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影(2013-2023)海外网络评论的话语建构比较研究——2024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会林 袁钺 胡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2024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以2013—2023年中国电影在IMDb网站中的评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话语分析(CDA)的理论框架,运用文本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三个维度,对十年间的17364篇评论样本展开... 2024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以2013—2023年中国电影在IMDb网站中的评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话语分析(CDA)的理论框架,运用文本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三个维度,对十年间的17364篇评论样本展开历时性分析,从比较视野探究媒体评论和观众评论在海外网络平台上的呈现和建构。调研结果表明,十年间中国电影于海外网络平台构建出多元话语场域。其中,各类型中国电影演进态势呈差异化走向,媒体评论、观众评论在关注焦点与情感倾向方面各有侧重,凸显出内容影响力落差、受众接受度反差、平台话语权逆差等问题。对此,中国电影应以中外融通与东西互鉴消解“文化折扣”,借分域传播和分层叙事缓解“文化隔阅”,凭平台战略和价值对齐破解“文化失语”,助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递阶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海外网络评论 话语建构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被引量:2
2
作者 臧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专栏与译著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不少研究仍停留在词典编纂式的研究阶段,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梳理特定词源的语义源流和古今演绎,尚无法呈现词语背后生活与思想的复杂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研究 西方文论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化与社会 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研究 词典编纂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世界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洞见与盲视
3
作者 刘洪涛 邓子寒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英语世界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发现中国网络文学文本的交互式创新、消费机制、审查机制最受西方学界关注。其重视交互式创新背后蕴藏着的是作者及读者对于文化历史和自我身份的构建。在研究中国... 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英语世界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发现中国网络文学文本的交互式创新、消费机制、审查机制最受西方学界关注。其重视交互式创新背后蕴藏着的是作者及读者对于文化历史和自我身份的构建。在研究中国网络文学的消费机制时,将中国网络文学空间视为各方关系交织的文化场,而互联网有效实现了其中各类角色的关系配置,促进了文学的生产流通。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具有一定模糊性的审查机制,实际具有作为文化实践内在环节的合理性,带来了"博弈"背后新的文学生产的可能性。研究者不仅将中国网络文学看作单纯的文学现象,还将其看作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在研究中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中国网络文学 英语世界 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学的多模态海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邵璐 吴怡萱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7-50,共4页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受到热捧,其走出去模式凸显新趋势。在主体层面,在传统单模态文本基础上,衍生出漫画、视频等多模态资源,给予读者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在载体方面,中国海外本土化平台成立,打通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直接向读者输出网络...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受到热捧,其走出去模式凸显新趋势。在主体层面,在传统单模态文本基础上,衍生出漫画、视频等多模态资源,给予读者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在载体方面,中国海外本土化平台成立,打通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直接向读者输出网络类型文学作品,实现内外双向驱动;在翻译方面,AI翻译及众包译者审校模式为网络文学规模化走出去赋能。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应充分整合多模态资源的表意潜势,发挥不同模态的互动和协同叙事,注重作品大众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促进网络文学的海外规模化传播,助力中国文学有效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 多模态 海外传播 AI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取向及热点变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仁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40,共7页
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依托CNKI数据平台,筛选条件为"篇名"和"关键词"包含"网络文学",学科范围限定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下的"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时间截止到2... 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依托CNKI数据平台,筛选条件为"篇名"和"关键词"包含"网络文学",学科范围限定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下的"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时间截止到2017年1月10日之前上传到CNKI数据库中的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最终输出有效数据共计7119条。通过分析,结论如下:一、国家对网络文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二、论文受基金项目资助的级别与核心期刊录用率成正比例关系;三、网络文学由于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超出传统介质文学,体现出研究热点时效性强的特征,加大了研究者发现问题的难度。在研究内容上变化更新较快,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有所不同;四、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特别是网络语言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 网络文学 当代文学 研究取向 热点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中国学回到中国——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及话语权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桂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5,共6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中国学正在成为“时代显学”。