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及海域试采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守定 孙一鸣 +6 位作者 陈卫昌 于志全 周忠鸣 刘丽楠 赫建明 张召彬 李晓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8,共14页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埋藏浅、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被视为油气领域最有潜力的替代清洁能源。全球目前有5个国家进行了8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特别是2017年5月中国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产气时间和产气总量...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埋藏浅、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被视为油气领域最有潜力的替代清洁能源。全球目前有5个国家进行了8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特别是2017年5月中国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产气时间和产气总量两项世界纪录,但是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赋存状态,技术经济开采还面临诸多难题。在分类总结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日两国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情况及试采数据,得出了如下结论与建议:(1)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原位分解法和地层采掘法;(2)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数据表明:压力和温度条件都是影响产气速率的主要因素与约束条件,在生产不同阶段,影响产气能力的主要因素不同;(3)对日本第1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数据分析表明,压力驱动力、温度驱动力与产气速率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提出了表征温度压力耦合关系的指标相态平衡距,研究了产气速率与相态平衡距的分段线性关系,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分解动力学模型范式;(4)分析了降压开采方法中大幅快速降压与分段缓慢降压两种降压方式的优劣,提出有效供热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的长期高产的必要条件,集成页岩气开发中的水平井压裂技术与干热岩地热开发中热量对流交换循环的原理,提出对流注热降压开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方法 海域试采 相态平衡距 对流注热降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邵明娟 王平康 +2 位作者 吴庐山 张炜 田黔宁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5,共8页
截至目前,只有中国和日本实施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了解日本的海域水合物试采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分析情况,有助于中国下一步的水合物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了深入认识日本于2013年和2017年在日本海域南海海槽分别实施的两次试采... 截至目前,只有中国和日本实施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了解日本的海域水合物试采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分析情况,有助于中国下一步的水合物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了深入认识日本于2013年和2017年在日本海域南海海槽分别实施的两次试采,介绍了两次试采的部署实施情况及实际产气情况,梳理了日本对两次试采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针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成果,对比了两次试采中3口生产井的产气情况。发现日本两次试采都没有解决实际产气与预测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认为加强对水合物储层特征和物理特性的认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另外,水合物的生产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防砂、压降过程、排水等互相影响,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综合考虑,并应寻找稳产需要的各项生产参数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域试采 日本 南海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目标优选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高伟 吴能友 +6 位作者 李琦 白辰阳 万义钊 黄丽 王代刚 李彦龙 陈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水合物试采的先决条件是目标是否符合地质与工程的可采条件。然而,由于前期无经验可循,尚无可定量化评价目标的方法。为克服水合物试采目标优选难题,从地质与工程两个角度建立了试采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储层孔隙度、水合物层厚度... 水合物试采的先决条件是目标是否符合地质与工程的可采条件。然而,由于前期无经验可循,尚无可定量化评价目标的方法。为克服水合物试采目标优选难题,从地质与工程两个角度建立了试采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储层孔隙度、水合物层厚度、水合物饱和度、储层固有渗透率、储层原位温度与压力作为6个地质因素,以储层水深、海底坡度、强度与上覆层厚度作为4大工程因素,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水合物试采目标评价方法,初步实现对试采目标的综合定量化评价。以南海北部神狐海域4个典型水合物站位XX01、XX02、XX03与XX04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获取了工程因素与地质因素的权重,并进一步确定了四个站位的生产潜力,且以4个站位得到的评判结果矩阵的相对值对比,得到优先推荐XX02站位作为水合物试采的目标站位,该研究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套方法可为将来智能定量化开展水合物开采目标优选、促进水合物产业化提供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目标 定量评价 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新技术助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 被引量:4
4
作者 闫桂京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期70-70,共1页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项目圆满完成了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为今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再添关键技术支撑。随着我...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项目圆满完成了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为今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再添关键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常规的二维地震探测精度已无法满足精细刻画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勘查 地震探测 高分辨率 三维 道距 新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试采工程参数优化设计
5
作者 周守为 赵金洲 +5 位作者 李清平 陈伟 周建良 魏纳 郭平 孙万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共14页
