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施工供水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钱肖萍 田孟学 赵彦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08,共2页
为满足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的需要,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工程特点,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设计了海勃湾水利枢纽施工供水系统。采用黄河滩地浅层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部分生产用水补充黄河水的方式,供水规模为1 150 m3/h。... 为满足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的需要,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工程特点,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设计了海勃湾水利枢纽施工供水系统。采用黄河滩地浅层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部分生产用水补充黄河水的方式,供水规模为1 150 m3/h。在工程用水高峰时段或设备检修故障时均能满足工程用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 水源井 用水点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施工期防凌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云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92,共3页
在分析海勃湾水利枢纽所在河段以往冰情和冰塞冰坝对导流建筑物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导流方案选择和导流设计。分析表明,采用左岸宽140 m明渠导流,将设计流量畅流期水位抬高1.5 m作为封河期与开河期水位,并考虑冰塞冰坝对水位的影响,进... 在分析海勃湾水利枢纽所在河段以往冰情和冰塞冰坝对导流建筑物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导流方案选择和导流设计。分析表明,采用左岸宽140 m明渠导流,将设计流量畅流期水位抬高1.5 m作为封河期与开河期水位,并考虑冰塞冰坝对水位的影响,进行围堰顶高程复核,施工期坝址处河流封河与开河形式可以基本保持与天然情况一致,围堰堰顶高程可以满足考虑冰凌影响的要求。工程实践表明,结合导流明渠桥墩破冰和其他工程防凌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工程施工期凌汛影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导流 防凌 设计 海勃湾水利枢纽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对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胡杨岛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李振军 朱文 王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海勃湾水利枢纽的建设、运行将对西鄂尔多斯胡杨岛旅游区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经调查分析,胡杨岛胡杨种群分布面积为2.31 hm^2,总株数约为1 800株;胡杨种群表现出增长型特征;胡杨林总生物量为95.43 t。海勃湾水利工程运行后胡杨岛的淹没... 海勃湾水利枢纽的建设、运行将对西鄂尔多斯胡杨岛旅游区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经调查分析,胡杨岛胡杨种群分布面积为2.31 hm^2,总株数约为1 800株;胡杨种群表现出增长型特征;胡杨林总生物量为95.43 t。海勃湾水利工程运行后胡杨岛的淹没历时延长,淹没水深、淹没面积显著增加,岛北部低矮位置甚至全年淹没。胡杨部分种子可能落入水中被水流携带,丧失了种子繁殖的条件。根蘖产生的不定芽在4—6月生长期也会浸在水下,不能完成无性繁殖。胡杨幼苗树不高于2.5 m,淹没后无法生存。水库淹没将岛上以陆生生态为主的生态系统演变成以水生生态为主的生态系统,原有的旅游功能将发生变化或丧失,须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减免工程造成的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勃湾水利枢纽 自然保护区 胡杨岛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勃湾水利枢纽河床式电站整体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包冀邢 王立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河床电站孔洞较多,结构复杂,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难以真实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通过空间整体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电站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电站进口初始断面的拉应力和尾水管末端拉应力值较大;...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河床电站孔洞较多,结构复杂,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难以真实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通过空间整体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电站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电站进口初始断面的拉应力和尾水管末端拉应力值较大;流道顶部、底部以及排沙孔的顶部、底部存在一定范围的拉应力区,最大应力达到了1.78 MPa,流道及排沙孔的边角点处有应力集中现象;在位于两侧坝缝处坝段外表面也存在一定范围的拉应力区,拉应力不是很大。电站体形结构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整体有限元 河床式电站 海勃湾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海勃湾泄洪闸地基振冲碎石桩现场试验
5
作者 阮建飞 时铁城 顾小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泄洪闸地基第Ⅱ-2地质单元沙砾石存在局部液化的可能,因此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予以处理。地基振冲碎石桩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方案能够使沙砾石层相对密度Dr大于0.75,从而消除...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泄洪闸地基第Ⅱ-2地质单元沙砾石存在局部液化的可能,因此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予以处理。地基振冲碎石桩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方案能够使沙砾石层相对密度Dr大于0.75,从而消除泄洪闸地基沙砾石的液化问题;桩径为1 m、桩间距为2.2 m的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将动力触探击数N63.5作为碎石桩桩间土的检测依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地基处理 液化 沙砾石 海勃湾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