edward ALaws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47-1964,共18页
渤海湾及其沿岸是中国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仍有一些基础的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晚更新世晚期黄河是否流经渤海湾?全新世黄河在渤海湾及其沿岸形成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在海域如何展布?以... 渤海湾及其沿岸是中国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仍有一些基础的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晚更新世晚期黄河是否流经渤海湾?全新世黄河在渤海湾及其沿岸形成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在海域如何展布?以上问题一直是中国海洋地质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借助2016—2017年在渤海湾获取的约2000 km的浅地层剖面数据、2个30 m左右的取芯钻孔(BXZK2017-1和BXZK2017-2孔)及相应的AMS ^(14)C和OSL测年数据,同时结合前人的一些浅剖数据和钻孔的研究成果,将渤海湾中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出4个地震单元(SU1~SU4)和6个沉积单元(DU1—DU6),分别对应前三角洲相、潮坪与浅海、泛滥平原、河道相、海陆交互相、湖沼相。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渤海湾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总体的地层框架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黄河可能在21.8~9 cal kaBP,由近东西向流经渤海湾北部进入渤海中部盆地;全新世以来,渤海湾从西北侧至南侧,依次分布4期次的三角洲叶瓣,对应的发育时间可能分别是1400 AD~现在、11~1128 AD、700 BC~11 AD和1855~现在;渤海湾西侧最北两期次的水下三角洲可能主要与海河有关,而南侧其余2期次三角洲叶瓣则可能分别对应岐口超级叶瓣以及现代黄河三角洲超级叶瓣。加深了解渤海湾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序列演化、古河道发育以及全新世三角洲在渤海湾的展布情况,将有助于渤海湾海岸带开发、海底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浅地层剖面 古河道 三角洲 古环境演变 渤海湾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
15
《海洋与渔业》 2011年第3期5-5,共1页
20年间700余岛屿消失 我国908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已全而完成,调查研究发现存我国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无市、粗放式开发,以及山人类开发活动(围填海、挖沙、炸岛)导致海岛消失等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关键词 海洋 开发利用 海岸带调查 海岛 粗放式 围填海 岛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