我国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90%以上都属于非成岩矿体,常规方法难以开采。周守为院士创新性提出了高效开发该类水合物矿体的革命性技术之一——固态流化法,并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依托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和工艺等,... 我国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90%以上都属于非成岩矿体,常规方法难以开采。周守为院士创新性提出了高效开发该类水合物矿体的革命性技术之一——固态流化法,并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依托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和工艺等,成功试采了该类水合物。在流化试采过程中,井底射流破碎水合物矿体至细小颗粒并随钻井液向上返出,含水合物固相颗粒在温度升高、压力降低至受施工参数影响的、区别于常规静态相平衡曲线的动态相平衡状态时发生分解,使得环空液固流动变为复杂气液固多相流动,井控安全要求极高,需要对施工参数优化设计。为此,基于目标区块工程地质特征并结合复杂井筒多相流动分析,对该工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复杂介质井筒多相流动、温度、压力以及水合物相平衡、分解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数值仿真、软件仿真以及实验验证,对不同施工参数下的流化试采井筒多相流动进行了分析,形成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流化试采现场工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及方案:井底射流流化井段直径不宜过大,应适当提高钻井液排量、密度、施加井口回压,以保证安全携岩和降低井控风险。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为现场施工以及试采产能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天然气水合物 非成岩 固态流化 试采 射流破碎 井筒多相流 工程参数 数值仿真 优化设计 中国 南海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及研究进展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31
6
作者 何家雄 钟灿鸣 +5 位作者 姚永坚 阎贫 王彦林 万志峰 关雎 张金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2期1-14,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迄今为止,通过勘查评价已在南海北部圈定了两大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带及三大富集区,先后勘探发现了3个超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天然气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迄今为止,通过勘查评价已在南海北部圈定了两大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带及三大富集区,先后勘探发现了3个超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同时,通过2017年和2020年2次探索性试采均获得了产气总量及日均产气量超世界新记录,而且攻克了深水海底浅表层未成岩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由"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和突破。然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这一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成藏类型与气源供给及产出赋存特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勘查试采技术方法优化创新与商业化产能目标的实现,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可持续滚动勘探开发的战略选区及其资源/储量接替等,因此,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工程项目工作仍然非常艰巨且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勘查评价方法 钻探试采技术 成藏系统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天然气水合物精细速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薛花 杜民 +3 位作者 文鹏飞 张如伟 徐云霞 陈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7期8-17,共10页
底辟、高角度的断裂、滑塌等构造在南海神狐海域广泛发育,它们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为了提高试采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尤其是断层及断裂结构的成像精度,开展了一套专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精... 底辟、高角度的断裂、滑塌等构造在南海神狐海域广泛发育,它们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为了提高试采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尤其是断层及断裂结构的成像精度,开展了一套专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精细速度模型构建方法,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以CVI约束速度反演为基础,通过时间偏移域内剩余速度分析与拾取方法进行初始速度模型优化,采用基于层速度的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来提高信噪比,在初始速度模型优化的基础之上,以剩余曲率法为基础的层析速度反演来完成深度域层速度的迭代与更新,最后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试采区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地震成像。通过对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BSR的连续性更好;波组特征更加明显,同相轴连续性增强,利于解释人员进行层序划分;复杂构造成像清晰,有明显的强反射特征,底辟构造成像清晰;浅层小断层更加清楚,层间反射清晰,大断面归位合理,细节更清楚;能为新的成藏模式及现场钻井风险提示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神狐海域试采 天然气水合物 精细速度模型构建 CVI约束速度反演 层析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井筒中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预测及防治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剑波 孙小辉 +4 位作者 单正锋 付玮琪 刘争 孙宝江 王志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0,共10页
考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和井筒结构特点,建立试采井筒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预测方法,探究水平井试采井筒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在案例条件下,采气管柱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较高,主要分布在井深790~1020 m,... 考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和井筒结构特点,建立试采井筒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预测方法,探究水平井试采井筒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在案例条件下,采气管柱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较高,主要分布在井深790~1020 m,且产气量和产水量越小,管柱中的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越高;水合物二次生成过冷度越大,井筒中发生流动障碍的风险越高;添加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可以减缓管柱中的水合物沉积层生长速度,延长水合物流动障碍发生所需的时间;采气管柱底部加热长度50 m且抑制剂质量分数为5%条件下,可满足采气管柱中水合物防治要求;通过增加电潜泵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采水管柱中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井筒 二次生成 热力学抑制剂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 被引量:9
9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3,共1页
近日从自然资源部传出好消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并且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2017年,我国南海神... 近日从自然资源部传出好消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并且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2017年,我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成功。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此次第二轮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同时,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作业 天然气水合物 试开采 世界纪录 南海神狐海域 自然资源部 试采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第二次试采主要进展 被引量:156
10
