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3年沧州海域围填海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1
作者 丁健 常欣悦 +2 位作者 王志芳 李婷 高伟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2-530,共9页
利用1985—2018年6个时间段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遥感提取方法,通过选取空间利用结构、开发利用程度、景观指数及质心转移分析了沧州市围填海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3年间研究区内围填海活动剧烈,1985—... 利用1985—2018年6个时间段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遥感提取方法,通过选取空间利用结构、开发利用程度、景观指数及质心转移分析了沧州市围填海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3年间研究区内围填海活动剧烈,1985—2018年,沧州近岸海域新增围填海面积137.05 km^2,围填用海规模随时间变化不断扩大。1985—2003年,围填海空间利用结构和类型经历了从以围填养殖用海为主到各类型围填用海兼备的演化过程。研究区内围填海强度逐渐上升,2018年围填海开发强度指数达到274.55。港口用海逐渐成为沧州近海海域围填海的主要类型,围海养殖用海次之。1985—2018年,沧州市围填海景观的聚集度指数与蔓延度指数均较高,平均聚集度指数高达99.4004,围填海景观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沧州市围填海质心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说明沧州市围填海开发的重点区域逐步迁移至沧州南部海域。在当前围填海现状下,应注重后续围填海开发活动的合理规划和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围填海 海域开发强度 空间质心 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