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关键词的阐释边界辨析——以黎紫书短篇小说创作为例 |
彭程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
|
对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的若干思考:个体与学科的双重自觉 |
王列耀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
臧晴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兼容性问题——以严歌苓、张翎、陈河研究为例 |
刘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5
|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进路——试谈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的崛起及其研究策略 |
钱超英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1999 |
3
|
|
6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与21世纪文学史编撰的意义 |
杨剑龙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7
|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兼论现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视角的有效性 |
罗晓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8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前沿性问题探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笔谈 |
饶芃子
吴奕锜
杨匡汉
王列耀
刘俊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相关话题 |
张福贵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由薄到厚的两部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著作 |
陶原珂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11
|
深识鉴奥 启发后学——饶■子教授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介 |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1998 |
0 |
|
12
|
金陵会文友 五月孕丰收——苏皖两省“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座谈会综述 |
尉天骄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8 |
0 |
|
13
|
我校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举办“沙龙”活动 |
石子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4
|
本土楔入:可能与限定——以新马华文文学为例论世华文学研究的新进路 |
朱崇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5
|
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与方法论向题 |
饶芃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6
|
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 |
饶芃子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3
|
|
17
|
“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传统 |
黄万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建构海外华文文学诗学批评体系——评《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 |
龙扬志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良风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0 |
|
20
|
有行有思,境界乃大——“陈思和与世界华文文学”之访谈录 |
陈思和
颜敏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