作者 叶建良 秦绪文 +24 位作者 谢文卫 卢海龙 马宝金 邱海峻 梁金强 陆敬安 匡增桂 陆程 梁前勇 魏士鹏 于彦江 刘春生 李彬 申凯翔 史浩贤 卢秋平 李晶 寇贝贝 宋刚 李博 张贺恩 陆红锋 马超 董一飞 边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7-568,共12页
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储量最大开采难度亦最大的水合物储层,2017年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初步验证了此类水合物储层具备可开采性。在总结前次试采认识的基础上,对试采矿体进行优选、精细评价、数值与试验模拟和陆地试验,中国... 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储量最大开采难度亦最大的水合物储层,2017年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初步验证了此类水合物储层具备可开采性。在总结前次试采认识的基础上,对试采矿体进行优选、精细评价、数值与试验模拟和陆地试验,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9年10月-2020年4月在南海水深1225 m神狐海域进行了第二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本次试采攻克了钻井井口稳定性、水平井定向钻进、储层增产改造与防砂、精准降压等一系列深水浅软地层水平井技术难题,实现连续产气30 d,总产气量86.14×104m3,日均产气2.87×104m3,是首次试采日产气量的5.57倍,大大提高了日产气量和产气总量。试采监测结果表明,整个试采过程海底、海水及大气甲烷含量无异常。本次成功试采进一步表明,泥质粉砂储层天然气水合物具备可安全高效开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 第二次试采 水平井 储层改造 环境影响 油气资源工程 神狐海域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被引量:3
11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37,共1页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2017年5月1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2017年5月1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国土资源部)在试采海上平台举办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海上平台 可燃冰 现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水合物相变与渗流机理: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秦绪文 陆程 +1 位作者 王平康 梁前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9-769,共21页
【研究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于2017年、2020年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实施两轮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等多项世界纪录,了解和掌握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相变与渗流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 【研究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于2017年、2020年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实施两轮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等多项世界纪录,了解和掌握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相变与渗流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类型水合物分解机理、产出规律、增产机制等,可为中国海域水合物资源规模高效开采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两轮试采实践,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储层结构表征、水合物相变、多相渗流与增渗、产能模拟与调控是制约水合物分解产气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南海水合物相变具有分解温度低,易在储层内形成二次水合物等特点,是由渗流场-应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多相渗流作用主要受控于未固结储层的物性特征、水合物相变、开采方式等多元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性、绝对渗透率易突变、气相流动能力弱等特点;围绕南海水合物长期、稳定、高效开采目标,需要在初始储层改造基础上,通过实施储层二次改造,进一步优化提高储层渗流能力,实现增渗扩产目的。【结论】随着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还需要着力解决大规模长时间产气过程中温度压力微观变化及物质能源交换响应机制以及水合物高效分解、二次生成边界条件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泥质粉砂储层 水合物相变 渗流机理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工程 南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发项目近况简介
13
作者 赵铁虎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6期78-78,共1页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发"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程所属子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现场检测移动实验室建设、3 000m级声学深拖系统、海洋CSEM...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发"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程所属子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现场检测移动实验室建设、3 000m级声学深拖系统、海洋CSEM系统、海底环境原位监测系统、高分辨率小三维多道地震探测系统以及资源评价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技术 深拖系统 海洋地质研究 地质调查 资源勘查工程 地震探测 资源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监测井技术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芳飞 张旗 +2 位作者 何涛 陆红锋 陈爱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21-30,共10页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替代清洁能源,但开采难度大、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对水合物储层的监测不仅能为开发方案的动态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而且对于评价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监测井可以对水合物...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替代清洁能源,但开采难度大、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对水合物储层的监测不仅能为开发方案的动态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而且对于评价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监测井可以对水合物储层进行原位监测,是一项关键技术,但应用于海域水合物时目前可以采用的地球物理监测仪器非常有限。结合中国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为开发难度高的低渗透率黏土质粉砂的现实,需要研发更低功耗、更高精度的长期原位温度压力监测仪器,同时需要积极开发新的监测技术,例如可以尝试在监测井中加入示踪剂指示来自监测井的流体运移,构成生产井之外水合物分解的直接证据,从而提供水合物分解范围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地质灾害 监测井 水合物试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一个月总产气量达21×10~4 m^3 被引量:1
15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3,共1页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通报显示,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自2017年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总产气量达到21×10^4 m^3,平均日产气量6 800 m^3。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通报显示,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自2017年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总产气量达到21×10^4 m^3,平均日产气量6 800 m^3。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总产气量 中国南海 试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测试数据 产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井防砂充填层砾石尺寸设计方法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李彦龙 胡高伟 +4 位作者 刘昌岭 吴能友 陈强 刘乐乐 李承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966,共6页
