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英年
赵亮
+6 位作者
古松
杜明远
于贵瑞
唐艳鸿
加藤知道
王勤学
赵新全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以微气候观测为基础,研究晴天状况下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净辐射通量、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总辐射的水平较高,2000年4~10月达4227.049W·m-2,地表反射率在4~10月平均为0.23,在植物生长盛期...
以微气候观测为基础,研究晴天状况下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净辐射通量、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总辐射的水平较高,2000年4~10月达4227.049W·m-2,地表反射率在4~10月平均为0.23,在植物生长盛期的5~9月为0.22。(2)正向净辐射约占天空总辐射的56%左右;一日间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所占净辐射通量的比例在不同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在所选择的6月到9月的4个晴天个例状况平均分别所占的比例为28.6%、68.0%和3.4%,表现出潜热通量在净辐射能量的分配中所占比例较大,感热通量次之,土壤热通量则很小。(3)各通量所通过零点的时间基本一致,一般在日出后的7∶00和日落前的1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能量平衡特征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生态系统
净辐射通量
土壤热通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英年
赵新全
+1 位作者
曹广民
师生波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3-39,共7页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有较强的太阳总辐射及地表反射辐射。通过 2 0 0 0年观测结果表明 ,在植物生长期的 4~ 10月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辐射总量分别达 4 2 2 7.0 4 9MJ· m- 2 和 973.5 5 6 MJ· m- 2 。二者有明显的日变...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有较强的太阳总辐射及地表反射辐射。通过 2 0 0 0年观测结果表明 ,在植物生长期的 4~ 10月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辐射总量分别达 4 2 2 7.0 4 9MJ· m- 2 和 973.5 5 6 MJ· m- 2 。二者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瞬时最高值出现于北京时间 13~ 14 h左右 ,日瞬时最大值分别可达 12 0 0 W· m- 2 和 2 2 0 W· m- 2 以上。植物生长期间太阳总辐射变化受太阳高度角及其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高或气候干燥时太阳总辐射值大 ,而地表反辅射依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而变化 ,二者均在 7月最高 ,5月次高。植物生长后期 ,气候湿润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辐射均较低。地表反射率不论在日间还是植物生长的季节间 ,均表现一“U”型变化过程 ,其中日间在中午前后最低 ,最低可达 0 .19,季节变化以 6~ 7月最低 ,约为 0 .2 1,当然受土壤潮湿程度及地表性质等影响 ,其它时间也可降到 0 .2 1。就整个植物生长期内来看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地表反射率平均约为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太阳总辐射
植被反射辐射
特征
植物生长期
祁连山
海北
地区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英年
赵亮
古松
杜明远
于贵瑞
唐艳鸿
加藤知道
王勤学
赵新全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日本筑波大学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 SW 01 01A)
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监测研究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基金项目
日本"温带高山草原生态系统碳素动态和温暖化影响的研究"课题资助
文摘
以微气候观测为基础,研究晴天状况下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净辐射通量、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总辐射的水平较高,2000年4~10月达4227.049W·m-2,地表反射率在4~10月平均为0.23,在植物生长盛期的5~9月为0.22。(2)正向净辐射约占天空总辐射的56%左右;一日间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所占净辐射通量的比例在不同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在所选择的6月到9月的4个晴天个例状况平均分别所占的比例为28.6%、68.0%和3.4%,表现出潜热通量在净辐射能量的分配中所占比例较大,感热通量次之,土壤热通量则很小。(3)各通量所通过零点的时间基本一致,一般在日出后的7∶00和日落前的19∶00。
关键词
微气候
能量平衡特征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生态系统
净辐射通量
土壤热通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Keywords
Grassland science
Alpine meadow
Microclimate character
Energy balance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英年
赵新全
曹广民
师生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19980 40 80 0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SCX2 -1-0 7)
+1 种基金
中国生态网络研究长期监测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基金资助
文摘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有较强的太阳总辐射及地表反射辐射。通过 2 0 0 0年观测结果表明 ,在植物生长期的 4~ 10月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辐射总量分别达 4 2 2 7.0 4 9MJ· m- 2 和 973.5 5 6 MJ· m- 2 。二者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瞬时最高值出现于北京时间 13~ 14 h左右 ,日瞬时最大值分别可达 12 0 0 W· m- 2 和 2 2 0 W· m- 2 以上。植物生长期间太阳总辐射变化受太阳高度角及其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高或气候干燥时太阳总辐射值大 ,而地表反辅射依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而变化 ,二者均在 7月最高 ,5月次高。植物生长后期 ,气候湿润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辐射均较低。地表反射率不论在日间还是植物生长的季节间 ,均表现一“U”型变化过程 ,其中日间在中午前后最低 ,最低可达 0 .19,季节变化以 6~ 7月最低 ,约为 0 .2 1,当然受土壤潮湿程度及地表性质等影响 ,其它时间也可降到 0 .2 1。就整个植物生长期内来看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地表反射率平均约为 0 .2
关键词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太阳总辐射
植被反射辐射
特征
植物生长期
祁连山
海北
地区
反射率
Keywords
Plant growing period
Haibei area of Qilian mountain
Alpine meadow
Reflective radiation
Albedo
分类号
S812.1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能量平衡特征
李英年
赵亮
古松
杜明远
于贵瑞
唐艳鸿
加藤知道
王勤学
赵新全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
李英年
赵新全
曹广民
师生波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