但中国在海外中国学上的学术影响力,与现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中国学研究中国,但当前中国学的中心并不在中国。因此,我们需要加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中国学正在成为“时代显学”。但中国在海外中国学上的学术影响力,与现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中国学研究中国,但当前中国学的中心并不在中国。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和话语权建构。在此基础上打破中国学和中国学研究的内外区隔,推动构建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世界中国学”,最终实现“让中国学回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 中国研究 知识生产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优势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申伦 龙雨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9-45,共7页
面对文化折扣的不利影响,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优势在于,其“轻瓶轻酒”的内部结构既易于海外读者接受,又传递中国文化与声音。但文化折扣也导致其翻译的准确性、统一性不足,国内网络文学企业对此类作品的海外运营策略欠佳,... 面对文化折扣的不利影响,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优势在于,其“轻瓶轻酒”的内部结构既易于海外读者接受,又传递中国文化与声音。但文化折扣也导致其翻译的准确性、统一性不足,国内网络文学企业对此类作品的海外运营策略欠佳,社会层面的精品化、主流化引导有待提高,不利于其在海外深度传播。因此,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的出海共同体:政府应加强对玄幻仙侠题材IP精品项目的遴选与扶持,企校合作应建立常态化的翻译机制与语词系统,平台要加速构建海外原创IP深度开发产业链,高校需针对性教学培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玄幻仙侠题材 文化折扣 出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品与制度:中国网络文学的两种海外出版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申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4,共7页
面对日益庞大的全球年轻人市场,中国网络文学正成为我国文化海外出版的新名片。当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的渠道主要是自发性的翻译网站与文学网站海外平台,为此可进一步构建作品与制度输出两种互补的出版模式。作品模式是将版权产业的... 面对日益庞大的全球年轻人市场,中国网络文学正成为我国文化海外出版的新名片。当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的渠道主要是自发性的翻译网站与文学网站海外平台,为此可进一步构建作品与制度输出两种互补的出版模式。作品模式是将版权产业的既有经验升级再造,形成围绕作品版权的小说、影视、游戏、动漫等整体性出版方案,包括多媒介形态作品的互文、影视先行策略与引导读者参与次级传播。制度模式是基于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实践经验,在海外建立作者培养与作品挖掘制度,主动构建技术、政策、法律与本土资本多元一体的商业环境。网络文学生产共同体可在跨文化交流中培养海外年轻人的中国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 海外出版 作品模式 制度模式 生产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江秀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4-187,共4页
2021年6月12日,由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 2021年6月12日,由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 批评标准 中国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研究 安徽大学 评价体系 学术年会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来海外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演进与述评
10
作者 陈业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0-200,共11页
海外的中国环境史研究始于1960年代,1990年代后进入全面兴起阶段,2000年以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海外关于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具有成果丰繁、目的多重、对象广泛、结论多元等特征,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具有推动之功。但由于文化传统、语言文字... 海外的中国环境史研究始于1960年代,1990年代后进入全面兴起阶段,2000年以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海外关于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具有成果丰繁、目的多重、对象广泛、结论多元等特征,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具有推动之功。但由于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社会体验、价值判断等因,海外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又存在研究不够深入、论证不足、论据欠充分等问题,致使其有关结论深值商榷。而且受“环境破坏论”“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海外研究者还在中国环境史的某些判断或结论上,存在缺陷乃至需要高度警惕的偏见,国内环境史研究应在吸收、借鉴海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加强和深化中国环境史研究,构建并掌握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话语权,用中国环境史的本土话语影响海外的中国环境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话语权 学术史 海外研究 中国环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
11
作者 采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4-174,共1页
2018年6月1日—3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四川网络文... 2018年6月1日—3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欧阳友权、黄鸣奋、陈定家、周志雄、庄庸、汪代明、禹建湘、许苗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历史发展、代表作品、评价标准、海外传播等主题竞相发言,为我国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 文学研究 网络文学 学术研讨会 学术年会 四川 学会 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 被引量:45
12
作者 王德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海外 历史 现当代文学研究 总序 中国文学研究 王德威 基本面 主持人 发展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铃木虎雄的“文学的自觉”说——兼谈对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借鉴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晨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文学的自觉"说是由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最先提出的;而鲁迅"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极有可能就借鉴自铃木《中国诗论史》一书。