针对水合物储集层流体抽取法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出砂问题,提出了针对黏土质粉砂型水合物储集层的"防粗疏细"式防砂充填层砾石尺寸设计方法,并以中国南海神狐海域X站位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X站位为例,分析了水合物储集层地层... 针对水合物储集层流体抽取法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出砂问题,提出了针对黏土质粉砂型水合物储集层的"防粗疏细"式防砂充填层砾石尺寸设计方法,并以中国南海神狐海域X站位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X站位为例,分析了水合物储集层地层砂基本特性,对地层砂粗、细组分进行划分,并分别计算了疏通细组分和阻挡粗组分所需的防砂充填层砾石尺寸范围,通过求解两者的交集来确定最佳砾石尺寸。研究表明,X站位水合物储集层为分选性、均匀性极差且黏土含量较高的粉砂质储集层,上、下部储集层防砂充填层最佳砾石尺寸设计结果分别为143~215μm和240~360μm。在现场施工无法严格满足分层防砂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兼顾上、下部储集层,在满足充填强度的前提下,推荐X站位防砂充填层砾石尺寸为215~36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 出砂管理 防砂充填砾石 中国南海 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发展对我国加快推进其产业化的启示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沙志彬 许振强 +4 位作者 王平康 梁金强 万晓明 王力峰 苏丕波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8期1-10,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尚未开发的储量巨大的一种新能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2.1×1016 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2倍,主要分布于世界深水海域和永久...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尚未开发的储量巨大的一种新能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2.1×1016 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2倍,主要分布于世界深水海域和永久冻土带中。随着中国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人的关注与重视,但如何安全、经济、高效开采这种新能源,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笔者从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查试采现状入手,分析其开发利用趋势,系统梳理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产业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 试采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似海底反射层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伟 梁金强 +5 位作者 苏丕波 王力峰 林霖 黄伟 尉建功 梁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42,共14页
双BSR已成为国际水合物研究的新热点,其在水合物成藏机制、分布富集规律及水合物钻采站位优选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国际上对双BSR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BSR的识别、成因机制及其与水合物成藏关系的研究几个方面,但存在双BSR的识别方法和技... 双BSR已成为国际水合物研究的新热点,其在水合物成藏机制、分布富集规律及水合物钻采站位优选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国际上对双BSR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BSR的识别、成因机制及其与水合物成藏关系的研究几个方面,但存在双BSR的识别方法和技术有限,双BSR形成机制不明及保存机理不清等诸多难题,尤其是将双BSR与水合物-游离气体系统一起来开展水合物动态成藏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南海海域已发现双BSR存在的证据,然而研究程度极低且严重滞后,亟需开展双BSR识别与刻画,双BSR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双BSR形成变化与水合物动态成藏关系及双BSR对多类型水合物勘探开发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阐明双BSR与水合物动态成藏关系并建立动态演化的水合物-天然气体系模式,为深入研究双BSR及水合物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地质历史中的演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亦可深化水合物成藏理论研究并推进水合物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双BSR 游离气 成藏机制 勘探开发 研究进展 油气勘查工程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19
作者 李易珊 《海洋与渔业》 2019年第5期42-44,共3页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由勘查迈向开发的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国自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由勘查迈向开发的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国自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勘查室主任陆敬安坦言,此次试采的成功得来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 南海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 解码 工程技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水平井降压开采多相渗流—传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和南海场地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小龙 王增林 +7 位作者 赵益忠 左家强 李鹏 梁伟 王冰 陈雪 雷宏武 金光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9,共12页
为安全高效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储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THM耦合数值模拟能清晰认识水平井开采水合物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规律,但由于模型常被简化为垂直于生产井的剖面来进行模拟,对真实地层变形空间的演化特征刻画不足... 为安全高效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储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THM耦合数值模拟能清晰认识水平井开采水合物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规律,但由于模型常被简化为垂直于生产井的剖面来进行模拟,对真实地层变形空间的演化特征刻画不足。为此,基于水合物开采程序TOUGH+HYDRATE,引入对FLAC力学程序的交互接口,构建了适用于水平井大规模开采的多相渗流—传热—力学(THM)耦合模拟程序,并基于我国第二次水合物试采场地资料,在以水平井试采实际产气量约束THM耦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平井中长期开发条件下的气水产出与地层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7 MPa生产压力、300 m井长条件下,水平井开采1年的产气量可达1190×10^(4)m^(3),压降在游离气层中的影响范围较大,产气来源于游离气层和水合物层,水合物分解范围不大;(2)预测试采60天时的海底沉降约为0.16 m,开采1年后可达0.52 m。结论认为:(1)水平井开采水合物会引起较大范围的海底沉降,海底面呈线性持续下沉,空间上的沉降呈椭圆形分布;(2)水平井及其上方的变形(垂向位移)最大,是最易发生地层破坏的位置;(3)建议后期结合海底地形、峡谷展布、矿体空间厚度不均等特征,研究中长期开采下的海底变形和滑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神狐海域 渗流—传热—力学多场耦合 降压开采 数值模拟 水平井 地层稳定性 第二次试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