关键词 鲁迅 铃木虎雄 文学的自觉”说 海外汉学研究 中国诗论史》 海外中国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兼容性问题——以严歌苓、张翎、陈河研究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7,共9页
拙著《严歌苓论》,作为“中国当代作家论”第一辑的一本(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版)面世,看了我转发朋友圈的书的扉页上有“中国当代作家论”的字样,南京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刘俊教授留言:“严歌苓,列入‘中国当代作家论’中... 拙著《严歌苓论》,作为“中国当代作家论”第一辑的一本(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版)面世,看了我转发朋友圈的书的扉页上有“中国当代作家论”的字样,南京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刘俊教授留言:“严歌苓,列入‘中国当代作家论’中,有意思![愉快]”我回复刘俊教授:“她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86年加入的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严歌苓 文学叙述 性问题 兼容 张翎 中国作家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差之见: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描述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5
15
作者 季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2,共10页
本文简要梳理了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初步呈现其基本形态和历史脉络,尝试分辨不同学术语境下,海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阐释和定位,与本土学界之间所存在的观念、材料、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的分歧,指出对于海外中国当代文学... 本文简要梳理了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初步呈现其基本形态和历史脉络,尝试分辨不同学术语境下,海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阐释和定位,与本土学界之间所存在的观念、材料、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的分歧,指出对于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解,离不开中国性辩难、当代性辩难、文学性辩难与世界性辩难等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外当代文学研究的视差之见,一方面启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背景传播、更多译介本土研究成果、推动中外成果比较研究、深入追踪体制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四种可能的研究理念,即作为文献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作为学科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作为方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和作为机制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辨中国当代文学的特质及其当代文学的世界化与经典化,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历史描述 理论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多音性和多地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季进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1940年代后期开始的“冷战”,一方面导致了中西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动态化和当下化,即突破了原来博物馆化的处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方式,越来越重视和强化文学与现实政治的关联。不仅... 1940年代后期开始的“冷战”,一方面导致了中西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动态化和当下化,即突破了原来博物馆化的处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方式,越来越重视和强化文学与现实政治的关联。不仅文学如此,整个西方世界的中国研究也总是纠缠于意识形态的背书,其影响—直延续到19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海外 中国文学研究 意识形态 “冷战” 40年代 现实政治 中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凤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电影研究 学科意识 张英 海外 访谈录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政治的辩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本文较为全面地评述与反思了海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既有对左翼文学、左翼作家重要研究论著的论析,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中国化研究的个案解读,呈现了其中知识与权力相互角力,内在与外在彼此刺激的复杂... 本文较为全面地评述与反思了海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既有对左翼文学、左翼作家重要研究论著的论析,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中国化研究的个案解读,呈现了其中知识与权力相互角力,内在与外在彼此刺激的复杂程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须放弃大历史叙述式的单音模式,而重回众声喧哗的历史现场。海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认知,也为反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更多的面向,为以后的研究预留和指明了新的阐述空间和论述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海外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追求——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4,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性 海外 “现代” 中国文学 中国社会 艾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的消费心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
一概述 随着数字网络和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学的消费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1.95亿,占网民总数的42.6%,... 一概述 随着数字网络和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学的消费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1.95亿,占网民总数的42.6%,较2009年底增长19.9%,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渗透率唯一增长的应用。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义仍存争议,本文为了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定义其为在网络上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消费市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心理研究 用户规模 CNNIC 2010年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